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集资建桥开致富路 积极“入城”写新篇章

来源:金羊网 作者:谢颖 发表时间:2018-08-08 06:43


金羊网记者 谢颖

改革开放初期,高埗镇距离当时的东莞县城仅七公里,但由于东江支流的阻隔,交通非常不便,当地采用地方自筹资金和群众集资的方式建成高埗大桥,并通过征收过桥费偿还农民的集资款,克服了资金难题。大桥于1984年建成通车,是一座长169.36米、宽12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此桥在全国开创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1984年5月7日,《人民日报》曾对高埗大桥实施“集资建桥,收费还贷”的创举作了报道,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

威水史

全国首创“集资建桥、收费还贷”模式

高埗三面环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出入高埗都以渡船为主,所以尽管高埗距离东莞县城直线距离仅7公里,但是出入一趟如果不走水路,走陆路就要绕道28公里,农民运送农产品到县城,往返就要花费一天的时间。

交通的极不便利,成为了制约高埗镇发展的重要因素,高埗人民期盼建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受阻于江河的高埗不甘落后,决意修桥。然而在那时,高埗经济条件十分薄弱,这样一来,通过集思广益,高埗镇委镇政府当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采用地方筹集资金和群众集资方式建桥,再通过征收过桥费,以桥养桥,并偿还农民的集资款。

当时高埗镇人口有两万多,每个户籍人口,不论年龄,都出资10元,这样一来,农民集资26万元,县拨款50万元,再从乡镇企业利润中提取了180万,共凑齐256万元,将这座连通外界的大桥建了起来。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个做法开创了全国第一座地方公路桥梁征收过桥费的先例,首创了“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为当时国家制定路桥政策提供了借鉴经验。

连通渠道一建立,就直接刺激了高埗工商业的发展,各种毛织、服装、手袋、电子、五金、建材、玩具、饮料、食品等企业纷至沓来。通车当年,高埗工农业总产值就达到3509万元,工农业产值比重则从1983年的58.8%比41.2%转变为70%比30%,高埗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1984年5月7日的《人民日报》也刊文报道高埗“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这一历史性创举,并认为此举加快了城乡发展,在一些企业单位和农副产品运销者看来,“有了桥,赢得了时间,过桥花的钱不多,得到的经济效益是很大的”。

新征程

A、规划高埗大桥旧址公园

1996年,因应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发展需要,高埗镇委镇政府在相距高埗大桥旧址100米左右的地方再选址兴建了一座新的高埗大桥,几乎与旧桥平行,一同跨越东江支流之上比邻相望,而后高埗大桥旧址也停止了收费,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旧大桥不再通行使用,但它却是目前东莞唯一一个现存的改革开放遗存建筑,不仅承载着高埗人民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精神的伟大实践,也是东莞乃至广东人民勇为天下先的重要历史见证,2004年1月8日高埗大桥旧址被列为东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名单。

近年来,高埗拉开新一轮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的序幕,启动了东江河堤升级改造工程。高埗将把环镇18公里的东江河堤打造成为靓丽的滨水景观风光带,形成“一带十景”。“十景”作为高埗展现地方特色和现代化风貌城市新形象的工程,备受关注。

其中,高埗大桥旧址公园被列为十景之一—题为“敢为人先”,记者获悉,东莞市、高埗镇还共同启动了保护利用项目,计划投资700万元将其建设为高埗大桥旧址公园,设计为一个“开放式”的景点,以供游人参观,真正发挥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今年8月3日,一部以高埗大桥旧址为主线的微电影杀青,这部微电影主要以高埗大桥为主线,讲述高埗人在改革开放初期为走上致富道路集资建桥的艰辛历程和敢为人先的精神。

B、以“入城”为契机加快发展

“桥,一直是高埗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据高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高埗大桥(旧址)打开高埗改革开放大门。上世纪90年代中,高埗大桥(新桥)有力推进高埗改革开放历程。如今,东江梨川大桥又开启了新时代高埗改革开放新征程。

去年1月试行通车的东江梨川大桥是连接高埗镇和东莞市区的又一条重要通道。现在,开车走东江梨川大桥,十分钟就能从高埗进到东莞市区,桥,进一步拉近了高埗镇和市区的距离。

