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进入“普京4.0”时代三大看点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3-20 09:42

俄罗斯进入“普京4.0"时代三大看点

高投票率、高得票率,一切都不出人意料。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当地时间19日凌晨公布了对俄总统选举95%选票的统计结果,现任总统普京以76.56%的得票率遥遥领先其他候选人,实际上已赢得本届总统选举。或者说,俄罗斯已顺利进入“普京4.0”时代。

现在,人们最为关注的也许是,“4.0版的普京”有哪些值得人们关注的看点?

  俄总统普京在音乐会上向民众讲话。中新社记者 王修君 摄

谁来辅佐普京

莫斯科时间3月18日晚11时许,普京一身轻松地现身其竞选总部,向工作人员和选民表示感谢。俄罗斯媒体立即抓住了一个细节:梅德韦杰夫并未像2012年总统选举时那样随行陪同。

普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巧妙地回避了是否提名梅德韦杰夫继续担任政府总理的这一敏感问题。普京说:“一般来说,总统在进入新任期后都会对政府作出全新的改变。因此,现在我将对此加以考虑。我认为,政府的主要变化、一切变化,将在就职典礼后进行。”

回顾普京执掌俄罗斯的17年,由圣彼得堡同乡、圣彼得堡大学同窗、前克格勃同事组成的“普家军”,一直倾力辅佐普京,确保俄罗斯的政权平衡和政局稳定,其中不少人成了普京的“股肱之臣”。

但人们也注意到,在普京的第三个任期内,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普家军”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时间推移,普京身边的“政坛老炮”开始出现“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情况,有人不按规定申报个人财产,有的子女涉嫌贪腐……这些人渐渐地成了普京执政的“负资产”。俄列瓦达民调中心不久前公布的年度民调结果显示,在被问及“你最不喜欢普京哪一点”时,有17%的受访者选“他与大资本之间的联系”,也有17%的受访者选“他与腐败政治人物的联系”。

或许普京也深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有意识地与一些可能为其继续执政减分的“老友”在政治上作谨慎、克制的切割。2015年8月,普京撤换了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亚库宁。2016年,普京的“老战友”联邦保卫局局长穆洛夫、海关总署署长别利亚尼科夫也相继离职。2016年8月,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伊万诺夫被普京解职,接替他的是“名不见经传”的瓦伊诺。

随着普京身边“政坛老炮”的隐退,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瓦伊诺、上院副议长兼统俄党执行秘书长图尔恰克、经济发展部长奥列什金等一批“政坛小鲜肉”相继登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年纪轻、资历薄、根基浅、经验少、污点少、野心小、独立性差,但具有高忠诚度、高专业性、高执行力。这些人极有可能出现在普京的未来权力架构中。

普京要改变的,还有整个俄罗斯的“官员老年龄化”问题。

普京第四个总统任期将如何组阁?俄政治分析家预测,俄罗斯未来政府可能出现“总理不变、副总理变”的情景——梅德韦杰夫继续留任总理,普里霍季科、罗戈津、穆特科等几位副总理则都可能离职。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可能由目前的9位增至12位,而且将出现“项目副总理”,以确保一些国家大项目的尽快落实。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前副总理兼财长库德林有可能重回政府。

改革,还是停滞

“改革,还是停滞?”这是俄罗斯政治分析人士谈及普京第四任期时的主要话题之一。有人说,俄罗斯已陷入“勃列日涅夫式的停滞”;也有人把俄罗斯近些年遇到的困难直接称为“普京式停滞”。对今天的俄罗斯而言,“如何实现宏伟目标”显然比“要实现宏伟目标”更有现实意义。

