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花地文学榜入围名单揭晓 诚邀您来投票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3-25 07:40

勾勒时代 细微处见宏大

观音山杯·2018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榜单揭晓

1 阿乙《早上九点叫醒我》

色彩格调独特

阿乙完全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小说世界里。世界文学的影响,偏于冥想的个性,对小说语言纯度的追求,特殊的工作经历,互相杂糅,让他的小说世界从色彩到格调多显独特,却又与现实世界存在着勾连。《早上九点叫醒我》正是这样一部小说,奇异的构想,幽暗的光线,寓言的指向,却有一个眼前生活的坚硬底色。语言自然流淌着而又时有刻意修饰。小说主人公宏阳因此既是现实土壤里的一株杂草,又似一个寓言里的角色。

——阎晶明

2 冯良《西南边》

风趣活脱含而不露

冯良的《西南边》拥有独异的内在魅力。一色精确的写实笔调,富有西南边上特有的彝味,生动,幽灵,风趣,活脱,含而不露。从极小处着眼,从扎在阿果脚丫的一根刺写起,生发出那么多的矛盾,闲话,写了五分之一,那根刺还没拔出。让人想起奥勃洛摩夫写了半本,其人还未起床。然而,它的概括力却不可小视。以夏医生、阿果等三对夫妇六个人物为主角,在爱情,磨难,时代潮流中,真切地表现了凉山地区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脚步。

——雷达

3 红柯《太阳深处的火焰》

热与冷冲突碰撞

绚烂与奔放构成红柯创作中“热”的一极,对人心的冷峻审视是他的“冷”的一端。这热与冷的冲突碰撞构成了红柯作品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成为他作品风格的一大标识。《太阳深处的火焰》的“热”由太阳墓地作象征,集中体现在女主人公吴丽梅身上。而它的“冷”集中书写的是当代知识分子坐困书城的精神困境,写的是他们皮袍下的小。作者以冷峻之笔写当代学林,语带诙谐嘲弄,皮里阳秋,入木三分,堪称一部活灵活现的当代“儒林新史”。“冷”与“热”是他对大地对生命爱之深痛之切的一体两面。

——李东华

4 梁鸿《梁光正的光》

丰盈的人性深度

以非虚构的《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赢得瞩目的梁鸿,在长篇《梁光正的光》中,仍旧呈现出对近四十年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度关切和深刻介入,作品以梁光正老年执意寻亲报恩却屡屡碰壁为时间线索,逐层揭开梁光正与四个子女及妻子、情人之间缠夹复杂的情感纠葛。梁光正身上有很多不合时宜的品质,个性里聚集了戏剧性/复杂性/矛盾性,他正直到近乎偏执、多管闲事到令子女厌烦、不识时务却裹挟着巨大热情一意孤行,但他骨子里却葆有体面和尊严。梁光正的“光”,是“在生活的暗处生出光来”,它充满滑稽的伤感、人性的幽暗和某种经历了万千时间锤打的伤痛。他的一生悲情而荒诞,他是中国的堂·吉诃德,梁庄的西西弗斯,是中国文本里农民形象画卷里的新人,更是无数普通中国人心底至亲的亲人,小说因此拥有了丰盈的人性深度。

——钟红明

5 鲁敏《奔月》

直面人性深渊

鲁敏是对我们时代精神生活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当代写作者,《奔月》中,小六脱离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轨道,从而成为了“脱轨者”。脱轨使不可能的变得可能,使风平浪静的生活变得痛楚不堪。于脱轨处,小六“死去”又“重生”,有如灵魂的“出窍”与“奔月”,由此,《奔月》成为2017年度别具风格的长篇小说;由此,《奔月》和神话“奔月”构成了跨域千年的隐秘对话;由此,鲁敏不仅和她的人物一起站在了平庸生活的对立面,也一起直面了人性的无尽深渊。

——张莉

6 李佩甫《平原客》

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李佩甫有一双鹰之眼,《平原客》呈现出他对人情世故的运筹帷幄和他对传统文化的把握。他有复杂的视野,能够将几条线索并行推进,叙事由乡村延伸至城市,由官场延伸至商场……他始终以人际关系作为着眼点,不同的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使李德林、张二彩夫妇反目成仇;不同时代处境和价值理念让赫连东山与赫连西楚父子变成仇人。中原的地域特性促使李佩甫深思并找到了写作的切入点——“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抓住“关系”就抓住了中国社会和世道人心的本质。李佩甫的写作辨识度很高,他深谙中原的植物、风土、人情,而中原正是“乡土中国”的缩影。小说以力见长,美则弱矣。 ——申霞艳

