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街见证时代变迁 古老圩市承载浓浓乡情

来源:金羊网 作者:谢颖 邹俊圣 发表时间:2018-07-27 10:05

  旧商业街

  樟木头镇

  眼下,东莞樟木头又迎来了龙眼成熟季,农贸市场里挤满叫卖的果农。而在旧时,人们买卖水果则最爱赶圩。

  对于东莞樟木头镇的客家人而言,旧时的赶圩,其实赶的就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既繁忙又快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如今圩市消失在了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墙中。

  但在樟木头镇中心,如今仍遗留着一条与“圩”紧密联系且至今保存完好的老街——“樟木头圩”,它以一份温婉的乡情,深深地烙进了樟木头客家人的心中,难以割舍!同时,也见证着小镇的历史变迁。

  文/金羊网记者 谢颖 通讯员 邹俊圣 图/金羊网记者 王俊伟

  如今老街上大多居住着收废品的外来人口

  【壹 老街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

  走在老街,许多房子墙壁上仍然遗留着许多旧时的印记。虽时间久远,但至今隐隐约约还能感受到老街当年的繁荣盛况。

  经过岁月风霜,“永兴楼”已斑驳破旧。门楣上书“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仍清晰可见——这已是上世纪留下来的产物。褐红色旧木门紧闭,大门两侧的对联在岁月的洗礼下,字迹模糊难辨。墙身上悬挂着的四块金属牌匾,为这条街、这幢楼的历史找到了佐证。

  这四块金属牌匾是由樟木头镇人民政府在2009年1月8日颁发的“樟木头镇文物保护单位牌匾”。从牌匾所记载的文字上可以看到,圩镇商业街也被当地人称为“樟木头圩”,最初形成于18世纪80年代,距今近140年。

  这条旧商业街总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并由五条街道组成,建筑群以二层“下铺上居”骑楼式商业建筑为主,还有五座碉楼及樟木头人民旅店组成。

  另外,牌匾上还记载:1958年,樟木头为圩街安装了两台火力发电机,供电量为20千瓦,特地为圩街内照明和碾米使用。同时,圩街上建造了樟木头派出所、文化广播站、农村俱乐部、卫生院、国营百货商店等建筑。

  后来,随着广九铁路和樟木头火车站的建成,圩镇商业中心更是逐步代替石马圩成为樟木头政治、文化和经济商贸的中心。

  在租住在这里的外来小孩眼里,墙上旧时的标语仅是一种符号

  【贰 圩街上的建筑当年很繁华

  今年77岁的老村长刘谭灵聊起圩街仍闪过一丝骄傲,当时东莞只有三家人民旅店,其他两家分别位于虎门和莞城,樟木头这家当属山区片第一。

  樟木头圩街靠近铁路,人民旅店里住的大多是来来往往南下做生意的人。于是,这里不但提供住宿,还提供餐饮,而这里的冰室、肠粉、盅汤都代表着当时的一种潮流。

  一位樟木头的居民回忆起了当时他对樟木头人民旅店的向往,“门前有树有花,还有一个天井十分凉快,我和其他的孩子都喜欢在里面玩。”有一次,他的母亲带他去旅店喝汤,几乎是喝到了当时他喝过的最鲜甜的汤,后来打探才知,汤里加了一种味精,而在那时候,很少人家懂得味精,人民旅店的出品代表的是一种潮流的符号标记。

  这座碉楼见证了老街的往日繁华

  【叁 每月圩日 圩街上接踵摩肩

  在旧时,经济不发达,物资流通不畅,想购买日杂用品则需要等待“圩日”。

  在樟木头,“圩日”在客家人眼中,是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的传统日子,这种日子一般为三五天,而樟木头逢每月2日、5日、8日都是圩日。正是因为不常有,才与客家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圩日里买卖双方交易的地方叫做“圩街”。每到圩日,全镇各村的村民会蜂拥而至,来到圩街上采购日需、日杂品,基本上所有的交易都会在圩街完成。而此时的圩街便是人山人海,到处挤满了摆卖的商贩,琳琅满目的商品,火爆的交易场面,各种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声声入耳,比现在的大型超市可热闹得多。

  【肆 三旧改造将赋予老街新生命

  据《樟木头镇志》记载,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工商行政部门保护个体正当经营,逐步放宽管理政策,允许农村社员以及社队多余粮油常年上市。

  到了2000年后,所有农副产品均可上市自由买卖,不受限制,价格由市场经济调解。此时,樟木头镇传统“三日一圩”不复存在,日杂物品开始全天候在集市摆卖。

  也正因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种类不断丰富,加之新的农贸市场建成,渐渐地,狭小的空间不再能满足原住民对于生活的追求,一些人开始陆续搬出老街,原来古色古香的建筑也开始被人认为过于陈旧,老街失去了原来的色彩。

  据樟木头镇圩镇社区副书记黄振辉介绍,近年来,老街里的房子大多成了出租屋,因为房子老旧,租金仅仅在100-200元左右,也暴露出设施老化、存有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2009年,这里被列入三旧改造,前前后后曾接洽过有实力的公司,但中途因为一些原因改造作罢。

  据介绍,目前老街的居民改造意愿很强烈,目前一些方案仍在待批中,等规划形成后进行招商引资,老街或可焕发新的生命。

  采访结束时,正值夕阳西下。一抹余晖正透过“永兴楼”的残旧瓦檐照射在窄窄的街道,一条条金黄色的光束把整条老街的身影拉长,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而距“永兴楼”不足100米远的广深铁路上,一列“和谐号”正呼啸而过。

