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我从广州奔赴边塞学俄文,如今已把他乡当故乡

来源:羊城派 作者:陈嘉暄 发表时间:2018-07-26 14:25

  你可会想到几十年前有这样一群和他们差不多大的青年,怀着对祖国诚挚的热爱和无畏的热血,背井离乡,只身前往祖国的边塞,而且这一走就是一辈子

  主播/羊城派记者 郑紫薇

  屈指数来,离开广州岭南大学(在今中山大学校址)已有67年。这一个多甲子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沧海一粟,而在人生道路上却几乎是或已经是整个旅程了。

  记得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朝鲜的战火燃烧至鸭绿江边,新政府号召青年学生参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消息一传出,整个岭南校园都沸腾起来了,同学们迅速行动,纷纷请缨上前线。经审理公布,最后被录取的有文、医、工、农各院系1-4年级共21名(14男7女),但目的地不是上前线,而是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军校学俄文。

  汇齐广州市同一批的其他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高中生)集中在维新路(今起义路)四邑华侨中学。总数约140人。其中,我校人数最多,清一色全是大学生,由华侨子弟、香港同胞以及本地学生组成的特殊团体。

  在这个团体还没有出发,就出现过几件感动人的小故事:高班的同学文学院的邓瑞媛和谢营生已完成四年级上学期的课程,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放弃个人即将到手的文凭,毅然参军;文学院的陈洁莲未通过家庭关,被父母软禁在香港家中,她冲出重围,最后准时到广州归队;农学院的马静芳是柬埔寨华裔的大家闺秀,回到祖国求学,她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及现成美好的前途,毫不犹豫报名参军…

  至于在工学院的我,老父失业,四弟妹年幼,也没有通过家庭关,打算“私奔”,待到了新疆后再寄家书解释一切。

  没想到,在火车开动之前不到半小时,父亲带着四小,气喘吁吁地在站台上出现,找到了我以后,忙乱地将一沓钞票及一枚金戒指塞到我手上,好像想说什么话却没说出来。此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言凝噎”的情景,正好是我们一家人的生动写照。

  当时,迪化与广州相隔七省的万水千山,绿皮火车只能通到西安。剩下的路程既没有通火车,也没有长途汽车,只有搭乘运货的顺路卡车前往。

  1951年2月2日,我们从广州乘火车北上,大年三十除夕晚是在郑州车站候车室度过的。到了西安一边休整发军装,一边等候,终于等到一队运水泥到迪化的军车。

  于是就搭那列军车,人货混乘,继续往西北方向前进。当时,正是数九寒天,西北地区已是滴水成冰,零下十多度了,一路上露宿风餐,日晒雨淋,摇晃颠簸,走走停停。过了河西走廊,进入新疆东部哈密地区,遭遇西伯利亚寒流侵袭,温度降到-45℃,我们在卡车上将所有能御寒的衣物、被子、大衣都盖在身上,也不抵事。

  幸亏车子没抛锚,而且只有两三个钟头,终于熬了过来。寒冷艰苦的长途旅程,一直捱到了3月3日才结束,终于到了迪化。

  那时的迪化还是一座未经开发的多民族杂居的旧型小城市,说是省会,全市只有三栋半的两层木结构楼房。俄文学校是临时的编制,哪里还会有现成的校址呢!我们了解到这情况,没有失望,也没有灰心,既来之,则安之,凭着年轻人的一股热情和干劲,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建校。

  与此同时,校长王季青(王震夫人)也组织调集俄语教师和教学工作。因陋就简,总算得以开课。过了一年多,边劳动边受政治教育、边学俄文的“抗大”式的学校生活,总算结束了,其后陆续分配去各地工作。而岭大同学19人(在西安时当地政府截留了两人)都是文化程度比较高的,首先分配,各奔前程,也很少横向联系。

  瞬间过去六十多年。现在,我已是88岁的耄耋老人,在新疆生活近70年,已将新疆当作我的第二故乡,特将一首我喜爱的涂鸦旧作(律韵不齐,不敢言诗)略作修改,以结束我的回忆和沉思:

  甲子轮年一瞬过,沧海桑田变化多。有人归饮珠江水,有人海外弄潮波。我独痴恋天山雪,更喜维乡美食多。献罢青春献终身,骨灰遍洒新疆河。

来源|《羊城晚报》 2018年07月12日A15版,作者:陈嘉暄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樊美玲

