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 广东室外固定应急避难场所至少达3805处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1-09 20:59

金羊网讯 记者符畅、通讯员莫冠婷、陈石强报道:日前,《广东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7—2020年)》(简称《规划》)经省政府同意并印发实施。《规划》指出,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十二五”期间,全省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分别下降42%、41%、29%、73%,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同时,《规划》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广东面临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明确了11项主要任务、7项重点领域防灾减灾工作、7项基础工程,并指出,“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目标为: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建成省、市、县、镇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自然灾害发生8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

《规划》明确,要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法规制度、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加强自然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物资保障体系、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发挥市场机制的防灾减灾救灾作用、加强防灾减灾宣教与科普、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等11项主要任务。

其中,在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中,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员会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主要灾种防灾减灾救灾组织指挥机构的防范部署与应急指挥作用。在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能力建设中,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机制,对接精准扶贫政策,结合危房改造工程,及时对因灾倒损民房实施重建和修复,对受严重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民房实施避险搬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中,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和协作平台,完善购买社会力量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灾害救助、医疗救治、心理干预、宣传教育、灾害演练、恢复重建等工作机制。

内外应急避难(护)场所的服务覆盖率达100%

《规划》同时明确了“十三五”期间7项重点领域防灾减灾工作,包括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城乡地震灾害风险防控体系、海洋综合减灾、地质灾害搬迁与治理、“互联网+气象服务”、交通运输防灾减灾、电网防灾减灾,全面提高广东省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规划》还提出推进7大基础工程。其中,针对“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工程”,《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省室外固定应急避难(护)场所不少于3805处,容纳人数不少于2276万人,有效面积不少于6828公顷;室内应急避难(护)场所不少于5938处,容纳人数不少于387万人,建筑面积不少于1548万平方米。进一步健全市、县、镇三级应急避难(护)体系,市、县、镇及村室内外应急避难(护)场所的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建成便捷、完善的应急疏散通道网,全省应急避难(护)综合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政府巨灾指数保险工程”方面,将在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全面铺开政府巨灾指数保险。具体而言,将在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清远、云浮10个地级市巨灾指数保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以省政府作为投保人,以各地级市政府作为被保险人,全面铺开政府巨灾指数保险,强化对巨灾指数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不同灾种保险方案及赔付结构,提升保障程度,切实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在“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方面,将新建省、市、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以及多灾易灾乡镇、城乡社区救灾物资储备点(室)。其中,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仓库项目包括完成翁源、始兴、电白、阳山4个县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实现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全覆盖。

其他基础工程还包括:自然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工程、隐患治理和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自然灾害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科普工程。

编辑:yulin
数字报

到2020年 广东室外固定应急避难场所至少达3805处

金羊网  作者:  2018-01-09

金羊网讯 记者符畅、通讯员莫冠婷、陈石强报道:日前,《广东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7—2020年)》(简称《规划》)经省政府同意并印发实施。《规划》指出,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十二五”期间,全省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分别下降42%、41%、29%、73%,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同时,《规划》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广东面临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明确了11项主要任务、7项重点领域防灾减灾工作、7项基础工程,并指出,“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目标为: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建成省、市、县、镇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自然灾害发生8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

《规划》明确,要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法规制度、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加强自然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物资保障体系、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发挥市场机制的防灾减灾救灾作用、加强防灾减灾宣教与科普、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等11项主要任务。

其中,在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中,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员会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主要灾种防灾减灾救灾组织指挥机构的防范部署与应急指挥作用。在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能力建设中,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机制,对接精准扶贫政策,结合危房改造工程,及时对因灾倒损民房实施重建和修复,对受严重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民房实施避险搬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中,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和协作平台,完善购买社会力量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灾害救助、医疗救治、心理干预、宣传教育、灾害演练、恢复重建等工作机制。

内外应急避难(护)场所的服务覆盖率达100%

《规划》同时明确了“十三五”期间7项重点领域防灾减灾工作,包括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城乡地震灾害风险防控体系、海洋综合减灾、地质灾害搬迁与治理、“互联网+气象服务”、交通运输防灾减灾、电网防灾减灾,全面提高广东省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规划》还提出推进7大基础工程。其中,针对“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工程”,《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省室外固定应急避难(护)场所不少于3805处,容纳人数不少于2276万人,有效面积不少于6828公顷;室内应急避难(护)场所不少于5938处,容纳人数不少于387万人,建筑面积不少于1548万平方米。进一步健全市、县、镇三级应急避难(护)体系,市、县、镇及村室内外应急避难(护)场所的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建成便捷、完善的应急疏散通道网,全省应急避难(护)综合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政府巨灾指数保险工程”方面,将在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全面铺开政府巨灾指数保险。具体而言,将在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清远、云浮10个地级市巨灾指数保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以省政府作为投保人,以各地级市政府作为被保险人,全面铺开政府巨灾指数保险,强化对巨灾指数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不同灾种保险方案及赔付结构,提升保障程度,切实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在“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方面,将新建省、市、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以及多灾易灾乡镇、城乡社区救灾物资储备点(室)。其中,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仓库项目包括完成翁源、始兴、电白、阳山4个县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实现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全覆盖。

其他基础工程还包括:自然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工程、隐患治理和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自然灾害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科普工程。

编辑:yuli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