7 刘震云《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幽默中带着沧桑

刘震云的小说,幽默中带着沧桑,细微处见出宏大,荒诞不经里糅合着庄严与执着。他的《吃瓜时代的儿女们》,设计了几个互不相干的人物之间的隐秘关系,借着一种独特的小说结构,求证一种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叙事能力。小说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细节,但作者以小写大,逐渐深入,试图勾勒出当前时代的总体图景。小说中既有作者本人的声音,也有各色人等的声音,尤其是那些本为无声者的声音,经由叙事的放大,特别值得倾听。

——谢有顺

8 严歌苓《芳华》

深挖复杂人性

严歌苓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多视角穿插手法,讲述了跨度长达四十余年的时代与命运交织的故事。《芳华》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分别来自军队高级将领、右派分子、知识分子和城市平民家庭……汇聚在部队文工团这个集体中,严格的军纪和严苛的训练,朝夕相处间性格与身份难免种种冲突;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背叛,将人性的复杂性挖掘到深层。《芳华》试图探讨的正是文学的重要任务:人的情感与欲望,人与时代的关系,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以及人怎样有尊严地生活。

——刘稚

9 张翎《劳燕》

故事饱满悬念迭出

张翎长篇小说《劳燕》首次涉及美国海军秘密援华历史,通过讲述茶乡少女阿燕遭受日军侵犯、同胞欺侮后走入中美合作训练营,在与牧师比利、美国军官伊恩和恋人刘兆虎三个男人的爱恨纠葛中成长为一名医生的故事,展现了硝烟战火的残酷和命运裂变下人性深处的幽暗、温暖与悲悯。小说通过三位男性的亡灵视角叙述故事并互相印证,穿插以历史信件、新闻报道、日记、地方志等多种文体形式,塑造了一位超越战争苦难与罪恶、在拯救他人的过程中拯救自身的女性形象,使故事结实饱满又悬念迭出,呈现了丰富的艺术层次和宏大的历史格局。

——张柠

10 宗璞《北归记》

从容舒缓匠心独运

宗璞先生的《北归记》出版了。她终于完成了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全部写作。由南渡,而东藏,而西征,而北归,宗璞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战争背景下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北归记》叙述抗战胜利后他们回到北京的生活,这里既有青春和爱情,也有选择和考验。众多的人物命运和纷杂的世态人情,在从容舒缓却匠心独运的布局中画卷般徐徐展开,娓娓道来。宗璞独具的叙事能力和语言魅力,一如既往,引人入胜。“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是宗璞先生的创作愿景。她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抱负。读者在她创造的神奇的“葫芦”里,看到了她热爱家国和生活的“痴心肠”,也看到了一个博大而多彩的“宇宙”。

——李建军

长篇小说入围作品 (以作者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1 阿乙《早上九点叫醒我》 译林出版社2017年11月

2 冯良《西南边》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10月

3 红柯《太阳深处的火焰》 《十月·长篇小说》2017年第4期

4 梁鸿《梁光正的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10月

5 鲁敏《奔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9月

6 李佩甫《平原客》 花城出版社2017年8月

7 刘震云《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11月

8 严歌苓《芳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

9 张翎《劳燕》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8月

10 宗璞《北归记》 《人民文学》2017年第12期

举重若轻 浮世暗流涌动

观音山杯·2018花地文学榜年度短篇小说榜单揭晓

1 毕飞宇《两瓶酒》

多肉植物成了仙人球

这部作品跟毕飞宇以往的小说比,写法上不那么紧绷,老老小小在亲情的氛围中交流,本来有点多肉植物的憨厚可掬;可是当各自难以调和的部分需要流露之时,多肉植物就成了仙人球,粗粝之感不止存在于人物之间,对读者的承受力也构成了考验。

这篇小说的奇异之处更在于,作者跟主人公之间潜在着情绪的对话,女孩子的任性和不耐烦在亲情的感念中一点点消化调和,作家对人物的撺掇和放纵也渐渐舒缓迟疑,甚至从旁观意欲过渡到怜爱了。仿佛《两瓶酒》里有三个父亲,作者才是亲的。如果说毕飞宇的短篇总是有新质素,那么这一次,这个新质素就是感情,亲的、爱的、对人的常情——这又是当今小说里多么匮乏又多么珍贵的物种啊。 ——施战军