尽管普京在3月1日的国情咨文中强调了俄罗斯近17年来在政治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但俄罗斯民众当下的感觉,似乎与国情咨文的描述还是有差异的。普京在国情咨文中也强调:“问题不在于谁过来占领并破坏我们的土地,不,问题完全不在于此。落后才是主要威胁和主要敌人。”普京此话道出了俄罗斯问题的关键——俄罗斯的主要威胁不来自外部,而来自俄罗斯自身的发展。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普京最新一次国情咨文提出的目标,全俄社会意见调查中心3月13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有39%的受访者表示从新闻报道中知悉了这次国情咨文的主要内容;41%的人表示不关注此事;有47%的受访者认为,“总统提出的任务很具体很现实,但由于腐败和官僚主义,这些目标不会实现”。

俄罗斯前财长阿列克谢·库德林的分析,更多的是从专业角度进行的。他说,若要实现普京总统在今年国情咨文中所提出的目标,即本世纪20年代中期将人均GDP提升50%,俄罗斯经济每年的增速需达到6%。显然,对2017年经济增速仅为1.5%的俄罗斯而言,“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俄罗斯的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普京连任的合法性便会受到侵蚀。

普京在第四个总统任期内,将以什么方式、通过什么路径实现自己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目标?是停滞还是改革,将成为另一个重要看点。

谁来倾听俄罗斯

“没有人曾倾听我们。现在请听一听!”在3月1日的国情咨文中,普京苦口婆心地提醒美欧。普京执掌俄罗斯17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让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尊重俄罗斯、倾听俄罗斯,让俄罗斯能够重新与美欧平起平坐。但普京深知,外交平等不是别人对俄罗斯的施舍和赠予,只有自己争取来的平等才算得上平等。于是,普京在对美欧几次尝试“以合作求平等”失败后,果断采取了“以斗争求平等”的俄式倒逼方式。

美国无法忽视拥有强大核武库和先进军事技术装备的俄罗斯,在安全问题上不得不与俄罗斯打交道。但是,华盛顿已经不愿意再花时间正视俄罗斯,更不要说平等对待俄罗斯了。2017年12月18日,美国公布了特朗普上任后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和俄罗斯并列称为“修正主义国家”。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对此评论称:“经过30年的努力,(与中国并列)俄罗斯终于重获美国的主要竞争者和潜在对手地位。”也有分析指出,俄罗斯在那份文件中只是中国的“陪衬”。其实,美国人不可能真正接受任何一个国家与其平等——这就是俄美之争的核心。

3月18日,普京在其竞选总部对记者表示:“我们对与各大洲各国间关系的积极发展,以及由此积极地建立国际议程感兴趣。”在回答因“间谍中毒事件”而起摩擦的俄罗斯与英国及欧洲的关系问题时,普京回应说:“尽管遇到各种困难,但我们准备好共同努力,准备随时讨论任何问题,并加以解决。”

对于当前“死机”的俄美与俄欧关系,俄杜马主席沃洛金3月14日预测:“俄罗斯总统大选之后,许多反俄议程就会自动消失。”但更多的国际问题专家却认为,乌克兰问题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中,已从“短痛”变成“长痛”,美欧因此对俄罗斯的制裁已从“不断延期”变成“事实长期”。“制裁”似乎已成为俄罗斯与美欧关系的底色,双方很难翻过“乌克兰这一页”。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不久前发表报告称,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必期待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好转,俄罗斯对与美国的相互协作已失去希望。2018年,俄罗斯与西方外交的中心任务,只是尝试“管控矛盾”。

在俄罗斯与美欧的关系陷入“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境地时,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变化。3月15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总统和土库曼斯坦议长,在阿斯塔纳举行了工作会晤。中亚五国领导人自己组织会晤,而不是利用独联体峰会和上合峰会等地区组织峰会平台,在近13年来的中亚国家交往史上尚属首次。俄罗斯媒体对此发出疑问:“为什么不邀请普京?”这似乎也意味着,被俄罗斯视为“后院”的中亚五国,也在开始探索“联合自强”的新的可能性。

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和独联体国家的微妙关系相比,俄罗斯外交可以说是“西方不亮东方亮”。3月18日,普京在其竞选总部指出,中国是俄罗斯的战略伙伴,莫斯科珍视与这个伙伴的关系,并将不断扩大两国关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关健斌)

编辑:栋
数字报

俄罗斯进入“普京4.0”时代三大看点

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18-03-20

俄罗斯进入“普京4.0"时代三大看点

高投票率、高得票率,一切都不出人意料。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当地时间19日凌晨公布了对俄总统选举95%选票的统计结果,现任总统普京以76.56%的得票率遥遥领先其他候选人,实际上已赢得本届总统选举。或者说,俄罗斯已顺利进入“普京4.0”时代。

现在,人们最为关注的也许是,“4.0版的普京”有哪些值得人们关注的看点?

