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普惠借贷还是债务陷阱?

来源:半月谈 作者:半月谈 发表时间:2018-06-19 17:49

  关键在于综合资金成本

  一边是解决了大量被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小微客群的短期资金周转需求,一边是诱导借款人过度借贷陷入债务陷阱以征收高额利息。小微金融的发展陷入喜忧参半的境遇。

  它究竟是普惠金融,还是债务陷阱?记者调查发现,关键就在于综合资金成本。

图/视觉中国

  消费金融公司:52%的客群来自农村地区

  新房装修花费十多万元,让32岁的韦强(化名)手头有些紧张,为了打造梦想中的家,他尝试向消费金融公司贷款8000元买装修材料。

  这笔钱,韦强分12个月等额等息还款,总计还款8793元。“每月还款额和利息在自己收入能承担的范围内,比向亲戚朋友借款要好,不看人脸色,也不欠人情。”他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评价是“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借款渠道”。

  韦强找的是我国第一家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由招商银行旗下香港永隆银行与中国联通共同组建的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该公司总经理章杨清告诉记者,公司通过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把消费金融产品嵌入到各类消费场景,陆续推出“好期贷”“信用付”“零零花”三大产品,无抵押、无担保、借款还款全部在网上完成,服务被传统银行忽视的中低收入长尾人群。

  “客群大部分来自农村和二三四线城市,其中52%的客群来自农村地区,35%来自二三线城市,北上广深四城客群仅占2%。”

  招联消费金融2015年3月成立,截至2017年底,累计授信用户1662万户,贷款余额468亿元,笔均贷款6000元。

  互联网银行:主动授信客户超1.3亿人

  同样成立于2015年的微众银行也在普惠金融上持续发力,陆续推出“微粒贷”“微车贷”“微业贷”等产品,面向长尾人群提供小额消费贷款,助其提前实现美好生活;面向小微企业提供经营周转贷款,助其创业创新成功。

  开货车20多年的徐军,2014年底因为“换车差点钱”联系了微众银行,成为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的第一笔个人信用贷款获得者。“没有担保、也没有抵押,说实话,当时我都不相信会贷给我。”

  这笔3.5万元的贷款,贷款期限6个月,年化利率只要7.5%。在此之前,徐军只与信用社接触过,贷款不仅要担保,利息也比这个高。

  2015年5月,微众银行推出了贷款产品“微粒贷”,实现了从申请、审批到放款全流程实现互联网线上运营。“微粒贷”依托QQ和微信,无担保、无抵押,甚至无需申请,客户只需输入姓名、身份证和电话号码就可以获得信用额度,循环授信、随借随还。

  截至2017年末,“微粒贷”主动授信客户超1.3亿人,累计借款客户超过1100万人,笔均贷款金额8200元。

图/视觉中国

  普惠关键词:综合资金成本合理

  同样致力于发展普惠金融的两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点——综合资金成本合理。

  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边际成本很高,大量中小企业和个人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金融服务。作为市场补充者,以普惠为名的新型金融机构的定位就是关注此前被忽视的小微客群,让他们感到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但是,不少打着发展普惠金融旗号的小额贷款平台却存在高利贷倾向,与不当催收、侵犯客户隐私、诱导借款人过度借贷等相挂钩。一些“现金贷”平台甚至借发展普惠金融之名、行非法经营甚至欺诈之实。

  深圳的一位大学生赖同学,借款7000元,期限5天,到期需还款12000元,逾期每分钟还800元“逾期费”。因无力偿还不断借新还旧

  “平账”,短短两个月,借款额就累积到12万元。

  章杨清说:“消费金融和现金贷都不是坏事,但小额暴利把这个词给用坏了。‘现金贷’出问题后,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实际上,“校园贷”风波兴起后,招联消费金融退出了校园市场,直到去年12月国家出台《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后才又重新进入。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认为,在当前法律意识仍较为淡薄的情况下,消费者属于弱势群体,往往无法识别小额贷款平台及其业务的合规性,权益容易被侵犯。

  监管出手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为行业发展明确了底线。“现金贷”持牌经营和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等规范,这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满足消费者正常消费信贷需求。

  章杨清说:“普惠金融绝不能走向高利,利率合理才能促使借贷双方形成成本可承受的可持续关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半月谈

  责编|卢永城

编辑:
数字报

小微金融:普惠借贷还是债务陷阱?