2017年3月31日,东莞召开全市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工作推进会,把全市划分为六大片区和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其中,高埗被纳入市城区片区。这宣告着高埗正式“入城”。

今年,高埗镇举行了“2018年美丽高埗城市品质提升十大亮点工程巡礼”活动,围绕“一环、三轴、五区”的城市发展思路,高埗加快“入城”步伐。

记者了解到,高埗十大亮点工程包括大广国际汽车项目、九八七茅台小镇项目、富华宏大厂厂区“三旧”改造项目、高埗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等。 这十大亮点工程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46.6亿元。

“入城”不仅成为高埗镇发展的关键词,同时有助于推动该镇突破“似城非城”的市区边缘现状等尴尬局面,实现城市建设更大提升。

亲历者

集资建桥参与者、低涌村民苏国池:村民都是乐呵呵地 来交建桥集资款

“这就是当年收建桥费的地方了。”低涌苏村一队生产队队长苏国池重回到当年集资收款地,十分感慨地回忆。当时提出集资建桥的倡议后,群众响应非常热烈。那天,他和出纳两个人搬来桌子,坐在苏氏祠堂门口准备收钱,村民们则在前面坐了几排,“很多人是乐呵呵地来交钱的。”而10块钱在当时并非一笔小数目,做一天工才能赚8分钱,10元钱可以买160多斤稻谷。

“那时候大家很齐心,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苏老回忆,那时16岁以上的人还义务帮工3天,有力支撑了大桥的建设,两年多时间就把大桥建成了。

莫满芬和莫裕均都是高埗村的居民,对于他们来讲,大桥就在村口前,可以说是直接受益。据老人回忆,以前经常要去县城赶集,有时候排队过渡都要等20多分钟,有人因为赶不上船,就游泳过江;而如果走陆路就要绕道石龙,有28公里。

通桥之后,工厂多了,人也多了,“附近厂里上班的工人常来村里租房子,很小的一间都可以租200块,还有人抢着租。”老人说,这时高埗真正迈开了发展的步伐,大家的生活也开始好了起来,老一辈的都很感谢这座大桥。

编辑:
数字报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集资建桥开致富路 积极“入城”写新篇章

金羊网  作者:谢颖  2018-08-08


金羊网记者 谢颖

改革开放初期,高埗镇距离当时的东莞县城仅七公里,但由于东江支流的阻隔,交通非常不便,当地采用地方自筹资金和群众集资的方式建成高埗大桥,并通过征收过桥费偿还农民的集资款,克服了资金难题。大桥于1984年建成通车,是一座长169.36米、宽12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此桥在全国开创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1984年5月7日,《人民日报》曾对高埗大桥实施“集资建桥,收费还贷”的创举作了报道,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

威水史

全国首创“集资建桥、收费还贷”模式

高埗三面环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出入高埗都以渡船为主,所以尽管高埗距离东莞县城直线距离仅7公里,但是出入一趟如果不走水路,走陆路就要绕道28公里,农民运送农产品到县城,往返就要花费一天的时间。

交通的极不便利,成为了制约高埗镇发展的重要因素,高埗人民期盼建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受阻于江河的高埗不甘落后,决意修桥。然而在那时,高埗经济条件十分薄弱,这样一来,通过集思广益,高埗镇委镇政府当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采用地方筹集资金和群众集资方式建桥,再通过征收过桥费,以桥养桥,并偿还农民的集资款。

当时高埗镇人口有两万多,每个户籍人口,不论年龄,都出资10元,这样一来,农民集资26万元,县拨款50万元,再从乡镇企业利润中提取了180万,共凑齐256万元,将这座连通外界的大桥建了起来。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个做法开创了全国第一座地方公路桥梁征收过桥费的先例,首创了“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为当时国家制定路桥政策提供了借鉴经验。

连通渠道一建立,就直接刺激了高埗工商业的发展,各种毛织、服装、手袋、电子、五金、建材、玩具、饮料、食品等企业纷至沓来。通车当年,高埗工农业总产值就达到3509万元,工农业产值比重则从1983年的58.8%比41.2%转变为70%比30%,高埗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1984年5月7日的《人民日报》也刊文报道高埗“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这一历史性创举,并认为此举加快了城乡发展,在一些企业单位和农副产品运销者看来,“有了桥,赢得了时间,过桥花的钱不多,得到的经济效益是很大的”。

