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核电事业摇篮 诞生更多“中国创造”

来源:金羊网 作者:程行欢 发表时间:2018-08-28 07:45

金羊网记者程行欢 实习生张宝云 

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广东、香港两地的用电问题,大亚湾核电站应运而生,于1994年5月正式建成投入商业运行,其所生产的电力70%输往香港,约占香港社会用电总量的四分之一,30%输往南方电网。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为中国商用核电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粤港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探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尝试。在经历了近40年的艰苦卓绝奋斗后,大亚湾核电站走过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奠定了我国核电发展今日的基础与格局。

威水史

人均“学费”130万法郎

培训110多名核电人才

40年多前,中国已经能制造原子弹、氢弹、核潜艇,但始终没有成功建成自己的商业核电站。在中央决策引进法国核电技术时,广东积极主动争取,最终核电站的选址敲定在了大亚湾。

“这是一个举国关注的项目。”1983年开始参与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我国核电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昝云龙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据了解,大亚湾核电站总投资40.72亿美元,而在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却少得可怜。没有资金,就创新模式,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华电力共同出资组建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负责合营建设和运行大亚湾核电站,通过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用发电收入换取外汇偿还贷款的模式解决资金难题,这就是大亚湾首创的“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模式。

没有人才,就从全国各地电力系统、核工业系统以及大学毕业生中按三倍于实际需要的比例招聘人员,优中选优送往法国、英国进行培训,以平均每人130万法郎(按当时的汇率合人民币约195万元,且仅为培训费用)的成本培训出了110多名管理和运行操纵人员。这些培训费用,在当时几乎与一个成人体重的黄金价值相当,因此这批宝贵的人才被形象地称作“黄金人”。  

大亚湾核电站被誉为“我国核电发展的摇篮”,在大亚湾核电站基础上成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广核集团,相继开发出了具有自主品牌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及其升级版CPR1000+、满足三代标准的核电技术路线ACPR1000,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ACPR1000+、华龙一号,并实现了核电站“神经中枢”数字化仪控系统、主管道自动焊等许多重大的技术创新,打破了国外垄断,成为我国核电行业重要的创新中心。

新征程

A、带动产业链整体“出海”

2015年10月21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在中英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在伦敦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投资协议,确定中广核参股投资英国欣克利角C和塞兹维尔C、控股投资布拉德韦尔B项目,其中布拉德韦尔B项目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这是“华龙一号”首次落地西方发达国家,英国核电项目也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中英合作的旗舰项目。

现任中广核董事长、第一代“黄金人”贺禹,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立业之本、发展之基,把打造核电强企,实现核电“走出去”国家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方向。

2010年,贺禹主持中广核工作后,在前期核电技术积累和研发的基础上,部署了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系统性研发,仅仅数年就研发出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国产化率达到近90%,技术指标与美、法、俄等核电强国的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同一水平,一举实现了我国核电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大突破。

在贺禹看来,中广核的发展与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休戚相关,创新发展要走出企业自身,要与产业形成联动。为快速提升和核电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2014年中广核牵头组建了我国核电产业联盟,组织产业链上下游80多家企业成立了核电设备研发中心,形成了强大的创新集群,有力支撑了我国核电的安全高效发展。

B、打造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

在核电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广核沿着“让天更蓝、水更清”的思路,按照“以核为主、有限相关多元”的原则,沿着电力与核能产业价值链推动多元化发展,重点培育产业链金融、非动力核技术应用、节能环保等新兴业务。目前,中广核已构建起核电、核燃料、新能源、金融与新兴业务协同发展的“4+X”产业布局,中广核电力、中广核矿业、中广核新能源、中广核核技术4大上市平台资本布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区域布局,当年国家零资本投入的大亚湾核电站已经滚动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6500亿元的特大清洁能源集团。

