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侨批局后人讲述尘封往事:冒险穿越日占区 数次转手送侨批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 钢 发表时间:2018-02-18 08:00

侨批局旧址

文/金羊网记者 李 钢 实习生 吴大海

图/金羊网记者 李 钢

侨批局,既商业,亦公益。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当年的侨批局,以诚信为本,甚至在战争时期,坚守的侨批局依然想尽办法,冒着巨大的风险,通过各种渠道将侨批及时送到侨眷的手中。

从清末到上世纪70年代末的百余年间,侨批局这种由民间自发形成的私营金融机构,历经风云,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兼营业务维持生存

最初,被称为“水客”的一批人往来于海内外,替人捎带钱、信、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兼具邮政和银行功能的侨批行业开始形成并逐渐兴盛。

据羊城晚报记者了解,最早的侨批局创办于1835年,此后,侨批局数量不断增多。据《潮州志》中的统计数据,至1946年,潮汕地区的侨批局共计131家,在南洋各地的潮帮侨批局达451家。

始于1879年的“魏启峰批局”,是当时侨批行业的代表之一。其第六代传人魏壁光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魏启峰批局之所以能够持续经营上百年,有一个诀窍,就是在开展侨批业务的同时,经营进出口贸易。

魏壁光说,如果侨批局单纯经营侨批业务,收入只能依靠有限的汇费。由于汇费要在国内外两地的联号中进行分摊,加上众多侨批局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利润很薄。此外,侨批也有淡旺季之分,一般在节庆时期,侨批量才会猛增。

于是,兼营经商成为了许多侨批局的生存之道。

魏壁光透露,华侨在海外寄批,通常都是侨批的书信先到,批款后至,中间有几天的时间差,于是海外的侨批局在收到批款后,会在东南亚地区购买洋货然后进口至国内,在国内出售货物后,补上之前已经分发至侨眷手中的批款,往往还会有盈余。也因此,魏启峰批局的仓库中,常常堆满了大量日本丝绸、泰国大米、德国五金等国内所需的洋货。

魏壁光认为,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双赢:华侨通过魏启峰批局寄批,魏启峰批局获得资金,通过贸易盈利,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国内的批局分支从自身钱库中垫支批款,又使得侨眷能够较快收到批款,形成良性循环。

为了吸引客户,侨批局也积极开展制度创新。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魏启峰批局在汕头、揭阳地区发行了“启峰银单”——一种面额为50元以上的三联式票据。银单的发行,不仅让收款人可以凭单随到随兑,还大大简化了批脚(负责送侨批的人,如同今天的快递员)携带大量批信与汇款下乡的流程,提高了批款的安全性,因此大受欢迎。

“振盛兴批局”创办人曾仰梅

批脚成为农民兼职首选

“振盛兴批局”创办人曾仰梅的儿子曾益奋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当年的侨批局虽然形式上是一门生意,但却更像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他说,侨批业务本身赚不到多少钱,批局一般收取批款的2%到4%作为汇费,但是这些汇费收入在扣除了各类支出之后,通常所剩无多,甚至还要亏本。所以,开办侨批局的人都会有其他的产业作为支撑。

其父亲曾仰梅,当年在泰国先是通过干果生意发家,后来又在汕头开办了钱庄和罐头厂,经济实力较强,所以才能将侨批局坚持下来。

曾益奋说,内战时期,国内的物价飞涨,但是海外的华侨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于是,父亲就将汕头各种商品的价格整理成清单,随回批送到华侨手中,让华侨们知道家乡的经济情况。此举让“振盛兴批局”在华侨圈里颇受好评。

年近八旬的曾益奋,从幼年时期开始就在自家侨批局中帮工,对侨批局的运作非常熟悉。他也是如今汕头地区唯一一名亲身经历过侨批局运营的见证者。

据他回忆,当年带批员会骑上自行车,将送批袋送至指定的派批点,再由批脚按照各自的线路进行派发。一般来说,派批的工作会在周日前完成,批脚还会在周一或周二再次上门收取回批。而批脚多由务农的青壮年担任,对他们的要求不仅要熟悉当地的道路情况,品行还必须忠厚端正。批脚们的收入也较高,往往是码头搬运工人的一倍左右。所以做批脚,也成为了很多农民在农闲时节的兼职首选。

因为“诚信”结下一段良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诚信”是侨批行业共同坚守的价值观。

