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400年竹器街繁华落尽 寂寥老巷黯然神伤

来源:金羊网 作者:秦小辉 发表时间:2018-06-13 09:52

竹器街经营的竹器

来自五华的刘师傅直言“揾食”艰难,利润微薄

文/金羊网记者 秦小辉

图/金羊网记者 王俊伟

2018年6月10日,按照以前,这一天是竹器街赶集的日子。

岁月匆匆,古街400多年的繁华即将湮没在记忆长河中。东莞石龙博物馆地方史研究员何焕坚手指夹烟,踏着竹器街石板路,走过一间间街边的老宅旧店,一抬头却发现,曾经门庭若市的一家产销竹箩的店铺已闭门谢客。凝望来时的老街,寥若静巷,不禁黯然失色。

东莞石龙镇竹器街位于石龙老城区中山路,明嘉靖年间设墟后,为东莞最有代表性的商业街道之一,因其集竹器产、销、存一体,且产销竹器工艺精良,鼎盛时店面曾达到300间。直到本世纪初,随着产业转型加速、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传统民俗活动的淡化,竹器街也行将衰落。据竹器街永新竹店老板林叔介绍,目前经营竹器的店面不过五六家左右,以销售为主,能全手工编织竹器者寥寥。

仅剩五六家繁华不再

永新竹店老板林叔在阴凉的祖宅店内,坐在小板凳上手法娴熟地剖藤条——他正制作竹篮提手。

“藤条韧性好,将其色亮处层层剖丝,留下藤皮,作为花篮底座,最后连接成篮的提手。”林叔是地地道道的石龙人,今年已有60多岁,到他已是祖孙三代经营竹器。20多年前,他子承父业,将店面改为“永新竹店”,经营至今。“现在竹器街越来越萧条了,许多店都转行关门。”林叔剖着藤条,额头很快就沁出汗水,辛苦数十载,编织竹器这种手工活,他已力不从心,很少自织竹器了,店里产品大多是买成品或半成品回来再加工的。

拐进竹器街,往里走,可以看见街边门店大多已关张。一路走过,各式熏黑的木板门,涂着绿漆的铁门,还有铁栅栏状的推拉门,向外人诉说竹器街400多年来的变迁。林叔告诉记者,竹器街已经从鼎盛时的数百家竹店一落千丈为现在的“五六家左右”,以销售为主,能全手工编织竹器者寥寥。置身于深邃的古街,鼻翼间飘过若隐若现的竹香,记者迈步走近一间竹店,竹店老板以为是来客人了,热情地出来招呼,得知来人非客,脸色一变,进去忙自己的了。

店主林先生闲暇自己也动手加工竹器

盛极时助力东征惠州

石龙镇民俗学者何焕坚小时候经常随父母前来买竹器,今昔对比,也让他有些黯然神伤——印象中那家门庭若市的产销一体的竹器店,如今也门庭冷落至闭门歇客。据何焕坚介绍,石龙于明嘉靖年间开墟,后改为镇。开墟后,石龙商业街市的繁华盛况一度被传颂为“九庙六桥鸣凤里”,“鸣凤里”即指现在的竹器街。

据《东莞市石龙镇志》记载,及至20世纪初,鸣凤里改称为竹器街。竹器街长123米、宽3米。两旁原是两层土木结构楼房,集竹器产、销、存及家属住宿于一店。在那个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导的时代,竹器以其耐用、轻便、精巧等特点成为人们生活和劳作的重要工具。竹器业一度成为石龙的主要产业。那时,石龙的竹器原料最远来自江西的寻乌,寻乌产的竹与紫金、惠东等地产的竹扎成竹排,由东江运来,靠泊了石龙长3公里、宽300米江面的一半。石龙竹器产品最远卖到当时的宝安即现在的深圳。

“竹器街盛名之下,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还衍生出竹篙街、织箩街、香竹街和青竹街等十余条以‘竹’字命名的街。”何焕坚如是说。镇志记载,民国初年,石龙约有300间竹器店,大多厂店合一,产、销、存一体,全镇竹器手工业者近2000余人。这些竹器手工业者不仅繁荣了当地经济,更为彼时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添了一把火。据石龙镇志记载,1925年,蒋介石东征讨伐陈炯明,攻打惠州城。惠州城又高又厚,东征军屡攻不下。竹器街工人听到了周恩来在联欢大会上的讲话,连夜赶工,迅速贡献了300张长竹梯。后来这些竹梯在攻破惠州城、打败陈炯明的战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初,手工业者与农民同步走上合作化道路,成立竹器供销合作小组,发展供销合作社,开建竹器厂,统购联销。然而,鉴于自制竹器较为普遍,塑料用具逐渐替代竹木,繁荣兴盛了几百年的竹器业已慢慢走下历史舞台。尽管如此,石龙竹器业在上世纪90年代也迎来回光返照的几年。“那时,东莞电子厂多,竹筐因其耐用、轻便的特点,是工厂盛装、运输电器元件首选器物。”来自工厂的订单增多,高峰时接单每月达到400担,林叔日夜赶工,赶不过来,就与同行互通,联产联销。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新千年,东莞产业转型,淘汰转移电子厂、电镀厂等“三高两低”企业,工厂对竹筐需求量锐减;再加上近省的竹子产量下降,产地内移,运输成本上升,导致原材料成本上涨,石龙竹器业在风光一时后再度陷入低迷。而且,普通百姓的竹器需求量也在骤变。“以前每逢农历8月至春节,岭南一带结婚、添丁、拜年、贺寿传统民俗盛行,人们会买花篮庆贺,买簸箕晒腊肠,买竹模做寿桃、米饼等,竹器民用需求较大。”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不少传统习俗或变换形式,或被遗忘弱化,间接导致了竹器民用需求量骤减,竹器业步入萧条没落已成必然。

