这个高墙内的心理120热线 专门帮犯人治疗“悲伤往事”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1-02 08:33

一份报纸治好了一名外籍犯的“乡愁”

监狱还对服刑人员进行分类,按照新入监类、低龄类、临出监类、重刑类、应激障碍类、外国籍类以及病残类等10类,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矫治。外籍服刑人员孟帕拉(贩卖毒品罪,判无期,45岁,大学文化)就是有名的难管“刺头”,在入狱的最初两年里,多次因打架、顶撞警察违纪闹事被处罚,还带头闹事。一年后,他不但普通话讲得溜,成为改造积极分子,还协助警察管理其他外籍犯。

原来,孟帕拉服刑十年,没有和家人见过一面,与家人的联系只能靠书信往来和寄包裹、汇款。然而,2012年起,非洲爆发埃博拉疫情,让孟帕拉整整三年多断绝了一切与家人的联系。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现在何处,是否健康,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否已经控制了疫情,甚至怀疑自己父母亲患上埃博拉病不在人世了,怀疑妻子已经跑路了。

为此,他怀疑警察故意刁难自己隐瞒消息,他向警察要信件和包裹,硬是说家里已经寄出信件了,为什么要扣住不给他,认为警察在搞鬼,扬言要绝食,绝食后发现依然没有信件,就吵着要求见大使馆。孟帕拉不停地折腾,还和小组人员多次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自己也受到严厉的处罚。

在监狱里,像孟帕拉一样的外籍犯不在少数。外籍犯因在中国服刑远离祖国和亲人,加上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监狱在管理上对外籍犯有一定的难度。此前,由于对非洲籍罪犯情况不太了解心理把握不准,心理辅导与咨询效果不太理想。这一次,监狱专门安排了擅长情感沟通的二级心理咨询师陈警官专攻孟帕拉。

陈警官反复阅读了孟帕拉的案卷,决定从帮助他打通语言障碍入手。他找来了有专门版面介绍尼日利亚埃博拉病情的英文版《China Daily》和一本《英汉词典》,并告诉他中文版早就报道了家乡疫情得到了控制。当孟帕拉得知陈警官为了这份报纸专门跑去广州时,他的眼眶湿润了。后来,这份英文版的《China Daily》传遍了所有非洲籍罪犯的手。

再多的说教也比不上一份真实的报纸。从此,孟帕拉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认真学习起中文来了。只用了1个半月就把中文的口语说得非常流利,也能对中文版的报纸进行简单的阅读。对中国文化的抵触心理也慢慢消除了,还成为改造积极分子,协助警察管理其他外籍犯。

心理矫治师找对了,95后的心结打开了

对监狱而言,开展精准矫治,一是分“类人”,即分长期心理问题的、突发心理问题主动申请的。比如面对亲情失去亲人,离婚家庭分裂,孩子失学,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二是分“心理矫治师”,按照专长分类,按照矫治师性别分类等。罪犯一旦有离婚问题,女性咨询师负责矫治效果会更好。

去年5月,监狱在对年龄小于20岁的低龄类服刑人员进行针对性心理测试中发现,95后罪犯小张的暴力、敌对、不信任的分数达到了警戒值,引起了咨询师注意。监狱首先安排了一位刚刚毕业的心理学研究生对该犯进行咨询。经咨询发现,小张因母爱的缺失、童年的不幸,导致其暴力倾向严重,对人具有严重的怀疑感。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咨询后,小张对咨询师仍然存在严重的不信任感,咨询关系难以维系,咨询效果并不理想。

监狱于是从咨询师人才库中进行筛选,经过对咨询师自述以及以往案例的评估,以及将咨询师专业特长和罪犯张某的性格特点的比对分析,选定并安排擅长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中年女性咨询师廖警官接诊。廖警官用精神分析技术,回归到了小张的童年期,聊到小的时候的一些创伤和趣事,再用叙事疗法把该犯的闪光点进行归纳并放大。经过治一段时间后,张某从不信任到对咨询师表示欢迎,咨询效果逐渐凸显。

第四次咨询时小张哭了,他说:“一直认为自己就是坏人了,没想到自己还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廖警官继续鼓励他,他发誓自己以后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做一个善良的人,自己的内心才会快乐,以后自己也会成家,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完整幸福的家。被问到是否想自己的妈妈,小张说要是以前肯定不会见,甚至会打她,现在会尝试着原谅她。

监狱还分“人群”、分“季节”开展精准矫治,比如情感应急类、婚姻家庭缺失类等,春天容易出现抑郁,夏天容易躁动等。目前心理“120”热线每天会接到300人咨询,有效防范了危机事件的发生。禹宏魁表示,监狱开展精准矫治,可最大限度消除服刑人员人身危险性、降低刑释后再犯罪的可能,从“底线安全”逐步走向“治本安全”。

