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阳江建市30周年·新农村篇 精准产业扶贫焕发新容貌

来源:金羊网 作者:全良波 发表时间:2018-01-16 22:50

金羊网讯 记者全良波,通讯员张彪摄影报道:阳江全面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确保农民群众如期过上高质量小康生活。1月13日,“富美阳江行—全媒体看阳江”采风团参观深入到阳江各个村庄发现,阳江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产业帮扶,激发内生动力。目前,众多村庄焕发新容貌,稳步迈向小康社会。

程村蚝畅销东南亚

程村蚝作为牡蛎的一个地方品种,在2005年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而近九成的程村蚝就产自红光村,所以红光村素有“中国蚝乡”的美誉。近年来,在阳江大力扶持下,程村蚝养殖业开始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记者来到红光村看到,现在正是程村蚝丰收的季节,蚝农乘船出海后,取回一串串程村蚝。在码头处,蚝农正在装车,笑容满溢。

程村蚝带来丰厚收入

据介绍,目前,红光村80%以上的村民从事养蚝业,全村养殖面积约有4.3万亩,产值达2亿多元,利润约8000万元。1992年,红光村组建了“蚝协会”。近年来,蚝协会重点建设了10000平方米蚝作业码头,支持红光村的公路、市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红光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红光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程村蚝养殖大概有二百多年历史,曾经由于养殖技术落后,程村蚝养殖业发展缓慢。在政府大力扶持下,蚝农开始大胆进行养殖技术改革,产量大幅提高,程村蚝养殖业开始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程村蚝”走出阳江,在香港、东莞等地建立了以“红光蚝”为品牌的海产品销售部,远销全国各地,并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

程村蚝带来丰厚收入

蚝农陈叔说,村民通过养殖生蚝都过上了好日子,大部分村民收入不菲。而且养殖业没有造成环境污染,在红光村的生活十分舒服。

如今,红光村的吊桩养蚝业现已走上了规模化、基地化、科学化的养殖轨道,并且以文化活动打响品牌。每年,阳江阳西县举办“程村蚝美食节”等系列推介活动,积极做好本地蚝产品的宣传、销售和开发工作,进一步打响程村蚝品牌。

高效农业结富民果

阳春市紧紧抓住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花卉产业。记者发现,潭水镇旗鼓村的广东省花卉标准化示范区是阳春市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重要基地,花农比一般农户增收30%。

记者来到现场看到,绿油油的四季米兰、红艳艳的玫瑰、黄灿灿的菊花……旗鼓村成为一片花的海洋。据介绍,目前,潭水镇花卉种植面积9700多亩,种植的品种也多种多样,包含针葵、玫瑰花、菊花等。

据介绍,2007年,阳春市紧紧抓住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创建广东省花卉标准化示范区。始建面积约300亩,花卉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现已辐射至全镇,成为阳江市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去年,阳江市出台的《关于转变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方案》提出,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建成阳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阳春不断强化与高校合作,提高种植技术。目前,阳春市成立了阳春市花卉协会,通过该协会长期与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交流,每年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举办培训班10多期,培训人次约1000人次,为该镇的花卉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信息基础。此外,该镇常年有200多人在岭南花卉市场做流通工作,实现了花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花卉基地负责人说,潭水镇花卉种基地的总产值约1.5亿元,花农比一般农户增收30%。“许多都在城里买了房,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产业扶持为农民带来幸福

入股产业带动脱贫

扶持产业发展是阳江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宝之一,进一步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助力新农村建设开展。记者发现,目前,阳江市农村产业项目遍地开花,阳春市良垌村建立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就是典型例子之一,既增加了农村收入,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良垌村村民冯永钦是村中的贫困户,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在外打工,儿子目前正读高中。以前,冯永钦一家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水稻与蔬菜,在女儿大学毕业前,养家糊口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了冯永钦一个人的肩膀上。由于缺乏劳动力,加上子女上学费用开支较大,导致家庭贫困,只能住在向其堂兄借来的旧屋中。

冯永钦说,镇政府给予3万元,家里才能养牛和种植蔬菜、粉蕉。此外,政府还帮助入股扶贫光伏电站项目,从此有了固定的收入。2017年,家里收入约0.8万元,加上女儿外出务工收入约2万元,家庭总收入约2.8万元,经济逐渐宽松起来,生活越过越好。现在,在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冯永钦完成危房改造,住上新楼房。

记者了解到,这只是阳江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带来的小缩影。良垌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良垌村筹集资金25万元建立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发展粉蕉、蔬菜等主导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增强“造血”功能。在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全村粉蕉面积150亩,蔬菜面积达700亩,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

在产业带动下,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改善,也带动村貌改变。目前,良垌村完成8.16公里村道硬底化项目,村小学教学楼修缮项目已完工,校门、校道修缮工程正抓紧推进,新建教学楼项目已完成招投标。

