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公里诞生4个国内首次 揭秘港珠澳大桥中的“大学智慧”

来源:金羊网 作者:王倩 发表时间:2018-10-25 18:36

金羊网讯 记者王倩 实习生 王怡然 通讯员 卢庆雷报道: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胜利通车,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前后经历了14年,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高校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为大桥的落成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7.1公里诞生4个国内首次

华南理工大学多个团队承担了港珠澳大桥在前期研究、桥面铺装、施工监控等方面的任务。其中,王荣辉教授带领副教授谷利雄、马牛静等人以及博士生陈黎、陈钊庭、董春光等人组成的施工监控技术团队负责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CB04合同段内里程桩号为 K22+083~K29+237,全长7.154公里的施工监控工作。

据王荣辉教授介绍,5年以来,团队的科研人员住在基地、工作在海上。桥梁工程外海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要求极高,需要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他所带领的团队在这7.1公里的施工监控工作中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1.国内首次采用混合工法、悬臂吊机重量超非对称的三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2.世界首次3100吨巨型钢索塔整体空中转体施工的理论计算分析与现场测控;3.国内首次数万吨·米级别不平衡力矩作用下的塔梁固结体系设计与工后安全拆除技术;4.深水区非通航孔桥特大节段钢箱梁高精度制造线型与成桥线型、支座预偏及焊缝宽度控制等施工全过程控制技术。

观测模型技术助力大桥抗台风

港珠澳大桥面向南海,水域宽阔,大桥工程受外海波浪影响显著。目前,依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发布的消息称,港珠澳大桥设计可抗16级台风,由朱良生教授带领的海洋与海岸动力学团队所负责的“港珠澳大桥桥位现场波浪观测”、“波浪整体数学模型试验和研究”对大桥的建设工作起到关键作用。

“前期周年观测工作早在2007年就已开始,鉴于水文气象具有多年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台风影响隔年差别较大,现场波浪观测在前期已开展一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朱良生强调,团队已观测到了包括达到“50年一遇”波高的“鹦鹉”、“黑格比”在内7个台风,前段时间港珠澳大桥成功抵御“山竹”过境也与团队的观测分析不无关系。

据朱良生介绍,拿到这些观测数据非常困难,部分需要依靠千吨以上的海事船的投放设备得到数据。根据桥位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环境及有关规范和行业标准,基于现场波浪观测和分析计算,从而实现潮汐潮流长期预报、台风等极端个例的工程分析等目的。同时,通过对1949年以来的台风进行波浪模拟、统计,计算出“100年一遇”、“300年一遇”的台风波浪,从而为大桥建设提供设计参数和优化意见。

此外,以张肖宁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承担了港珠澳大桥16公里连续钢箱梁和大跨径钢箱梁结构桥梁的桥面沥青铺装技术研究与施工质量控制任务;赵成璧副教授主持完成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隧道的沉管管段浮运、系泊、沉放的模型试验研究;港珠澳大桥的珠海人工岛通道,采用了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虞将苗副教授团队研发的高韧薄层沥青罩面技术,实现了品质上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张原教授级高工等多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贡献“华工智慧”。

广州大学担纲抗震隔震设计助力“超级创新”

在港珠澳大桥实现的多项“超级创新”中,由中国工程院周福霖院士领衔的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港珠澳大桥技术团队担纲了港珠澳大桥全部桥梁部分的抗震、隔震与减震设计。

“这个工程(港珠澳大桥抗震隔震减震工程)意味着我们国家的桥梁隔震减震已经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周福霖院士表示,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港珠澳大桥技术团队历时10年,从确定方案、分析计算、全桥模型整体试验、单桥模型试验、隔震减震装置试验到整体的技术总结、课题验收,承担了港珠澳大桥全部桥梁部分的抗震、隔震与减震设计,形成了一整套海上桥梁抗震减震技术体系。经采用世界最先进、最新技术,港珠澳大桥的抗震安全性大幅提高,从抗7度跃升至抗9度;同时造价有所降低,大桥桥墩下面的桩基数量减少了约20%。

华师校友韦东庆:“2993天只做一件事” 