  俄总统普京在音乐会上向民众讲话。中新社记者 王修君 摄

谁来辅佐普京

莫斯科时间3月18日晚11时许,普京一身轻松地现身其竞选总部,向工作人员和选民表示感谢。俄罗斯媒体立即抓住了一个细节:梅德韦杰夫并未像2012年总统选举时那样随行陪同。

普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巧妙地回避了是否提名梅德韦杰夫继续担任政府总理的这一敏感问题。普京说:“一般来说,总统在进入新任期后都会对政府作出全新的改变。因此,现在我将对此加以考虑。我认为,政府的主要变化、一切变化,将在就职典礼后进行。”

回顾普京执掌俄罗斯的17年,由圣彼得堡同乡、圣彼得堡大学同窗、前克格勃同事组成的“普家军”,一直倾力辅佐普京,确保俄罗斯的政权平衡和政局稳定,其中不少人成了普京的“股肱之臣”。

但人们也注意到,在普京的第三个任期内,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普家军”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时间推移,普京身边的“政坛老炮”开始出现“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情况,有人不按规定申报个人财产,有的子女涉嫌贪腐……这些人渐渐地成了普京执政的“负资产”。俄列瓦达民调中心不久前公布的年度民调结果显示,在被问及“你最不喜欢普京哪一点”时,有17%的受访者选“他与大资本之间的联系”,也有17%的受访者选“他与腐败政治人物的联系”。

或许普京也深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有意识地与一些可能为其继续执政减分的“老友”在政治上作谨慎、克制的切割。2015年8月,普京撤换了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亚库宁。2016年,普京的“老战友”联邦保卫局局长穆洛夫、海关总署署长别利亚尼科夫也相继离职。2016年8月,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伊万诺夫被普京解职,接替他的是“名不见经传”的瓦伊诺。

随着普京身边“政坛老炮”的隐退,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瓦伊诺、上院副议长兼统俄党执行秘书长图尔恰克、经济发展部长奥列什金等一批“政坛小鲜肉”相继登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年纪轻、资历薄、根基浅、经验少、污点少、野心小、独立性差,但具有高忠诚度、高专业性、高执行力。这些人极有可能出现在普京的未来权力架构中。

普京要改变的,还有整个俄罗斯的“官员老年龄化”问题。

普京第四个总统任期将如何组阁?俄政治分析家预测,俄罗斯未来政府可能出现“总理不变、副总理变”的情景——梅德韦杰夫继续留任总理,普里霍季科、罗戈津、穆特科等几位副总理则都可能离职。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可能由目前的9位增至12位,而且将出现“项目副总理”,以确保一些国家大项目的尽快落实。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前副总理兼财长库德林有可能重回政府。

改革,还是停滞

“改革,还是停滞?”这是俄罗斯政治分析人士谈及普京第四任期时的主要话题之一。有人说,俄罗斯已陷入“勃列日涅夫式的停滞”;也有人把俄罗斯近些年遇到的困难直接称为“普京式停滞”。对今天的俄罗斯而言,“如何实现宏伟目标”显然比“要实现宏伟目标”更有现实意义。