1  2  


编辑:alan
数字报

这个高墙内的心理120热线 专门帮犯人治疗“悲伤往事”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  2018-01-02

一份报纸治好了一名外籍犯的“乡愁”

监狱还对服刑人员进行分类,按照新入监类、低龄类、临出监类、重刑类、应激障碍类、外国籍类以及病残类等10类,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矫治。外籍服刑人员孟帕拉(贩卖毒品罪,判无期,45岁,大学文化)就是有名的难管“刺头”,在入狱的最初两年里,多次因打架、顶撞警察违纪闹事被处罚,还带头闹事。一年后,他不但普通话讲得溜,成为改造积极分子,还协助警察管理其他外籍犯。

原来,孟帕拉服刑十年,没有和家人见过一面,与家人的联系只能靠书信往来和寄包裹、汇款。然而,2012年起,非洲爆发埃博拉疫情,让孟帕拉整整三年多断绝了一切与家人的联系。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现在何处,是否健康,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否已经控制了疫情,甚至怀疑自己父母亲患上埃博拉病不在人世了,怀疑妻子已经跑路了。

为此,他怀疑警察故意刁难自己隐瞒消息,他向警察要信件和包裹,硬是说家里已经寄出信件了,为什么要扣住不给他,认为警察在搞鬼,扬言要绝食,绝食后发现依然没有信件,就吵着要求见大使馆。孟帕拉不停地折腾,还和小组人员多次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自己也受到严厉的处罚。

在监狱里,像孟帕拉一样的外籍犯不在少数。外籍犯因在中国服刑远离祖国和亲人,加上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监狱在管理上对外籍犯有一定的难度。此前,由于对非洲籍罪犯情况不太了解心理把握不准,心理辅导与咨询效果不太理想。这一次,监狱专门安排了擅长情感沟通的二级心理咨询师陈警官专攻孟帕拉。

陈警官反复阅读了孟帕拉的案卷,决定从帮助他打通语言障碍入手。他找来了有专门版面介绍尼日利亚埃博拉病情的英文版《China Daily》和一本《英汉词典》,并告诉他中文版早就报道了家乡疫情得到了控制。当孟帕拉得知陈警官为了这份报纸专门跑去广州时,他的眼眶湿润了。后来,这份英文版的《China Daily》传遍了所有非洲籍罪犯的手。

再多的说教也比不上一份真实的报纸。从此,孟帕拉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认真学习起中文来了。只用了1个半月就把中文的口语说得非常流利,也能对中文版的报纸进行简单的阅读。对中国文化的抵触心理也慢慢消除了,还成为改造积极分子,协助警察管理其他外籍犯。

心理矫治师找对了,95后的心结打开了

对监狱而言,开展精准矫治,一是分“类人”,即分长期心理问题的、突发心理问题主动申请的。比如面对亲情失去亲人,离婚家庭分裂,孩子失学,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二是分“心理矫治师”,按照专长分类,按照矫治师性别分类等。罪犯一旦有离婚问题,女性咨询师负责矫治效果会更好。

去年5月,监狱在对年龄小于20岁的低龄类服刑人员进行针对性心理测试中发现,95后罪犯小张的暴力、敌对、不信任的分数达到了警戒值,引起了咨询师注意。监狱首先安排了一位刚刚毕业的心理学研究生对该犯进行咨询。经咨询发现,小张因母爱的缺失、童年的不幸,导致其暴力倾向严重,对人具有严重的怀疑感。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咨询后,小张对咨询师仍然存在严重的不信任感,咨询关系难以维系,咨询效果并不理想。

监狱于是从咨询师人才库中进行筛选,经过对咨询师自述以及以往案例的评估,以及将咨询师专业特长和罪犯张某的性格特点的比对分析,选定并安排擅长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中年女性咨询师廖警官接诊。廖警官用精神分析技术,回归到了小张的童年期,聊到小的时候的一些创伤和趣事,再用叙事疗法把该犯的闪光点进行归纳并放大。经过治一段时间后,张某从不信任到对咨询师表示欢迎,咨询效果逐渐凸显。

第四次咨询时小张哭了,他说:“一直认为自己就是坏人了,没想到自己还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廖警官继续鼓励他,他发誓自己以后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做一个善良的人,自己的内心才会快乐,以后自己也会成家,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完整幸福的家。被问到是否想自己的妈妈,小张说要是以前肯定不会见,甚至会打她,现在会尝试着原谅她。

监狱还分“人群”、分“季节”开展精准矫治,比如情感应急类、婚姻家庭缺失类等,春天容易出现抑郁,夏天容易躁动等。目前心理“120”热线每天会接到300人咨询,有效防范了危机事件的发生。禹宏魁表示,监狱开展精准矫治,可最大限度消除服刑人员人身危险性、降低刑释后再犯罪的可能,从“底线安全”逐步走向“治本安全”。

1  2  


编辑: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