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撤退!广州黄埔大吉沙岛有史以来第一次应急撤离岛上人员

来源:金羊网 作者:梁怿韬 发表时间:2018-09-16 21:36


大吉沙岛资料图片 记者 何奔 摄

从大吉沙岛上撤离的居民,在黄埔体育馆安全避风 记者 梁怿韬 摄

大风大雨大家都平安

金羊网讯 记者梁怿韬报道 “1983年那次,岛上出现管涌;去年那次,我们想撤,发现水都涨上来了,也只好再一次和水斗争。今天,真的和过去不一样。”9月16日傍晚,尽管强台风“山竹”的风雨依然在室外呼啸着,但广州市黄埔区下沙股份经济联社董事长张培新,可以和一众生活在大吉沙岛的乡亲在黄埔区体育馆结实的馆体内躲避风雨,不用如过去般为防风抗洪而烦恼。就在一天之前,他和黄埔区黄埔街道办事处的一众工作人员,一同上岛劝离所有乡亲,换来了全岛168名常住居民的生命安全。

大吉沙岛:闹市中江心小岛,台风来临常遭水浸

大吉沙岛,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鱼珠东南的珠江江心。和岸上正在建设的广州第二CBD相比,该岛至今仍保存大片农田,岛内主要收入亦以农业为主。近年来,偶有广州市区居民或外地游客前往这座迄今为止只能坐船才能登上的小岛,体验都市中的田园风光。

“一旦下大雨,特别是打台风,这个岛就有水浸的风险。”张培新说,小岛地处位置特殊,强台风袭击珠江口,令广州吹偏东大风时,大风极易把江水往小岛推,导致水浸。在张培新的印象中,1983年袭击珠江口的9号台风,导致大吉沙水浸严重;此后每逢台风天到来,大吉沙都要水浸一轮。在2017年天鸽台风来袭期间,张培新和乡亲们,有了水浸来临前把岛民转移到安全地方的想法。由于决定撤岛的时间较晚,风急浪高的珠江已经停航,船只无法靠岸,张培新和乡亲们只能再一次看着农作物被淹,乡亲们努力保卫居住点。

“这一次,一定要做好准备。”

2018年9月16日,强台风“山竹”袭击珠江口。早在约一周前,气象台便已对此作出预报。基层政府部门,开始关注大吉沙岛再一次于台风中的命运。

“9月11日,全区第一次开防台风动员会,第二天,我们召开街道自己的防台风会,大吉沙岛如何安排,成了我们的工作重点。”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道党工委书记阎新民介绍,“保生命安全全岛居民撤退”再一次成为选择。

“把岛上居民劝离家园,并非易事。”阎新民介绍,长期生活在岛上,忽然说要撤,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9月13日,他和街道工作人员,连同经济联社工作人员首次上岛劝离,便发现岛上居民对大吉沙岛“深深的爱”---一部分人不想离开,有的岛民还从未离开过这个岛。

“第一次劝劝不动,只好劝第二次。”阎新民说,9月15日眼看着“山竹”要来了,街道再一次召开全街防台风动员大会。当天下午14时许,40多名街道加联社工作人员,再次上岛,对全岛岛民进行离岛劝说。

“下午4点,全部游客被劝出岛;5点钟,第一批40多名岛民愿意出岛,我们派船过去接再转运上大巴;到了6点,又有一批;7点,还有一批。”阎新民说,此时岛上还有极个别岛民,挂念农作物或者自己的渔船等财产,不舍离岛。在一众工作人员的努力相劝下,168名规划需撤离的岛民,全部撤出。

岛民岸上临时安置,留下25名“勇士”守岛抢险

168名岛民被撤到岸上后,按照各自意愿,有117人选择投靠各自亲友暂住;剩下的51人,被安排到黄埔区体育馆暂住。这里,是黄埔区规划的应急避险场所。

“一开始还担心大家不习惯,后来一看大家没怨言,我就安心了。”张培新说。记者9月16日到访黄埔区体育馆时发现,不少岛民躺在政府发放的临时床铺上休息;有岛民在下棋打牌,也有岛民在看书;岛民中不乏有小朋友,聚集在体育馆一台投影仪前看动画片;年老和身体不舒服的岛民,则接受现场医护人员检查身体。据悉,有两名身体抱恙的岛民,通过本次撤离,被转移至附近医院,接受更专业的治疗。为了照顾岛民,黄埔区民政局和黄埔街道,通过储备食物和机关食堂,为岛民提供每天早午晚夜宵四顿饭。除了让岛民吃得饱,黄埔区体育馆还安排了淋浴和洗手间供岛民使用。不少在雨中被淋湿的岛民,第一时间就可更衣洗澡。

“我们对岛民撤离做了规划,不仅是暂住场地,还有岛上留守工作,最终能说服大家撤离。”阎新民说,街道安排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参与布置庇护场所,给岛民家的温暖。由多个政府部门及村社干部组成的25人驻守人员,留守岛上,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排除险情,保障岛上常住居民留下的财产的安全。

广州黄埔超两万人台风期间应急撤离,未来大吉沙岛有望告别“逢风必浸”

据悉,广州市黄埔区,从各种隐患场所,疏散了超过2万人,这其中既有来广州从事各种建设项目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有广州本地居民。每多一位被转移者,都意味着多一人在“山竹”来袭中获得安全。

