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透过镜头重新理解妈妈——“这个憨厚善良的母亲给了我金子般的幸福”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18-10-16 07:45
■阿半小时候,妈妈抱着他。
■阿半妈妈年轻时的模样是这样的。
■在镜头中,阿半的妈妈动情地回忆年轻时的故事。

  从严厉到温柔,他透过镜头重新理解妈妈——

  爱碎碎念、脾气暴烈、爱钱如命,是阿半记忆中妈妈的形象。她总念叨自己小时候有多苦,此时阿半常会不耐烦地回一句:“谁年轻时不是这样?”

  直到有一天,阿半拿起摄像机,架在妈妈面前,用光影记录这位自己最亲近的人。他们如平常那样互相调侃、对话。慢慢地,妈妈的人生在阿半的脑海中由一个个破碎的点,逐渐连成线,再由线织成致密发光的缎面。这缎面上闪耀着的光,让他更理解母亲。“这个憨厚、直爽、粗鲁但无比善良的母亲,原来给了我那么多金子般的幸福。”在纪录片的创作手记中,阿半如此写道。

  几颗龙眼换来一顿暴揍

  阿半出生在福建省漳州市,他记得,母亲常和别人吵架,甚至打架,能动手的事情绝不动口。而自己挨打的疼痛记忆也总能穿过岁月,一下子涌到眼前。

  阿半上小学低年级时的一个夏日,他正在屋后玩,看到隔壁邻居家的龙眼树枝伸到了自家的院子里,便折下来,摘了龙眼尝了尝,感到甜甜的。他拿了一些给妈妈,想让她也尝一尝。

  妈妈非常严肃地问他:“龙眼是哪里来的?”知道情况后,她拖着小阿半到邻居家里跪下道歉,打断了三个衣架,再把龙眼还给邻居。阿半很委屈,自己明明是一片孝心,非但没有让妈妈感动,反而挨了一顿揍。

  回家后,妈妈一边用药油给阿半抹身上的伤痕,一边哭着告诉他:“我知道龙眼不是你偷的,我只是希望你有志气一点,不要让别人觉得我们搬出来,就只能捡别人掉下的。”那时阿半的爸爸、妈妈刚和爷爷、奶奶分家,妈妈很犟,觉得自己一定要把孩子教好,不能被人说闲话。小时候的阿半只觉得此次挨打不可思议,当时的他还不能理解复杂的成人世界。

  妈妈虽然严厉,也有温情的时刻。小时候阿半家经济条件不好,但是每年儿童节,无论多忙,妈妈都会拉着阿半的手,经嵩鼓码头搭船去厦门,吃一份9元的儿童套餐,玩一次3元的碰碰车,然后再坐一个多小时的船回家。

  一个理解妈妈的新角度

  2015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阿半参与了一个名为“族印·家庭相册”的纪录片项目,以家庭成员为对象拍摄微电影。阿半第一时间想到了妈妈,她像火一样热情,也很健谈。他自信对妈妈的故事已经熟稔于心,写出了一个“完美的脚本”,导师看了脚本也觉得很有趣。在连续的跟拍中,他需要站在妈妈的角度理解问题,跟她的关系便更近了一层。

  一开始,阿半的妈妈在拍摄前会先化妆,检查镜头中的自己是不是好看,确认自己回答得好不好。结果这些镜头都用不上。

  跟拍了一周之后,妈妈也习惯了镜头的存在。去到哪里拍摄,别人问起她的儿子在干嘛,她都会自豪地回答:“拍我啦,做作业。”这甚至变成她的一句口头禅。

  纪录片完成之后,阿半的妈妈偶尔会看看片子,每看一次就哭一次。头两次是大哭,后面是边看边笑。她一开始还会不好意思,后来遇到有客人来访就推荐说:“这是我儿子拍我的。”这对她来说,是儿子献给她的一份珍贵礼物。

  说起妈妈首先想到“钱”

