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社区规划师:他用一碗粥松动了人心之间的壁垒

来源:金羊网 作者:刘云 发表时间:2018-06-19 06:44

位于竹丝岗社区的《无界的墙》(局部) 图片由扉美术馆提供

社区规划师:打开人心之墙的微力量

金羊网记者 刘云

在广州城的微改造中,活跃着一群“社区规划师”。他们让“指点江山”的规划技能,走进了弄堂里巷深处;让代表“高大上”的专业人士,显得亲和而又接地气。

记者最近采访了三位极具特点的规划师,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故事,诠释社区规划师的作用和力量。

叶敏

艺术源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

叶敏是一位建筑师,她在广州很出名,二沙岛文立方、亿达大厦、方所等是其代表作。后来,叶敏多了一个身份,叫“街区总规划师”。

十年前,受日本大地艺术祭的影响,叶敏在广州越秀区农林街竹丝岗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的规划实践,开启了“艺术除了好看,还有什么用”的探索。

“扉美术馆扎根竹丝岗社区十年之久,隔绝于安静办公与熙攘生活之间的一片小天地,很多时候是大厦上班一族闲暇抽烟之所。十年来,扉美术馆举办了300余场展览及活动,居民却极少来。这让我们思考:总说艺术源于生活,可艺术又该如何回归生活呢?”叶敏说。

在美术馆开设十周年之际,叶敏请来一位艺术家——自称是个生活者、业余才做艺术的宋冬,一同实现这个想法:怎么让艺术跟生活联系在一起。

在周边社区里转了又转后,宋冬选择了从美术馆旁边的菜市场入手。他们决定要改造菜市场跟美术馆所在楼之间的围墙。

6月18日记者走到东山口电车总站后街,看到一座《无界的墙》:木头窗户格子拼成的一个“新围墙”,以U形的模样,把美术馆包了起来。“新围墙”里挂了773盏没有一个重样的灯和1682件回收到的旧物。那些灯或从废品收购站里捞回来,或是从不要此物的人家里收集而来,1682件旧物里,40%来自艺术家宋冬在北京等地的长年征集,60%却是来自竹丝岗社区居民的热心提供。

亮亮堂堂由窗户做的墙建成以后,吸引了很多社区邻居。有人经过就好奇,问“这是不是开了个卖灯的呀”,然后就进来看,特别是老人喜欢带着小孩来。谁曾想:无界墙竟然改变了社区居民每天的生活路径。原来过门而不入的地方,变成很多人从地铁站出来后特意绕一圈的小径,就这样,一条原本没有、走的人多而出现的106米公共散步道,因无界墙而产生了。

“关于公共性,一直是建筑师思考的问题。建筑物不是给人看的,而是给人用的。既然是给人用,就要满足使用者的意见。”叶敏说,“这个墙,把本来没什么用的一个厚墙,变成了社区的一个公共活动的空间,打通的就是艺术和生活的那堵隔墙。”

无界围墙落成后,扉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组织大家用36张旧式木制单人床拼了一个100多米长的桌子,形成宋冬的作品“长街为”的艺术空间。“长街为”是一个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作品,竹丝岗居民因这个艺术作品多了许多社区活动,比如:放电影、演话剧;比如,过年的时候,书法家来写挥春,送给街坊,然后猜灯谜。今年元宵节时,因为无界墙里的700多盏灯,这106米小径,成为居民们的一个“打卡点”,大家都来这里赏灯……

作为社区规划师,面对这样的结果,叶敏说:“设计其实不能仅仅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只有让艺术回归生活当中,让居民参与进来,规划师的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何志森

一碗粥松动了人心之间的壁垒

如果问,社区居民和生活之间最紧密的联系是什么?答案或许应是菜市场。每日必备的买菜做饭,让生活有了味道,有了烟火之气。

有人说,菜市场是乡巴佬,艺术是阳春白雪,两者看来三观不合?而就在无界墙打通的竹丝岗菜市场里,曾举办过一个打通两者的设计活动。

两者如何会发生“美学的搭配”呢?“一碗粥,没错,就是一碗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扉美术馆副馆长何志森博士告诉记者,他带领学生完成了竹丝岗菜市场的改造。

张鑫雨是“煮粥”环节的主要完成者之一。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一名大三学生,微改造实施之前,她和另外几个女生在菜市场反复走了多遍,“我们发现,除了买卖交易,市场里人与人之间很少互动,尽管这么多年来,他们每天起早摸黑地进菜卖菜,除了临近摊主,隔远一点的档口摊主都不认识。彼此没有交集”。

社区微改造,除了硬件环境变好,还要有软环境的改善。怎样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呢?

