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流行文化40年之九——“走在大街上,远处飘来倪惠英的粤曲声”

来源:金羊网 作者:何晶 黄巍俊 发表时间:2018-10-20 20:46

当年《杨门女将》火爆之时,秦牧曾这样描述粤剧流行的盛况;今年,《柳毅奇缘》登上大银幕,又吸引一批年轻观众……

文/金羊网记者何晶

视频制作/黄巍俊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清代一首竹枝词,曾如此描绘当年人们观看粤剧的盛况。

然而,随着娱乐方式日渐丰富,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逐渐从主流走向边缘。强烈的危机感,让粤剧人开始探寻新的发展之路。

关注现代审美,走近年轻观众,联手网络游戏,从舞台走上银幕……思想开放的广东粤剧人“摸着石头过河”,在遵循传统之余大胆突围,努力让古老的粤剧以现代时尚的面貌走向更多观众。

柳毅奇缘剧照

巅峰:《杨门女将》连演30场,观众漏夜排队买票

“当年在中山纪念堂上演粤剧,观众要漏夜排队才能买到票。如果你有演出票送人,那可是份大大的厚礼。”著名粤剧演员倪惠英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属于粤剧的好时光。

1978年,22岁的倪惠英成为粤剧舞台上闪耀的新星,她主演的《杨门女将》在中山纪念堂连演30场,每天两场,演出票仍然供不应求。这是在革命样板戏之后第一次复兴传统戏剧,倪惠英自己给家人买票,也只能买到场馆西区的边缘位置。著名作家秦牧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走在大街上,远处飘来倪惠英的粤曲声。”

倪惠英幼时家住广州西关,最常去的地方是文化公园。“公园里经常有人做大戏,好几个剧团同时演,最多的时候能有七八个剧团。”从小耳濡目染,粤剧的种子播在她心底。8岁那年,倪惠英被选中参演大型史诗歌舞剧《东方红》,她第一次踏上中山纪念堂的舞台。“看到这么宏伟的建筑,五彩斑斓的琉璃瓦、满洲窗,我感觉特别自豪。”这种满足感,让倪惠英暗下决心,要继续留在舞台上。1970年,倪惠英进入广州市粤剧团,很快就和粤剧老倌陈笑风同台演出。她就像穿上红舞鞋的姑娘,在舞台上不停地演,一年没几天休息。

改革的春风吹过南粤大地,广州西湖路成为最早的个体户集市。地处教育路和西湖路交界,夹杂在一排商户中间的南方剧院,一度也是粤剧演出的重要场所,常常人满为患。当时流行的还有戏剧报《百花园》,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办,经常报道粤剧台前幕后的故事。1981年,《南国戏剧》和《百花园》编辑部联合举办粤剧“百花奖”评选,陈笑风、文觉非、罗品超被评为“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则是红线女、卢秋萍、倪惠英。那时还在上学的胡小姐是《百花园》的忠实粉丝,几乎每期都买。后来《百花园》改名为《新舞台》,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张彩印娱乐报纸,胡小姐也成了《新舞台》早期的编辑之一。

柳毅奇缘-龙宫

困局:剧场演出票房逐年下降,观众平均年龄老化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歌厅、舞厅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中山纪念堂排队买票的队伍变得越来越短。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卡拉OK风靡全国,大批粤曲音像制品进入平常百姓家。当时有香港唱片公司想到内地制作粤曲镭射影碟,一位编导找到今天被誉为“新马腔”传人的粤剧演员邓志驹,让他演唱新马师曾的曲目。由于唱腔非常神似,此后邓志驹又录制不少新马师曾曲目的卡拉OK粤曲碟。著名粤剧花旦、第25届梅花奖得主蒋文端,当年也录制过很多粤曲光碟。

从舞台走进光碟里,粤剧演出的票房逐年下降。“上世纪90年代末,我也曾想过转行。那时粤剧的大环境很差,演员都不会告诉别人自己是唱粤剧的,怕被人瞧不起。”倪惠英坦承自己当年的困惑和犹疑。2014年,在广东省政协会议“抢麦”发言会上,红线女之子马鼎盛做现场调查,他让一年内看过粤剧的政协委员举手,结果举起的手寥寥无几。马鼎盛直言:“粤剧现在面临着危机。”实际上,粤剧人的危机感早就来了。倪惠英曾无数次自问:“中国的传统戏曲这么美、这么丰富,为什么粤剧会越来越边缘化?粤剧的发展之路,究竟在何方?”