半月谈  作者:半月谈  2018-06-19

  关键在于综合资金成本

  一边是解决了大量被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小微客群的短期资金周转需求,一边是诱导借款人过度借贷陷入债务陷阱以征收高额利息。小微金融的发展陷入喜忧参半的境遇。

  它究竟是普惠金融,还是债务陷阱?记者调查发现,关键就在于综合资金成本。

图/视觉中国

  消费金融公司:52%的客群来自农村地区

  新房装修花费十多万元,让32岁的韦强(化名)手头有些紧张,为了打造梦想中的家,他尝试向消费金融公司贷款8000元买装修材料。

  这笔钱,韦强分12个月等额等息还款,总计还款8793元。“每月还款额和利息在自己收入能承担的范围内,比向亲戚朋友借款要好,不看人脸色,也不欠人情。”他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评价是“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借款渠道”。

  韦强找的是我国第一家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由招商银行旗下香港永隆银行与中国联通共同组建的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该公司总经理章杨清告诉记者,公司通过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把消费金融产品嵌入到各类消费场景,陆续推出“好期贷”“信用付”“零零花”三大产品,无抵押、无担保、借款还款全部在网上完成,服务被传统银行忽视的中低收入长尾人群。

  “客群大部分来自农村和二三四线城市,其中52%的客群来自农村地区,35%来自二三线城市,北上广深四城客群仅占2%。”

  招联消费金融2015年3月成立,截至2017年底,累计授信用户1662万户,贷款余额468亿元,笔均贷款6000元。

  互联网银行:主动授信客户超1.3亿人

  同样成立于2015年的微众银行也在普惠金融上持续发力,陆续推出“微粒贷”“微车贷”“微业贷”等产品,面向长尾人群提供小额消费贷款,助其提前实现美好生活;面向小微企业提供经营周转贷款,助其创业创新成功。

  开货车20多年的徐军,2014年底因为“换车差点钱”联系了微众银行,成为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的第一笔个人信用贷款获得者。“没有担保、也没有抵押,说实话,当时我都不相信会贷给我。”

  这笔3.5万元的贷款,贷款期限6个月,年化利率只要7.5%。在此之前,徐军只与信用社接触过,贷款不仅要担保,利息也比这个高。

  2015年5月,微众银行推出了贷款产品“微粒贷”,实现了从申请、审批到放款全流程实现互联网线上运营。“微粒贷”依托QQ和微信,无担保、无抵押,甚至无需申请,客户只需输入姓名、身份证和电话号码就可以获得信用额度,循环授信、随借随还。

  截至2017年末,“微粒贷”主动授信客户超1.3亿人,累计借款客户超过1100万人,笔均贷款金额8200元。

图/视觉中国

  普惠关键词:综合资金成本合理

  同样致力于发展普惠金融的两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点——综合资金成本合理。

  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边际成本很高,大量中小企业和个人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金融服务。作为市场补充者,以普惠为名的新型金融机构的定位就是关注此前被忽视的小微客群,让他们感到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但是,不少打着发展普惠金融旗号的小额贷款平台却存在高利贷倾向,与不当催收、侵犯客户隐私、诱导借款人过度借贷等相挂钩。一些“现金贷”平台甚至借发展普惠金融之名、行非法经营甚至欺诈之实。

  深圳的一位大学生赖同学,借款7000元,期限5天,到期需还款12000元,逾期每分钟还800元“逾期费”。因无力偿还不断借新还旧

  “平账”,短短两个月,借款额就累积到12万元。

  章杨清说:“消费金融和现金贷都不是坏事,但小额暴利把这个词给用坏了。‘现金贷’出问题后,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实际上,“校园贷”风波兴起后,招联消费金融退出了校园市场,直到去年12月国家出台《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后才又重新进入。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认为,在当前法律意识仍较为淡薄的情况下,消费者属于弱势群体,往往无法识别小额贷款平台及其业务的合规性,权益容易被侵犯。

  监管出手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为行业发展明确了底线。“现金贷”持牌经营和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等规范,这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满足消费者正常消费信贷需求。

  章杨清说:“普惠金融绝不能走向高利,利率合理才能促使借贷双方形成成本可承受的可持续关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半月谈

  责编|卢永城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