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何镜堂的建筑人生: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

来源:金羊网 作者:林润栋 发表时间:2018-04-02 08:11

金羊网讯 记者林润栋报道:“还有两天我就是‘80后’了。”一头银发,笔挺西装,马上迎来自己80岁生日的何镜堂开了个小玩笑,引来满场的欢笑。

3月31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美好人生——何镜堂建筑人生展”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27号楼一楼北展厅开展。当天还举行了“建筑人生,八十感怀——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美好人生”的学术讲座,何镜堂院士与观众们分享了他的“建筑人生”。

45岁起步,60年的建筑人生,作为中国建筑界泰斗级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在他的作品名单里,赫然写着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著名建筑。60年间,他在建筑中倾注所有的时间与心血,用建筑作为“石头的史书”,记录了国家的发展与变迁。金羊网记者对何镜堂院士进行独家专访,揭开他那传奇的建筑人生。

何镜堂的建筑人生: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

何镜堂院士。 金羊网记者黄铭涛摄

“我的人生做出了两个正确的决定”

“学建筑首先学会做人”,何镜堂说,他出生在广东东莞一户平凡人家,当地淳朴的民风,对他后来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小到大,无论是父母师长还是好友同伴,都教导他做人要有志气。在这种影响下,年青的何镜堂便立志要有一番作为。中学时候的何镜堂喜欢数理化,同时,由于受哥哥影响,他也爱上绘画。他的老师便建议他学建筑,因为“建筑师一半是工程师,一半艺术家”,能够将数理化跟绘画相结合。何镜堂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开始了他的建筑学习生涯。

从华南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后,本想一展才华的何镜堂却遇到了“上山下乡”。几经辗转后,何镜堂来到了北京,日子倒还过得安稳。然而,他时常反思:“四十岁之前我一直没有机会搞创作,到底是这样继续过下去,在北京过‘小康生活,’然后退休,还是做回自己心爱的建筑设计?”最终,何镜堂选择了不忘初心。于是,他参加了许多建筑设计竞赛,也获得了一些奖项,这些奖项也鼓舞了他。何镜堂认为,一名建筑师在搞设计的同时还得搞研究才能有所提升。当时,改革开放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广东更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于是,何镜堂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举家迁到广州,回到华南工学院从事建筑的设计、研究与教学工作。

回到母校后的第三天,建筑设计学院时任院长陈开庆告诉何镜堂,深圳科学馆要重新举行设计竞赛,时间只剩三个星期,问他想不想参加投标竞赛。何镜堂的第一反应是:机会来了!于是,他与妻子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夜以继日的准备投标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的方案一举中标!“这打响了第一炮!”何镜堂笑着对记者说道。何镜堂说,自己的第一个作品、第一篇文章、第一次获奖都是45岁,所以他是45岁才正式起步。

此后,何镜堂的建筑人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曾有人建议何镜堂移民,但这次,何镜堂选择了留下来。多年以后,有一次何镜堂来到美国哈佛大学讲学,在路过当地唐人街时,看到了几位中国面孔的老人正在街边下象棋。何镜堂笑称,“如果当时来了(美国),现在坐在这里的就是我。”何镜堂说,回到广州与留在中国,是他做出来的正确决定。

何镜堂的建筑人生: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

观众参观展览,了解何镜堂的建筑人生。 金羊网记者曾俊荣 摄

“建筑师是有历史责任的”

何镜堂的作品总是离不开国家、历史、时代。何镜堂认为,当我们谈论民族的灾难与记忆时,会想到南京大屠杀,于是,他设计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谈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他的世博会中国馆也是这一时代特征的体现。对于国家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两弹一星”,他设计了钱学森图书馆;澳门回归,他设计了澳门大学;汶川大地震,他设计有映秀震中纪念地;北京奥运,他也参与了羽毛球馆、摔跤馆的设计。