显而易见的是,现在的铁杆粤剧迷大多是中老年人。“即使是同一场馆同一剧目的演出,下午场的上座率都比晚间场更高。对于老人家来说,白天出行更方便。”一位青年粤剧演员透露的信息,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倪惠英还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粤剧观众流失得越快,尤其是年轻观众,而在农村粤剧的生命力仍然顽强:“人口仅200万的吴川,春节前后的粤剧‘订单’高达1800多场次,几乎村村都要演粤剧。”

从早年的文化公园,到如今的荔枝湾大戏台,在广州各大公园还随便可见粤剧“私伙局”的身影。据广州白云区不完全统计,单单白云区就有50多个私伙局。成立于1992年的东莞长安业余粤剧团,前身就是粤剧迷李应梅组织的“私伙局”,他们越“玩”越大,2002年推出的大型现代粤剧《思源》还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

倪惠英

求变:适应现代审美,《花月影》登上国家大剧院

2000年,倪惠英筹备“从艺30周年艺术专场”。她心想,既然市道如此低迷,不如来点新鲜刺激的。在这场演出中,上半场用全新的舞蹈语言串起三个折子戏《梦会太湖》、《六月飞霜》、《贵妃醉酒》,下半场则用交响乐伴奏《梁祝》。演出大受好评,观众议论说:“原来粤剧可以这样演!”

几乎同一时期,越剧《西厢记》、黄梅戏《徽州女人》等新编戏涌现。倪惠英在与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的交流中,终于看到希望的曙光:“观众的审美观念变了,同行都在努力突围,粤剧也应与时俱进。”2002年,具有浪漫色彩和现代气息的《花月影》在广东省艺术节开幕式上首演,因为在粤剧中加入交响乐、流行乐、现代舞和古典舞,一时引发热议。2011年,《花月影》亮相国家大剧院,这也是广东粤剧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改革总会伴随着争议。在广州大学特聘教授、原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看来,戏曲改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唯一的标准是观众喜不喜欢:“如果年轻观众喜欢,越来越多人愿意走进剧场,一部戏能火上几年,那就是成功。至于是叫粤剧还是新粤剧,都不成问题。”不过,他也明确表示:“不要奢望粤剧能重回黄金时代了,毕竟现在的娱乐方式很多,戏曲不过是其中一种。”

“至今还有人对《花月影》表示质疑。有争议是好事,只要能让大家重新关注粤剧,让一大批从来不看粤剧的年轻人走进剧场,那就是成功。”倪惠英说,每当听到有年轻人感叹“原来粤剧也能这么时尚”,她就感到莫大的安慰和满足。

倪惠英整装登场

传承:在言传身教的同时,编撰“粤剧百科全书”

1979年9月,粤剧名伶红线女从广东粤剧院调到广州粤剧团担任艺术总指导。她为倪惠英排的第一部戏是《柜中缘》,倪惠英不解:自己是正印花旦,为何还要排小旦戏?红线女告诉她:“演员一定要广博,排不同行当的戏,对塑造角色一定有帮助。”后来倪惠英才明白恩师的良苦用心:“我的许多戏是跨行当演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千人千面’。”

红线女培养后辈的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还是现场说戏,细致到某一句如何用腔,一点一滴,毫无保留。“红老师给我们排戏精雕细琢,一个动作有时要做三五十次,直到她满意为止。她很爱才、重才,把一生积累的艺术经验都传给了后辈。”2013年12月8日,89岁的红线女在广州病逝,一代粤剧巨星陨落。倪惠英说,在红线女生命中的最后两年,还一直在给年轻弟子说戏。她毫无保留教导后辈的精神,至今仍是粤剧界薪火相传的灵魂。如今活跃在粤剧舞台上的丁凡、蒋文端、曾小敏、文汝清、彭庆华等粤剧名家,他们最常提及的从来不是自己的艺术成就,而是前辈的谆谆教诲。