  影片开头,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中,阿半的妈妈蘸着唾沫,开心地点钞票。阿半说,说起妈妈,他能想到的多半是和钱有关的形容词。她小气,买什么都说贵,让别人便宜一点。她常说算钱是她最大的爱好,所以阿半常常看她把钱包里面的钱掏出来,用橡皮条绑成一叠叠的,再认真兴奋地点算起来。但这或许和她的经历分不开。

  阿半的妈妈生长在一个杂货商家庭,从小就替家人看顾铺子。13岁小学辍学后,妈妈做了人生中第一个令她感到自豪的决定——去厦门码头摆摊卖菜,凌晨3时许出发,骑车进货、挑菜到码头,赶6时许的船,到厦门差不多7时了。那时候她觉得赚钱好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在那个岛上,她遇见了后来的丈夫。

  在阿半眼里,妈妈是一个精明的媳妇,只是在那个新家庭里并不讨好。阿半的爸爸一直帮着爷爷做维修生意,妈妈劝他既然成家了就要独立去赚钱,为此和家里闹得很僵。

  一年多后的1991年,阿半出生了。他刚满月,妈妈就背着他,和爸爸一起搬出原来的家,一切从头开始。夫妻俩花2000元搭铁屋做成店铺,旁边用木藤条加上泥灰搭了间房子。一家人铺席子在地上睡,到了下雨天,就得移席子,不然便会淋雨,煤炉也会熄火,得重新起火。

  说到这,妈妈忍不住落泪:“那个时候好拼,觉得要多赚钱,你们才有好的前途。”阿半和妹妹在一旁却被这段经历逗笑了。他说,自己听这些故事听了很多遍,只是不知道当时是因为自己出生才让妈妈下决心搬出去独立生活。

  后来,阿半家里的厂子越开越大,妈妈用做买卖和炒股的钱,开起了超市。一家人终于离开了石板房老家,搬进了他们自己建的、当时村里最好的小洋楼。那便是父母为他们心爱的孩子拼搏、收获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回到离妈妈最近的地方

  在阿半的眼里,如今的妈妈已经没有了在老家时那种盛气凌人。她成了那个在阿半高考后哭着求他不要去北京,宁愿养他一辈子的人;成了那个要儿子在大学毕业后回家工作,担心有一天睡着了就醒不过来,连最后一面都不能见儿子,又胆小又温柔的妈妈。

  妈妈每天都要烧香拜神。在片中,她拿起三炷香,嘴里念念有词,祈求丈夫事业顺利、儿女健康平安。阿半问她: “你帮我向神明求了那么多的愿,那你自已有什么愿望吗?”

  她把香插到香炉里说: “你毕业回家就好了,人家就会说我养了个研究生儿子没在外面流浪,回家啦!”阿半将这理解为,妈妈在宣告自己老了。他心想,年少那些难以理解的挨打,那一个个3时起床的凌晨,那一年一次的9元儿童套餐,妈妈亲手养育的这个儿子,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她为维护这个家庭的尊严,隐忍而倔强的爱呢?

  4个月前,由于家人身体不好,加上创业公司已进入稳定阶段,阿半决定从广州搬回厦门工作,那里离老家很近。但这意味着,在原来的城市建立的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开始。他知道,这个决定一部分是因为妈妈而作出的,看着儿子的衣服一箱箱地往家里寄,阿半的妈妈乐得合不拢嘴。

  “童年跟母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常常沉浸在习惯里。习惯地嘲笑她、讽刺她,和她开各种各样的玩笑,却忘记了她身为母亲,和我这个儿子之间最深情的那份联结。感谢母亲,也感谢那一部纪录片,带我重新探索我的母亲,让我不仅真正地明白她年轻时的不容易,明白她养育我的艰辛,更明白这个憨厚、直爽、粗鲁但无比善良的母亲,原来给了我那么多金子般的幸福。”在纪录片的创作手记中,阿半如此写道。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阿半为化名。部分内容参考纪录片创作手记《爱与哀愁:说出你的家族故事 》一书。)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陈红艳 ■采写: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图片来源:纪录片《我的“钱鬼”老母》视频截图

编辑: alan
数字报

他透过镜头重新理解妈妈——“这个憨厚善良的母亲给了我金子般的幸福”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  2018-10-16
■阿半小时候,妈妈抱着他。
■阿半妈妈年轻时的模样是这样的。
■在镜头中,阿半的妈妈动情地回忆年轻时的故事。

  从严厉到温柔,他透过镜头重新理解妈妈——

  爱碎碎念、脾气暴烈、爱钱如命,是阿半记忆中妈妈的形象。她总念叨自己小时候有多苦,此时阿半常会不耐烦地回一句:“谁年轻时不是这样?”