“我和学生们想到了一碗粥。”何志森说,“广州是座喜欢喝粥的城市,粥不仅自带温度,而且富含营养。在广州人的饮食文化中,粥就是家的符号和记忆。”

何志森要求学生们在不同的摊位上争取到不同的食材,并用买到的食材,煲了一大锅粥。重要的是,在购买食材时,画一张图,将菜市场的各个摊位在图上标示出来,并标注为这锅粥提供食材的摊位,包括鱼档、西红柿档……

当学生们将一碗碗热粥分享给每位摊主时,摊主们感动了,“我在菜市场卖了这么多年菜,从来没有人为我煮过一碗粥。”一位阿姨边喝边为何志森还有学生们竖起大拇指。

而当标注了为粥贡献食材的图画送到每位摊主面前时,大家都会意地笑了,原来这碗粥里,蕴含了市场里那些“没有交集的老朋友”的无言情谊。有的摊主把画挂到了墙上说:“我老了后,也要拿岀来看。”

一碗粥,一幅画,打破了摊主位多年间的人心壁垒,用一种食物勾联起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如此自然,却又动人。

竹丝岗居民、简书作者木月生表示,作为旁观者的我,以一个家庭主妇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挖掘才是规划师和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这次由何志森和学生们所做的设计,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撬开了生活最朴实的乐趣。

李敏胜

让参与式讨论真实有用

2018年4月24日上午,在北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大规划院副院长李敏胜参与了一场针对“美丽街角”方案设计的公众参与式意见征询会。

以社区规划师身份出现的李敏胜欣喜地看到,对居民来说,这是他们第二次参加这种如游戏般好玩的活动;通过之前参与式讨论的引导和磨合,居民已经可以十分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使得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讨论会沟通较为顺畅。

参与讨论的居民提出: 小区内车辆随便停放,有“僵尸车”应该及时清理;希望可以加装电梯,怎么计算费用?政府可以给补助吗?已经废弃的旧垃圾房应该及时拆掉;高大乔木枝叶太过茂盛,枝叶修剪不及时,遮挡了窗户,而且有折断砸人的危险……

李敏胜和工作坊团队成员将这些意见归纳汇总后,及时更新了八个“美丽街角”的功能类别指引表,通过参与式讨论获得的设计意见更能真切地反映社区居民在日常使用的实际需求,这也是共同缔造的初衷——让参与式讨论变得真实有用。

在广州,像李敏胜这样的社区规划师约有180位,均受招募于广州市编研中心,这些人当中既有规划设计单位、高校、社会团体的规划师,也有热心居民。

“当前,我国的规划,已从以扩张为导向的增量规划转型为以人为本的存量规划。随着国家发展回归以人为本,规划随之回归到‘人的城市’,同时规划师角色也从传统的权威专业者转变为规划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回归到社区。”李敏胜说。

作为政府和居民的“中间人”,社区规划师扎根社区,注重“以人为本”,不仅带动了社区自治、共治能力的培育,对空间正义和社区赋权起到价值表达的作用,也成为打开人心之墙的微力量。

编辑:宝厷
数字报

【中国梦·践行者】社区规划师:他用一碗粥松动了人心之间的壁垒

金羊网  作者:刘云  2018-06-19

位于竹丝岗社区的《无界的墙》(局部) 图片由扉美术馆提供

社区规划师:打开人心之墙的微力量

金羊网记者 刘云

在广州城的微改造中,活跃着一群“社区规划师”。他们让“指点江山”的规划技能,走进了弄堂里巷深处;让代表“高大上”的专业人士,显得亲和而又接地气。

记者最近采访了三位极具特点的规划师,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故事,诠释社区规划师的作用和力量。

叶敏

艺术源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

叶敏是一位建筑师,她在广州很出名,二沙岛文立方、亿达大厦、方所等是其代表作。后来,叶敏多了一个身份,叫“街区总规划师”。

十年前,受日本大地艺术祭的影响,叶敏在广州越秀区农林街竹丝岗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的规划实践,开启了“艺术除了好看,还有什么用”的探索。

“扉美术馆扎根竹丝岗社区十年之久,隔绝于安静办公与熙攘生活之间的一片小天地,很多时候是大厦上班一族闲暇抽烟之所。十年来,扉美术馆举办了300余场展览及活动,居民却极少来。这让我们思考:总说艺术源于生活,可艺术又该如何回归生活呢?”叶敏说。

在美术馆开设十周年之际,叶敏请来一位艺术家——自称是个生活者、业余才做艺术的宋冬,一同实现这个想法:怎么让艺术跟生活联系在一起。

在周边社区里转了又转后,宋冬选择了从美术馆旁边的菜市场入手。他们决定要改造菜市场跟美术馆所在楼之间的围墙。

6月18日记者走到东山口电车总站后街,看到一座《无界的墙》:木头窗户格子拼成的一个“新围墙”,以U形的模样,把美术馆包了起来。“新围墙”里挂了773盏没有一个重样的灯和1682件回收到的旧物。那些灯或从废品收购站里捞回来,或是从不要此物的人家里收集而来,1682件旧物里,40%来自艺术家宋冬在北京等地的长年征集,60%却是来自竹丝岗社区居民的热心提供。

亮亮堂堂由窗户做的墙建成以后,吸引了很多社区邻居。有人经过就好奇,问“这是不是开了个卖灯的呀”,然后就进来看,特别是老人喜欢带着小孩来。谁曾想:无界墙竟然改变了社区居民每天的生活路径。原来过门而不入的地方,变成很多人从地铁站出来后特意绕一圈的小径,就这样,一条原本没有、走的人多而出现的106米公共散步道,因无界墙而产生了。

