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新一代韶关工矿人的赤诚之心

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文 发表时间:2018-06-20 10:58

【弘扬工矿精神,再铸韶关辉煌之坚韧实干篇】

统筹/刘炎生 文字/金羊网记者 张文 通讯员沈明礼

在曾经辉煌的“华南重工业基地”时代,老一辈的韶关工人不惧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凭借着一股“一定要干,一定能干好”的坚定信念,想方设法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任务。工业转型时期,新一代的韶关工人同样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务实肯干,创造新的辉煌。

韶关市委书记莫高义在阐释“工矿精神”时表示,大力弘扬工矿精神,要保持坚韧实干的务实风格,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件接着一件办,一茬接着一茬干,狠抓落实、一抓到底,才能早日实现韶关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

梅田矿务局二矿外景

回首当年:默默苦干,没人埋怨

梅田矿区位于湖南宜章,上世纪六十年代划归广东开发,后成立煤田矿务局,至1990年煤矿关闭,平均年产原煤101万吨,一定程度缓缓了广东煤炭供应难题。回忆当年采矿场景时,有老矿工表示当年仅凭“一顶矿帽、一盏矿灯、一身粗布衣”,深入地层,“分不清东南西北,分不清黑夜白昼,甚至分不清你我他,默默埋头苦干、实干,流血流汗。”

曾任梅田矿务局三矿党委书记的彭克华1969年进矿,他说当时井下劳动强度大,环境潮湿、空气浑浊,每次收工回来工服都要被汗水湿透,脸上、身上都是黑乎乎的,工人们戏称自己是“煤黑子”,直到完成工作、交还设备,洗澡换衣服才又变成“正常人”。

梅田矿留守处主任徐岳飞则表示,煤矿工人工作不仅辛苦,还很危险,砸伤碰伤很常见,冒顶、透水、瓦斯等致命事故时有发生,潮湿、噪音和粉尘也会损害健康,但是工人们非常顽强,“你们班今天挖了100吨,我们班就要挖120、150吨,想办法超过你。” 

井下的男矿工抢着完成任务,棉纺女工们同样也没闲着。特别是备战备荒的特殊时期,战略后方兴起一大批纺织工厂,承担为服装制造业供应原材料的任务。那时候,大批年轻纺织女工进入棉纺厂,袁湘兰就是其中一位。凭借过硬技术和拼搏精神,她在二十岁出头就评上全国劳模,展现了女工矿人不让须眉的魄力。

袁湘兰说,当时在恒温、封闭的车间工作,夏季酷热,很多人因低烧、风湿请假,产品堆积如山,厂里就百天奋战,当时运转班的每条生产线要4名女工同时操作,每人负责25个纱筒,温度湿度不够时纺纱就容易变形,袁湘兰必须在25个纱筒间来回走动,一个班要走几十公里,“我们那时候也没什么怨言,个个都是争先恐后,下了晚班还要加班加点,休息也不休,也一直都坚持,坚持在生产一线,多纺纱,纺好纱。”

兢兢业业、潜心钻研的工矿人

时代发展:坚守岗位,坚韧依旧

时代快速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岗位变迁轮替,技术迭代更新,不变的是韶关工矿人在困难面前执着坚定、迎难而上,在工作中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一代的韶关工矿人对事业依然保持着一份赤诚之心。

2014年退休之前,罗东元任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韶钢”)主任工程师、首席技术专家,曾两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以来罗东元共完成韶钢铁路运输自动控制技术等大小革新项目160多项,是享誉全国的高级工程师。然而1975年他以26岁“高龄”进入韶钢时,只是运输部一名普通工人,通过不断自学和实践,成长为“技术大牛”。

41岁时,单位引进了一套新设备,要求罗东元等人几个月内学会操作,为了掌握这门大学生也要3至4年正规学习才勉强入门的专业技术,罗东元每晚都自学到凌晨三四点,两个多月就基本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这次艰巨的任务足足让我掉了12斤肉,体重只剩下46公斤。”

谢永科是曲江顺祥混凝土有限公司一名品控员,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品控岗位上,他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吃苦耐劳,潜心钻研。谢永科从事的混凝土品控工作复杂繁重,不仅要监控搅拌楼投料情况,还要检测样品、复核数据、调整原材料配比以及对入厂的外购材料进行检验,往往忙的脚不沾地。但他始终不怕苦、不怕累,扎实做好品控员的每一项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优良。

付结卫,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选矿部首席技师,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1999年成为一名浮选操作工以来,付结卫一直奋战在选矿一线,不断刻苦钻研与生产实践中,他熟练掌握了选矿的“三度一准”,还掌握了浮选机械设备的故障维护、提前预警以及零配件更换、维修工作,成为了一名综合性技能人才。

近年来,付结卫和他的团队完成多项技术改造项目,大幅度提升生产指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努力建成7000吨新选厂,付结卫等人2017年完成重大改造项目30项,小项目和子项目62项,创造总经济效益高达近3200万元。