何镜堂认为,建筑师是有历史责任的,建筑设计要紧跟社会的需求与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结和区域的环境与文化。在此基础上,何镜堂提出了“三性”理论,即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何镜堂认为,文化是一个建筑最高的境界,好的建筑能留下来是因为它的文化影响。“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不一味跟着外国文化走。始终走一条跟当地的环境、文化相结合,同时也是创新、现代的道路。”何镜堂如是说。

何镜堂的建筑人生: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

何镜堂当年的笔记与草图。 金羊网记者黄铭涛 摄

“做一百个作品,不如做一个精品。”

“一个好的作品,是通过很多的空间,细部来表现的。要把图纸变成具体的建筑,需要很多细节的工作。”何镜堂介绍,在修建中国馆时,决定外墙使用“中国红。”然而,什么是中国红呢?“一开始我提出使用天安门外墙的红,可天安门外墙过一段时间就会重新刷墙,颜色无法确定;后来我买了两包‘中华’牌香烟,但经过研究觉得香烟盒上的颜色偏紫;最后我又提出采用国旗红,但如此则建筑颜色过于鲜艳。最后通过研究故宫的‘红’,才决定了最终的颜色。”除了颜色外,何镜堂还面临着使用什么材料、纹理、尺寸等问题。哪怕是一厘米的差别,事无巨细,都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反复研讨、试验方能决定。何镜堂认为,一个建筑从无到有,需要包括设计、施工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匠人精神”才能完成的。做一百个作品,不如做一个精品。

而这种“匠人精神”也体现在何镜堂工作思路上。45岁打响第一炮后,何镜堂便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按照正常的发展,15年后他就要退休了,于是他下定决心,以后每个作品都必须当成精品来做,并且每做完一个工程,要争取获得一次奖,同时认真总结写成学术论文发表。这就是他的“三到位”工作思路:一个精品,一篇文章,一个奖。而这也成为了他与他的团队的工作信条,并在此后的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方式。

如今,八十岁的何镜堂还在不断的创作着。他说,他还在征途上……

编辑:宏
数字报

【中国梦·践行者】何镜堂的建筑人生: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

金羊网  作者:林润栋  2018-04-02

金羊网讯 记者林润栋报道:“还有两天我就是‘80后’了。”一头银发,笔挺西装,马上迎来自己80岁生日的何镜堂开了个小玩笑,引来满场的欢笑。

3月31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美好人生——何镜堂建筑人生展”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27号楼一楼北展厅开展。当天还举行了“建筑人生,八十感怀——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美好人生”的学术讲座,何镜堂院士与观众们分享了他的“建筑人生”。

45岁起步,60年的建筑人生,作为中国建筑界泰斗级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在他的作品名单里,赫然写着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著名建筑。60年间,他在建筑中倾注所有的时间与心血,用建筑作为“石头的史书”,记录了国家的发展与变迁。金羊网记者对何镜堂院士进行独家专访,揭开他那传奇的建筑人生。

何镜堂的建筑人生: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

何镜堂院士。 金羊网记者黄铭涛摄

“我的人生做出了两个正确的决定”

“学建筑首先学会做人”,何镜堂说,他出生在广东东莞一户平凡人家,当地淳朴的民风,对他后来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小到大,无论是父母师长还是好友同伴,都教导他做人要有志气。在这种影响下,年青的何镜堂便立志要有一番作为。中学时候的何镜堂喜欢数理化,同时,由于受哥哥影响,他也爱上绘画。他的老师便建议他学建筑,因为“建筑师一半是工程师,一半艺术家”,能够将数理化跟绘画相结合。何镜堂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开始了他的建筑学习生涯。

从华南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后,本想一展才华的何镜堂却遇到了“上山下乡”。几经辗转后,何镜堂来到了北京,日子倒还过得安稳。然而,他时常反思:“四十岁之前我一直没有机会搞创作,到底是这样继续过下去,在北京过‘小康生活,’然后退休,还是做回自己心爱的建筑设计?”最终,何镜堂选择了不忘初心。于是,他参加了许多建筑设计竞赛,也获得了一些奖项,这些奖项也鼓舞了他。何镜堂认为,一名建筑师在搞设计的同时还得搞研究才能有所提升。当时,改革开放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广东更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于是,何镜堂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举家迁到广州,回到华南工学院从事建筑的设计、研究与教学工作。

