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深圳飞 创新硕果累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崔丽 李想 张夺 发表时间:2018-05-22 13:24

无人机在夜间也能安全飞行;轻轻摆动手臂,电视就能换频道……5月的一天,在深圳市南山区一栋办公楼内,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侃侃而谈。在加拿大、美国工作多年的他,2013年归国,来到深圳创业,打造了全球第4家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能量产3D传感器的企业。

在深圳,这样“人才南飞“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年轻人在这片“创新绿洲”中孵化奇思妙想,破解生命密码,探寻基因真相,尝试让1万多年前灭绝的猛犸象复活……

2017年,深圳亮出一份创新活力指数单: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韩国、以色列水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2万家;PCT国际专利占全国的43.1%,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深圳还蕴藏着一座人才“富矿”——各类人才总量已超过51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9%,平均年龄32.5岁。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一个仅有3万多人口的小渔村到跃上全球活力创新之城新高地,迸发出澎湃的创新发展驱动力,而这里也刻下一代代深圳创业者奋斗的足迹。

从“一穷二白”到诺奖得主“扎堆儿”

一排排高大的“黑箱子”出现在记者眼前,指示灯闪烁,机器轰鸣。走进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的“心脏”,庞大的主机系统——曙光6000超级计算机正以1271万亿次/秒的速度计算着。

“运算能力相当于20万台个人电脑能力的总和,存储能力相当于80个国家图书馆的藏书量。”该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高性能计算可以提前两小时预测台风,以前只能提前10多分钟。”地质灾害预报、动画渲染、石油探勘,都离不开这个“最强大脑”。

在深圳,这样的高科技创新型机构比比皆是。从2016年10月至今,不到两年,深圳先后设立6家诺奖科学家实验室,诺奖得主在深圳扎了堆儿,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成为实验室的主角儿。

而在1978年,深圳的大学、科研院所数量都是“零”,科技资源“一穷二白”,生产以加工装配为主。“贴牌加工”“模拟仿制”难以为继。2005年,深圳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奠定创新发展战略基石。

彼时,科技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凤毛麟角,高校和企业之间、科研成果和市场产品之间存在巨大断层,亟须建立一座桥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政府首开先河,大胆创新,于1996年12月21日签署协议,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应运而生。

该研究院副院长刘仁辰博士2003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考上牛津大学博士生。他清晰地记得,2011年年底,研究院院长嵇世山向他发出召唤:“这里大有可为,你来吧!”刘仁辰义无反顾回归清华体系,致力于布局国际化技术成果转移,他看好深圳这个平台。

“这是中国第一家新型科研机构。”嵇世山用“四不像”来描述——既像大学又不像大学,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机构,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这里打破了“铁饭碗”,不走传统科研机构的老路子,突破事业单位编制限制,研发团队分享技术股份……正是这些冲破旧机制束缚的“四不像”创新基因,催生了一大批科技项目开花结果,让众多高科技企业落地生根。

而今,深圳创新呈现“裂变式发展”,包括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和国家基因库在内的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由2012年的738家增加到2017年的1688家。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健康等产业聚集,中国平安、华为、腾讯等高精尖企业跻身世界舞台。

2017年深圳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50%左右,成长为中国创新之都,有人以美国硅谷比称深圳为“深谷”。

全球“孔雀计划”孵化独角兽企业

“在亿万张人脸照片中,准确识别出一个人,并形成他的运动轨迹只需要不到两秒!”在深圳市龙岗新型智慧城区运行中心,云天励飞公司创始人陈宁展示了全球第一套动态人像识别系统,如今已协助公安破获各类案件4000余起。

“非常幸运来到深圳。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是美国海归,是谷歌、Snap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源头创新人才。”陈宁说。2014年前,他从美国硅谷回到深圳创业,一年后入驻“深圳国际创新驿站”,获得2015年深圳市“孔雀计划”第一名。

“孔雀计划”让陈宁得到资金资助,迅速发展为深圳本土人工智能的独角兽企业。2010年,深圳市推出引进高技术人才项目——“孔雀计划”,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80万至150万元的奖励补贴,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得到优惠。

短短几年,像云天励飞这样的“孔雀”归去来,海外创客纷纷筑巢。去年,深圳引进海归1.8万人,同比增长74.2%。截至2017年年底,深圳累计引进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44个、“孔雀计划”创新团队116个。

深圳的目光更长远,吸引人才远不是“给钱”那么简单。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梁永生说,吸引人才的因素包括一套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多人可能更关注技术能否真正落地,因此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尤为重要。

