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专家“挖出”2万仔猪病死的“元凶”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4-09 07:22

搜查洞穴找到元凶

经过样本比对发现,该病毒基因序列与2007年香港大学首次发现的蝙蝠冠状病毒HKU2基因组序列高度相似,最终证实该疾病的病原是一种冠状病毒,马静云团队将其命名为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简称SADS冠状病毒,早在2016年8月SADS病毒就已经存在于猪场中。

为了寻找病毒来源,研究团队联合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对2013-2016年期间在广东采集的591份蝙蝠样品进行了检测,大部分阳性样品来自菊头蝠。为了找到来源,科学家们带着防护面罩,爬遍了发病猪场附近的悬崖和洞穴,“我们请了熟悉当地地貌的老人带路,找到了很多废弃的防空洞和缝隙,发现了大量栖息在那里的蝙蝠,”马静云告诉记者,“蝙蝠白天不活动,我们只能傍晚出动,安网捕蝠,抓回来的蝙蝠采集咽拭子、肛拭子等进行检测就能测出是否阳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发生疫情猪场附近的蝙蝠洞穴中收集保存的蝙蝠样品中发现的冠状病毒与SADS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一致性高达98.48%,进一步表明引起这次仔猪腹泻疫情的SADS冠状病毒正是来源于蝙蝠病毒的跨种传播。

新型病毒不感染人

由于当年造成巨大破坏的SARS也是来源于蝙蝠,近年来,蝙蝠及其携带的冠状病毒成为国际科研关注的焦点,因此,马静云团队的发现引起了《自然》杂志的高度关注,“积极监控蝙蝠及其他野生动物中的病毒性感染,发现、鉴定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蝙蝠冠状病毒,对兽医卫生、公共卫生和全球经济都具有巨大的价值。”马静云说,“也正因如此,很少发表动物疫病论文的《自然》对我们伸出了橄榄枝。”

专家提醒,SADS在猪身上的传染性极强,会造成严重疾病和损失。但检测结果表明SADS不会感染人。“虽然病毒出现了从蝙蝠到猪的跨种传播,但要从猪再跨到人仍然是非常漫长和不可预知的,所以和SARS从蝙蝠经过中间宿主再传播给人的情况不同,不用过分担心,而且病死猪都已经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所有接触过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发生感染。”

据了解,三年来华农共发表SCI、EI、SSCI收录论文数4344篇。其中以“第1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的ESI高被引论文24篇。2018年4月5日,该校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同时两篇论文。一篇是动科学院蓝天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马静云教授为最重要通讯作者(大通讯)。另一篇是海洋学院陈骁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刘丽教授为作者之一。

1  2  


编辑:alan
数字报

华南农业大学专家“挖出”2万仔猪病死的“元凶”

金羊网  作者:  2018-04-09

搜查洞穴找到元凶

经过样本比对发现,该病毒基因序列与2007年香港大学首次发现的蝙蝠冠状病毒HKU2基因组序列高度相似,最终证实该疾病的病原是一种冠状病毒,马静云团队将其命名为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简称SADS冠状病毒,早在2016年8月SADS病毒就已经存在于猪场中。

为了寻找病毒来源,研究团队联合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对2013-2016年期间在广东采集的591份蝙蝠样品进行了检测,大部分阳性样品来自菊头蝠。为了找到来源,科学家们带着防护面罩,爬遍了发病猪场附近的悬崖和洞穴,“我们请了熟悉当地地貌的老人带路,找到了很多废弃的防空洞和缝隙,发现了大量栖息在那里的蝙蝠,”马静云告诉记者,“蝙蝠白天不活动,我们只能傍晚出动,安网捕蝠,抓回来的蝙蝠采集咽拭子、肛拭子等进行检测就能测出是否阳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发生疫情猪场附近的蝙蝠洞穴中收集保存的蝙蝠样品中发现的冠状病毒与SADS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一致性高达98.48%,进一步表明引起这次仔猪腹泻疫情的SADS冠状病毒正是来源于蝙蝠病毒的跨种传播。

新型病毒不感染人

由于当年造成巨大破坏的SARS也是来源于蝙蝠,近年来,蝙蝠及其携带的冠状病毒成为国际科研关注的焦点,因此,马静云团队的发现引起了《自然》杂志的高度关注,“积极监控蝙蝠及其他野生动物中的病毒性感染,发现、鉴定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蝙蝠冠状病毒,对兽医卫生、公共卫生和全球经济都具有巨大的价值。”马静云说,“也正因如此,很少发表动物疫病论文的《自然》对我们伸出了橄榄枝。”

专家提醒,SADS在猪身上的传染性极强,会造成严重疾病和损失。但检测结果表明SADS不会感染人。“虽然病毒出现了从蝙蝠到猪的跨种传播,但要从猪再跨到人仍然是非常漫长和不可预知的,所以和SARS从蝙蝠经过中间宿主再传播给人的情况不同,不用过分担心,而且病死猪都已经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所有接触过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发生感染。”

据了解,三年来华农共发表SCI、EI、SSCI收录论文数4344篇。其中以“第1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的ESI高被引论文24篇。2018年4月5日,该校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同时两篇论文。一篇是动科学院蓝天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马静云教授为最重要通讯作者(大通讯)。另一篇是海洋学院陈骁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刘丽教授为作者之一。

1  2  


编辑: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