“关于公共性,一直是建筑师思考的问题。建筑物不是给人看的,而是给人用的。既然是给人用,就要满足使用者的意见。”叶敏说,“这个墙,把本来没什么用的一个厚墙,变成了社区的一个公共活动的空间,打通的就是艺术和生活的那堵隔墙。”

无界围墙落成后,扉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组织大家用36张旧式木制单人床拼了一个100多米长的桌子,形成宋冬的作品“长街为”的艺术空间。“长街为”是一个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作品,竹丝岗居民因这个艺术作品多了许多社区活动,比如:放电影、演话剧;比如,过年的时候,书法家来写挥春,送给街坊,然后猜灯谜。今年元宵节时,因为无界墙里的700多盏灯,这106米小径,成为居民们的一个“打卡点”,大家都来这里赏灯……

作为社区规划师,面对这样的结果,叶敏说:“设计其实不能仅仅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只有让艺术回归生活当中,让居民参与进来,规划师的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何志森

一碗粥松动了人心之间的壁垒

如果问,社区居民和生活之间最紧密的联系是什么?答案或许应是菜市场。每日必备的买菜做饭,让生活有了味道,有了烟火之气。

有人说,菜市场是乡巴佬,艺术是阳春白雪,两者看来三观不合?而就在无界墙打通的竹丝岗菜市场里,曾举办过一个打通两者的设计活动。

两者如何会发生“美学的搭配”呢?“一碗粥,没错,就是一碗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扉美术馆副馆长何志森博士告诉记者,他带领学生完成了竹丝岗菜市场的改造。

张鑫雨是“煮粥”环节的主要完成者之一。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一名大三学生,微改造实施之前,她和另外几个女生在菜市场反复走了多遍,“我们发现,除了买卖交易,市场里人与人之间很少互动,尽管这么多年来,他们每天起早摸黑地进菜卖菜,除了临近摊主,隔远一点的档口摊主都不认识。彼此没有交集”。

社区微改造,除了硬件环境变好,还要有软环境的改善。怎样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呢?

“我和学生们想到了一碗粥。”何志森说,“广州是座喜欢喝粥的城市,粥不仅自带温度,而且富含营养。在广州人的饮食文化中,粥就是家的符号和记忆。”

何志森要求学生们在不同的摊位上争取到不同的食材,并用买到的食材,煲了一大锅粥。重要的是,在购买食材时,画一张图,将菜市场的各个摊位在图上标示出来,并标注为这锅粥提供食材的摊位,包括鱼档、西红柿档……

当学生们将一碗碗热粥分享给每位摊主时,摊主们感动了,“我在菜市场卖了这么多年菜,从来没有人为我煮过一碗粥。”一位阿姨边喝边为何志森还有学生们竖起大拇指。

而当标注了为粥贡献食材的图画送到每位摊主面前时,大家都会意地笑了,原来这碗粥里,蕴含了市场里那些“没有交集的老朋友”的无言情谊。有的摊主把画挂到了墙上说:“我老了后,也要拿岀来看。”

一碗粥,一幅画,打破了摊主位多年间的人心壁垒,用一种食物勾联起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如此自然,却又动人。

竹丝岗居民、简书作者木月生表示,作为旁观者的我,以一个家庭主妇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挖掘才是规划师和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这次由何志森和学生们所做的设计,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撬开了生活最朴实的乐趣。

李敏胜

让参与式讨论真实有用

2018年4月24日上午,在北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大规划院副院长李敏胜参与了一场针对“美丽街角”方案设计的公众参与式意见征询会。

以社区规划师身份出现的李敏胜欣喜地看到,对居民来说,这是他们第二次参加这种如游戏般好玩的活动;通过之前参与式讨论的引导和磨合,居民已经可以十分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使得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讨论会沟通较为顺畅。

参与讨论的居民提出: 小区内车辆随便停放,有“僵尸车”应该及时清理;希望可以加装电梯,怎么计算费用?政府可以给补助吗?已经废弃的旧垃圾房应该及时拆掉;高大乔木枝叶太过茂盛,枝叶修剪不及时,遮挡了窗户,而且有折断砸人的危险……

李敏胜和工作坊团队成员将这些意见归纳汇总后,及时更新了八个“美丽街角”的功能类别指引表,通过参与式讨论获得的设计意见更能真切地反映社区居民在日常使用的实际需求,这也是共同缔造的初衷——让参与式讨论变得真实有用。

在广州,像李敏胜这样的社区规划师约有180位,均受招募于广州市编研中心,这些人当中既有规划设计单位、高校、社会团体的规划师,也有热心居民。

“当前,我国的规划,已从以扩张为导向的增量规划转型为以人为本的存量规划。随着国家发展回归以人为本,规划随之回归到‘人的城市’,同时规划师角色也从传统的权威专业者转变为规划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回归到社区。”李敏胜说。

作为政府和居民的“中间人”,社区规划师扎根社区,注重“以人为本”,不仅带动了社区自治、共治能力的培育,对空间正义和社区赋权起到价值表达的作用,也成为打开人心之墙的微力量。

编辑:宝厷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