成立于2014年6月的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短短四年中,先后在英国、法国、比利时、爱尔兰、荷兰、瑞典等多个国家,通过并购及自主开发建设拥有了超过150万千瓦的风电和太阳能资产,迅速发展为法国第五大清洁能源运营商。截至2017年底,中广核完成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布局,海外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掌握了超过1000万千瓦的待建项目资源。

从大亚湾核电站两台机组,到如今拥有28台在运在建机组的全球第三大核电企业,从核电领域的小学生,到如今国际核电舞台上的重量级选手,从核电到更广阔的清洁能源领域,当年大亚湾畔种下的一颗种子,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大亚湾核电站和中广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而核电是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中广核从大亚湾走向世界的历程,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

亲历者

中广核首任董事长昝云龙:

大家只有一个想法搞好咱们的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的奠基者之一,中广核首任董事长昝云龙今年已经84岁高龄,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他的思维仍然敏捷清晰。1983年年初,昝云龙受时任电力部副部长、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邀请,南下筹建大亚湾核电站。

从1983年初到1986年初,昝云龙所在的团队主要完成了三大合同谈判:“一个是核电站核岛供应合同,一个是常规岛合同,还有一个是整个工程技术服务合同,就是核电站总技术顾问合同。另外完成了和港方合营合同谈判和相关附件,还完成前期现场场地准备,就是征地和场地平整等工作。”

在执行项目中,遇到了以前从未想过困难。缺乏经验是中方人员都按土法子来操作工程,如管道安装和焊接,外方专家和人员都是用对管机固定的机械操作,我们却靠人工抱着去对接,很容易造成各种误差,影响抗震功能。经过数次整改仍未能解决后,中方只能忍痛把管道工程全部交回给法国人。中国建筑方吸取了惨痛的教训,吸收了国外先进的建设经验,在随后的岭澳一期建设中独当一面,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昝老告诉记者,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型商业核电建设的起点,带动着我国大型核电事业的发展,“这个项目是举国之力建设的,很多人进来工作是没有拿工资的,甚至有些来回的路费都是自己负责,大家只有一个期待,就是为了搞好我们的核电站。”

编辑:木东
数字报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核电事业摇篮 诞生更多“中国创造”

金羊网  作者:程行欢  2018-08-28

金羊网记者程行欢 实习生张宝云 

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广东、香港两地的用电问题,大亚湾核电站应运而生,于1994年5月正式建成投入商业运行,其所生产的电力70%输往香港,约占香港社会用电总量的四分之一,30%输往南方电网。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为中国商用核电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粤港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探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尝试。在经历了近40年的艰苦卓绝奋斗后,大亚湾核电站走过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奠定了我国核电发展今日的基础与格局。

威水史

人均“学费”130万法郎

培训110多名核电人才

40年多前,中国已经能制造原子弹、氢弹、核潜艇,但始终没有成功建成自己的商业核电站。在中央决策引进法国核电技术时,广东积极主动争取,最终核电站的选址敲定在了大亚湾。

“这是一个举国关注的项目。”1983年开始参与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我国核电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昝云龙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据了解,大亚湾核电站总投资40.72亿美元,而在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却少得可怜。没有资金,就创新模式,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华电力共同出资组建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负责合营建设和运行大亚湾核电站,通过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用发电收入换取外汇偿还贷款的模式解决资金难题,这就是大亚湾首创的“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模式。

没有人才,就从全国各地电力系统、核工业系统以及大学毕业生中按三倍于实际需要的比例招聘人员,优中选优送往法国、英国进行培训,以平均每人130万法郎(按当时的汇率合人民币约195万元,且仅为培训费用)的成本培训出了110多名管理和运行操纵人员。这些培训费用,在当时几乎与一个成人体重的黄金价值相当,因此这批宝贵的人才被形象地称作“黄金人”。  

大亚湾核电站被誉为“我国核电发展的摇篮”,在大亚湾核电站基础上成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广核集团,相继开发出了具有自主品牌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及其升级版CPR1000+、满足三代标准的核电技术路线ACPR1000,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ACPR1000+、华龙一号,并实现了核电站“神经中枢”数字化仪控系统、主管道自动焊等许多重大的技术创新,打破了国外垄断,成为我国核电行业重要的创新中心。