倪惠英

2006年,粤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粤剧的传承一直依靠口传身教,没有一套标准的理论体系。随着老一代粤剧艺术家相继离世,如今的粤剧发展在寻求创新之余,也需要“抢救”。被称为“粤剧百科全书”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应运而生。目前,这一大型项目正在紧张编撰中,由倪惠英担纲主编。她说:“《大全》将对粤剧表演艺术进行追根溯源的梳理,寻找和辨析最具代表性的粤剧表演规范,力求完整勾勒粤剧的表演程式,同时将传统经典代表作固化下来,为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支撑。”

新编粤剧《白蛇传·情》

创新:贴近年轻群体,《白蛇传·情》走进校园

“起初,身边人都劝我不要做《白蛇传·情》这部戏。他们觉得无论我怎么做,都很难获得认可。但现在经过不断修改和改进,大家的反映是这部戏越来越好看了,而且有了很多年轻的粉丝,这说明我们的坚持是对的。”去年,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曾小敏凭借新编粤剧《白蛇传·情》摘得第28届梅花奖。这是一部专门为当代年轻观众创作的粤剧,在关注现代审美的同时,也不摒弃传统。

曾小敏古装扮相秀美

“人间一场恋,西湖几度春。”2014年,在广东粤剧院和中山大学承办的“粤剧进校园”活动中,戏剧评论人张晋琼第一次观看《白蛇传·情》,当时她就惊叹这部粤剧在大学生中引发的狂热。演出常常一票难求,表演结束后不少观众还久久不愿离去:“真没想到看粤剧会看湿眼眶,太意外了,非常精彩。”

从2010年开始,广东粤剧院开始举办“粤剧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雅中学等多所院校反响极佳。近两年,广东粤剧院和星海音乐学院也加大合作力度。2016年,三门粤剧系列选修课正式向星海全体学生开放,邱小娜是首位到星海教学的粤剧演员。她发现,年轻人对粤剧并非“不喜欢”,而是“太陌生”:“最初几节课,许多学生的态度是犹豫的,没想到后来不仅被深深吸引,还带其他同学来旁听。”

在部分年轻人眼里,看粤剧也成了一种另类时尚。在广州西关土生土长的“80后”白领青霞,就是一名年轻的“资深粤剧粉”。“现代人太过速食了。花上两三个小时静静欣赏一场粤剧,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休闲方式。”青霞说,随着对粤剧程式的了解,她发现粤剧有很深的门道,每看一场戏,既是休闲娱乐,也是学习和提升。刚当上妈妈的青霞,如今还会带女儿一起参观粤剧博物馆,不足两岁的女儿会手舞足蹈地跟着电视里的画面模仿刀马旦,口中还念念有词:“笃笃笃,撑撑撑……”

曾小敏摘得梅花奖

尝试:改变传播方式,《柳毅奇缘》走上大银幕

2014年,时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陈奔因新戏《决战天策府》而忐忑不安。该剧是全国首部“互联网+戏曲(粤剧)”,也是广东粤剧院首次与网游联姻的新尝试。2015年1月24日,《决战天策府》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首演,赢得全场掌声。同年,该剧一举夺得“全国传统戏曲票房”“全国新创传统戏曲票房”双料冠军。

随着中国电影票房日益飘红,思想开放的粤剧人也将目光转向大银幕。今年春节期间,粤剧迷们齐聚青宫影城,自发为粤剧电影《柳毅奇缘》举办“票房祝捷大会”。从年初二到年初七,青宫影城每天上午放映《柳毅奇缘》,场场满座。《柳毅奇缘》的导演邓原是红线女的外甥,他说:“红线女生前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大意是粤剧现在有困难,希望大家互相帮助。”邓原说,时代变了,但粤剧的精华仍在,需要的只是新的传播方式。

