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普通人身上也闪耀着史诗精神的光芒

来源:金羊网 作者:符畅 梁栩豪 发表时间:2018-08-10 21:45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金羊网讯 记者符畅、梁栩豪报道:8月10日下午,茅盾文学奖得主、知名作家阿来携长篇小说《机村史诗》亮相2018南国书香节,与广州读者进行了长达1个半小时的亲密交流。过程中,阿来分享了他在创作《尘埃落定》、《机村史诗》等小说背后的故事,同时也传达了他对文学创作、乡村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谈书名:重塑现代史诗的定义

《机村史诗》是阿来2005年出版的小说《空山》新版,由阿来重新拆分命名。新版本由《随风飘散》、《天火》、《达瑟与达戈》、《荒芜》、《轻雷》和《空山》六本书组成,每部又分别由一部小长篇、事物笔记和人物笔记共同构成。在分享会开头,阿来用了“恢复”一词,表明新出版的《机村史诗》实现了他最早的期待,“既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六卷本的形式也恢复了其本身应有的体量。”

阿来表示,对于史诗的定义,他赞同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的观点,即从古代到现在,史诗写作的题材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写英雄、写神灵转变为写人,尤其转变为写普通人;而体裁上,也从用诗歌赞颂的歌咏形式变成了散文诗的叙事。

“但史诗始终不变的意义是:歌颂人类在艰难前进过程中,面对各种难以逾越的障碍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的精神和气质。”阿来说,“今天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普通人,在面对艰难、困顿、没有希望的时候,依然为了生存发展而不屈不挠、坚持前行,这种精神在每个普通人身上闪耀光芒,也成为了史诗的本质。”

阿来指出,史诗还有另一层含义,即记录和表达社会变迁的轨迹和方向。当“精神”和“轨迹”结合起来的时候,就是现代史诗的定义。

谈写作:文学是我自己情感的需要

如何展现史诗的波澜壮阔?《机村史诗》的背景是一座名为机村的村庄,阿来解释,“机”是一个藏语词的对音,藏语里一种叫嘉绒语的方言里的词,意思是根,或种子。在阿来心中,他不论是写《尘埃落定》,还是《机村史诗》,都是带着“史诗意味”的。

他回忆《尘埃落定》的创作过程,前期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准备。“这个故事结束在1950年,而我是1959年出生的,这就需要很多历史材料。而我居住的地方文化教育不发达,只能依靠口头讲述来搜集资料,所以我采访了很多人,听他们讲故事。”

在阿来看来,讲故事的过程就像望远镜,可以将史实拉远和拉近。“我听到的材料已经是经过审美光芒照耀过很多次的成品,增加了很多浪漫的、英雄的内容,减少了历史中的残酷、苦难和不堪。”因此,沿着前人的足迹,写出空灵、浪漫故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处理现实题材,如《机村史诗》,没有前人写过,创作的难度会更大。

即便这样,阿来在写完之后《机村史诗》后,仍“觉得意犹未尽”,还有些边角材料没用完。阿来还分享了一则趣事:当时正值过年,嫌家中太热闹,他跑到旅行社给全家人买了去泰国的机票,然后自己留在家又补充写下12则机村笔记。

“对我来说,文学是我自己情感的需要,希望生活中有一定美的空间。空间有一部分是对别的作品的欣赏,另外就是创造我在其中的东西,表达我的情感、我对世界的认知。”阿来说,“对于写作,我的初心是善,我的追求是美。我觉得有初心与追求的前提,没有什么不可以写,如果没有写好,是我自己本事功力不够,我会再学习。”

谈乡村:要定义城乡边界,几乎已经不可能

阿来还表示,希望通过机村的经历,反映出中国所有乡村的共同经历,因为“文学不可能只写个别的东西。”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正经历城乡边界的大范围调整,要清晰定义城市和乡村,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文学作为记录的载体,阿来坦言,他不认为将来还会有所谓的“乡土文学”,因为乡村的农业也越来越依赖现代化的方式来经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将来的乡村文学,即便有,也可能会往写工业的文学方向发展。

