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 她细心替流浪人员找到家

来源:金羊网 作者:麦婉诗 发表时间:2018-11-06 06:11
梁光楣 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科员

梁光楣大学毕业后就到了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工作。进入救助站后她被派到协助接回办公室,这个科室是专门帮助患有精神障碍的流浪受助人员返乡或寻亲的。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助更多的流浪受助人员找到他们的家。

从轻易放弃到坚持寻找

入职后她第一次随同事到医院询问流浪受助人员信息时,就被震惊了。震惊的不是与流浪受助人员沟通之难,而是因为救助站工作人员与流浪受助人员如此热络的相处模式。

同事见到那名流浪受助人员,当即上前热情地打招呼,那名流浪人员看到他们时脸上带着笑容,彼此间像相识多年的老朋友。

梁光楣算是救助站的一名“新丁”。平时的工作不是到医院跟流浪受助人员沟通获取信息,就是用在翻看流浪人员档案和打电话咨询上。她经常是一手翻着流浪人员的档案,一手握着电话。“比如说某位流浪人员说他家是在某个村,旁边有某座山,我通过搜索地图确认该名流浪人员提供的信息属实,再打电话到当地村镇去,询问有没有这名流浪人员的相关信息。”

梁光楣服务的流浪受助人员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准确。“今天他说自己四川出生,过几天可能会说在广东出生,而这些都需要工作人员去分辨。”且与流浪人员沟通时,要以不影响流浪受助人员的正常生活为前提,这样他们提供的信息准确性才比较高。“遇到新的线索我们会反复核查、对比,整个救助工作是循环式推进的。”

“开始时,我打电话到某些村居询问流浪人员的信息时,经常会遭到对方的拒绝。对方拒绝后我也就不再打电话过去了,但同事提醒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机会,要去跟街道工作人员不断谈,争取到对方的信任从而获取信息。”同事工作时的坚持与执着让她意识到,错过一个电话,意味着流浪受助人员找到回家路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一分。

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

今年1月开始,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与驻站民警合作,使用“核查通APP”对流浪人员进行刷脸对比核查身份资料。梁光楣知道救助站引入脸部识别技术后非常兴奋,因为这就意味着成功核实流浪人员身份几率会大大提高。

刚开始使用这项技术时不太适应,流浪受助人员与APP显示的20位匹配对象的相似度都不高,这时,她只能对着流浪人员的照片一次又一次地扫,而脑海里反复出现的都是流浪人员说过的零碎的信息。

熟能生巧,时间久了,也容易摸出人脸识别技术的门道了。2018年3月,当驻站民警打开“核查通APP”的人脸识别功能,对着一名流浪受助人员照片“刷脸”,10秒后,手机屏幕上出现20名形似人员的身份信息。其中一条相似度90%以上的人员信息引起梁光楣的注意:信息上写着 “林耀忠(化名),广州从化人”。

而这位有精神疾病的男子曾自称自己为“林耀星”。自2002年接受救助以来,救助站工作人员尝试通过询问、刊登寻亲公告等各种办法为他寻亲,但一直无果。“会不会是名字搞错呢?”梁光楣当时在想。她不放弃这条线索,到辖区派出所找到林耀忠的户籍信息,后来通过联系当地村委辗转找到林耀忠,林耀忠确认:“林耀星是我的双胞胎弟弟。”最终,林耀星顺利被工作人员护送返回家乡。梁光楣后来得知,林耀星不仅回归家庭与父母共同生活,还在当地村委的帮助下,恢复了户籍,并办理低保,她激动得无法言喻。

经过梁光楣的不断努力,从今年1月份开展寻亲专项行动以来,她共联系核实对象42人,人脸识别对象127人,成功核实5人。

家人支持

让二胎妈妈大步前进

作为一名二胎妈妈,梁光楣经常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暇照顾小孩,“我家的大宝是给我丈夫带,他平时工作也忙,但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近,比起我每天两个小时的上班车程要方便,二宝麻烦孩子的爷爷奶奶带。一家人都是我坚强的后盾。”

梁光楣还觉得在救助站工作越久,对这份工作的感情越深厚。“我们目前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上了年纪的流浪受助人员,如果不抓紧时间找到他们的家人,他们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回到亲人身边。”梁光楣眼睛有点泛红,却依然笑着对记者说。