针对“逢风必浸”的特点,广州市黄埔区,计划对该岛进行观光农业项目改造,既保留该岛“都市田园”风貌,同时提升居民收入,亦能确保防洪设施可抵御频发的水患。

编辑: alan
数字报

全体撤退!广州黄埔大吉沙岛有史以来第一次应急撤离岛上人员

金羊网  作者:梁怿韬  2018-09-16


大吉沙岛资料图片 记者 何奔 摄

从大吉沙岛上撤离的居民,在黄埔体育馆安全避风 记者 梁怿韬 摄

大风大雨大家都平安

金羊网讯 记者梁怿韬报道 “1983年那次,岛上出现管涌;去年那次,我们想撤,发现水都涨上来了,也只好再一次和水斗争。今天,真的和过去不一样。”9月16日傍晚,尽管强台风“山竹”的风雨依然在室外呼啸着,但广州市黄埔区下沙股份经济联社董事长张培新,可以和一众生活在大吉沙岛的乡亲在黄埔区体育馆结实的馆体内躲避风雨,不用如过去般为防风抗洪而烦恼。就在一天之前,他和黄埔区黄埔街道办事处的一众工作人员,一同上岛劝离所有乡亲,换来了全岛168名常住居民的生命安全。

大吉沙岛:闹市中江心小岛,台风来临常遭水浸

大吉沙岛,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鱼珠东南的珠江江心。和岸上正在建设的广州第二CBD相比,该岛至今仍保存大片农田,岛内主要收入亦以农业为主。近年来,偶有广州市区居民或外地游客前往这座迄今为止只能坐船才能登上的小岛,体验都市中的田园风光。

“一旦下大雨,特别是打台风,这个岛就有水浸的风险。”张培新说,小岛地处位置特殊,强台风袭击珠江口,令广州吹偏东大风时,大风极易把江水往小岛推,导致水浸。在张培新的印象中,1983年袭击珠江口的9号台风,导致大吉沙水浸严重;此后每逢台风天到来,大吉沙都要水浸一轮。在2017年天鸽台风来袭期间,张培新和乡亲们,有了水浸来临前把岛民转移到安全地方的想法。由于决定撤岛的时间较晚,风急浪高的珠江已经停航,船只无法靠岸,张培新和乡亲们只能再一次看着农作物被淹,乡亲们努力保卫居住点。

“这一次,一定要做好准备。”

2018年9月16日,强台风“山竹”袭击珠江口。早在约一周前,气象台便已对此作出预报。基层政府部门,开始关注大吉沙岛再一次于台风中的命运。

“9月11日,全区第一次开防台风动员会,第二天,我们召开街道自己的防台风会,大吉沙岛如何安排,成了我们的工作重点。”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道党工委书记阎新民介绍,“保生命安全全岛居民撤退”再一次成为选择。

“把岛上居民劝离家园,并非易事。”阎新民介绍,长期生活在岛上,忽然说要撤,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9月13日,他和街道工作人员,连同经济联社工作人员首次上岛劝离,便发现岛上居民对大吉沙岛“深深的爱”---一部分人不想离开,有的岛民还从未离开过这个岛。

“第一次劝劝不动,只好劝第二次。”阎新民说,9月15日眼看着“山竹”要来了,街道再一次召开全街防台风动员大会。当天下午14时许,40多名街道加联社工作人员,再次上岛,对全岛岛民进行离岛劝说。

“下午4点,全部游客被劝出岛;5点钟,第一批40多名岛民愿意出岛,我们派船过去接再转运上大巴;到了6点,又有一批;7点,还有一批。”阎新民说,此时岛上还有极个别岛民,挂念农作物或者自己的渔船等财产,不舍离岛。在一众工作人员的努力相劝下,168名规划需撤离的岛民,全部撤出。

岛民岸上临时安置,留下25名“勇士”守岛抢险

168名岛民被撤到岸上后,按照各自意愿,有117人选择投靠各自亲友暂住;剩下的51人,被安排到黄埔区体育馆暂住。这里,是黄埔区规划的应急避险场所。

“一开始还担心大家不习惯,后来一看大家没怨言,我就安心了。”张培新说。记者9月16日到访黄埔区体育馆时发现,不少岛民躺在政府发放的临时床铺上休息;有岛民在下棋打牌,也有岛民在看书;岛民中不乏有小朋友,聚集在体育馆一台投影仪前看动画片;年老和身体不舒服的岛民,则接受现场医护人员检查身体。据悉,有两名身体抱恙的岛民,通过本次撤离,被转移至附近医院,接受更专业的治疗。为了照顾岛民,黄埔区民政局和黄埔街道,通过储备食物和机关食堂,为岛民提供每天早午晚夜宵四顿饭。除了让岛民吃得饱,黄埔区体育馆还安排了淋浴和洗手间供岛民使用。不少在雨中被淋湿的岛民,第一时间就可更衣洗澡。

“我们对岛民撤离做了规划,不仅是暂住场地,还有岛上留守工作,最终能说服大家撤离。”阎新民说,街道安排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参与布置庇护场所,给岛民家的温暖。由多个政府部门及村社干部组成的25人驻守人员,留守岛上,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排除险情,保障岛上常住居民留下的财产的安全。

广州黄埔超两万人台风期间应急撤离,未来大吉沙岛有望告别“逢风必浸”

据悉,广州市黄埔区,从各种隐患场所,疏散了超过2万人,这其中既有来广州从事各种建设项目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有广州本地居民。每多一位被转移者,都意味着多一人在“山竹”来袭中获得安全。

针对“逢风必浸”的特点,广州市黄埔区,计划对该岛进行观光农业项目改造,既保留该岛“都市田园”风貌,同时提升居民收入,亦能确保防洪设施可抵御频发的水患。

编辑: 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