这一举世瞩目大工程的建设团队中,更多的是毕业于广东各个高校的校友,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行政总监韦东庆就是华南师范大学1988届的校友。

韦东庆长期从事广东省改革和发展的政策研究工作,先后直接参与了企业股份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等多项在全国率先的重大改革,参与了广东省“十五”、“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制定以及珠三角产业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据韦东庆回忆,港珠澳大桥在2009年12月15日动工,但是当时动工的部分只是珠海口岸,主体工程动工在2011年元旦。港珠澳管理局于2010年成立,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三方共同组建,作为项目法人单位负责港珠澳大桥的前期建设统领工作,将来还代表三方政府管理运营港珠澳大桥。

管理局一成立,韦东庆就全身心投入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从2010年8月13日上任那天算起,到今天刚好是2993天。从四十多岁到五十多岁,我最宝贵的年华在为港珠澳大桥工作。”韦东庆感慨道。在这2993天里,韦东庆就干了这一件事情——和团队一起将港珠澳大桥打造成了一个世界瞩目的精品工程、超级工程。

今年对韦东庆来说是特别的一年。本科读化学,1985年到华师攻读科学哲学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到今年刚好是毕业三十年,又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韦东庆毕业后从事改革工作,又到地方任职,“没想到八年前又重新回到了所学的理工科。在华师学习的科技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用上了,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我很高兴向母校报告。”

“我今年55岁了,我有个梦想,就是为大家做港珠澳大桥的科普工作。”他称之为“回归教育”,韦东庆说,从师范院校毕业,他怀有教育情结,而且当年在地方任职时,也主抓过教育工作。近期,他受邀担任了香港STEM教育联盟委员会的成员,将于11月3日作为主讲嘉宾出席联盟成立仪式。其实,他的科普工作早已经悄然开始。

今年七月,华师参与协办“粤台学子中华情”创新创业交流活动,来自广东和台湾高校的数百名师生在南粤大地开展了为期8天的活动,其中一站就是去珠海参观尚未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当时恰好是韦东庆主持介绍大桥的建设概况,给两岸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编辑:Giabun
数字报

7.1公里诞生4个国内首次 揭秘港珠澳大桥中的“大学智慧”

金羊网  作者:王倩  2018-10-25

金羊网讯 记者王倩 实习生 王怡然 通讯员 卢庆雷报道: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胜利通车,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前后经历了14年,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高校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为大桥的落成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7.1公里诞生4个国内首次

华南理工大学多个团队承担了港珠澳大桥在前期研究、桥面铺装、施工监控等方面的任务。其中,王荣辉教授带领副教授谷利雄、马牛静等人以及博士生陈黎、陈钊庭、董春光等人组成的施工监控技术团队负责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CB04合同段内里程桩号为 K22+083~K29+237,全长7.154公里的施工监控工作。

据王荣辉教授介绍,5年以来,团队的科研人员住在基地、工作在海上。桥梁工程外海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要求极高,需要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他所带领的团队在这7.1公里的施工监控工作中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1.国内首次采用混合工法、悬臂吊机重量超非对称的三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2.世界首次3100吨巨型钢索塔整体空中转体施工的理论计算分析与现场测控;3.国内首次数万吨·米级别不平衡力矩作用下的塔梁固结体系设计与工后安全拆除技术;4.深水区非通航孔桥特大节段钢箱梁高精度制造线型与成桥线型、支座预偏及焊缝宽度控制等施工全过程控制技术。

观测模型技术助力大桥抗台风

港珠澳大桥面向南海,水域宽阔,大桥工程受外海波浪影响显著。目前,依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发布的消息称,港珠澳大桥设计可抗16级台风,由朱良生教授带领的海洋与海岸动力学团队所负责的“港珠澳大桥桥位现场波浪观测”、“波浪整体数学模型试验和研究”对大桥的建设工作起到关键作用。

“前期周年观测工作早在2007年就已开始,鉴于水文气象具有多年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台风影响隔年差别较大,现场波浪观测在前期已开展一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朱良生强调,团队已观测到了包括达到“50年一遇”波高的“鹦鹉”、“黑格比”在内7个台风,前段时间港珠澳大桥成功抵御“山竹”过境也与团队的观测分析不无关系。