回到母校后的第三天,建筑设计学院时任院长陈开庆告诉何镜堂,深圳科学馆要重新举行设计竞赛,时间只剩三个星期,问他想不想参加投标竞赛。何镜堂的第一反应是:机会来了!于是,他与妻子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夜以继日的准备投标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的方案一举中标!“这打响了第一炮!”何镜堂笑着对记者说道。何镜堂说,自己的第一个作品、第一篇文章、第一次获奖都是45岁,所以他是45岁才正式起步。

此后,何镜堂的建筑人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曾有人建议何镜堂移民,但这次,何镜堂选择了留下来。多年以后,有一次何镜堂来到美国哈佛大学讲学,在路过当地唐人街时,看到了几位中国面孔的老人正在街边下象棋。何镜堂笑称,“如果当时来了(美国),现在坐在这里的就是我。”何镜堂说,回到广州与留在中国,是他做出来的正确决定。

何镜堂的建筑人生: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

观众参观展览,了解何镜堂的建筑人生。 金羊网记者曾俊荣 摄

“建筑师是有历史责任的”

何镜堂的作品总是离不开国家、历史、时代。何镜堂认为,当我们谈论民族的灾难与记忆时,会想到南京大屠杀,于是,他设计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谈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他的世博会中国馆也是这一时代特征的体现。对于国家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两弹一星”,他设计了钱学森图书馆;澳门回归,他设计了澳门大学;汶川大地震,他设计有映秀震中纪念地;北京奥运,他也参与了羽毛球馆、摔跤馆的设计。

何镜堂认为,建筑师是有历史责任的,建筑设计要紧跟社会的需求与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结和区域的环境与文化。在此基础上,何镜堂提出了“三性”理论,即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何镜堂认为,文化是一个建筑最高的境界,好的建筑能留下来是因为它的文化影响。“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不一味跟着外国文化走。始终走一条跟当地的环境、文化相结合,同时也是创新、现代的道路。”何镜堂如是说。

何镜堂的建筑人生: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

何镜堂当年的笔记与草图。 金羊网记者黄铭涛 摄

“做一百个作品,不如做一个精品。”

“一个好的作品,是通过很多的空间,细部来表现的。要把图纸变成具体的建筑,需要很多细节的工作。”何镜堂介绍,在修建中国馆时,决定外墙使用“中国红。”然而,什么是中国红呢?“一开始我提出使用天安门外墙的红,可天安门外墙过一段时间就会重新刷墙,颜色无法确定;后来我买了两包‘中华’牌香烟,但经过研究觉得香烟盒上的颜色偏紫;最后我又提出采用国旗红,但如此则建筑颜色过于鲜艳。最后通过研究故宫的‘红’,才决定了最终的颜色。”除了颜色外,何镜堂还面临着使用什么材料、纹理、尺寸等问题。哪怕是一厘米的差别,事无巨细,都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反复研讨、试验方能决定。何镜堂认为,一个建筑从无到有,需要包括设计、施工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匠人精神”才能完成的。做一百个作品,不如做一个精品。

而这种“匠人精神”也体现在何镜堂工作思路上。45岁打响第一炮后,何镜堂便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按照正常的发展,15年后他就要退休了,于是他下定决心,以后每个作品都必须当成精品来做,并且每做完一个工程,要争取获得一次奖,同时认真总结写成学术论文发表。这就是他的“三到位”工作思路:一个精品,一篇文章,一个奖。而这也成为了他与他的团队的工作信条,并在此后的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方式。

如今,八十岁的何镜堂还在不断的创作着。他说,他还在征途上……

编辑:宏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