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你不懂,待听懂时已成伤心人?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严诗喆 发表时间:2018-05-16 10:50

  曾经以为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某个年龄阶段,经历某些人事后,似乎觉得恰恰击中心灵。或许,这就是岁月浇灌出来的忧愁?

  主播/羊城派记者 郑紫薇

  “站在大院前/细心看看我的路/再下个车站/到天后/当然最好/但华丽的星途/途中 一旦畏高/背后会否还有他拥抱……”十多年前,Twins正值大红大紫、如日中天的时候。

  两位看来还不谙世事的小女生,将一首《下一站天后》唱至家喻户晓,陪伴过不少成长的年岁、青春的梦呓。

  只记得,当年正值豆蔻年华,一直认为这首歌带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既是由正当红的青春女团传唱,自也无可厚非,听唱着玩玩儿就好。因而,这着实可谓笔者少女时期的“饮歌”之一。

  十多年后,此曲当初传唱最广之地,已非常住地。临近岁末的某个夜晚,趁着商家的疯狂打折促销,来到狮城圣淘沙边上的购物中心,一边体验购物狂欢的氛围,一边也想着选购、添置些日用品。学习、工作的忙碌,使我不能够在白天分身出行,只能利用晚饭后的零碎时间。

  虽则短短几个钟头,已足够让我提着大包小包,在商铺关门提示的广播下,随人流往地铁站方向行进、离开。坐在地铁车厢内,放松下来的某个瞬间,思绪如同放电影般,隐约回放出某个片段。短片中的我,正提着大包小包,从香港岛往九龙方向搭乘着地铁。

  只有在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自己确实身处现代都市中,忙碌已使我继模糊掉时间概念后,再自动略去了空间概念。

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对“国际现代都会”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香港。

  此刻,我想起了当年时常流连的铜锣湾,想起了电车穿行而过的大马路旁,隐藏着的条条小道,那里是真正好吃好玩的区域,是年轻人挥洒青春的殿堂,是潮流服装、时尚消费品的集中地,即便不再专属于“local”,也仍旧不可能抹掉“local”的地方,因为如果抹掉了,这里就不再是香港的铜锣湾了。

  于是,我想起了句句歌词:“在百德新街的爱侣/面上有种顾盼自豪/在台上任我唱/未必风光更好/人气不过肥皂泡”,“在时代的广场/谁都总会有奖/我没有歌迷有他景仰”……这里讲到的都是铜锣湾的故事。

  那些当初“不识愁滋味”时随口哼唱的歌词,那些半失落半应验又带有“两歧性”的暧昧寓言,都将世事之无常、现实之赤裸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许,世间并无所谓“预言者”,又或许,“预言”往往在不经意间被道破,可以出现在任何“被选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上。

  在“微信朋友圈”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分享,题为《少时不懂×××,听懂已是伤心人》。不管是不是“伤心人”,能够懂得原来不懂的事情,便是得益于阅历和成长,其中定有得失取舍,或简单来说,定有“代价”。

  这种代价,可能是时间、精力、情感或其他。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伤心不伤心的,每一首音乐,每一段歌词,都有它的诞生、流播、成长与沉淀,随时都有可能,重新被品味,被理解,被重新解读与阐释。每个年代都会伴有一些在那个年代的歌曲,并能穿越时空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湖泊或大海。

  来源|羊城晚报,作者:严诗喆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樊美玲

编辑:
数字报

曾经你不懂,待听懂时已成伤心人?

羊城晚报  作者:严诗喆  2018-05-16

  曾经以为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某个年龄阶段,经历某些人事后,似乎觉得恰恰击中心灵。或许,这就是岁月浇灌出来的忧愁?

  主播/羊城派记者 郑紫薇

  “站在大院前/细心看看我的路/再下个车站/到天后/当然最好/但华丽的星途/途中 一旦畏高/背后会否还有他拥抱……”十多年前,Twins正值大红大紫、如日中天的时候。

  两位看来还不谙世事的小女生,将一首《下一站天后》唱至家喻户晓,陪伴过不少成长的年岁、青春的梦呓。

  只记得,当年正值豆蔻年华,一直认为这首歌带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既是由正当红的青春女团传唱,自也无可厚非,听唱着玩玩儿就好。因而,这着实可谓笔者少女时期的“饮歌”之一。

  十多年后,此曲当初传唱最广之地,已非常住地。临近岁末的某个夜晚,趁着商家的疯狂打折促销,来到狮城圣淘沙边上的购物中心,一边体验购物狂欢的氛围,一边也想着选购、添置些日用品。学习、工作的忙碌,使我不能够在白天分身出行,只能利用晚饭后的零碎时间。

  虽则短短几个钟头,已足够让我提着大包小包,在商铺关门提示的广播下,随人流往地铁站方向行进、离开。坐在地铁车厢内,放松下来的某个瞬间,思绪如同放电影般,隐约回放出某个片段。短片中的我,正提着大包小包,从香港岛往九龙方向搭乘着地铁。

  只有在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自己确实身处现代都市中,忙碌已使我继模糊掉时间概念后,再自动略去了空间概念。

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对“国际现代都会”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香港。

  此刻,我想起了当年时常流连的铜锣湾,想起了电车穿行而过的大马路旁,隐藏着的条条小道,那里是真正好吃好玩的区域,是年轻人挥洒青春的殿堂,是潮流服装、时尚消费品的集中地,即便不再专属于“local”,也仍旧不可能抹掉“local”的地方,因为如果抹掉了,这里就不再是香港的铜锣湾了。

  于是,我想起了句句歌词:“在百德新街的爱侣/面上有种顾盼自豪/在台上任我唱/未必风光更好/人气不过肥皂泡”,“在时代的广场/谁都总会有奖/我没有歌迷有他景仰”……这里讲到的都是铜锣湾的故事。

  那些当初“不识愁滋味”时随口哼唱的歌词,那些半失落半应验又带有“两歧性”的暧昧寓言,都将世事之无常、现实之赤裸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许,世间并无所谓“预言者”,又或许,“预言”往往在不经意间被道破,可以出现在任何“被选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上。

  在“微信朋友圈”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分享,题为《少时不懂×××,听懂已是伤心人》。不管是不是“伤心人”,能够懂得原来不懂的事情,便是得益于阅历和成长,其中定有得失取舍,或简单来说,定有“代价”。

  这种代价,可能是时间、精力、情感或其他。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伤心不伤心的,每一首音乐,每一段歌词,都有它的诞生、流播、成长与沉淀,随时都有可能,重新被品味,被理解,被重新解读与阐释。每个年代都会伴有一些在那个年代的歌曲,并能穿越时空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湖泊或大海。

  来源|羊城晚报,作者:严诗喆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樊美玲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