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7月13日在粤博开展

来源:金羊网 作者:黄宙辉 发表时间:2018-07-12 22:49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粤博掏家底展出所藏珍品山水画

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凌浩翔报道:7月13日至11月11日,由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策划的原创性展览《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该馆三楼书画厅举办。该展览为期四个月,通过近130件/套文物,为观众打造一场了解、欣赏山水绘画的文化与视觉盛宴。据悉,为了让观众欣赏更多的馆藏力作,该展览计划于下半期更换部分展品。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全方位解剖山水画相关要点

古往今来,山水文化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情思之中,文人墨客吟咏无数,巧工能匠雕琢万千。主办方表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博物馆的使命与担当,此前,在绘画方面,粤博已经举办了以花鸟、人物为主题的馆藏作品展览,此次山水主题展览的举办,终于实现馆藏三大绘画主题的全面展示。

此次展览的策展思路转向以知识普及为立足点,以轻松的语言和多样的展示手段,全方位解剖山水画的相关要点。利用综合性博物馆的资源优势,从中挑选书画、自然矿物标本、陶瓷、玉器杂项、古籍等多门类的文物近130件/套,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传统材料如颜料、墨、宣纸、毛笔、印章等入手,还原绘画元素,将绘画技法与馆藏山水画作一一对应,实例图解,归纳绘画的创作规律及用途,引导观众欣赏山水之美,梳理发展脉络,品味中国传统山水之魅力。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馆藏珍品山水画悉数亮相

此次展览,天津博物馆将馆藏三件重量级作品赴粤展出,包括南宋李唐的《濠梁秋水图卷》、元代陈选的《岩阿琪树图轴》、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轴》。其中,李唐的《濠梁秋水图卷》、元代陈选《岩阿琪树图轴》两件作品是首次踏出家门做客粤博,向观众展现南宋山水一边一角的典型风格特点以及元代文人山水承前启后,对清代山水画风的影响;明代仇英作品并不多,此次代表作的到来,更是让粤博首次实现“吴门四家”齐聚一堂的夙愿。

此外,粤博也掏家底将所藏珍品山水画作为范例诠释山水的方方面面。这些作品都是上了级别的重要文物,且多数为首次展出。例如吴门四家另外三家沈周、文征明、唐寅的画作。其中,沈周《青山暮云图轴》以精简、苍厚、质朴的粗笔描写青山与暮云,寄寓作者思念远方故人的悲切心情;文征明《淞江图轴》细致温雅的风格,得到乾隆的赏识,曾经清宫内府收藏;唐寅的《雪山行旅图轴》追求布局严谨,笔法峻峭,还能见个人用笔特点——短斧劈。还有清代吕学的《兰亭修褉图轴》、清代王鉴的《山水画册》、道济(石涛)《写杜甫诗意图册》等作品。

举办配套的山水画教育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展示了多种小册子。比如:李魁的《石头册》示范了各种象形皴法表现的不同类型的石头;明代董其昌的《山水册页》是一册绝佳的山水画入门教材;弘仁的山水扇册告诉观众什么是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等。

展览期间,粤博还将从解读山水画的角度出发,开发配套的教育活动,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山水画及其技法的独特魅力。例如,邀请手工艺人在展厅现场展示毛笔制作工序,让观众得以近距离地观摩毛笔如何从纤毫竹木里脱胎而出到成型使用。此外,粤博还将展开教师培训活动,诚邀中小学美术教师一起参与;将开展系列专家导赏、邀请专家举办相关讲座等活动。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展览精品】(部分)

一、南宋李唐《濠梁秋水图卷》

该作品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藏品之一,首次踏出家门来到广东,成为本次展览的镇展之作。这件手卷曾经明代安国、项子京,清代宋荤、李凤池、陈定等人鉴藏,其后入清乾隆内府,经历盗运出宫的坎坷,解放后收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为李唐传世作品中的精品。

二、元代陈选《岩阿琪树图轴》

陈选的传世作品极为罕见,《岩阿琪树图》堪称陈选传世孤本佳作,绘于1357年。这件作品采用了典型的披麻皴、点子皴等笔法表现,墨线纯熟,透过此画,一方面可见作者对前代山水的继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元代绘画与后世如清初“四王”风格之间的传承关系。该作品由天津博物馆藏。

三、明代仇英《桃源仙境图轴》

仇英,是一位从民间艺人中脱颖而出的画家代表;与唐寅师出同门,曾拜周臣学画;成为明代吴门四家之一。此画为仇英绘画中难得之精品力作。此次展出让粤博实现了吴门四家绘画齐聚一堂的夙愿。

四、明代董其昌山水册页

这套十六开的册页以山水为主题,对勾线、皴点、晕染分步示范,重点强调山水取景、留位布局、以书入画等法则的重要性,线条柔中带骨、墨色苍润,是古代山水入门的极佳教材。

五、清代黄钺等合作《九月登高图卷》

1778年的重阳,黄钺召集社员十人同登芜湖赭山。为了纪念这一次难得的聚会,参加雅集的人相继接力、各自构图承接,绘就这幅友谊的纪念品。其后63年内,黄钺先后邀请十位文人名士吟咏题跋,而直至其逝世前,他自己也留下14次的墨宝。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编辑:Giabun
数字报