编辑:Qiudong
数字报

百年老街见证时代变迁 古老圩市承载浓浓乡情

金羊网  作者:谢颖 邹俊圣  2018-07-27

  旧商业街

  樟木头镇

  眼下,东莞樟木头又迎来了龙眼成熟季,农贸市场里挤满叫卖的果农。而在旧时,人们买卖水果则最爱赶圩。

  对于东莞樟木头镇的客家人而言,旧时的赶圩,其实赶的就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既繁忙又快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如今圩市消失在了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墙中。

  但在樟木头镇中心,如今仍遗留着一条与“圩”紧密联系且至今保存完好的老街——“樟木头圩”,它以一份温婉的乡情,深深地烙进了樟木头客家人的心中,难以割舍!同时,也见证着小镇的历史变迁。

  文/金羊网记者 谢颖 通讯员 邹俊圣 图/金羊网记者 王俊伟

  如今老街上大多居住着收废品的外来人口

  【壹 老街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

  走在老街,许多房子墙壁上仍然遗留着许多旧时的印记。虽时间久远,但至今隐隐约约还能感受到老街当年的繁荣盛况。

  经过岁月风霜,“永兴楼”已斑驳破旧。门楣上书“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仍清晰可见——这已是上世纪留下来的产物。褐红色旧木门紧闭,大门两侧的对联在岁月的洗礼下,字迹模糊难辨。墙身上悬挂着的四块金属牌匾,为这条街、这幢楼的历史找到了佐证。

  这四块金属牌匾是由樟木头镇人民政府在2009年1月8日颁发的“樟木头镇文物保护单位牌匾”。从牌匾所记载的文字上可以看到,圩镇商业街也被当地人称为“樟木头圩”,最初形成于18世纪80年代,距今近140年。

  这条旧商业街总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并由五条街道组成,建筑群以二层“下铺上居”骑楼式商业建筑为主,还有五座碉楼及樟木头人民旅店组成。

  另外,牌匾上还记载:1958年,樟木头为圩街安装了两台火力发电机,供电量为20千瓦,特地为圩街内照明和碾米使用。同时,圩街上建造了樟木头派出所、文化广播站、农村俱乐部、卫生院、国营百货商店等建筑。

  后来,随着广九铁路和樟木头火车站的建成,圩镇商业中心更是逐步代替石马圩成为樟木头政治、文化和经济商贸的中心。

  在租住在这里的外来小孩眼里,墙上旧时的标语仅是一种符号

  【贰 圩街上的建筑当年很繁华

  今年77岁的老村长刘谭灵聊起圩街仍闪过一丝骄傲,当时东莞只有三家人民旅店,其他两家分别位于虎门和莞城,樟木头这家当属山区片第一。

  樟木头圩街靠近铁路,人民旅店里住的大多是来来往往南下做生意的人。于是,这里不但提供住宿,还提供餐饮,而这里的冰室、肠粉、盅汤都代表着当时的一种潮流。

  一位樟木头的居民回忆起了当时他对樟木头人民旅店的向往,“门前有树有花,还有一个天井十分凉快,我和其他的孩子都喜欢在里面玩。”有一次,他的母亲带他去旅店喝汤,几乎是喝到了当时他喝过的最鲜甜的汤,后来打探才知,汤里加了一种味精,而在那时候,很少人家懂得味精,人民旅店的出品代表的是一种潮流的符号标记。

  这座碉楼见证了老街的往日繁华

  【叁 每月圩日 圩街上接踵摩肩

  在旧时,经济不发达,物资流通不畅,想购买日杂用品则需要等待“圩日”。

  在樟木头,“圩日”在客家人眼中,是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的传统日子,这种日子一般为三五天,而樟木头逢每月2日、5日、8日都是圩日。正是因为不常有,才与客家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圩日里买卖双方交易的地方叫做“圩街”。每到圩日,全镇各村的村民会蜂拥而至,来到圩街上采购日需、日杂品,基本上所有的交易都会在圩街完成。而此时的圩街便是人山人海,到处挤满了摆卖的商贩,琳琅满目的商品,火爆的交易场面,各种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声声入耳,比现在的大型超市可热闹得多。

  【肆 三旧改造将赋予老街新生命

  据《樟木头镇志》记载,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工商行政部门保护个体正当经营,逐步放宽管理政策,允许农村社员以及社队多余粮油常年上市。

  到了2000年后,所有农副产品均可上市自由买卖,不受限制,价格由市场经济调解。此时,樟木头镇传统“三日一圩”不复存在,日杂物品开始全天候在集市摆卖。

  也正因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种类不断丰富,加之新的农贸市场建成,渐渐地,狭小的空间不再能满足原住民对于生活的追求,一些人开始陆续搬出老街,原来古色古香的建筑也开始被人认为过于陈旧,老街失去了原来的色彩。

  据樟木头镇圩镇社区副书记黄振辉介绍,近年来,老街里的房子大多成了出租屋,因为房子老旧,租金仅仅在100-200元左右,也暴露出设施老化、存有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2009年,这里被列入三旧改造,前前后后曾接洽过有实力的公司,但中途因为一些原因改造作罢。

  据介绍,目前老街的居民改造意愿很强烈,目前一些方案仍在待批中,等规划形成后进行招商引资,老街或可焕发新的生命。

  采访结束时,正值夕阳西下。一抹余晖正透过“永兴楼”的残旧瓦檐照射在窄窄的街道,一条条金黄色的光束把整条老街的身影拉长,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而距“永兴楼”不足100米远的广深铁路上,一列“和谐号”正呼啸而过。

编辑:Qiudong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