在抗日战争期间,香港沦陷,原有的侨批汇路中断,无数侨眷由于无法收到批款生计陷入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魏启峰批局的第五代经营者魏基坚在信到款未到的情况下,先为侨眷垫支批款,往往是华侨已经收到了家人的回批,他们的批款还没有从海外汇出。

“我父亲说,这些批款晚到半天,就可能造成很多家庭卖妻鬻子,所以绝对不能耽误。”魏壁光回忆说。

抗日战争后期,潮汕地区落入日寇之手,侨眷们赖以生存的侨批汇路全部被切断。于是,魏启峰批局派人突破日伪军的重重封锁,冒着巨大风险,将侨批由香港经海路偷渡至汕尾,再由陆路转兴宁、揭阳地区。

之后,魏启峰批局又探索出一条由越南偷越国境线,经广西入境,再经国统区数次转手,最终将侨批送至潮汕地区的新路线。路途之中,送批人不仅要偷渡国境,还要穿越国统区、日占区的军事封锁线,避开时不时出没的土匪,风餐露宿,辛苦异常。

曾益奋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抗战期间,他们家因为“诚信”,还结下了一段良缘。

当时,他们家为一位在新加坡打拼的澄海人曾千金,及时将侨批送到了其家人手中,一家人得以存活。曾千金万分感恩,抗战胜利后,曾千金专程带着儿子到他家,让儿子跪在父亲曾仰梅的面前以表感激之情。

而在后来的岁月中,曾益奋一家的生活渐趋困难,在新加坡的曾千金得知后伸出援手,不断寄送各种生活物资,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两家人才失去了联系。

有开始,就会有结束。1949年之后,侨批局依然运作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邮政业和银行业不断成熟,侨批局逐渐被取代。

1977年,国家出台政策,要对外汇进行统管,经过两年的收尾工作,国内的侨批局于1979年退出了历史舞台,众多从业人员转为中国银行的职员。

不过,曾益奋告诉记者,国内的批局结束之后,海外的地下批局却仍然运作着,许多旅行社或者导游成为了新一代“侨批局”,华侨依然会将钱款书信通过他们带回国内。

直至本世纪初,“侨批局”才最终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更多的精彩故事,请扫描二维码收听政文编辑部音频工作室出品《一封家书·连接世界的记忆》

编辑:宏
数字报

【网络媒体走转改】侨批局后人讲述尘封往事:冒险穿越日占区 数次转手送侨批

金羊网  作者:李 钢  2018-02-18

侨批局旧址

文/金羊网记者 李 钢 实习生 吴大海

图/金羊网记者 李 钢

侨批局,既商业,亦公益。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当年的侨批局,以诚信为本,甚至在战争时期,坚守的侨批局依然想尽办法,冒着巨大的风险,通过各种渠道将侨批及时送到侨眷的手中。

从清末到上世纪70年代末的百余年间,侨批局这种由民间自发形成的私营金融机构,历经风云,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兼营业务维持生存

最初,被称为“水客”的一批人往来于海内外,替人捎带钱、信、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兼具邮政和银行功能的侨批行业开始形成并逐渐兴盛。

据羊城晚报记者了解,最早的侨批局创办于1835年,此后,侨批局数量不断增多。据《潮州志》中的统计数据,至1946年,潮汕地区的侨批局共计131家,在南洋各地的潮帮侨批局达451家。

始于1879年的“魏启峰批局”,是当时侨批行业的代表之一。其第六代传人魏壁光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魏启峰批局之所以能够持续经营上百年,有一个诀窍,就是在开展侨批业务的同时,经营进出口贸易。

魏壁光说,如果侨批局单纯经营侨批业务,收入只能依靠有限的汇费。由于汇费要在国内外两地的联号中进行分摊,加上众多侨批局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利润很薄。此外,侨批也有淡旺季之分,一般在节庆时期,侨批量才会猛增。

于是,兼营经商成为了许多侨批局的生存之道。

魏壁光透露,华侨在海外寄批,通常都是侨批的书信先到,批款后至,中间有几天的时间差,于是海外的侨批局在收到批款后,会在东南亚地区购买洋货然后进口至国内,在国内出售货物后,补上之前已经分发至侨眷手中的批款,往往还会有盈余。也因此,魏启峰批局的仓库中,常常堆满了大量日本丝绸、泰国大米、德国五金等国内所需的洋货。

魏壁光认为,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双赢:华侨通过魏启峰批局寄批,魏启峰批局获得资金,通过贸易盈利,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国内的批局分支从自身钱库中垫支批款,又使得侨眷能够较快收到批款,形成良性循环。