“在珠三角地区,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三者大多处在两小时经济圈中,降低了时间等隐形成本。”黄源浩告诉记者,他们的客户60%~80%集中在深圳及周边城市,这成为他选择在深圳创业的重要原因。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买不来、化缘不来的。”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清醒意识到,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的创新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毋庸置疑,但相比之下,基础学科和原始创新是不容回避的短板。

“深圳要有创新打法,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实行国际人才招聘政策。”王伟中想要做的是在全球70亿人中为深圳配置人才资源。

2017年深圳全面启动“十大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和机构在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地区,规划建设10个海外创新中心。

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圳已描绘出未来创新之城的清晰脉络:2020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35年成为全球创新之都。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

奋斗之城点亮创新梦想

深圳市龙华新区银星集团董事长叶伟雄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性格爽快的他称自己是深圳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深圳创立特区时他只有14岁,“当时村里穷得年轻人都往外跑”。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叶伟雄预感到“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20岁出头的他,选择自主创业。

目前,银星集团已有10多家子公司、1个高科技工业园,入驻了160多家企业。他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年轻人,深圳相信奋斗者事竞成。为帮助入驻的年轻人创业,科技园推出创业辅导、投融资等服务。“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做赚钱的房地产,我觉得在深圳,做创新型企业更有意义。”叶伟雄说。

从深圳早期的“拓荒牛”到如今的“金孔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来了就是深圳人”,都在书写深圳改革开放的华章。

腾讯在华强北一个简陋的楼房孕育而生,马化腾曾感慨道:“我一个只会写软件的书呆子,都被感召到去创业创新,这和深圳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在深圳,释放活力的创新机制、奋斗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巨大的人才虹吸效应。在香港青年陈升心中,深圳是“充满想象”之地。“对香港青年来说,深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创新的商业模式。”3年前,拎包来前海创业的陈升,选择进口零食电商平台项目创业。在这里,他能享受到人才保障住房、税收等优惠政策,进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后,他获得5000万元的创业基金。

“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当下的前海正在激荡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新的奋斗梦想。陈升希望,“更多香港青年来这里创业、发展。”

编辑: 宝厷
数字报

人才深圳飞 创新硕果累

中青在线  作者:崔丽 李想 张夺  2018-05-22

无人机在夜间也能安全飞行;轻轻摆动手臂,电视就能换频道……5月的一天,在深圳市南山区一栋办公楼内,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侃侃而谈。在加拿大、美国工作多年的他,2013年归国,来到深圳创业,打造了全球第4家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能量产3D传感器的企业。

在深圳,这样“人才南飞“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年轻人在这片“创新绿洲”中孵化奇思妙想,破解生命密码,探寻基因真相,尝试让1万多年前灭绝的猛犸象复活……

2017年,深圳亮出一份创新活力指数单: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韩国、以色列水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2万家;PCT国际专利占全国的43.1%,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深圳还蕴藏着一座人才“富矿”——各类人才总量已超过51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9%,平均年龄32.5岁。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一个仅有3万多人口的小渔村到跃上全球活力创新之城新高地,迸发出澎湃的创新发展驱动力,而这里也刻下一代代深圳创业者奋斗的足迹。

从“一穷二白”到诺奖得主“扎堆儿”

一排排高大的“黑箱子”出现在记者眼前,指示灯闪烁,机器轰鸣。走进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的“心脏”,庞大的主机系统——曙光6000超级计算机正以1271万亿次/秒的速度计算着。

“运算能力相当于20万台个人电脑能力的总和,存储能力相当于80个国家图书馆的藏书量。”该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高性能计算可以提前两小时预测台风,以前只能提前10多分钟。”地质灾害预报、动画渲染、石油探勘,都离不开这个“最强大脑”。

在深圳,这样的高科技创新型机构比比皆是。从2016年10月至今,不到两年,深圳先后设立6家诺奖科学家实验室,诺奖得主在深圳扎了堆儿,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成为实验室的主角儿。

而在1978年,深圳的大学、科研院所数量都是“零”,科技资源“一穷二白”,生产以加工装配为主。“贴牌加工”“模拟仿制”难以为继。2005年,深圳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奠定创新发展战略基石。

彼时,科技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凤毛麟角,高校和企业之间、科研成果和市场产品之间存在巨大断层,亟须建立一座桥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政府首开先河,大胆创新,于1996年12月21日签署协议,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应运而生。