编辑:李程
数字报

聚焦阳江建市30周年·新农村篇 精准产业扶贫焕发新容貌

金羊网  作者:全良波  2018-01-16

金羊网讯 记者全良波,通讯员张彪摄影报道:阳江全面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确保农民群众如期过上高质量小康生活。1月13日,“富美阳江行—全媒体看阳江”采风团参观深入到阳江各个村庄发现,阳江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产业帮扶,激发内生动力。目前,众多村庄焕发新容貌,稳步迈向小康社会。

程村蚝畅销东南亚

程村蚝作为牡蛎的一个地方品种,在2005年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而近九成的程村蚝就产自红光村,所以红光村素有“中国蚝乡”的美誉。近年来,在阳江大力扶持下,程村蚝养殖业开始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记者来到红光村看到,现在正是程村蚝丰收的季节,蚝农乘船出海后,取回一串串程村蚝。在码头处,蚝农正在装车,笑容满溢。

程村蚝带来丰厚收入

据介绍,目前,红光村80%以上的村民从事养蚝业,全村养殖面积约有4.3万亩,产值达2亿多元,利润约8000万元。1992年,红光村组建了“蚝协会”。近年来,蚝协会重点建设了10000平方米蚝作业码头,支持红光村的公路、市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红光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红光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程村蚝养殖大概有二百多年历史,曾经由于养殖技术落后,程村蚝养殖业发展缓慢。在政府大力扶持下,蚝农开始大胆进行养殖技术改革,产量大幅提高,程村蚝养殖业开始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程村蚝”走出阳江,在香港、东莞等地建立了以“红光蚝”为品牌的海产品销售部,远销全国各地,并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

程村蚝带来丰厚收入

蚝农陈叔说,村民通过养殖生蚝都过上了好日子,大部分村民收入不菲。而且养殖业没有造成环境污染,在红光村的生活十分舒服。

如今,红光村的吊桩养蚝业现已走上了规模化、基地化、科学化的养殖轨道,并且以文化活动打响品牌。每年,阳江阳西县举办“程村蚝美食节”等系列推介活动,积极做好本地蚝产品的宣传、销售和开发工作,进一步打响程村蚝品牌。

高效农业结富民果

阳春市紧紧抓住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花卉产业。记者发现,潭水镇旗鼓村的广东省花卉标准化示范区是阳春市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重要基地,花农比一般农户增收30%。

记者来到现场看到,绿油油的四季米兰、红艳艳的玫瑰、黄灿灿的菊花……旗鼓村成为一片花的海洋。据介绍,目前,潭水镇花卉种植面积9700多亩,种植的品种也多种多样,包含针葵、玫瑰花、菊花等。

据介绍,2007年,阳春市紧紧抓住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创建广东省花卉标准化示范区。始建面积约300亩,花卉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现已辐射至全镇,成为阳江市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去年,阳江市出台的《关于转变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方案》提出,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建成阳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阳春不断强化与高校合作,提高种植技术。目前,阳春市成立了阳春市花卉协会,通过该协会长期与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交流,每年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举办培训班10多期,培训人次约1000人次,为该镇的花卉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信息基础。此外,该镇常年有200多人在岭南花卉市场做流通工作,实现了花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花卉基地负责人说,潭水镇花卉种基地的总产值约1.5亿元,花农比一般农户增收30%。“许多都在城里买了房,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产业扶持为农民带来幸福

入股产业带动脱贫

扶持产业发展是阳江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宝之一,进一步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助力新农村建设开展。记者发现,目前,阳江市农村产业项目遍地开花,阳春市良垌村建立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就是典型例子之一,既增加了农村收入,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良垌村村民冯永钦是村中的贫困户,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在外打工,儿子目前正读高中。以前,冯永钦一家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水稻与蔬菜,在女儿大学毕业前,养家糊口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了冯永钦一个人的肩膀上。由于缺乏劳动力,加上子女上学费用开支较大,导致家庭贫困,只能住在向其堂兄借来的旧屋中。

冯永钦说,镇政府给予3万元,家里才能养牛和种植蔬菜、粉蕉。此外,政府还帮助入股扶贫光伏电站项目,从此有了固定的收入。2017年,家里收入约0.8万元,加上女儿外出务工收入约2万元,家庭总收入约2.8万元,经济逐渐宽松起来,生活越过越好。现在,在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冯永钦完成危房改造,住上新楼房。

记者了解到,这只是阳江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带来的小缩影。良垌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良垌村筹集资金25万元建立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发展粉蕉、蔬菜等主导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增强“造血”功能。在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全村粉蕉面积150亩,蔬菜面积达700亩,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

在产业带动下,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改善,也带动村貌改变。目前,良垌村完成8.16公里村道硬底化项目,村小学教学楼修缮项目已完工,校门、校道修缮工程正抓紧推进,新建教学楼项目已完成招投标。

编辑:李程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