2 陈再见《黑豆,或者反贼薛嵩》

来自潮汕大地的诱惑

陈再见的作品有一种神秘感。他的叙事带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诱惑力,这力量奔着神秘感而去。而这种发乎神秘的力量,恰恰来自于他脚下的潮汕大地。潮汕文化一个特征即敬神,亦是传统。民间的信仰力量,左右着他们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以及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的判断。

《黑豆,或者反贼薛蒿》开篇并不稀奇,但一笔写到黑豆姑娘是个招神婆,人物光彩即刻呈现。作品一方面与历史接通,让动乱岁月成为人物的活动舞台,另一方面漫延出“讲古”一段:反贼似乎是农民起义者的身份,他所种植的黑豆似乎又是我们黑豆的前世……一种神秘的联系,在我们心间弥散,读者由此获得一个想象空间。这同时也使得一部乡土作品,带上了现代寓言的色彩。 ——江冰

3 迟子建《最短的白日》

奔向的都是异乡

最短的白日,漫长的人生。时间的“短”,丈量着人生的“长”。一个场景,往返于哈尔滨与大连的高速列车;一个时代的镜像,浓缩着市井百态、世俗人生。

一日千里的高速列车,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隐喻。一个为偿还儿子的欠债而在这趟列车上来回奔波的肛肠科医生,与一个为生计所迫而从事列车维修工的小伙子,则成为隐喻的所指。高速现代的列车拖着身累心亦累的他们,被生活所累的他们又反转身自我拖累,二者构成的巨大的时代反差呈现出“活着”的沉重、孤独、无奈。这种现状既是生存的,更是精神的。要不,“我”在抵达故乡而与小伙子告别之际,怎能又生出“我们奔向的都是异乡”之叹呢? ——王达敏

4 范小青《你的位子在哪里》

找到“位子” 会心一笑

读过很多范小青的小说,感觉这一篇《你的位子在哪里》比较特别,似轻喜剧,在一度流行的“替会”现象中找到了哲学的感悟。

小说以虚实交织的手法编织出一张生活原生态的网。“我”在这张网里因“替会”被安排在“孙局长”这个位置上,随后周遭的人包括妻子都以为“我”高升为局长,殷勤起来。“我”渐渐在这场弄虚作假的误会中不安乃至虚无起来。另外,因“我”具有“脸盲”的特点,又使得真假难辨的“钱主任”等产生了千人一面的暗喻。文末我又一次被安排替会,而真正的孙局长却被请出了会场,以此揭露了欺上瞒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歪风。让人会心一笑。 ——鲍十

5 莫言《天下太平》

一贯的叙事灵性

这是一篇举重若轻的短篇小说。虽然涉及诸多宏大且沉重的社会问题,诸如农村留守儿童、生态环境污染、基层干部腐败之类,但莫言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这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予以“轻巧”的艺术处理,从而使这个短篇不至于沦为单调浅薄的“问题小说”,而是继续释放着莫言一贯的叙事灵性。

尽管 “小奥”并非第一人称叙事人,甚至他也并非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但这个机灵的小男孩却充当了小说潜在的叙事视点。正是围绕着小奥被巨鳖咬住手指的突发事件,整个太平村的各色人等以及外乡人的性格形象得以凸现出来,其间暗流涌动,反讽意味强烈。 ——李遇春

6 双雪涛《北方化为乌有》

人的遗忘与寻觅

大年三十的夜里,因为构思的小说情节惊人的相似,而被女出版人拉到一起的一男一女两位作家,他们的出场更像是悬疑故事中的人物。带有某种离奇色彩的情节推进,人物之间短小但刀光闪烁的语言交锋,在进与退的交替中频频撞击出火花。笼罩在特殊夜晚的光芒之下,是某个被不断追溯的若干年前发生过的案件。早已尘封的往事诡异地悄然出现,人的遗忘与寻觅都在拉锯中如剥皮抽筋般地逐渐显露出来。作者以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对语言的精心把握,将时间深处隐藏的人性之恶一步步暴露,显示出高超的小说叙述和结构的平衡能力。

——刘洁

7 苏童《玛多娜生意》

对“不靠谱青年”的史诗书写

《玛多娜生意》写广告人庞德的荒诞而真实的人生。庞德身上带有上世纪80年代文艺青年的很多特征,尤其是对美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集中到玛多娜这样一个国际明星符号上,前后映照,首尾相环。小说的时间跨度很大,容量也丰富,但文字精短。

