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拉关系就令人不齿?套近乎还有这么多学问

来源:羊城派 作者:崔文灿 发表时间:2018-05-16 10:48

  中国的儒家讲究“里仁为美”。“仁”就是两个人,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只要是真心诚意,套套近乎又有何不可?

  主播/羊城派记者 崔文灿

  浙江绍兴齐贤镇政府一名公务员曾在《绍兴日报》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学会与群众套近乎》。

  在他看来,许多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干部有许多“土方法”,其中有一招使用效果非常好,那就是“套近乎”。

  干部们开座谈会,不是单刀直入,而是先和老百姓唠家常。年纪多大了?孩子还孝顺吗?住房还宽敞吗?每年收入有多少?家里有自酿的白酒吗?这样,整个交流都会在一片宽松平和的气氛下进行。

  干部们千方百计寻找百姓兴奋点,说村民感兴趣的话,讲通俗易懂的话,有意识地和群众套近乎,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样村民也就不会拘束,也就敢说实话,让领导干部们真正做到访民情、集民智、解民忧、聚民心。

  可见,如果出于善意的目的,套近乎未必就是一种负面的行为。但有些近乎别轻易套。

  有媒体报道,本月19日,浙江省金华市一位酒气熏天的老外被设卡查酒驾的义乌交警查获。但他极不配合交警调查,拒绝配合呼气酒精测试,并试图用义乌方言与交警套近乎来逃避责任。此时执勤交警上演教科书级严斥老外,“你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当然,这个以为在中国搞关系就万事大吉的老外最终以被刑拘的结尾收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讲求的是人格平等,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平等。普通人对权贵和名流的套近乎常常难免攀龙附凤之嫌,因而陷入自讨没趣的窘境,甚至有可能自取其辱,自然就有事先掂量的必要。一位文字工作者这样叙述自己“套近乎”失败的经历:

  我从事文字工作几十年,一直未见长进,逐渐走向边缘化,终至消失在读者视野之外,被许多先前熟稔的同行淡忘。有一年在京开会,一家刊物请饭,让我去一位中国作协副主席的房间会合,等着他们来车。那位作家当副主席之前我曾与他一同参加过文学活动,以为他有印象。

  但那次他对我的特别的客气让我纳闷,出了门我才知道,他以为我是出版社派来接他的司机;曾经在李国文家聆听几位文坛大咖高谈阔论,尤为座中一位大咖的慷慨激昂所动,事后还收到过他的信。多年后,也是一次会议,我在电梯里见到他,惊喜中忘记了他的声名已如日中天,远非当初,像见到家人一样亲热地喊他。

  不料他惊疑地盯了我好大一会儿,转脸问身边的人:他是谁?那些人也没一个认识我,都很礼貌地静静看着一个傻子的自讨没趣。我满脸的堆笑霎时凝固。幸好电梯很快到了我住的楼层,我一闪身溜出。

  我不太通人情,常常没心没肺。但一个人被自以为是老相识的人彻底忘记,怎么说也是件难堪的事。我忽然明白,一个在专业上过气的人最大的明白就是要懂得收敛。

  作者最后说,这样的认识并非敏感和清高,而是一种必要的明智。正所谓“人情卖给熟面孔”,如此看来,“套近乎”也是一门学问,和谁套,怎么套,都有讲究。

  话说回来,说者有意,听者也得有心。甜言蜜语的背后,未必就是温暖和真诚,说不定一不留神,就会中了对方温柔的一刀。

  来源|原文刊载于《羊城晚报》2018年4月24日A14花地版,作者:陈世旭,文章有改动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樊美玲

编辑:
数字报

谁说拉关系就令人不齿?套近乎还有这么多学问

羊城派  作者:崔文灿  2018-05-16

  中国的儒家讲究“里仁为美”。“仁”就是两个人,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只要是真心诚意,套套近乎又有何不可?

  主播/羊城派记者 崔文灿

  浙江绍兴齐贤镇政府一名公务员曾在《绍兴日报》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学会与群众套近乎》。

  在他看来,许多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干部有许多“土方法”,其中有一招使用效果非常好,那就是“套近乎”。

  干部们开座谈会,不是单刀直入,而是先和老百姓唠家常。年纪多大了?孩子还孝顺吗?住房还宽敞吗?每年收入有多少?家里有自酿的白酒吗?这样,整个交流都会在一片宽松平和的气氛下进行。

  干部们千方百计寻找百姓兴奋点,说村民感兴趣的话,讲通俗易懂的话,有意识地和群众套近乎,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样村民也就不会拘束,也就敢说实话,让领导干部们真正做到访民情、集民智、解民忧、聚民心。

  可见,如果出于善意的目的,套近乎未必就是一种负面的行为。但有些近乎别轻易套。

  有媒体报道,本月19日,浙江省金华市一位酒气熏天的老外被设卡查酒驾的义乌交警查获。但他极不配合交警调查,拒绝配合呼气酒精测试,并试图用义乌方言与交警套近乎来逃避责任。此时执勤交警上演教科书级严斥老外,“你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当然,这个以为在中国搞关系就万事大吉的老外最终以被刑拘的结尾收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讲求的是人格平等,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平等。普通人对权贵和名流的套近乎常常难免攀龙附凤之嫌,因而陷入自讨没趣的窘境,甚至有可能自取其辱,自然就有事先掂量的必要。一位文字工作者这样叙述自己“套近乎”失败的经历:

  我从事文字工作几十年,一直未见长进,逐渐走向边缘化,终至消失在读者视野之外,被许多先前熟稔的同行淡忘。有一年在京开会,一家刊物请饭,让我去一位中国作协副主席的房间会合,等着他们来车。那位作家当副主席之前我曾与他一同参加过文学活动,以为他有印象。

  但那次他对我的特别的客气让我纳闷,出了门我才知道,他以为我是出版社派来接他的司机;曾经在李国文家聆听几位文坛大咖高谈阔论,尤为座中一位大咖的慷慨激昂所动,事后还收到过他的信。多年后,也是一次会议,我在电梯里见到他,惊喜中忘记了他的声名已如日中天,远非当初,像见到家人一样亲热地喊他。

  不料他惊疑地盯了我好大一会儿,转脸问身边的人:他是谁?那些人也没一个认识我,都很礼貌地静静看着一个傻子的自讨没趣。我满脸的堆笑霎时凝固。幸好电梯很快到了我住的楼层,我一闪身溜出。

  我不太通人情,常常没心没肺。但一个人被自以为是老相识的人彻底忘记,怎么说也是件难堪的事。我忽然明白,一个在专业上过气的人最大的明白就是要懂得收敛。

  作者最后说,这样的认识并非敏感和清高,而是一种必要的明智。正所谓“人情卖给熟面孔”,如此看来,“套近乎”也是一门学问,和谁套,怎么套,都有讲究。

  话说回来,说者有意,听者也得有心。甜言蜜语的背后,未必就是温暖和真诚,说不定一不留神,就会中了对方温柔的一刀。

  来源|原文刊载于《羊城晚报》2018年4月24日A14花地版,作者:陈世旭,文章有改动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樊美玲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