编辑:Giabun
数字报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普通人身上也闪耀着史诗精神的光芒

金羊网  作者:符畅 梁栩豪  2018-08-10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 金羊网记者 邓勃 摄

金羊网讯 记者符畅、梁栩豪报道:8月10日下午,茅盾文学奖得主、知名作家阿来携长篇小说《机村史诗》亮相2018南国书香节,与广州读者进行了长达1个半小时的亲密交流。过程中,阿来分享了他在创作《尘埃落定》、《机村史诗》等小说背后的故事,同时也传达了他对文学创作、乡村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谈书名:重塑现代史诗的定义

《机村史诗》是阿来2005年出版的小说《空山》新版,由阿来重新拆分命名。新版本由《随风飘散》、《天火》、《达瑟与达戈》、《荒芜》、《轻雷》和《空山》六本书组成,每部又分别由一部小长篇、事物笔记和人物笔记共同构成。在分享会开头,阿来用了“恢复”一词,表明新出版的《机村史诗》实现了他最早的期待,“既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六卷本的形式也恢复了其本身应有的体量。”

阿来表示,对于史诗的定义,他赞同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的观点,即从古代到现在,史诗写作的题材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写英雄、写神灵转变为写人,尤其转变为写普通人;而体裁上,也从用诗歌赞颂的歌咏形式变成了散文诗的叙事。

“但史诗始终不变的意义是:歌颂人类在艰难前进过程中,面对各种难以逾越的障碍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的精神和气质。”阿来说,“今天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普通人,在面对艰难、困顿、没有希望的时候,依然为了生存发展而不屈不挠、坚持前行,这种精神在每个普通人身上闪耀光芒,也成为了史诗的本质。”

阿来指出,史诗还有另一层含义,即记录和表达社会变迁的轨迹和方向。当“精神”和“轨迹”结合起来的时候,就是现代史诗的定义。

谈写作:文学是我自己情感的需要

如何展现史诗的波澜壮阔?《机村史诗》的背景是一座名为机村的村庄,阿来解释,“机”是一个藏语词的对音,藏语里一种叫嘉绒语的方言里的词,意思是根,或种子。在阿来心中,他不论是写《尘埃落定》,还是《机村史诗》,都是带着“史诗意味”的。

他回忆《尘埃落定》的创作过程,前期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准备。“这个故事结束在1950年,而我是1959年出生的,这就需要很多历史材料。而我居住的地方文化教育不发达,只能依靠口头讲述来搜集资料,所以我采访了很多人,听他们讲故事。”

在阿来看来,讲故事的过程就像望远镜,可以将史实拉远和拉近。“我听到的材料已经是经过审美光芒照耀过很多次的成品,增加了很多浪漫的、英雄的内容,减少了历史中的残酷、苦难和不堪。”因此,沿着前人的足迹,写出空灵、浪漫故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处理现实题材,如《机村史诗》,没有前人写过,创作的难度会更大。

即便这样,阿来在写完之后《机村史诗》后,仍“觉得意犹未尽”,还有些边角材料没用完。阿来还分享了一则趣事:当时正值过年,嫌家中太热闹,他跑到旅行社给全家人买了去泰国的机票,然后自己留在家又补充写下12则机村笔记。

“对我来说,文学是我自己情感的需要,希望生活中有一定美的空间。空间有一部分是对别的作品的欣赏,另外就是创造我在其中的东西,表达我的情感、我对世界的认知。”阿来说,“对于写作,我的初心是善,我的追求是美。我觉得有初心与追求的前提,没有什么不可以写,如果没有写好,是我自己本事功力不够,我会再学习。”

谈乡村:要定义城乡边界,几乎已经不可能

阿来还表示,希望通过机村的经历,反映出中国所有乡村的共同经历,因为“文学不可能只写个别的东西。”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正经历城乡边界的大范围调整,要清晰定义城市和乡村,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文学作为记录的载体,阿来坦言,他不认为将来还会有所谓的“乡土文学”,因为乡村的农业也越来越依赖现代化的方式来经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将来的乡村文学,即便有,也可能会往写工业的文学方向发展。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