柳毅奇缘

一位年近七旬的粤剧迷“六刷”电影《柳毅奇缘》,他说:“演员丁凡和曾小敏的眼神和脸部表情十分精彩,这是剧场里看不清的,而电影用近景和特写镜头表现得很充分。”生于1995年的大学生刘思琪也很喜欢《柳毅奇缘》:“场景是写实的,但表演和造型(挂须)都遵循戏曲的写意特征。这两者有机结合,正是戏曲电影的魅力所在。” 

继《柳毅奇缘》后,珠影集团和广东粤剧院又联合推出国内首部4K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目前正在进行后期制作。影片由张险峰导演,曾小敏、文汝清主演。编剧莫非说:“最美的爱情应当是平等的,这次许仙不会像以往那么被动。改编后的故事融入了符合时代的爱情观和价值观,也让粤剧在当代更具有审美品格和文化内涵。”此外,电影《白蛇传·情》还将融合水墨画和工笔画元素,同时邀请《指环王》的特效团队参与后期制作,片中水漫金山一幕将呈现超级震撼的效果。曾小敏说:“如果有一天,观众买票进场看粤剧,就像去影院看电影一样,粤剧就迎来了真正的新生。”

【新编粤剧】

进入21世纪以来,勤奋踏实的粤剧人不断创新探索,推出不少新编粤剧。这些作品遵循粤剧传统,同时兼顾现代人的审美理念,经过多次精雕细琢,在一次次演出中接受观众的检验,并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花月影

《花月影》

2002年,由倪惠英策划并主演的粤剧《花月影》在广东省艺术节开幕式上公演,凭借传统的浪漫色彩与清新的现代气息惊艳四方,被誉为“粤剧在社会转型期的代表作”。2011年,《花月影》亮相国家大剧院,这是广东粤剧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该剧首演至今十余年历演不衰。

《白蛇传·情》

新编粤剧《白蛇传·情》改编自传统剧目《白蛇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纯和创新,以“情”为主线贯穿全剧,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清新典雅的享受。该剧于2014年首演,历经5个版本。“白素贞”一角的表演跨越花旦、武旦和青衣三个行当,唱、念、做、打俱全。能文能武、功底深厚的曾小敏,以走心的表演和过硬的功底博得观众赞誉。

决战天策府

《决战天策府》

粤剧《决战天策府》取材自3D武侠网游《剑网3》,自2015年首演以来,在北京、上海、佛山、珠海等地公演超40场,拥有超500万网络观众,获“2015年中国传统戏曲票房”“2015年中国新创传统戏曲票房”双料第一,也是广东粤剧院“走市场”“粤剧年轻化”的一次探索,开创“互联网+戏曲(粤剧)”之先河。

《梦·红船》剧照 主演:彭庆华、曾小敏

《梦·红船》

《梦·红船》由丁凡任总导演,梁郁南编剧,彭庆华主演。该剧取材于上世纪早期粤剧红船戏班的历史故事,讲述粤剧戏班的浮沉兴衰,继承和彰显粤剧传统的南派技艺。自2014年5月首演以来,《梦·红船》改编升级到3.0版本,曾获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一等奖、第二届广东戏剧文学奖一等奖。

《还金记》

现代粤剧《还金记》根据罗宏的长篇小说《骡子和金子》改编,梁郁南任编剧,王佳纳任总导演,文汝清领衔主演,于2016年首演,入选2017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还金记》讲述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平凡的马夫马得金,因醉酒失马而偶然成为红军马夫,他在一次渡江战斗中拾得金子,为了把金条送还给红军,他历尽千辛万苦,一个人在枪林弹雨中走完了长征路。

八和会馆

《八和会馆》

《八和会馆》经过三年酝酿,于今年4月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首演。该剧由黄维若担任编剧,丁凡任总导演,莫非任导演。粤剧新一代生力军黄春强、黄嘉裕、黄新辉等主演。《八和会馆》根据粤剧史的一段史实创作而成:清朝同治年间,清政府对本地戏班禁戏,以“新华”为首的年轻粤剧子弟,在艰难困苦的绝境中,坚强不屈、矢志不渝,学习领悟改革创新的思想,最终使得官府解除禁戏。

总指挥:刘海陵

总策划:林海利 孙璇 林如敏

统筹:吴慧玲 刘虹 邵梓恒 

设计统筹:黄江霆

编辑:Giabun
数字报

广东流行文化40年之九——“走在大街上,远处飘来倪惠英的粤曲声”