为了吸引客户,侨批局也积极开展制度创新。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魏启峰批局在汕头、揭阳地区发行了“启峰银单”——一种面额为50元以上的三联式票据。银单的发行,不仅让收款人可以凭单随到随兑,还大大简化了批脚(负责送侨批的人,如同今天的快递员)携带大量批信与汇款下乡的流程,提高了批款的安全性,因此大受欢迎。

“振盛兴批局”创办人曾仰梅

批脚成为农民兼职首选

“振盛兴批局”创办人曾仰梅的儿子曾益奋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当年的侨批局虽然形式上是一门生意,但却更像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他说,侨批业务本身赚不到多少钱,批局一般收取批款的2%到4%作为汇费,但是这些汇费收入在扣除了各类支出之后,通常所剩无多,甚至还要亏本。所以,开办侨批局的人都会有其他的产业作为支撑。

其父亲曾仰梅,当年在泰国先是通过干果生意发家,后来又在汕头开办了钱庄和罐头厂,经济实力较强,所以才能将侨批局坚持下来。

曾益奋说,内战时期,国内的物价飞涨,但是海外的华侨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于是,父亲就将汕头各种商品的价格整理成清单,随回批送到华侨手中,让华侨们知道家乡的经济情况。此举让“振盛兴批局”在华侨圈里颇受好评。

年近八旬的曾益奋,从幼年时期开始就在自家侨批局中帮工,对侨批局的运作非常熟悉。他也是如今汕头地区唯一一名亲身经历过侨批局运营的见证者。

据他回忆,当年带批员会骑上自行车,将送批袋送至指定的派批点,再由批脚按照各自的线路进行派发。一般来说,派批的工作会在周日前完成,批脚还会在周一或周二再次上门收取回批。而批脚多由务农的青壮年担任,对他们的要求不仅要熟悉当地的道路情况,品行还必须忠厚端正。批脚们的收入也较高,往往是码头搬运工人的一倍左右。所以做批脚,也成为了很多农民在农闲时节的兼职首选。

因为“诚信”结下一段良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诚信”是侨批行业共同坚守的价值观。

在抗日战争期间,香港沦陷,原有的侨批汇路中断,无数侨眷由于无法收到批款生计陷入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魏启峰批局的第五代经营者魏基坚在信到款未到的情况下,先为侨眷垫支批款,往往是华侨已经收到了家人的回批,他们的批款还没有从海外汇出。

“我父亲说,这些批款晚到半天,就可能造成很多家庭卖妻鬻子,所以绝对不能耽误。”魏壁光回忆说。

抗日战争后期,潮汕地区落入日寇之手,侨眷们赖以生存的侨批汇路全部被切断。于是,魏启峰批局派人突破日伪军的重重封锁,冒着巨大风险,将侨批由香港经海路偷渡至汕尾,再由陆路转兴宁、揭阳地区。

之后,魏启峰批局又探索出一条由越南偷越国境线,经广西入境,再经国统区数次转手,最终将侨批送至潮汕地区的新路线。路途之中,送批人不仅要偷渡国境,还要穿越国统区、日占区的军事封锁线,避开时不时出没的土匪,风餐露宿,辛苦异常。

曾益奋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抗战期间,他们家因为“诚信”,还结下了一段良缘。

当时,他们家为一位在新加坡打拼的澄海人曾千金,及时将侨批送到了其家人手中,一家人得以存活。曾千金万分感恩,抗战胜利后,曾千金专程带着儿子到他家,让儿子跪在父亲曾仰梅的面前以表感激之情。

而在后来的岁月中,曾益奋一家的生活渐趋困难,在新加坡的曾千金得知后伸出援手,不断寄送各种生活物资,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两家人才失去了联系。

有开始,就会有结束。1949年之后,侨批局依然运作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邮政业和银行业不断成熟,侨批局逐渐被取代。

1977年,国家出台政策,要对外汇进行统管,经过两年的收尾工作,国内的侨批局于1979年退出了历史舞台,众多从业人员转为中国银行的职员。

不过,曾益奋告诉记者,国内的批局结束之后,海外的地下批局却仍然运作着,许多旅行社或者导游成为了新一代“侨批局”,华侨依然会将钱款书信通过他们带回国内。

直至本世纪初,“侨批局”才最终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更多的精彩故事,请扫描二维码收听政文编辑部音频工作室出品《一封家书·连接世界的记忆》

编辑:宏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