编辑:
数字报

60多年前我从广州奔赴边塞学俄文,如今已把他乡当故乡

羊城派  作者:陈嘉暄  2018-07-26

  你可会想到几十年前有这样一群和他们差不多大的青年,怀着对祖国诚挚的热爱和无畏的热血,背井离乡,只身前往祖国的边塞,而且这一走就是一辈子

  主播/羊城派记者 郑紫薇

  屈指数来,离开广州岭南大学(在今中山大学校址)已有67年。这一个多甲子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沧海一粟,而在人生道路上却几乎是或已经是整个旅程了。

  记得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朝鲜的战火燃烧至鸭绿江边,新政府号召青年学生参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消息一传出,整个岭南校园都沸腾起来了,同学们迅速行动,纷纷请缨上前线。经审理公布,最后被录取的有文、医、工、农各院系1-4年级共21名(14男7女),但目的地不是上前线,而是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军校学俄文。

  汇齐广州市同一批的其他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高中生)集中在维新路(今起义路)四邑华侨中学。总数约140人。其中,我校人数最多,清一色全是大学生,由华侨子弟、香港同胞以及本地学生组成的特殊团体。

  在这个团体还没有出发,就出现过几件感动人的小故事:高班的同学文学院的邓瑞媛和谢营生已完成四年级上学期的课程,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放弃个人即将到手的文凭,毅然参军;文学院的陈洁莲未通过家庭关,被父母软禁在香港家中,她冲出重围,最后准时到广州归队;农学院的马静芳是柬埔寨华裔的大家闺秀,回到祖国求学,她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及现成美好的前途,毫不犹豫报名参军…

  至于在工学院的我,老父失业,四弟妹年幼,也没有通过家庭关,打算“私奔”,待到了新疆后再寄家书解释一切。

  没想到,在火车开动之前不到半小时,父亲带着四小,气喘吁吁地在站台上出现,找到了我以后,忙乱地将一沓钞票及一枚金戒指塞到我手上,好像想说什么话却没说出来。此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言凝噎”的情景,正好是我们一家人的生动写照。

  当时,迪化与广州相隔七省的万水千山,绿皮火车只能通到西安。剩下的路程既没有通火车,也没有长途汽车,只有搭乘运货的顺路卡车前往。

  1951年2月2日,我们从广州乘火车北上,大年三十除夕晚是在郑州车站候车室度过的。到了西安一边休整发军装,一边等候,终于等到一队运水泥到迪化的军车。

  于是就搭那列军车,人货混乘,继续往西北方向前进。当时,正是数九寒天,西北地区已是滴水成冰,零下十多度了,一路上露宿风餐,日晒雨淋,摇晃颠簸,走走停停。过了河西走廊,进入新疆东部哈密地区,遭遇西伯利亚寒流侵袭,温度降到-45℃,我们在卡车上将所有能御寒的衣物、被子、大衣都盖在身上,也不抵事。

  幸亏车子没抛锚,而且只有两三个钟头,终于熬了过来。寒冷艰苦的长途旅程,一直捱到了3月3日才结束,终于到了迪化。

  那时的迪化还是一座未经开发的多民族杂居的旧型小城市,说是省会,全市只有三栋半的两层木结构楼房。俄文学校是临时的编制,哪里还会有现成的校址呢!我们了解到这情况,没有失望,也没有灰心,既来之,则安之,凭着年轻人的一股热情和干劲,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建校。

  与此同时,校长王季青(王震夫人)也组织调集俄语教师和教学工作。因陋就简,总算得以开课。过了一年多,边劳动边受政治教育、边学俄文的“抗大”式的学校生活,总算结束了,其后陆续分配去各地工作。而岭大同学19人(在西安时当地政府截留了两人)都是文化程度比较高的,首先分配,各奔前程,也很少横向联系。

  瞬间过去六十多年。现在,我已是88岁的耄耋老人,在新疆生活近70年,已将新疆当作我的第二故乡,特将一首我喜爱的涂鸦旧作(律韵不齐,不敢言诗)略作修改,以结束我的回忆和沉思:

  甲子轮年一瞬过,沧海桑田变化多。有人归饮珠江水,有人海外弄潮波。我独痴恋天山雪,更喜维乡美食多。献罢青春献终身,骨灰遍洒新疆河。

来源|《羊城晚报》 2018年07月12日A15版,作者:陈嘉暄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樊美玲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