竹器编织亟须保护传承

“今后还会不会做,真的好难讲。”林叔剖开最后一根藤条,抬头看着记者,眼神落寞。林叔说,要不是店铺不用支付租金以及自己有退休金做保障的话,他的店面也早就关张了。行业没前景,林叔的子女也都不愿再从事竹器编织,出去从事其他工作了。“等我百年后,这家店铺也就任他们(子女)抉择了。”

面临生存抉择的还有和记竹店老板刘先生,十多年前,他慕名从老家五华来到石龙从事竹器生意。如今,他的竹器店经营并不乐观。刘先生给记者算了笔账,因为生意寡淡,按照日纯利100-200元计,扣除每月房租、水电1000-2000元,每月日夜赶工,双手磨出老茧,所挣仅为3000-4000元。这点收入勉强维持生计尚可,要想贴补家用根本不够。“手工编织又脏又累,而且费时伤神。”如今,正值东莞荔枝、龙眼陆续上市,不少果农要晒制荔枝干、龙眼干,竹制簸箕需求量增加。这几日,刘先生日夜赶工,抢做簸箕。但紧赶快赶,每天也只能做2个,“想购买台机械,又没有那么多的订单”。

说起未来,刘先生不敢想,“或许转行当保安吧!”作为一名东莞竹器手工艺人,刘先生对竹器业怀有颇深的感情。刘先生表示,竹器业历史悠久,也曾是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竹器编织工艺更是多少代人的集体记忆,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扶持,不要等到竹器人和竹器业彻底消失再来谈保护。

编辑: 宝厷
数字报

东莞400年竹器街繁华落尽 寂寥老巷黯然神伤

金羊网  作者:秦小辉  2018-06-13

竹器街经营的竹器

来自五华的刘师傅直言“揾食”艰难,利润微薄

文/金羊网记者 秦小辉

图/金羊网记者 王俊伟

2018年6月10日,按照以前,这一天是竹器街赶集的日子。

岁月匆匆,古街400多年的繁华即将湮没在记忆长河中。东莞石龙博物馆地方史研究员何焕坚手指夹烟,踏着竹器街石板路,走过一间间街边的老宅旧店,一抬头却发现,曾经门庭若市的一家产销竹箩的店铺已闭门谢客。凝望来时的老街,寥若静巷,不禁黯然失色。

东莞石龙镇竹器街位于石龙老城区中山路,明嘉靖年间设墟后,为东莞最有代表性的商业街道之一,因其集竹器产、销、存一体,且产销竹器工艺精良,鼎盛时店面曾达到300间。直到本世纪初,随着产业转型加速、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传统民俗活动的淡化,竹器街也行将衰落。据竹器街永新竹店老板林叔介绍,目前经营竹器的店面不过五六家左右,以销售为主,能全手工编织竹器者寥寥。

仅剩五六家繁华不再

永新竹店老板林叔在阴凉的祖宅店内,坐在小板凳上手法娴熟地剖藤条——他正制作竹篮提手。

“藤条韧性好,将其色亮处层层剖丝,留下藤皮,作为花篮底座,最后连接成篮的提手。”林叔是地地道道的石龙人,今年已有60多岁,到他已是祖孙三代经营竹器。20多年前,他子承父业,将店面改为“永新竹店”,经营至今。“现在竹器街越来越萧条了,许多店都转行关门。”林叔剖着藤条,额头很快就沁出汗水,辛苦数十载,编织竹器这种手工活,他已力不从心,很少自织竹器了,店里产品大多是买成品或半成品回来再加工的。

拐进竹器街,往里走,可以看见街边门店大多已关张。一路走过,各式熏黑的木板门,涂着绿漆的铁门,还有铁栅栏状的推拉门,向外人诉说竹器街400多年来的变迁。林叔告诉记者,竹器街已经从鼎盛时的数百家竹店一落千丈为现在的“五六家左右”,以销售为主,能全手工编织竹器者寥寥。置身于深邃的古街,鼻翼间飘过若隐若现的竹香,记者迈步走近一间竹店,竹店老板以为是来客人了,热情地出来招呼,得知来人非客,脸色一变,进去忙自己的了。