这篇小说是苏童过去小说中“不靠谱年轻人”的一次“史诗性”书写。之前那些不靠谱的年轻男人往往空谈而脱离现实,最终漂泊、流浪,无家可归,《你好,养蜂人》《已婚男人杨泊》等作品中都有类似形象。但现在的人物不只是现实的定位,而且是历史中变化的曲线。《玛多娜生意》的男主人公是年轻的“杨泊们”步入中年以后的故事,美妙的光环伴随着感伤的泡沫。

中年苏童有一种节制的叙事能力,常常箭在弦上,不发。这是小说的另一种境界:铺排满地、酣畅淋漓,固然过瘾,但山峰飘云、冰山沉底,也是“不写之写”。

——王干

8 叶兆言《滞留于屋檐的雨滴》

“好读不好懂” 障碍被打破

叶兆言用他一以贯之的冷静笔触,将一个被亲情所伤的人生悲剧讲述得波澜不惊却回味悠长。宛如纸包住了火,或巨浪被泄洪后开始平静地流淌,叙事功力的精湛高超,正在打破以往其作品“好读不好懂”的阅读障碍,让作品的思想逐渐被读者所能理解。

小说主人公陆少林在得知一向感情深厚的父亲竟不是自己的生父后,生活开始了迷失与错乱,并在漫长一生的探究亲情真相的心执深渊中,再也无法挣脱……

这样的命运昭示,叶兆言在小说的结尾处,似乎已给出了一种清晰的解读:滞留在屋檐上的雨滴,无论陈年、今世或是未来,它只是循环往复的雨水,并不是人世间的眼泪;而不是小说家的人们,该如何去认知生活和讲述生活,才是值得去深思的大问题。 ——文欢

9 张楚《人人都有一口漂亮的牙齿》

萍水相逢的牙齿故事

张楚的小说创作长于探微内心、传达人性;沿此文脉的新作《人人都有一口漂亮的牙齿》平中见奇,静水深流。

异乡寒冷的风雪夜,欢宴散场的三位初遇青年,在换场的小酒馆里,叙说各自的“牙齿”故事,将人生中的隐秘、遗憾和惆怅以片段呈现,互慰了漂泊的孤独身心。意味深长的是,出门回家时,三位萍水相逢的男女连姓名都懒得互询,瞬间就相忘于日常的寒风里。

张楚细腻黏稠的文字,叙说着热气腾腾饭局里现代人的无边寂寞,以及在黑夜里孑孓徘徊的身影;聪敏的笔触直入心灵,因为人性才是他小说的世界。张楚于不经意中,灵光闪烁,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当下最日常的人生浮世绘,颇具艺术张力。 ——张燕玲

10 张惠雯《梦中的夏天》

偶像坍塌之后

这是一个感伤的故事。一位自尊而美丽的女性,被吊诡的现实击得粉碎之后,从一个热气腾腾的世界,掉进了另一个荒凉孤寂的世界。无论哪个世界,都是她的真实生活,而在她的内心里却又仿佛都是梦境。因为这两个世界如此对立,永难统一。但这也恰恰袒露了命运的野蛮与悖谬。

小说沿着“我”拜访这位邻家姐姐时的所见所感,精妙地再现了她的一言一行,不动声色地展示了偶像在坍塌之后的窘迫与疼痛,兼及无望式的坦然,抚慰式的怀旧。张惠雯的魅力在于,她总是能够精确地把握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并以一种极为恰当的力度感,呈现人物彼此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中所渗透的人性景观。

——洪治纲

短篇小说入围作品 (以作者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1 毕飞宇《两瓶酒》 《人民文学》2017年第11期