金羊网  作者:何晶 黄巍俊  2018-10-20

当年《杨门女将》火爆之时,秦牧曾这样描述粤剧流行的盛况;今年,《柳毅奇缘》登上大银幕,又吸引一批年轻观众……

文/金羊网记者何晶

视频制作/黄巍俊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清代一首竹枝词,曾如此描绘当年人们观看粤剧的盛况。

然而,随着娱乐方式日渐丰富,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逐渐从主流走向边缘。强烈的危机感,让粤剧人开始探寻新的发展之路。

关注现代审美,走近年轻观众,联手网络游戏,从舞台走上银幕……思想开放的广东粤剧人“摸着石头过河”,在遵循传统之余大胆突围,努力让古老的粤剧以现代时尚的面貌走向更多观众。

柳毅奇缘剧照

巅峰:《杨门女将》连演30场,观众漏夜排队买票

“当年在中山纪念堂上演粤剧,观众要漏夜排队才能买到票。如果你有演出票送人,那可是份大大的厚礼。”著名粤剧演员倪惠英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属于粤剧的好时光。

1978年,22岁的倪惠英成为粤剧舞台上闪耀的新星,她主演的《杨门女将》在中山纪念堂连演30场,每天两场,演出票仍然供不应求。这是在革命样板戏之后第一次复兴传统戏剧,倪惠英自己给家人买票,也只能买到场馆西区的边缘位置。著名作家秦牧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走在大街上,远处飘来倪惠英的粤曲声。”

倪惠英幼时家住广州西关,最常去的地方是文化公园。“公园里经常有人做大戏,好几个剧团同时演,最多的时候能有七八个剧团。”从小耳濡目染,粤剧的种子播在她心底。8岁那年,倪惠英被选中参演大型史诗歌舞剧《东方红》,她第一次踏上中山纪念堂的舞台。“看到这么宏伟的建筑,五彩斑斓的琉璃瓦、满洲窗,我感觉特别自豪。”这种满足感,让倪惠英暗下决心,要继续留在舞台上。1970年,倪惠英进入广州市粤剧团,很快就和粤剧老倌陈笑风同台演出。她就像穿上红舞鞋的姑娘,在舞台上不停地演,一年没几天休息。

改革的春风吹过南粤大地,广州西湖路成为最早的个体户集市。地处教育路和西湖路交界,夹杂在一排商户中间的南方剧院,一度也是粤剧演出的重要场所,常常人满为患。当时流行的还有戏剧报《百花园》,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办,经常报道粤剧台前幕后的故事。1981年,《南国戏剧》和《百花园》编辑部联合举办粤剧“百花奖”评选,陈笑风、文觉非、罗品超被评为“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则是红线女、卢秋萍、倪惠英。那时还在上学的胡小姐是《百花园》的忠实粉丝,几乎每期都买。后来《百花园》改名为《新舞台》,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张彩印娱乐报纸,胡小姐也成了《新舞台》早期的编辑之一。

柳毅奇缘-龙宫

困局:剧场演出票房逐年下降,观众平均年龄老化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歌厅、舞厅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中山纪念堂排队买票的队伍变得越来越短。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卡拉OK风靡全国,大批粤曲音像制品进入平常百姓家。当时有香港唱片公司想到内地制作粤曲镭射影碟,一位编导找到今天被誉为“新马腔”传人的粤剧演员邓志驹,让他演唱新马师曾的曲目。由于唱腔非常神似,此后邓志驹又录制不少新马师曾曲目的卡拉OK粤曲碟。著名粤剧花旦、第25届梅花奖得主蒋文端,当年也录制过很多粤曲光碟。

从舞台走进光碟里,粤剧演出的票房逐年下降。“上世纪90年代末,我也曾想过转行。那时粤剧的大环境很差,演员都不会告诉别人自己是唱粤剧的,怕被人瞧不起。”倪惠英坦承自己当年的困惑和犹疑。2014年,在广东省政协会议“抢麦”发言会上,红线女之子马鼎盛做现场调查,他让一年内看过粤剧的政协委员举手,结果举起的手寥寥无几。马鼎盛直言:“粤剧现在面临着危机。”实际上,粤剧人的危机感早就来了。倪惠英曾无数次自问:“中国的传统戏曲这么美、这么丰富,为什么粤剧会越来越边缘化?粤剧的发展之路,究竟在何方?”