据朱良生介绍,拿到这些观测数据非常困难,部分需要依靠千吨以上的海事船的投放设备得到数据。根据桥位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环境及有关规范和行业标准,基于现场波浪观测和分析计算,从而实现潮汐潮流长期预报、台风等极端个例的工程分析等目的。同时,通过对1949年以来的台风进行波浪模拟、统计,计算出“100年一遇”、“300年一遇”的台风波浪,从而为大桥建设提供设计参数和优化意见。

此外,以张肖宁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承担了港珠澳大桥16公里连续钢箱梁和大跨径钢箱梁结构桥梁的桥面沥青铺装技术研究与施工质量控制任务;赵成璧副教授主持完成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隧道的沉管管段浮运、系泊、沉放的模型试验研究;港珠澳大桥的珠海人工岛通道,采用了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虞将苗副教授团队研发的高韧薄层沥青罩面技术,实现了品质上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张原教授级高工等多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贡献“华工智慧”。

广州大学担纲抗震隔震设计助力“超级创新”

在港珠澳大桥实现的多项“超级创新”中,由中国工程院周福霖院士领衔的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港珠澳大桥技术团队担纲了港珠澳大桥全部桥梁部分的抗震、隔震与减震设计。

“这个工程(港珠澳大桥抗震隔震减震工程)意味着我们国家的桥梁隔震减震已经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周福霖院士表示,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港珠澳大桥技术团队历时10年,从确定方案、分析计算、全桥模型整体试验、单桥模型试验、隔震减震装置试验到整体的技术总结、课题验收,承担了港珠澳大桥全部桥梁部分的抗震、隔震与减震设计,形成了一整套海上桥梁抗震减震技术体系。经采用世界最先进、最新技术,港珠澳大桥的抗震安全性大幅提高,从抗7度跃升至抗9度;同时造价有所降低,大桥桥墩下面的桩基数量减少了约20%。

华师校友韦东庆:“2993天只做一件事” 

这一举世瞩目大工程的建设团队中,更多的是毕业于广东各个高校的校友,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行政总监韦东庆就是华南师范大学1988届的校友。

韦东庆长期从事广东省改革和发展的政策研究工作,先后直接参与了企业股份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等多项在全国率先的重大改革,参与了广东省“十五”、“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制定以及珠三角产业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据韦东庆回忆,港珠澳大桥在2009年12月15日动工,但是当时动工的部分只是珠海口岸,主体工程动工在2011年元旦。港珠澳管理局于2010年成立,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三方共同组建,作为项目法人单位负责港珠澳大桥的前期建设统领工作,将来还代表三方政府管理运营港珠澳大桥。

管理局一成立,韦东庆就全身心投入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从2010年8月13日上任那天算起,到今天刚好是2993天。从四十多岁到五十多岁,我最宝贵的年华在为港珠澳大桥工作。”韦东庆感慨道。在这2993天里,韦东庆就干了这一件事情——和团队一起将港珠澳大桥打造成了一个世界瞩目的精品工程、超级工程。

今年对韦东庆来说是特别的一年。本科读化学,1985年到华师攻读科学哲学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到今年刚好是毕业三十年,又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韦东庆毕业后从事改革工作,又到地方任职,“没想到八年前又重新回到了所学的理工科。在华师学习的科技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用上了,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我很高兴向母校报告。”

“我今年55岁了,我有个梦想,就是为大家做港珠澳大桥的科普工作。”他称之为“回归教育”,韦东庆说,从师范院校毕业,他怀有教育情结,而且当年在地方任职时,也主抓过教育工作。近期,他受邀担任了香港STEM教育联盟委员会的成员,将于11月3日作为主讲嘉宾出席联盟成立仪式。其实,他的科普工作早已经悄然开始。

今年七月,华师参与协办“粤台学子中华情”创新创业交流活动,来自广东和台湾高校的数百名师生在南粤大地开展了为期8天的活动,其中一站就是去珠海参观尚未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当时恰好是韦东庆主持介绍大桥的建设概况,给两岸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