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科交会今日开幕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5-25 07:54

深挖科技创新“富矿”,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文/陈骁鹏 李海婵 图/王磊

汇集350家高校、1万余项科技成果,推介项目8200余项,重点项目路演100项……25日上午,中国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规模的集中展示和交易活动———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在惠州开幕。

当前,广东肩负着“四个走在全国前列”

的新使命,创新驱动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惠州被赋予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的功能定位。在惠州举办科交会这一高端盛会,恰逢其时又名副其实。

在科交会上,众多高校与名企将同台竞技交流,激发创新灵感。实践证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能产生“富矿”,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今年的科交会又将带来哪些重大项目,对惠州、广东乃至全国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即日起,金羊网连续三天聚焦科交会,敬请垂注。

第二届科交会今日在惠州开幕,众多高校名企将齐聚一堂

大咖建言粤港澳产学合作

相比首届科交会,本届科交会不局限于某些重大科研成果的转换,而是通过探索建设更为完善的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

24日下午,第二届科交会的首场活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协同发展高端论坛举办。国家、省教育和科技部门领导,海内外重点高校专家,大湾区“9+2”城市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湾区科教协同发展新模式,共话产学深度融合。

广州市副市长王东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特色格局,导致创新人才等要素流动存在一定障碍。他建议,应该先搭建类似科交会的平台,“平台先行,加大要素流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协同发展”。

现场,加拿大联邦政府创新顾问、哥伦比亚大学第十三任校长、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阿尔温德·古普塔表示,在阅读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资料后,他惊叹于大湾区内名校与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世界领先的创新之地。同时,他坦言:“大湾区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传统企业升级创新受阻、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联系不密切等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成功?他建议建立一系列高效的连接器、产学合作中心、关键技术的实验室、孵化器和加速器以及产业集群。

除了高端论坛之外,当天四场“蓝火大讲堂·院士报告会”也在惠州各地同时展开,且同样大咖云集。如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特尼·普尔茨、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等专家学者,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智能制造领域作相关的主题报告。

名校入驻惠州为创新加持

在科交会上,校企合作一直是“吸金”又“吸睛”。记者从惠州市科技局了解到,在首届科交会上,科技成果项目意向签约696项,签约金额39.6亿元,绝大部分留在广东转化。其中惠州本地企业意向签约227项,签约金额8.48425亿元,经过近一年的校企对接,已转为正式签约项目99个,涉及高校49所、企业90家;正在积极推进的项目128个,涉及企业77家。

科交会带给惠州的变化不止于此。

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参加科交会并做主旨演讲时,曾表示“惠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是建更多的大学”。如今,这一建议正通过科交会变成现实,更多高校资源加速落地惠州。如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与惠州市政府签约共建“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大学创新园项目,总投资350亿元,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届科交会开幕式上,还优选了数所高校正式举行高校入驻教育部“潼湖·大学创新园区”签约仪式。随着多所名校的入驻,惠州将补齐高等院校和高端人才的短板,为未来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协同发展高端论坛上,香港城市大学常务副校长任广禹表示,借助惠州地域广阔、交通便利等优势,香港城市大学落户惠州,将在惠州建设校园项目。他透露,香港城市大学有望把硕士、博士教育和顶尖科研、技术转移的经验都带到惠州来,未来也准备将动物病理诊断中心和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带到惠州来。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人才到惠州、广东创业发展,更多的创新思想在惠州、广东迸发交流,更多的创新成果在惠州、广东落地开花。

编辑: alan
数字报

第二届科交会今日开幕

金羊网  作者:  2018-05-25

深挖科技创新“富矿”,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文/陈骁鹏 李海婵 图/王磊

汇集350家高校、1万余项科技成果,推介项目8200余项,重点项目路演100项……25日上午,中国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规模的集中展示和交易活动———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在惠州开幕。

当前,广东肩负着“四个走在全国前列”

的新使命,创新驱动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惠州被赋予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的功能定位。在惠州举办科交会这一高端盛会,恰逢其时又名副其实。

在科交会上,众多高校与名企将同台竞技交流,激发创新灵感。实践证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能产生“富矿”,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今年的科交会又将带来哪些重大项目,对惠州、广东乃至全国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即日起,金羊网连续三天聚焦科交会,敬请垂注。

第二届科交会今日在惠州开幕,众多高校名企将齐聚一堂

大咖建言粤港澳产学合作

相比首届科交会,本届科交会不局限于某些重大科研成果的转换,而是通过探索建设更为完善的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

24日下午,第二届科交会的首场活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协同发展高端论坛举办。国家、省教育和科技部门领导,海内外重点高校专家,大湾区“9+2”城市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湾区科教协同发展新模式,共话产学深度融合。

广州市副市长王东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特色格局,导致创新人才等要素流动存在一定障碍。他建议,应该先搭建类似科交会的平台,“平台先行,加大要素流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协同发展”。

现场,加拿大联邦政府创新顾问、哥伦比亚大学第十三任校长、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阿尔温德·古普塔表示,在阅读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资料后,他惊叹于大湾区内名校与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世界领先的创新之地。同时,他坦言:“大湾区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传统企业升级创新受阻、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联系不密切等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成功?他建议建立一系列高效的连接器、产学合作中心、关键技术的实验室、孵化器和加速器以及产业集群。

除了高端论坛之外,当天四场“蓝火大讲堂·院士报告会”也在惠州各地同时展开,且同样大咖云集。如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特尼·普尔茨、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等专家学者,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智能制造领域作相关的主题报告。

名校入驻惠州为创新加持

在科交会上,校企合作一直是“吸金”又“吸睛”。记者从惠州市科技局了解到,在首届科交会上,科技成果项目意向签约696项,签约金额39.6亿元,绝大部分留在广东转化。其中惠州本地企业意向签约227项,签约金额8.48425亿元,经过近一年的校企对接,已转为正式签约项目99个,涉及高校49所、企业90家;正在积极推进的项目128个,涉及企业77家。

科交会带给惠州的变化不止于此。

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参加科交会并做主旨演讲时,曾表示“惠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是建更多的大学”。如今,这一建议正通过科交会变成现实,更多高校资源加速落地惠州。如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与惠州市政府签约共建“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大学创新园项目,总投资350亿元,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届科交会开幕式上,还优选了数所高校正式举行高校入驻教育部“潼湖·大学创新园区”签约仪式。随着多所名校的入驻,惠州将补齐高等院校和高端人才的短板,为未来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协同发展高端论坛上,香港城市大学常务副校长任广禹表示,借助惠州地域广阔、交通便利等优势,香港城市大学落户惠州,将在惠州建设校园项目。他透露,香港城市大学有望把硕士、博士教育和顶尖科研、技术转移的经验都带到惠州来,未来也准备将动物病理诊断中心和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带到惠州来。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人才到惠州、广东创业发展,更多的创新思想在惠州、广东迸发交流,更多的创新成果在惠州、广东落地开花。

编辑: 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