2 陈再见《黑豆,或者反贼薛嵩》 《创作与评论》2017年12期

3 迟子建《最短的白日》 《十月》2017年第3期

4 范小青《你的位子在哪里》 《中国作家》2017年第4期

5 莫言《天下太平》 《人民文学》2017年第11期

6 双雪涛《北方化为乌有》 《作家》2017年第2期

7 苏童《玛多娜生意》 《作家》2017年第1期

8 叶兆言《滞留于屋檐的雨滴》 《江南》2017年第3期

9 张楚《人人都有一口漂亮的牙齿》 《江南》2017年第3期

10 张惠雯《梦中的夏天》 《湖南文学》2017年第1期

1  2  3  4  


编辑:宏
数字报

2018花地文学榜入围名单揭晓 诚邀您来投票

金羊网  作者:  2018-03-25

勾勒时代 细微处见宏大

观音山杯·2018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榜单揭晓

1 阿乙《早上九点叫醒我》

色彩格调独特

阿乙完全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小说世界里。世界文学的影响,偏于冥想的个性,对小说语言纯度的追求,特殊的工作经历,互相杂糅,让他的小说世界从色彩到格调多显独特,却又与现实世界存在着勾连。《早上九点叫醒我》正是这样一部小说,奇异的构想,幽暗的光线,寓言的指向,却有一个眼前生活的坚硬底色。语言自然流淌着而又时有刻意修饰。小说主人公宏阳因此既是现实土壤里的一株杂草,又似一个寓言里的角色。

——阎晶明

2 冯良《西南边》

风趣活脱含而不露

冯良的《西南边》拥有独异的内在魅力。一色精确的写实笔调,富有西南边上特有的彝味,生动,幽灵,风趣,活脱,含而不露。从极小处着眼,从扎在阿果脚丫的一根刺写起,生发出那么多的矛盾,闲话,写了五分之一,那根刺还没拔出。让人想起奥勃洛摩夫写了半本,其人还未起床。然而,它的概括力却不可小视。以夏医生、阿果等三对夫妇六个人物为主角,在爱情,磨难,时代潮流中,真切地表现了凉山地区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脚步。

——雷达

3 红柯《太阳深处的火焰》

热与冷冲突碰撞

绚烂与奔放构成红柯创作中“热”的一极,对人心的冷峻审视是他的“冷”的一端。这热与冷的冲突碰撞构成了红柯作品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成为他作品风格的一大标识。《太阳深处的火焰》的“热”由太阳墓地作象征,集中体现在女主人公吴丽梅身上。而它的“冷”集中书写的是当代知识分子坐困书城的精神困境,写的是他们皮袍下的小。作者以冷峻之笔写当代学林,语带诙谐嘲弄,皮里阳秋,入木三分,堪称一部活灵活现的当代“儒林新史”。“冷”与“热”是他对大地对生命爱之深痛之切的一体两面。

——李东华

4 梁鸿《梁光正的光》

丰盈的人性深度

以非虚构的《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赢得瞩目的梁鸿,在长篇《梁光正的光》中,仍旧呈现出对近四十年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度关切和深刻介入,作品以梁光正老年执意寻亲报恩却屡屡碰壁为时间线索,逐层揭开梁光正与四个子女及妻子、情人之间缠夹复杂的情感纠葛。梁光正身上有很多不合时宜的品质,个性里聚集了戏剧性/复杂性/矛盾性,他正直到近乎偏执、多管闲事到令子女厌烦、不识时务却裹挟着巨大热情一意孤行,但他骨子里却葆有体面和尊严。梁光正的“光”,是“在生活的暗处生出光来”,它充满滑稽的伤感、人性的幽暗和某种经历了万千时间锤打的伤痛。他的一生悲情而荒诞,他是中国的堂·吉诃德,梁庄的西西弗斯,是中国文本里农民形象画卷里的新人,更是无数普通中国人心底至亲的亲人,小说因此拥有了丰盈的人性深度。

——钟红明

5 鲁敏《奔月》

直面人性深渊

鲁敏是对我们时代精神生活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当代写作者,《奔月》中,小六脱离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轨道,从而成为了“脱轨者”。脱轨使不可能的变得可能,使风平浪静的生活变得痛楚不堪。于脱轨处,小六“死去”又“重生”,有如灵魂的“出窍”与“奔月”,由此,《奔月》成为2017年度别具风格的长篇小说;由此,《奔月》和神话“奔月”构成了跨域千年的隐秘对话;由此,鲁敏不仅和她的人物一起站在了平庸生活的对立面,也一起直面了人性的无尽深渊。

——张莉

6 李佩甫《平原客》

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李佩甫有一双鹰之眼,《平原客》呈现出他对人情世故的运筹帷幄和他对传统文化的把握。他有复杂的视野,能够将几条线索并行推进,叙事由乡村延伸至城市,由官场延伸至商场……他始终以人际关系作为着眼点,不同的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使李德林、张二彩夫妇反目成仇;不同时代处境和价值理念让赫连东山与赫连西楚父子变成仇人。中原的地域特性促使李佩甫深思并找到了写作的切入点——“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抓住“关系”就抓住了中国社会和世道人心的本质。李佩甫的写作辨识度很高,他深谙中原的植物、风土、人情,而中原正是“乡土中国”的缩影。小说以力见长,美则弱矣。 ——申霞艳