  直到有一天,阿半拿起摄像机,架在妈妈面前,用光影记录这位自己最亲近的人。他们如平常那样互相调侃、对话。慢慢地,妈妈的人生在阿半的脑海中由一个个破碎的点,逐渐连成线,再由线织成致密发光的缎面。这缎面上闪耀着的光,让他更理解母亲。“这个憨厚、直爽、粗鲁但无比善良的母亲,原来给了我那么多金子般的幸福。”在纪录片的创作手记中,阿半如此写道。

  几颗龙眼换来一顿暴揍

  阿半出生在福建省漳州市,他记得,母亲常和别人吵架,甚至打架,能动手的事情绝不动口。而自己挨打的疼痛记忆也总能穿过岁月,一下子涌到眼前。

  阿半上小学低年级时的一个夏日,他正在屋后玩,看到隔壁邻居家的龙眼树枝伸到了自家的院子里,便折下来,摘了龙眼尝了尝,感到甜甜的。他拿了一些给妈妈,想让她也尝一尝。

  妈妈非常严肃地问他:“龙眼是哪里来的?”知道情况后,她拖着小阿半到邻居家里跪下道歉,打断了三个衣架,再把龙眼还给邻居。阿半很委屈,自己明明是一片孝心,非但没有让妈妈感动,反而挨了一顿揍。

  回家后,妈妈一边用药油给阿半抹身上的伤痕,一边哭着告诉他:“我知道龙眼不是你偷的,我只是希望你有志气一点,不要让别人觉得我们搬出来,就只能捡别人掉下的。”那时阿半的爸爸、妈妈刚和爷爷、奶奶分家,妈妈很犟,觉得自己一定要把孩子教好,不能被人说闲话。小时候的阿半只觉得此次挨打不可思议,当时的他还不能理解复杂的成人世界。

  妈妈虽然严厉,也有温情的时刻。小时候阿半家经济条件不好,但是每年儿童节,无论多忙,妈妈都会拉着阿半的手,经嵩鼓码头搭船去厦门,吃一份9元的儿童套餐,玩一次3元的碰碰车,然后再坐一个多小时的船回家。

  一个理解妈妈的新角度

  2015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阿半参与了一个名为“族印·家庭相册”的纪录片项目,以家庭成员为对象拍摄微电影。阿半第一时间想到了妈妈,她像火一样热情,也很健谈。他自信对妈妈的故事已经熟稔于心,写出了一个“完美的脚本”,导师看了脚本也觉得很有趣。在连续的跟拍中,他需要站在妈妈的角度理解问题,跟她的关系便更近了一层。

  一开始,阿半的妈妈在拍摄前会先化妆,检查镜头中的自己是不是好看,确认自己回答得好不好。结果这些镜头都用不上。

  跟拍了一周之后,妈妈也习惯了镜头的存在。去到哪里拍摄,别人问起她的儿子在干嘛,她都会自豪地回答:“拍我啦,做作业。”这甚至变成她的一句口头禅。

  纪录片完成之后,阿半的妈妈偶尔会看看片子,每看一次就哭一次。头两次是大哭,后面是边看边笑。她一开始还会不好意思,后来遇到有客人来访就推荐说:“这是我儿子拍我的。”这对她来说,是儿子献给她的一份珍贵礼物。

  说起妈妈首先想到“钱”