显而易见的是,现在的铁杆粤剧迷大多是中老年人。“即使是同一场馆同一剧目的演出,下午场的上座率都比晚间场更高。对于老人家来说,白天出行更方便。”一位青年粤剧演员透露的信息,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倪惠英还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粤剧观众流失得越快,尤其是年轻观众,而在农村粤剧的生命力仍然顽强:“人口仅200万的吴川,春节前后的粤剧‘订单’高达1800多场次,几乎村村都要演粤剧。”

从早年的文化公园,到如今的荔枝湾大戏台,在广州各大公园还随便可见粤剧“私伙局”的身影。据广州白云区不完全统计,单单白云区就有50多个私伙局。成立于1992年的东莞长安业余粤剧团,前身就是粤剧迷李应梅组织的“私伙局”,他们越“玩”越大,2002年推出的大型现代粤剧《思源》还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

倪惠英

求变:适应现代审美,《花月影》登上国家大剧院

2000年,倪惠英筹备“从艺30周年艺术专场”。她心想,既然市道如此低迷,不如来点新鲜刺激的。在这场演出中,上半场用全新的舞蹈语言串起三个折子戏《梦会太湖》、《六月飞霜》、《贵妃醉酒》,下半场则用交响乐伴奏《梁祝》。演出大受好评,观众议论说:“原来粤剧可以这样演!”

几乎同一时期,越剧《西厢记》、黄梅戏《徽州女人》等新编戏涌现。倪惠英在与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的交流中,终于看到希望的曙光:“观众的审美观念变了,同行都在努力突围,粤剧也应与时俱进。”2002年,具有浪漫色彩和现代气息的《花月影》在广东省艺术节开幕式上首演,因为在粤剧中加入交响乐、流行乐、现代舞和古典舞,一时引发热议。2011年,《花月影》亮相国家大剧院,这也是广东粤剧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改革总会伴随着争议。在广州大学特聘教授、原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看来,戏曲改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唯一的标准是观众喜不喜欢:“如果年轻观众喜欢,越来越多人愿意走进剧场,一部戏能火上几年,那就是成功。至于是叫粤剧还是新粤剧,都不成问题。”不过,他也明确表示:“不要奢望粤剧能重回黄金时代了,毕竟现在的娱乐方式很多,戏曲不过是其中一种。”

“至今还有人对《花月影》表示质疑。有争议是好事,只要能让大家重新关注粤剧,让一大批从来不看粤剧的年轻人走进剧场,那就是成功。”倪惠英说,每当听到有年轻人感叹“原来粤剧也能这么时尚”,她就感到莫大的安慰和满足。

倪惠英整装登场

传承:在言传身教的同时,编撰“粤剧百科全书”

1979年9月,粤剧名伶红线女从广东粤剧院调到广州粤剧团担任艺术总指导。她为倪惠英排的第一部戏是《柜中缘》,倪惠英不解:自己是正印花旦,为何还要排小旦戏?红线女告诉她:“演员一定要广博,排不同行当的戏,对塑造角色一定有帮助。”后来倪惠英才明白恩师的良苦用心:“我的许多戏是跨行当演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千人千面’。”

红线女培养后辈的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还是现场说戏,细致到某一句如何用腔,一点一滴,毫无保留。“红老师给我们排戏精雕细琢,一个动作有时要做三五十次,直到她满意为止。她很爱才、重才,把一生积累的艺术经验都传给了后辈。”2013年12月8日,89岁的红线女在广州病逝,一代粤剧巨星陨落。倪惠英说,在红线女生命中的最后两年,还一直在给年轻弟子说戏。她毫无保留教导后辈的精神,至今仍是粤剧界薪火相传的灵魂。如今活跃在粤剧舞台上的丁凡、蒋文端、曾小敏、文汝清、彭庆华等粤剧名家,他们最常提及的从来不是自己的艺术成就,而是前辈的谆谆教诲。