7 刘震云《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幽默中带着沧桑

刘震云的小说,幽默中带着沧桑,细微处见出宏大,荒诞不经里糅合着庄严与执着。他的《吃瓜时代的儿女们》,设计了几个互不相干的人物之间的隐秘关系,借着一种独特的小说结构,求证一种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叙事能力。小说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细节,但作者以小写大,逐渐深入,试图勾勒出当前时代的总体图景。小说中既有作者本人的声音,也有各色人等的声音,尤其是那些本为无声者的声音,经由叙事的放大,特别值得倾听。

——谢有顺

8 严歌苓《芳华》

深挖复杂人性

严歌苓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多视角穿插手法,讲述了跨度长达四十余年的时代与命运交织的故事。《芳华》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分别来自军队高级将领、右派分子、知识分子和城市平民家庭……汇聚在部队文工团这个集体中,严格的军纪和严苛的训练,朝夕相处间性格与身份难免种种冲突;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背叛,将人性的复杂性挖掘到深层。《芳华》试图探讨的正是文学的重要任务:人的情感与欲望,人与时代的关系,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以及人怎样有尊严地生活。

——刘稚

9 张翎《劳燕》

故事饱满悬念迭出

张翎长篇小说《劳燕》首次涉及美国海军秘密援华历史,通过讲述茶乡少女阿燕遭受日军侵犯、同胞欺侮后走入中美合作训练营,在与牧师比利、美国军官伊恩和恋人刘兆虎三个男人的爱恨纠葛中成长为一名医生的故事,展现了硝烟战火的残酷和命运裂变下人性深处的幽暗、温暖与悲悯。小说通过三位男性的亡灵视角叙述故事并互相印证,穿插以历史信件、新闻报道、日记、地方志等多种文体形式,塑造了一位超越战争苦难与罪恶、在拯救他人的过程中拯救自身的女性形象,使故事结实饱满又悬念迭出,呈现了丰富的艺术层次和宏大的历史格局。

——张柠

10 宗璞《北归记》

从容舒缓匠心独运

宗璞先生的《北归记》出版了。她终于完成了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全部写作。由南渡,而东藏,而西征,而北归,宗璞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战争背景下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北归记》叙述抗战胜利后他们回到北京的生活,这里既有青春和爱情,也有选择和考验。众多的人物命运和纷杂的世态人情,在从容舒缓却匠心独运的布局中画卷般徐徐展开,娓娓道来。宗璞独具的叙事能力和语言魅力,一如既往,引人入胜。“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是宗璞先生的创作愿景。她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抱负。读者在她创造的神奇的“葫芦”里,看到了她热爱家国和生活的“痴心肠”,也看到了一个博大而多彩的“宇宙”。

——李建军

长篇小说入围作品 (以作者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1 阿乙《早上九点叫醒我》 译林出版社2017年11月

2 冯良《西南边》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10月

3 红柯《太阳深处的火焰》 《十月·长篇小说》2017年第4期

4 梁鸿《梁光正的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10月

5 鲁敏《奔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9月

6 李佩甫《平原客》 花城出版社2017年8月

7 刘震云《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11月

8 严歌苓《芳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

9 张翎《劳燕》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8月

10 宗璞《北归记》 《人民文学》2017年第12期

举重若轻 浮世暗流涌动

观音山杯·2018花地文学榜年度短篇小说榜单揭晓

1 毕飞宇《两瓶酒》

多肉植物成了仙人球

这部作品跟毕飞宇以往的小说比,写法上不那么紧绷,老老小小在亲情的氛围中交流,本来有点多肉植物的憨厚可掬;可是当各自难以调和的部分需要流露之时,多肉植物就成了仙人球,粗粝之感不止存在于人物之间,对读者的承受力也构成了考验。

这篇小说的奇异之处更在于,作者跟主人公之间潜在着情绪的对话,女孩子的任性和不耐烦在亲情的感念中一点点消化调和,作家对人物的撺掇和放纵也渐渐舒缓迟疑,甚至从旁观意欲过渡到怜爱了。仿佛《两瓶酒》里有三个父亲,作者才是亲的。如果说毕飞宇的短篇总是有新质素,那么这一次,这个新质素就是感情,亲的、爱的、对人的常情——这又是当今小说里多么匮乏又多么珍贵的物种啊。 ——施战军