新征程

A、带动产业链整体“出海”

2015年10月21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在中英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在伦敦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投资协议,确定中广核参股投资英国欣克利角C和塞兹维尔C、控股投资布拉德韦尔B项目,其中布拉德韦尔B项目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这是“华龙一号”首次落地西方发达国家,英国核电项目也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中英合作的旗舰项目。

现任中广核董事长、第一代“黄金人”贺禹,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立业之本、发展之基,把打造核电强企,实现核电“走出去”国家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方向。

2010年,贺禹主持中广核工作后,在前期核电技术积累和研发的基础上,部署了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系统性研发,仅仅数年就研发出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国产化率达到近90%,技术指标与美、法、俄等核电强国的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同一水平,一举实现了我国核电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大突破。

在贺禹看来,中广核的发展与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休戚相关,创新发展要走出企业自身,要与产业形成联动。为快速提升和核电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2014年中广核牵头组建了我国核电产业联盟,组织产业链上下游80多家企业成立了核电设备研发中心,形成了强大的创新集群,有力支撑了我国核电的安全高效发展。

B、打造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

在核电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广核沿着“让天更蓝、水更清”的思路,按照“以核为主、有限相关多元”的原则,沿着电力与核能产业价值链推动多元化发展,重点培育产业链金融、非动力核技术应用、节能环保等新兴业务。目前,中广核已构建起核电、核燃料、新能源、金融与新兴业务协同发展的“4+X”产业布局,中广核电力、中广核矿业、中广核新能源、中广核核技术4大上市平台资本布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区域布局,当年国家零资本投入的大亚湾核电站已经滚动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6500亿元的特大清洁能源集团。

成立于2014年6月的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短短四年中,先后在英国、法国、比利时、爱尔兰、荷兰、瑞典等多个国家,通过并购及自主开发建设拥有了超过150万千瓦的风电和太阳能资产,迅速发展为法国第五大清洁能源运营商。截至2017年底,中广核完成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布局,海外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掌握了超过1000万千瓦的待建项目资源。

从大亚湾核电站两台机组,到如今拥有28台在运在建机组的全球第三大核电企业,从核电领域的小学生,到如今国际核电舞台上的重量级选手,从核电到更广阔的清洁能源领域,当年大亚湾畔种下的一颗种子,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大亚湾核电站和中广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而核电是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中广核从大亚湾走向世界的历程,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

亲历者

中广核首任董事长昝云龙:

大家只有一个想法搞好咱们的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的奠基者之一,中广核首任董事长昝云龙今年已经84岁高龄,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他的思维仍然敏捷清晰。1983年年初,昝云龙受时任电力部副部长、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邀请,南下筹建大亚湾核电站。

从1983年初到1986年初,昝云龙所在的团队主要完成了三大合同谈判:“一个是核电站核岛供应合同,一个是常规岛合同,还有一个是整个工程技术服务合同,就是核电站总技术顾问合同。另外完成了和港方合营合同谈判和相关附件,还完成前期现场场地准备,就是征地和场地平整等工作。”

在执行项目中,遇到了以前从未想过困难。缺乏经验是中方人员都按土法子来操作工程,如管道安装和焊接,外方专家和人员都是用对管机固定的机械操作,我们却靠人工抱着去对接,很容易造成各种误差,影响抗震功能。经过数次整改仍未能解决后,中方只能忍痛把管道工程全部交回给法国人。中国建筑方吸取了惨痛的教训,吸收了国外先进的建设经验,在随后的岭澳一期建设中独当一面,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昝老告诉记者,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型商业核电建设的起点,带动着我国大型核电事业的发展,“这个项目是举国之力建设的,很多人进来工作是没有拿工资的,甚至有些来回的路费都是自己负责,大家只有一个期待,就是为了搞好我们的核电站。”

编辑:木东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