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珠三角中小学教师编制紧缺问题?省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

来源:金羊网 作者:董柳 发表时间:2018-11-06 23:31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我省小学教职员编制尚有缺口,中学教职员编制保障水平较高

金羊网讯 记者董柳 黄丽娜报道:通往十九大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教师是重要桥梁。然而,省人大代表刘燕等发现,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编制紧缺问题。今天(11月6日),省人大代表刘燕、冯妹娇、刘涛、农凌、陈忻、钟以俊、黎永梅会同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就推动解决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编制紧缺问题约见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负责人。

一问: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编制缺口是多少?

省人大代表、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刘燕等调研后发现,中山、东莞、佛山等地均存在中小学教职员缺编的情况,珠三角地区各市中小学教师缺编情况大多类似,一些地方均采取临聘教师或编外合同制的方式解决缺编问题,存在较大风险,包括引发代课教师问题反弹、社会稳定风险、增加财政负担等。

“整个珠三角地区现在及未来三至五年内中小学教师编制缺口数量将是多少?”省人大代表刘燕问。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回答时介绍,广东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外来人口较多,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比外省更明显。日前,省委编办和省教育厅对中小学教师编制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显示:珠三角九市公办小学在校生325.28万人,按现行的编制标准,应该核定教职员编制是17.12万人,但实际上只核定了教职员编制15.28万名,缺口相差1.84万人,已核定编制数占应核定编制数的89.2%。公办中学在校生189万,按现在的编制标准,应核定教职员编制是14.41万人,实际核定的教职员编制是16.95万,占应该核定编制数的117.6%。“单从编制核定情况看,小学教职员的编制基本得到保障,中学教职员的编制保障水平比较高。”

“根据我们预测,到2020年,全省需要新增小学学位184万个,初中学位56万个。按照现行编制标准测算,需要相应地新增小学教职员9.7万,新增初中教职员4.1万。”朱超华表示,立足广东实际,省教育厅正计划协调省有关方面对全省各地受教育人口变化情况进行差异化、精细化测算,为今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打下良好基础。

二问:能否编随人走、同工同酬解决编制紧缺?

“能不能明确要求市一级从另一些事业单位调剂编制到缺编的中小学?”“能不能编随生走、编随人走?”有代表问。

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光大回答说,国家2012年出台规定,要求以2012年为基数,对各省编制实行总量控制。“过去,事业编制由地方分级核定,即省里核定省一级事业单位的编制、市里核定市一级事业单位的编制,但从2012年开始,地方编办没有核定权。”他介绍,省里已经并正在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创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已经并将继续深化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通过对其进行转企改制收回这类单位的事业编,用于其他领域。“我们一般不直接管理市一级事业单位的编制,而是指导其改革的方向、目标。编随生走、编随人走目前还不符合机构管理规定。”

“编跟人走不行的话,省里能否出台政策让编外教师实现‘同工同酬’?”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问。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涛则指出,编外教师同工不同酬现象长期普遍存在,会造成不良后果和风险:一是会对这些人员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二是可能影响教学质量——不光是文化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品德、价值观的形成上。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巡视员郑朝阳回答称,编制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签订的是聘用合同,编制外人员则是劳动合同。对于劳动合同,人社部门只是规定了工资下限——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对工资上限没有任何约束,但编内和编外人员在养老保险等方面还存在待遇上的差距。

省财政厅副厅长郑贤操表示,临聘教师的待遇问题,省里有相关政策规定予以保障。除了由同级财政核拨经费外,省财政厅对保障各单位临聘教师的经费发放也留了口子,确保其得到保障。

与会人员还建议,在解决中小学教师编制紧缺问题上,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港澳地区的好做法。

出席会议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业斌指出,要根据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校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加强统筹考虑,合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盘活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用多种形式切实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思维推动我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编辑:Giabun
数字报

如何解决珠三角中小学教师编制紧缺问题?省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

金羊网  作者:董柳  2018-11-06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我省小学教职员编制尚有缺口,中学教职员编制保障水平较高

金羊网讯 记者董柳 黄丽娜报道:通往十九大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教师是重要桥梁。然而,省人大代表刘燕等发现,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编制紧缺问题。今天(11月6日),省人大代表刘燕、冯妹娇、刘涛、农凌、陈忻、钟以俊、黎永梅会同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就推动解决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编制紧缺问题约见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负责人。

一问: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编制缺口是多少?

省人大代表、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刘燕等调研后发现,中山、东莞、佛山等地均存在中小学教职员缺编的情况,珠三角地区各市中小学教师缺编情况大多类似,一些地方均采取临聘教师或编外合同制的方式解决缺编问题,存在较大风险,包括引发代课教师问题反弹、社会稳定风险、增加财政负担等。

“整个珠三角地区现在及未来三至五年内中小学教师编制缺口数量将是多少?”省人大代表刘燕问。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回答时介绍,广东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外来人口较多,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比外省更明显。日前,省委编办和省教育厅对中小学教师编制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显示:珠三角九市公办小学在校生325.28万人,按现行的编制标准,应该核定教职员编制是17.12万人,但实际上只核定了教职员编制15.28万名,缺口相差1.84万人,已核定编制数占应核定编制数的89.2%。公办中学在校生189万,按现在的编制标准,应核定教职员编制是14.41万人,实际核定的教职员编制是16.95万,占应该核定编制数的117.6%。“单从编制核定情况看,小学教职员的编制基本得到保障,中学教职员的编制保障水平比较高。”

“根据我们预测,到2020年,全省需要新增小学学位184万个,初中学位56万个。按照现行编制标准测算,需要相应地新增小学教职员9.7万,新增初中教职员4.1万。”朱超华表示,立足广东实际,省教育厅正计划协调省有关方面对全省各地受教育人口变化情况进行差异化、精细化测算,为今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打下良好基础。

二问:能否编随人走、同工同酬解决编制紧缺?

“能不能明确要求市一级从另一些事业单位调剂编制到缺编的中小学?”“能不能编随生走、编随人走?”有代表问。

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光大回答说,国家2012年出台规定,要求以2012年为基数,对各省编制实行总量控制。“过去,事业编制由地方分级核定,即省里核定省一级事业单位的编制、市里核定市一级事业单位的编制,但从2012年开始,地方编办没有核定权。”他介绍,省里已经并正在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创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已经并将继续深化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通过对其进行转企改制收回这类单位的事业编,用于其他领域。“我们一般不直接管理市一级事业单位的编制,而是指导其改革的方向、目标。编随生走、编随人走目前还不符合机构管理规定。”

“编跟人走不行的话,省里能否出台政策让编外教师实现‘同工同酬’?”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问。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涛则指出,编外教师同工不同酬现象长期普遍存在,会造成不良后果和风险:一是会对这些人员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二是可能影响教学质量——不光是文化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品德、价值观的形成上。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巡视员郑朝阳回答称,编制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签订的是聘用合同,编制外人员则是劳动合同。对于劳动合同,人社部门只是规定了工资下限——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对工资上限没有任何约束,但编内和编外人员在养老保险等方面还存在待遇上的差距。

省财政厅副厅长郑贤操表示,临聘教师的待遇问题,省里有相关政策规定予以保障。除了由同级财政核拨经费外,省财政厅对保障各单位临聘教师的经费发放也留了口子,确保其得到保障。

与会人员还建议,在解决中小学教师编制紧缺问题上,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港澳地区的好做法。

出席会议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业斌指出,要根据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校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加强统筹考虑,合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盘活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用多种形式切实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思维推动我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