2 陈再见《黑豆,或者反贼薛嵩》

来自潮汕大地的诱惑

陈再见的作品有一种神秘感。他的叙事带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诱惑力,这力量奔着神秘感而去。而这种发乎神秘的力量,恰恰来自于他脚下的潮汕大地。潮汕文化一个特征即敬神,亦是传统。民间的信仰力量,左右着他们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以及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的判断。

《黑豆,或者反贼薛蒿》开篇并不稀奇,但一笔写到黑豆姑娘是个招神婆,人物光彩即刻呈现。作品一方面与历史接通,让动乱岁月成为人物的活动舞台,另一方面漫延出“讲古”一段:反贼似乎是农民起义者的身份,他所种植的黑豆似乎又是我们黑豆的前世……一种神秘的联系,在我们心间弥散,读者由此获得一个想象空间。这同时也使得一部乡土作品,带上了现代寓言的色彩。 ——江冰

3 迟子建《最短的白日》

奔向的都是异乡

最短的白日,漫长的人生。时间的“短”,丈量着人生的“长”。一个场景,往返于哈尔滨与大连的高速列车;一个时代的镜像,浓缩着市井百态、世俗人生。

一日千里的高速列车,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隐喻。一个为偿还儿子的欠债而在这趟列车上来回奔波的肛肠科医生,与一个为生计所迫而从事列车维修工的小伙子,则成为隐喻的所指。高速现代的列车拖着身累心亦累的他们,被生活所累的他们又反转身自我拖累,二者构成的巨大的时代反差呈现出“活着”的沉重、孤独、无奈。这种现状既是生存的,更是精神的。要不,“我”在抵达故乡而与小伙子告别之际,怎能又生出“我们奔向的都是异乡”之叹呢? ——王达敏

4 范小青《你的位子在哪里》

找到“位子” 会心一笑

读过很多范小青的小说,感觉这一篇《你的位子在哪里》比较特别,似轻喜剧,在一度流行的“替会”现象中找到了哲学的感悟。

小说以虚实交织的手法编织出一张生活原生态的网。“我”在这张网里因“替会”被安排在“孙局长”这个位置上,随后周遭的人包括妻子都以为“我”高升为局长,殷勤起来。“我”渐渐在这场弄虚作假的误会中不安乃至虚无起来。另外,因“我”具有“脸盲”的特点,又使得真假难辨的“钱主任”等产生了千人一面的暗喻。文末我又一次被安排替会,而真正的孙局长却被请出了会场,以此揭露了欺上瞒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歪风。让人会心一笑。 ——鲍十

5 莫言《天下太平》

一贯的叙事灵性

这是一篇举重若轻的短篇小说。虽然涉及诸多宏大且沉重的社会问题,诸如农村留守儿童、生态环境污染、基层干部腐败之类,但莫言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这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予以“轻巧”的艺术处理,从而使这个短篇不至于沦为单调浅薄的“问题小说”,而是继续释放着莫言一贯的叙事灵性。

尽管 “小奥”并非第一人称叙事人,甚至他也并非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但这个机灵的小男孩却充当了小说潜在的叙事视点。正是围绕着小奥被巨鳖咬住手指的突发事件,整个太平村的各色人等以及外乡人的性格形象得以凸现出来,其间暗流涌动,反讽意味强烈。 ——李遇春

6 双雪涛《北方化为乌有》

人的遗忘与寻觅

大年三十的夜里,因为构思的小说情节惊人的相似,而被女出版人拉到一起的一男一女两位作家,他们的出场更像是悬疑故事中的人物。带有某种离奇色彩的情节推进,人物之间短小但刀光闪烁的语言交锋,在进与退的交替中频频撞击出火花。笼罩在特殊夜晚的光芒之下,是某个被不断追溯的若干年前发生过的案件。早已尘封的往事诡异地悄然出现,人的遗忘与寻觅都在拉锯中如剥皮抽筋般地逐渐显露出来。作者以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对语言的精心把握,将时间深处隐藏的人性之恶一步步暴露,显示出高超的小说叙述和结构的平衡能力。

——刘洁

7 苏童《玛多娜生意》

对“不靠谱青年”的史诗书写

《玛多娜生意》写广告人庞德的荒诞而真实的人生。庞德身上带有上世纪80年代文艺青年的很多特征,尤其是对美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集中到玛多娜这样一个国际明星符号上,前后映照,首尾相环。小说的时间跨度很大,容量也丰富,但文字精短。