新征程

A、规划高埗大桥旧址公园

1996年,因应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发展需要,高埗镇委镇政府在相距高埗大桥旧址100米左右的地方再选址兴建了一座新的高埗大桥,几乎与旧桥平行,一同跨越东江支流之上比邻相望,而后高埗大桥旧址也停止了收费,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旧大桥不再通行使用,但它却是目前东莞唯一一个现存的改革开放遗存建筑,不仅承载着高埗人民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精神的伟大实践,也是东莞乃至广东人民勇为天下先的重要历史见证,2004年1月8日高埗大桥旧址被列为东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名单。

近年来,高埗拉开新一轮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的序幕,启动了东江河堤升级改造工程。高埗将把环镇18公里的东江河堤打造成为靓丽的滨水景观风光带,形成“一带十景”。“十景”作为高埗展现地方特色和现代化风貌城市新形象的工程,备受关注。

其中,高埗大桥旧址公园被列为十景之一—题为“敢为人先”,记者获悉,东莞市、高埗镇还共同启动了保护利用项目,计划投资700万元将其建设为高埗大桥旧址公园,设计为一个“开放式”的景点,以供游人参观,真正发挥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今年8月3日,一部以高埗大桥旧址为主线的微电影杀青,这部微电影主要以高埗大桥为主线,讲述高埗人在改革开放初期为走上致富道路集资建桥的艰辛历程和敢为人先的精神。

B、以“入城”为契机加快发展

“桥,一直是高埗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据高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高埗大桥(旧址)打开高埗改革开放大门。上世纪90年代中,高埗大桥(新桥)有力推进高埗改革开放历程。如今,东江梨川大桥又开启了新时代高埗改革开放新征程。

去年1月试行通车的东江梨川大桥是连接高埗镇和东莞市区的又一条重要通道。现在,开车走东江梨川大桥,十分钟就能从高埗进到东莞市区,桥,进一步拉近了高埗镇和市区的距离。

2017年3月31日,东莞召开全市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工作推进会,把全市划分为六大片区和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其中,高埗被纳入市城区片区。这宣告着高埗正式“入城”。

今年,高埗镇举行了“2018年美丽高埗城市品质提升十大亮点工程巡礼”活动,围绕“一环、三轴、五区”的城市发展思路,高埗加快“入城”步伐。

记者了解到,高埗十大亮点工程包括大广国际汽车项目、九八七茅台小镇项目、富华宏大厂厂区“三旧”改造项目、高埗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等。 这十大亮点工程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46.6亿元。

“入城”不仅成为高埗镇发展的关键词,同时有助于推动该镇突破“似城非城”的市区边缘现状等尴尬局面,实现城市建设更大提升。

亲历者

集资建桥参与者、低涌村民苏国池:村民都是乐呵呵地 来交建桥集资款

“这就是当年收建桥费的地方了。”低涌苏村一队生产队队长苏国池重回到当年集资收款地,十分感慨地回忆。当时提出集资建桥的倡议后,群众响应非常热烈。那天,他和出纳两个人搬来桌子,坐在苏氏祠堂门口准备收钱,村民们则在前面坐了几排,“很多人是乐呵呵地来交钱的。”而10块钱在当时并非一笔小数目,做一天工才能赚8分钱,10元钱可以买160多斤稻谷。

“那时候大家很齐心,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苏老回忆,那时16岁以上的人还义务帮工3天,有力支撑了大桥的建设,两年多时间就把大桥建成了。

莫满芬和莫裕均都是高埗村的居民,对于他们来讲,大桥就在村口前,可以说是直接受益。据老人回忆,以前经常要去县城赶集,有时候排队过渡都要等20多分钟,有人因为赶不上船,就游泳过江;而如果走陆路就要绕道石龙,有28公里。

通桥之后,工厂多了,人也多了,“附近厂里上班的工人常来村里租房子,很小的一间都可以租200块,还有人抢着租。”老人说,这时高埗真正迈开了发展的步伐,大家的生活也开始好了起来,老一辈的都很感谢这座大桥。

编辑: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