尽管普京在3月1日的国情咨文中强调了俄罗斯近17年来在政治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但俄罗斯民众当下的感觉,似乎与国情咨文的描述还是有差异的。普京在国情咨文中也强调:“问题不在于谁过来占领并破坏我们的土地,不,问题完全不在于此。落后才是主要威胁和主要敌人。”普京此话道出了俄罗斯问题的关键——俄罗斯的主要威胁不来自外部,而来自俄罗斯自身的发展。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普京最新一次国情咨文提出的目标,全俄社会意见调查中心3月13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有39%的受访者表示从新闻报道中知悉了这次国情咨文的主要内容;41%的人表示不关注此事;有47%的受访者认为,“总统提出的任务很具体很现实,但由于腐败和官僚主义,这些目标不会实现”。

俄罗斯前财长阿列克谢·库德林的分析,更多的是从专业角度进行的。他说,若要实现普京总统在今年国情咨文中所提出的目标,即本世纪20年代中期将人均GDP提升50%,俄罗斯经济每年的增速需达到6%。显然,对2017年经济增速仅为1.5%的俄罗斯而言,“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俄罗斯的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普京连任的合法性便会受到侵蚀。

普京在第四个总统任期内,将以什么方式、通过什么路径实现自己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目标?是停滞还是改革,将成为另一个重要看点。

谁来倾听俄罗斯

“没有人曾倾听我们。现在请听一听!”在3月1日的国情咨文中,普京苦口婆心地提醒美欧。普京执掌俄罗斯17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让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尊重俄罗斯、倾听俄罗斯,让俄罗斯能够重新与美欧平起平坐。但普京深知,外交平等不是别人对俄罗斯的施舍和赠予,只有自己争取来的平等才算得上平等。于是,普京在对美欧几次尝试“以合作求平等”失败后,果断采取了“以斗争求平等”的俄式倒逼方式。

美国无法忽视拥有强大核武库和先进军事技术装备的俄罗斯,在安全问题上不得不与俄罗斯打交道。但是,华盛顿已经不愿意再花时间正视俄罗斯,更不要说平等对待俄罗斯了。2017年12月18日,美国公布了特朗普上任后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和俄罗斯并列称为“修正主义国家”。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对此评论称:“经过30年的努力,(与中国并列)俄罗斯终于重获美国的主要竞争者和潜在对手地位。”也有分析指出,俄罗斯在那份文件中只是中国的“陪衬”。其实,美国人不可能真正接受任何一个国家与其平等——这就是俄美之争的核心。

3月18日,普京在其竞选总部对记者表示:“我们对与各大洲各国间关系的积极发展,以及由此积极地建立国际议程感兴趣。”在回答因“间谍中毒事件”而起摩擦的俄罗斯与英国及欧洲的关系问题时,普京回应说:“尽管遇到各种困难,但我们准备好共同努力,准备随时讨论任何问题,并加以解决。”

对于当前“死机”的俄美与俄欧关系,俄杜马主席沃洛金3月14日预测:“俄罗斯总统大选之后,许多反俄议程就会自动消失。”但更多的国际问题专家却认为,乌克兰问题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中,已从“短痛”变成“长痛”,美欧因此对俄罗斯的制裁已从“不断延期”变成“事实长期”。“制裁”似乎已成为俄罗斯与美欧关系的底色,双方很难翻过“乌克兰这一页”。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不久前发表报告称,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必期待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好转,俄罗斯对与美国的相互协作已失去希望。2018年,俄罗斯与西方外交的中心任务,只是尝试“管控矛盾”。

在俄罗斯与美欧的关系陷入“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境地时,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变化。3月15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总统和土库曼斯坦议长,在阿斯塔纳举行了工作会晤。中亚五国领导人自己组织会晤,而不是利用独联体峰会和上合峰会等地区组织峰会平台,在近13年来的中亚国家交往史上尚属首次。俄罗斯媒体对此发出疑问:“为什么不邀请普京?”这似乎也意味着,被俄罗斯视为“后院”的中亚五国,也在开始探索“联合自强”的新的可能性。

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和独联体国家的微妙关系相比,俄罗斯外交可以说是“西方不亮东方亮”。3月18日,普京在其竞选总部指出,中国是俄罗斯的战略伙伴,莫斯科珍视与这个伙伴的关系,并将不断扩大两国关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关健斌)

编辑:栋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