展览《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7月13日在粤博开展

金羊网  作者:黄宙辉  2018-07-12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粤博掏家底展出所藏珍品山水画

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凌浩翔报道:7月13日至11月11日,由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策划的原创性展览《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该馆三楼书画厅举办。该展览为期四个月,通过近130件/套文物,为观众打造一场了解、欣赏山水绘画的文化与视觉盛宴。据悉,为了让观众欣赏更多的馆藏力作,该展览计划于下半期更换部分展品。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全方位解剖山水画相关要点

古往今来,山水文化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情思之中,文人墨客吟咏无数,巧工能匠雕琢万千。主办方表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博物馆的使命与担当,此前,在绘画方面,粤博已经举办了以花鸟、人物为主题的馆藏作品展览,此次山水主题展览的举办,终于实现馆藏三大绘画主题的全面展示。

此次展览的策展思路转向以知识普及为立足点,以轻松的语言和多样的展示手段,全方位解剖山水画的相关要点。利用综合性博物馆的资源优势,从中挑选书画、自然矿物标本、陶瓷、玉器杂项、古籍等多门类的文物近130件/套,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传统材料如颜料、墨、宣纸、毛笔、印章等入手,还原绘画元素,将绘画技法与馆藏山水画作一一对应,实例图解,归纳绘画的创作规律及用途,引导观众欣赏山水之美,梳理发展脉络,品味中国传统山水之魅力。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馆藏珍品山水画悉数亮相

此次展览,天津博物馆将馆藏三件重量级作品赴粤展出,包括南宋李唐的《濠梁秋水图卷》、元代陈选的《岩阿琪树图轴》、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轴》。其中,李唐的《濠梁秋水图卷》、元代陈选《岩阿琪树图轴》两件作品是首次踏出家门做客粤博,向观众展现南宋山水一边一角的典型风格特点以及元代文人山水承前启后,对清代山水画风的影响;明代仇英作品并不多,此次代表作的到来,更是让粤博首次实现“吴门四家”齐聚一堂的夙愿。

此外,粤博也掏家底将所藏珍品山水画作为范例诠释山水的方方面面。这些作品都是上了级别的重要文物,且多数为首次展出。例如吴门四家另外三家沈周、文征明、唐寅的画作。其中,沈周《青山暮云图轴》以精简、苍厚、质朴的粗笔描写青山与暮云,寄寓作者思念远方故人的悲切心情;文征明《淞江图轴》细致温雅的风格,得到乾隆的赏识,曾经清宫内府收藏;唐寅的《雪山行旅图轴》追求布局严谨,笔法峻峭,还能见个人用笔特点——短斧劈。还有清代吕学的《兰亭修褉图轴》、清代王鉴的《山水画册》、道济(石涛)《写杜甫诗意图册》等作品。

举办配套的山水画教育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展示了多种小册子。比如:李魁的《石头册》示范了各种象形皴法表现的不同类型的石头;明代董其昌的《山水册页》是一册绝佳的山水画入门教材;弘仁的山水扇册告诉观众什么是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等。

展览期间,粤博还将从解读山水画的角度出发,开发配套的教育活动,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山水画及其技法的独特魅力。例如,邀请手工艺人在展厅现场展示毛笔制作工序,让观众得以近距离地观摩毛笔如何从纤毫竹木里脱胎而出到成型使用。此外,粤博还将展开教师培训活动,诚邀中小学美术教师一起参与;将开展系列专家导赏、邀请专家举办相关讲座等活动。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展览精品】(部分)

一、南宋李唐《濠梁秋水图卷》

该作品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藏品之一,首次踏出家门来到广东,成为本次展览的镇展之作。这件手卷曾经明代安国、项子京,清代宋荤、李凤池、陈定等人鉴藏,其后入清乾隆内府,经历盗运出宫的坎坷,解放后收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为李唐传世作品中的精品。

二、元代陈选《岩阿琪树图轴》

陈选的传世作品极为罕见,《岩阿琪树图》堪称陈选传世孤本佳作,绘于1357年。这件作品采用了典型的披麻皴、点子皴等笔法表现,墨线纯熟,透过此画,一方面可见作者对前代山水的继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元代绘画与后世如清初“四王”风格之间的传承关系。该作品由天津博物馆藏。

三、明代仇英《桃源仙境图轴》

仇英,是一位从民间艺人中脱颖而出的画家代表;与唐寅师出同门,曾拜周臣学画;成为明代吴门四家之一。此画为仇英绘画中难得之精品力作。此次展出让粤博实现了吴门四家绘画齐聚一堂的夙愿。

四、明代董其昌山水册页

这套十六开的册页以山水为主题,对勾线、皴点、晕染分步示范,重点强调山水取景、留位布局、以书入画等法则的重要性,线条柔中带骨、墨色苍润,是古代山水入门的极佳教材。

五、清代黄钺等合作《九月登高图卷》

1778年的重阳,黄钺召集社员十人同登芜湖赭山。为了纪念这一次难得的聚会,参加雅集的人相继接力、各自构图承接,绘就这幅友谊的纪念品。其后63年内,黄钺先后邀请十位文人名士吟咏题跋,而直至其逝世前,他自己也留下14次的墨宝。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