编辑:木东
数字报

脚踏实地新一代韶关工矿人的赤诚之心

金羊网  作者:张文  2018-06-20

【弘扬工矿精神,再铸韶关辉煌之坚韧实干篇】

统筹/刘炎生 文字/金羊网记者 张文 通讯员沈明礼

在曾经辉煌的“华南重工业基地”时代,老一辈的韶关工人不惧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凭借着一股“一定要干,一定能干好”的坚定信念,想方设法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任务。工业转型时期,新一代的韶关工人同样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务实肯干,创造新的辉煌。

韶关市委书记莫高义在阐释“工矿精神”时表示,大力弘扬工矿精神,要保持坚韧实干的务实风格,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件接着一件办,一茬接着一茬干,狠抓落实、一抓到底,才能早日实现韶关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

梅田矿务局二矿外景

回首当年:默默苦干,没人埋怨

梅田矿区位于湖南宜章,上世纪六十年代划归广东开发,后成立煤田矿务局,至1990年煤矿关闭,平均年产原煤101万吨,一定程度缓缓了广东煤炭供应难题。回忆当年采矿场景时,有老矿工表示当年仅凭“一顶矿帽、一盏矿灯、一身粗布衣”,深入地层,“分不清东南西北,分不清黑夜白昼,甚至分不清你我他,默默埋头苦干、实干,流血流汗。”

曾任梅田矿务局三矿党委书记的彭克华1969年进矿,他说当时井下劳动强度大,环境潮湿、空气浑浊,每次收工回来工服都要被汗水湿透,脸上、身上都是黑乎乎的,工人们戏称自己是“煤黑子”,直到完成工作、交还设备,洗澡换衣服才又变成“正常人”。

梅田矿留守处主任徐岳飞则表示,煤矿工人工作不仅辛苦,还很危险,砸伤碰伤很常见,冒顶、透水、瓦斯等致命事故时有发生,潮湿、噪音和粉尘也会损害健康,但是工人们非常顽强,“你们班今天挖了100吨,我们班就要挖120、150吨,想办法超过你。” 

井下的男矿工抢着完成任务,棉纺女工们同样也没闲着。特别是备战备荒的特殊时期,战略后方兴起一大批纺织工厂,承担为服装制造业供应原材料的任务。那时候,大批年轻纺织女工进入棉纺厂,袁湘兰就是其中一位。凭借过硬技术和拼搏精神,她在二十岁出头就评上全国劳模,展现了女工矿人不让须眉的魄力。

袁湘兰说,当时在恒温、封闭的车间工作,夏季酷热,很多人因低烧、风湿请假,产品堆积如山,厂里就百天奋战,当时运转班的每条生产线要4名女工同时操作,每人负责25个纱筒,温度湿度不够时纺纱就容易变形,袁湘兰必须在25个纱筒间来回走动,一个班要走几十公里,“我们那时候也没什么怨言,个个都是争先恐后,下了晚班还要加班加点,休息也不休,也一直都坚持,坚持在生产一线,多纺纱,纺好纱。”

兢兢业业、潜心钻研的工矿人

时代发展:坚守岗位,坚韧依旧

时代快速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岗位变迁轮替,技术迭代更新,不变的是韶关工矿人在困难面前执着坚定、迎难而上,在工作中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一代的韶关工矿人对事业依然保持着一份赤诚之心。

2014年退休之前,罗东元任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韶钢”)主任工程师、首席技术专家,曾两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以来罗东元共完成韶钢铁路运输自动控制技术等大小革新项目160多项,是享誉全国的高级工程师。然而1975年他以26岁“高龄”进入韶钢时,只是运输部一名普通工人,通过不断自学和实践,成长为“技术大牛”。

41岁时,单位引进了一套新设备,要求罗东元等人几个月内学会操作,为了掌握这门大学生也要3至4年正规学习才勉强入门的专业技术,罗东元每晚都自学到凌晨三四点,两个多月就基本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这次艰巨的任务足足让我掉了12斤肉,体重只剩下46公斤。”

谢永科是曲江顺祥混凝土有限公司一名品控员,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品控岗位上,他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吃苦耐劳,潜心钻研。谢永科从事的混凝土品控工作复杂繁重,不仅要监控搅拌楼投料情况,还要检测样品、复核数据、调整原材料配比以及对入厂的外购材料进行检验,往往忙的脚不沾地。但他始终不怕苦、不怕累,扎实做好品控员的每一项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优良。

付结卫,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选矿部首席技师,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1999年成为一名浮选操作工以来,付结卫一直奋战在选矿一线,不断刻苦钻研与生产实践中,他熟练掌握了选矿的“三度一准”,还掌握了浮选机械设备的故障维护、提前预警以及零配件更换、维修工作,成为了一名综合性技能人才。

近年来,付结卫和他的团队完成多项技术改造项目,大幅度提升生产指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努力建成7000吨新选厂,付结卫等人2017年完成重大改造项目30项,小项目和子项目62项,创造总经济效益高达近3200万元。

编辑:木东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