该研究院副院长刘仁辰博士2003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考上牛津大学博士生。他清晰地记得,2011年年底,研究院院长嵇世山向他发出召唤:“这里大有可为,你来吧!”刘仁辰义无反顾回归清华体系,致力于布局国际化技术成果转移,他看好深圳这个平台。

“这是中国第一家新型科研机构。”嵇世山用“四不像”来描述——既像大学又不像大学,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机构,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这里打破了“铁饭碗”,不走传统科研机构的老路子,突破事业单位编制限制,研发团队分享技术股份……正是这些冲破旧机制束缚的“四不像”创新基因,催生了一大批科技项目开花结果,让众多高科技企业落地生根。

而今,深圳创新呈现“裂变式发展”,包括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和国家基因库在内的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由2012年的738家增加到2017年的1688家。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健康等产业聚集,中国平安、华为、腾讯等高精尖企业跻身世界舞台。

2017年深圳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50%左右,成长为中国创新之都,有人以美国硅谷比称深圳为“深谷”。

全球“孔雀计划”孵化独角兽企业

“在亿万张人脸照片中,准确识别出一个人,并形成他的运动轨迹只需要不到两秒!”在深圳市龙岗新型智慧城区运行中心,云天励飞公司创始人陈宁展示了全球第一套动态人像识别系统,如今已协助公安破获各类案件4000余起。

“非常幸运来到深圳。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是美国海归,是谷歌、Snap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源头创新人才。”陈宁说。2014年前,他从美国硅谷回到深圳创业,一年后入驻“深圳国际创新驿站”,获得2015年深圳市“孔雀计划”第一名。

“孔雀计划”让陈宁得到资金资助,迅速发展为深圳本土人工智能的独角兽企业。2010年,深圳市推出引进高技术人才项目——“孔雀计划”,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80万至150万元的奖励补贴,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得到优惠。

短短几年,像云天励飞这样的“孔雀”归去来,海外创客纷纷筑巢。去年,深圳引进海归1.8万人,同比增长74.2%。截至2017年年底,深圳累计引进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44个、“孔雀计划”创新团队116个。

深圳的目光更长远,吸引人才远不是“给钱”那么简单。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梁永生说,吸引人才的因素包括一套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多人可能更关注技术能否真正落地,因此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尤为重要。

“在珠三角地区,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三者大多处在两小时经济圈中,降低了时间等隐形成本。”黄源浩告诉记者,他们的客户60%~80%集中在深圳及周边城市,这成为他选择在深圳创业的重要原因。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买不来、化缘不来的。”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清醒意识到,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的创新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毋庸置疑,但相比之下,基础学科和原始创新是不容回避的短板。

“深圳要有创新打法,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实行国际人才招聘政策。”王伟中想要做的是在全球70亿人中为深圳配置人才资源。

2017年深圳全面启动“十大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和机构在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地区,规划建设10个海外创新中心。

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圳已描绘出未来创新之城的清晰脉络:2020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35年成为全球创新之都。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经济特区。

奋斗之城点亮创新梦想

深圳市龙华新区银星集团董事长叶伟雄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性格爽快的他称自己是深圳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深圳创立特区时他只有14岁,“当时村里穷得年轻人都往外跑”。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叶伟雄预感到“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20岁出头的他,选择自主创业。

目前,银星集团已有10多家子公司、1个高科技工业园,入驻了160多家企业。他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年轻人,深圳相信奋斗者事竞成。为帮助入驻的年轻人创业,科技园推出创业辅导、投融资等服务。“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做赚钱的房地产,我觉得在深圳,做创新型企业更有意义。”叶伟雄说。

从深圳早期的“拓荒牛”到如今的“金孔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来了就是深圳人”,都在书写深圳改革开放的华章。

腾讯在华强北一个简陋的楼房孕育而生,马化腾曾感慨道:“我一个只会写软件的书呆子,都被感召到去创业创新,这和深圳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在深圳,释放活力的创新机制、奋斗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巨大的人才虹吸效应。在香港青年陈升心中,深圳是“充满想象”之地。“对香港青年来说,深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创新的商业模式。”3年前,拎包来前海创业的陈升,选择进口零食电商平台项目创业。在这里,他能享受到人才保障住房、税收等优惠政策,进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后,他获得5000万元的创业基金。

“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当下的前海正在激荡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新的奋斗梦想。陈升希望,“更多香港青年来这里创业、发展。”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