这篇小说是苏童过去小说中“不靠谱年轻人”的一次“史诗性”书写。之前那些不靠谱的年轻男人往往空谈而脱离现实,最终漂泊、流浪,无家可归,《你好,养蜂人》《已婚男人杨泊》等作品中都有类似形象。但现在的人物不只是现实的定位,而且是历史中变化的曲线。《玛多娜生意》的男主人公是年轻的“杨泊们”步入中年以后的故事,美妙的光环伴随着感伤的泡沫。

中年苏童有一种节制的叙事能力,常常箭在弦上,不发。这是小说的另一种境界:铺排满地、酣畅淋漓,固然过瘾,但山峰飘云、冰山沉底,也是“不写之写”。

——王干

8 叶兆言《滞留于屋檐的雨滴》

“好读不好懂” 障碍被打破

叶兆言用他一以贯之的冷静笔触,将一个被亲情所伤的人生悲剧讲述得波澜不惊却回味悠长。宛如纸包住了火,或巨浪被泄洪后开始平静地流淌,叙事功力的精湛高超,正在打破以往其作品“好读不好懂”的阅读障碍,让作品的思想逐渐被读者所能理解。

小说主人公陆少林在得知一向感情深厚的父亲竟不是自己的生父后,生活开始了迷失与错乱,并在漫长一生的探究亲情真相的心执深渊中,再也无法挣脱……

这样的命运昭示,叶兆言在小说的结尾处,似乎已给出了一种清晰的解读:滞留在屋檐上的雨滴,无论陈年、今世或是未来,它只是循环往复的雨水,并不是人世间的眼泪;而不是小说家的人们,该如何去认知生活和讲述生活,才是值得去深思的大问题。 ——文欢

9 张楚《人人都有一口漂亮的牙齿》

萍水相逢的牙齿故事

张楚的小说创作长于探微内心、传达人性;沿此文脉的新作《人人都有一口漂亮的牙齿》平中见奇,静水深流。

异乡寒冷的风雪夜,欢宴散场的三位初遇青年,在换场的小酒馆里,叙说各自的“牙齿”故事,将人生中的隐秘、遗憾和惆怅以片段呈现,互慰了漂泊的孤独身心。意味深长的是,出门回家时,三位萍水相逢的男女连姓名都懒得互询,瞬间就相忘于日常的寒风里。

张楚细腻黏稠的文字,叙说着热气腾腾饭局里现代人的无边寂寞,以及在黑夜里孑孓徘徊的身影;聪敏的笔触直入心灵,因为人性才是他小说的世界。张楚于不经意中,灵光闪烁,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当下最日常的人生浮世绘,颇具艺术张力。 ——张燕玲

10 张惠雯《梦中的夏天》

偶像坍塌之后

这是一个感伤的故事。一位自尊而美丽的女性,被吊诡的现实击得粉碎之后,从一个热气腾腾的世界,掉进了另一个荒凉孤寂的世界。无论哪个世界,都是她的真实生活,而在她的内心里却又仿佛都是梦境。因为这两个世界如此对立,永难统一。但这也恰恰袒露了命运的野蛮与悖谬。

小说沿着“我”拜访这位邻家姐姐时的所见所感,精妙地再现了她的一言一行,不动声色地展示了偶像在坍塌之后的窘迫与疼痛,兼及无望式的坦然,抚慰式的怀旧。张惠雯的魅力在于,她总是能够精确地把握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并以一种极为恰当的力度感,呈现人物彼此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中所渗透的人性景观。

——洪治纲

短篇小说入围作品 (以作者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1 毕飞宇《两瓶酒》 《人民文学》2017年第11期

2 陈再见《黑豆,或者反贼薛嵩》 《创作与评论》2017年12期

3 迟子建《最短的白日》 《十月》2017年第3期

4 范小青《你的位子在哪里》 《中国作家》2017年第4期

5 莫言《天下太平》 《人民文学》2017年第11期

6 双雪涛《北方化为乌有》 《作家》2017年第2期

7 苏童《玛多娜生意》 《作家》2017年第1期

8 叶兆言《滞留于屋檐的雨滴》 《江南》2017年第3期

9 张楚《人人都有一口漂亮的牙齿》 《江南》2017年第3期

10 张惠雯《梦中的夏天》 《湖南文学》2017年第1期

1  2  3  4  


编辑:宏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