倪惠英

2006年,粤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粤剧的传承一直依靠口传身教,没有一套标准的理论体系。随着老一代粤剧艺术家相继离世,如今的粤剧发展在寻求创新之余,也需要“抢救”。被称为“粤剧百科全书”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应运而生。目前,这一大型项目正在紧张编撰中,由倪惠英担纲主编。她说:“《大全》将对粤剧表演艺术进行追根溯源的梳理,寻找和辨析最具代表性的粤剧表演规范,力求完整勾勒粤剧的表演程式,同时将传统经典代表作固化下来,为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支撑。”

新编粤剧《白蛇传·情》

创新:贴近年轻群体,《白蛇传·情》走进校园

“起初,身边人都劝我不要做《白蛇传·情》这部戏。他们觉得无论我怎么做,都很难获得认可。但现在经过不断修改和改进,大家的反映是这部戏越来越好看了,而且有了很多年轻的粉丝,这说明我们的坚持是对的。”去年,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曾小敏凭借新编粤剧《白蛇传·情》摘得第28届梅花奖。这是一部专门为当代年轻观众创作的粤剧,在关注现代审美的同时,也不摒弃传统。

曾小敏古装扮相秀美

“人间一场恋,西湖几度春。”2014年,在广东粤剧院和中山大学承办的“粤剧进校园”活动中,戏剧评论人张晋琼第一次观看《白蛇传·情》,当时她就惊叹这部粤剧在大学生中引发的狂热。演出常常一票难求,表演结束后不少观众还久久不愿离去:“真没想到看粤剧会看湿眼眶,太意外了,非常精彩。”

从2010年开始,广东粤剧院开始举办“粤剧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雅中学等多所院校反响极佳。近两年,广东粤剧院和星海音乐学院也加大合作力度。2016年,三门粤剧系列选修课正式向星海全体学生开放,邱小娜是首位到星海教学的粤剧演员。她发现,年轻人对粤剧并非“不喜欢”,而是“太陌生”:“最初几节课,许多学生的态度是犹豫的,没想到后来不仅被深深吸引,还带其他同学来旁听。”

在部分年轻人眼里,看粤剧也成了一种另类时尚。在广州西关土生土长的“80后”白领青霞,就是一名年轻的“资深粤剧粉”。“现代人太过速食了。花上两三个小时静静欣赏一场粤剧,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休闲方式。”青霞说,随着对粤剧程式的了解,她发现粤剧有很深的门道,每看一场戏,既是休闲娱乐,也是学习和提升。刚当上妈妈的青霞,如今还会带女儿一起参观粤剧博物馆,不足两岁的女儿会手舞足蹈地跟着电视里的画面模仿刀马旦,口中还念念有词:“笃笃笃,撑撑撑……”

曾小敏摘得梅花奖

尝试:改变传播方式,《柳毅奇缘》走上大银幕

2014年,时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陈奔因新戏《决战天策府》而忐忑不安。该剧是全国首部“互联网+戏曲(粤剧)”,也是广东粤剧院首次与网游联姻的新尝试。2015年1月24日,《决战天策府》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首演,赢得全场掌声。同年,该剧一举夺得“全国传统戏曲票房”“全国新创传统戏曲票房”双料冠军。

随着中国电影票房日益飘红,思想开放的粤剧人也将目光转向大银幕。今年春节期间,粤剧迷们齐聚青宫影城,自发为粤剧电影《柳毅奇缘》举办“票房祝捷大会”。从年初二到年初七,青宫影城每天上午放映《柳毅奇缘》,场场满座。《柳毅奇缘》的导演邓原是红线女的外甥,他说:“红线女生前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大意是粤剧现在有困难,希望大家互相帮助。”邓原说,时代变了,但粤剧的精华仍在,需要的只是新的传播方式。