  影片开头,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中,阿半的妈妈蘸着唾沫,开心地点钞票。阿半说,说起妈妈,他能想到的多半是和钱有关的形容词。她小气,买什么都说贵,让别人便宜一点。她常说算钱是她最大的爱好,所以阿半常常看她把钱包里面的钱掏出来,用橡皮条绑成一叠叠的,再认真兴奋地点算起来。但这或许和她的经历分不开。

  阿半的妈妈生长在一个杂货商家庭,从小就替家人看顾铺子。13岁小学辍学后,妈妈做了人生中第一个令她感到自豪的决定——去厦门码头摆摊卖菜,凌晨3时许出发,骑车进货、挑菜到码头,赶6时许的船,到厦门差不多7时了。那时候她觉得赚钱好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在那个岛上,她遇见了后来的丈夫。

  在阿半眼里,妈妈是一个精明的媳妇,只是在那个新家庭里并不讨好。阿半的爸爸一直帮着爷爷做维修生意,妈妈劝他既然成家了就要独立去赚钱,为此和家里闹得很僵。

  一年多后的1991年,阿半出生了。他刚满月,妈妈就背着他,和爸爸一起搬出原来的家,一切从头开始。夫妻俩花2000元搭铁屋做成店铺,旁边用木藤条加上泥灰搭了间房子。一家人铺席子在地上睡,到了下雨天,就得移席子,不然便会淋雨,煤炉也会熄火,得重新起火。

  说到这,妈妈忍不住落泪:“那个时候好拼,觉得要多赚钱,你们才有好的前途。”阿半和妹妹在一旁却被这段经历逗笑了。他说,自己听这些故事听了很多遍,只是不知道当时是因为自己出生才让妈妈下决心搬出去独立生活。

  后来,阿半家里的厂子越开越大,妈妈用做买卖和炒股的钱,开起了超市。一家人终于离开了石板房老家,搬进了他们自己建的、当时村里最好的小洋楼。那便是父母为他们心爱的孩子拼搏、收获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回到离妈妈最近的地方

  在阿半的眼里,如今的妈妈已经没有了在老家时那种盛气凌人。她成了那个在阿半高考后哭着求他不要去北京,宁愿养他一辈子的人;成了那个要儿子在大学毕业后回家工作,担心有一天睡着了就醒不过来,连最后一面都不能见儿子,又胆小又温柔的妈妈。

  妈妈每天都要烧香拜神。在片中,她拿起三炷香,嘴里念念有词,祈求丈夫事业顺利、儿女健康平安。阿半问她: “你帮我向神明求了那么多的愿,那你自已有什么愿望吗?”

  她把香插到香炉里说: “你毕业回家就好了,人家就会说我养了个研究生儿子没在外面流浪,回家啦!”阿半将这理解为,妈妈在宣告自己老了。他心想,年少那些难以理解的挨打,那一个个3时起床的凌晨,那一年一次的9元儿童套餐,妈妈亲手养育的这个儿子,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她为维护这个家庭的尊严,隐忍而倔强的爱呢?

  4个月前,由于家人身体不好,加上创业公司已进入稳定阶段,阿半决定从广州搬回厦门工作,那里离老家很近。但这意味着,在原来的城市建立的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开始。他知道,这个决定一部分是因为妈妈而作出的,看着儿子的衣服一箱箱地往家里寄,阿半的妈妈乐得合不拢嘴。

  “童年跟母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常常沉浸在习惯里。习惯地嘲笑她、讽刺她,和她开各种各样的玩笑,却忘记了她身为母亲,和我这个儿子之间最深情的那份联结。感谢母亲,也感谢那一部纪录片,带我重新探索我的母亲,让我不仅真正地明白她年轻时的不容易,明白她养育我的艰辛,更明白这个憨厚、直爽、粗鲁但无比善良的母亲,原来给了我那么多金子般的幸福。”在纪录片的创作手记中,阿半如此写道。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阿半为化名。部分内容参考纪录片创作手记《爱与哀愁:说出你的家族故事 》一书。)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陈红艳 ■采写: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图片来源:纪录片《我的“钱鬼”老母》视频截图

编辑: 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