记者 麦婉诗 通讯员 廖培金

编辑: 宝厷
数字报

【中国梦·践行者】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 她细心替流浪人员找到家

金羊网  作者:麦婉诗  2018-11-06
梁光楣 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科员

梁光楣大学毕业后就到了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工作。进入救助站后她被派到协助接回办公室,这个科室是专门帮助患有精神障碍的流浪受助人员返乡或寻亲的。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助更多的流浪受助人员找到他们的家。

从轻易放弃到坚持寻找

入职后她第一次随同事到医院询问流浪受助人员信息时,就被震惊了。震惊的不是与流浪受助人员沟通之难,而是因为救助站工作人员与流浪受助人员如此热络的相处模式。

同事见到那名流浪受助人员,当即上前热情地打招呼,那名流浪人员看到他们时脸上带着笑容,彼此间像相识多年的老朋友。

梁光楣算是救助站的一名“新丁”。平时的工作不是到医院跟流浪受助人员沟通获取信息,就是用在翻看流浪人员档案和打电话咨询上。她经常是一手翻着流浪人员的档案,一手握着电话。“比如说某位流浪人员说他家是在某个村,旁边有某座山,我通过搜索地图确认该名流浪人员提供的信息属实,再打电话到当地村镇去,询问有没有这名流浪人员的相关信息。”

梁光楣服务的流浪受助人员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准确。“今天他说自己四川出生,过几天可能会说在广东出生,而这些都需要工作人员去分辨。”且与流浪人员沟通时,要以不影响流浪受助人员的正常生活为前提,这样他们提供的信息准确性才比较高。“遇到新的线索我们会反复核查、对比,整个救助工作是循环式推进的。”

“开始时,我打电话到某些村居询问流浪人员的信息时,经常会遭到对方的拒绝。对方拒绝后我也就不再打电话过去了,但同事提醒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机会,要去跟街道工作人员不断谈,争取到对方的信任从而获取信息。”同事工作时的坚持与执着让她意识到,错过一个电话,意味着流浪受助人员找到回家路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一分。

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

今年1月开始,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与驻站民警合作,使用“核查通APP”对流浪人员进行刷脸对比核查身份资料。梁光楣知道救助站引入脸部识别技术后非常兴奋,因为这就意味着成功核实流浪人员身份几率会大大提高。

刚开始使用这项技术时不太适应,流浪受助人员与APP显示的20位匹配对象的相似度都不高,这时,她只能对着流浪人员的照片一次又一次地扫,而脑海里反复出现的都是流浪人员说过的零碎的信息。

熟能生巧,时间久了,也容易摸出人脸识别技术的门道了。2018年3月,当驻站民警打开“核查通APP”的人脸识别功能,对着一名流浪受助人员照片“刷脸”,10秒后,手机屏幕上出现20名形似人员的身份信息。其中一条相似度90%以上的人员信息引起梁光楣的注意:信息上写着 “林耀忠(化名),广州从化人”。

而这位有精神疾病的男子曾自称自己为“林耀星”。自2002年接受救助以来,救助站工作人员尝试通过询问、刊登寻亲公告等各种办法为他寻亲,但一直无果。“会不会是名字搞错呢?”梁光楣当时在想。她不放弃这条线索,到辖区派出所找到林耀忠的户籍信息,后来通过联系当地村委辗转找到林耀忠,林耀忠确认:“林耀星是我的双胞胎弟弟。”最终,林耀星顺利被工作人员护送返回家乡。梁光楣后来得知,林耀星不仅回归家庭与父母共同生活,还在当地村委的帮助下,恢复了户籍,并办理低保,她激动得无法言喻。

经过梁光楣的不断努力,从今年1月份开展寻亲专项行动以来,她共联系核实对象42人,人脸识别对象127人,成功核实5人。

家人支持

让二胎妈妈大步前进

作为一名二胎妈妈,梁光楣经常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暇照顾小孩,“我家的大宝是给我丈夫带,他平时工作也忙,但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近,比起我每天两个小时的上班车程要方便,二宝麻烦孩子的爷爷奶奶带。一家人都是我坚强的后盾。”

梁光楣还觉得在救助站工作越久,对这份工作的感情越深厚。“我们目前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上了年纪的流浪受助人员,如果不抓紧时间找到他们的家人,他们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回到亲人身边。”梁光楣眼睛有点泛红,却依然笑着对记者说。

记者 麦婉诗 通讯员 廖培金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