店主林先生闲暇自己也动手加工竹器

盛极时助力东征惠州

石龙镇民俗学者何焕坚小时候经常随父母前来买竹器,今昔对比,也让他有些黯然神伤——印象中那家门庭若市的产销一体的竹器店,如今也门庭冷落至闭门歇客。据何焕坚介绍,石龙于明嘉靖年间开墟,后改为镇。开墟后,石龙商业街市的繁华盛况一度被传颂为“九庙六桥鸣凤里”,“鸣凤里”即指现在的竹器街。

据《东莞市石龙镇志》记载,及至20世纪初,鸣凤里改称为竹器街。竹器街长123米、宽3米。两旁原是两层土木结构楼房,集竹器产、销、存及家属住宿于一店。在那个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导的时代,竹器以其耐用、轻便、精巧等特点成为人们生活和劳作的重要工具。竹器业一度成为石龙的主要产业。那时,石龙的竹器原料最远来自江西的寻乌,寻乌产的竹与紫金、惠东等地产的竹扎成竹排,由东江运来,靠泊了石龙长3公里、宽300米江面的一半。石龙竹器产品最远卖到当时的宝安即现在的深圳。

“竹器街盛名之下,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还衍生出竹篙街、织箩街、香竹街和青竹街等十余条以‘竹’字命名的街。”何焕坚如是说。镇志记载,民国初年,石龙约有300间竹器店,大多厂店合一,产、销、存一体,全镇竹器手工业者近2000余人。这些竹器手工业者不仅繁荣了当地经济,更为彼时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添了一把火。据石龙镇志记载,1925年,蒋介石东征讨伐陈炯明,攻打惠州城。惠州城又高又厚,东征军屡攻不下。竹器街工人听到了周恩来在联欢大会上的讲话,连夜赶工,迅速贡献了300张长竹梯。后来这些竹梯在攻破惠州城、打败陈炯明的战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初,手工业者与农民同步走上合作化道路,成立竹器供销合作小组,发展供销合作社,开建竹器厂,统购联销。然而,鉴于自制竹器较为普遍,塑料用具逐渐替代竹木,繁荣兴盛了几百年的竹器业已慢慢走下历史舞台。尽管如此,石龙竹器业在上世纪90年代也迎来回光返照的几年。“那时,东莞电子厂多,竹筐因其耐用、轻便的特点,是工厂盛装、运输电器元件首选器物。”来自工厂的订单增多,高峰时接单每月达到400担,林叔日夜赶工,赶不过来,就与同行互通,联产联销。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新千年,东莞产业转型,淘汰转移电子厂、电镀厂等“三高两低”企业,工厂对竹筐需求量锐减;再加上近省的竹子产量下降,产地内移,运输成本上升,导致原材料成本上涨,石龙竹器业在风光一时后再度陷入低迷。而且,普通百姓的竹器需求量也在骤变。“以前每逢农历8月至春节,岭南一带结婚、添丁、拜年、贺寿传统民俗盛行,人们会买花篮庆贺,买簸箕晒腊肠,买竹模做寿桃、米饼等,竹器民用需求较大。”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不少传统习俗或变换形式,或被遗忘弱化,间接导致了竹器民用需求量骤减,竹器业步入萧条没落已成必然。

竹器编织亟须保护传承

“今后还会不会做,真的好难讲。”林叔剖开最后一根藤条,抬头看着记者,眼神落寞。林叔说,要不是店铺不用支付租金以及自己有退休金做保障的话,他的店面也早就关张了。行业没前景,林叔的子女也都不愿再从事竹器编织,出去从事其他工作了。“等我百年后,这家店铺也就任他们(子女)抉择了。”

面临生存抉择的还有和记竹店老板刘先生,十多年前,他慕名从老家五华来到石龙从事竹器生意。如今,他的竹器店经营并不乐观。刘先生给记者算了笔账,因为生意寡淡,按照日纯利100-200元计,扣除每月房租、水电1000-2000元,每月日夜赶工,双手磨出老茧,所挣仅为3000-4000元。这点收入勉强维持生计尚可,要想贴补家用根本不够。“手工编织又脏又累,而且费时伤神。”如今,正值东莞荔枝、龙眼陆续上市,不少果农要晒制荔枝干、龙眼干,竹制簸箕需求量增加。这几日,刘先生日夜赶工,抢做簸箕。但紧赶快赶,每天也只能做2个,“想购买台机械,又没有那么多的订单”。

说起未来,刘先生不敢想,“或许转行当保安吧!”作为一名东莞竹器手工艺人,刘先生对竹器业怀有颇深的感情。刘先生表示,竹器业历史悠久,也曾是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竹器编织工艺更是多少代人的集体记忆,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扶持,不要等到竹器人和竹器业彻底消失再来谈保护。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