柳毅奇缘

一位年近七旬的粤剧迷“六刷”电影《柳毅奇缘》,他说:“演员丁凡和曾小敏的眼神和脸部表情十分精彩,这是剧场里看不清的,而电影用近景和特写镜头表现得很充分。”生于1995年的大学生刘思琪也很喜欢《柳毅奇缘》:“场景是写实的,但表演和造型(挂须)都遵循戏曲的写意特征。这两者有机结合,正是戏曲电影的魅力所在。” 

继《柳毅奇缘》后,珠影集团和广东粤剧院又联合推出国内首部4K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目前正在进行后期制作。影片由张险峰导演,曾小敏、文汝清主演。编剧莫非说:“最美的爱情应当是平等的,这次许仙不会像以往那么被动。改编后的故事融入了符合时代的爱情观和价值观,也让粤剧在当代更具有审美品格和文化内涵。”此外,电影《白蛇传·情》还将融合水墨画和工笔画元素,同时邀请《指环王》的特效团队参与后期制作,片中水漫金山一幕将呈现超级震撼的效果。曾小敏说:“如果有一天,观众买票进场看粤剧,就像去影院看电影一样,粤剧就迎来了真正的新生。”

【新编粤剧】

进入21世纪以来,勤奋踏实的粤剧人不断创新探索,推出不少新编粤剧。这些作品遵循粤剧传统,同时兼顾现代人的审美理念,经过多次精雕细琢,在一次次演出中接受观众的检验,并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花月影

《花月影》

2002年,由倪惠英策划并主演的粤剧《花月影》在广东省艺术节开幕式上公演,凭借传统的浪漫色彩与清新的现代气息惊艳四方,被誉为“粤剧在社会转型期的代表作”。2011年,《花月影》亮相国家大剧院,这是广东粤剧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该剧首演至今十余年历演不衰。

《白蛇传·情》

新编粤剧《白蛇传·情》改编自传统剧目《白蛇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纯和创新,以“情”为主线贯穿全剧,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清新典雅的享受。该剧于2014年首演,历经5个版本。“白素贞”一角的表演跨越花旦、武旦和青衣三个行当,唱、念、做、打俱全。能文能武、功底深厚的曾小敏,以走心的表演和过硬的功底博得观众赞誉。

决战天策府

《决战天策府》

粤剧《决战天策府》取材自3D武侠网游《剑网3》,自2015年首演以来,在北京、上海、佛山、珠海等地公演超40场,拥有超500万网络观众,获“2015年中国传统戏曲票房”“2015年中国新创传统戏曲票房”双料第一,也是广东粤剧院“走市场”“粤剧年轻化”的一次探索,开创“互联网+戏曲(粤剧)”之先河。

《梦·红船》剧照 主演:彭庆华、曾小敏

《梦·红船》

《梦·红船》由丁凡任总导演,梁郁南编剧,彭庆华主演。该剧取材于上世纪早期粤剧红船戏班的历史故事,讲述粤剧戏班的浮沉兴衰,继承和彰显粤剧传统的南派技艺。自2014年5月首演以来,《梦·红船》改编升级到3.0版本,曾获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一等奖、第二届广东戏剧文学奖一等奖。

《还金记》

现代粤剧《还金记》根据罗宏的长篇小说《骡子和金子》改编,梁郁南任编剧,王佳纳任总导演,文汝清领衔主演,于2016年首演,入选2017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还金记》讲述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平凡的马夫马得金,因醉酒失马而偶然成为红军马夫,他在一次渡江战斗中拾得金子,为了把金条送还给红军,他历尽千辛万苦,一个人在枪林弹雨中走完了长征路。

八和会馆

《八和会馆》

《八和会馆》经过三年酝酿,于今年4月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首演。该剧由黄维若担任编剧,丁凡任总导演,莫非任导演。粤剧新一代生力军黄春强、黄嘉裕、黄新辉等主演。《八和会馆》根据粤剧史的一段史实创作而成:清朝同治年间,清政府对本地戏班禁戏,以“新华”为首的年轻粤剧子弟,在艰难困苦的绝境中,坚强不屈、矢志不渝,学习领悟改革创新的思想,最终使得官府解除禁戏。

总指挥:刘海陵

总策划:林海利 孙璇 林如敏

统筹:吴慧玲 刘虹 邵梓恒 

设计统筹:黄江霆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