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潜心研究招子庸和《粤讴》,有关学术著作很多。通讯员供图
■《粤讴》中的题材取自俗事,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 通讯员供图
“粤讴鼻祖”招子庸诞生地目前掌握这一艺术形式的人已不多,传统文化亟待保护、传承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公布新一批区级非遗项目名单,粤讴赫然在列。粤讴这一曾流行一时的“说唱”,再次引起不少年轻人的关注。而金沙街横沙村这个城中村,也因此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当地村民告诉新快报记者,即使在横沙村这个曾诞生过“粤讴鼻祖”招子庸的地方,目前会唱粤讴的人也已经不多,多数人甚至不知道粤讴是什么,希望借着此次粤讴进入区级非遗项目名单的机会,扩大粤讴的知名度,推动全社会来关心、保护、传承粤讴。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全碧芳 谭札烽
粤讴是当年流行的“说唱”
粤讴是什么?横沙村招氏老人说,粤讴其实是广东曲艺说唱之一,起源于疍歌和咸水歌,被誉为“粤语情歌”。粤讴多由女子弹唱,以粤方言谱,月下飞觞,水上闻曲,成为珠水儿女感怀身世的“解心曲”,可以说是很有生活气息、雅俗共赏的说唱文体。
研究者解释,通俗地说,粤讴就是当年流行的“说唱”。它是粤语地区过去两百多年一度流行的说唱形式。
清朝道光年间,南海横沙乡(今白云区金沙街横沙村)招子庸编撰《粤讴》一书,此书是最早、最系统并完善保存、收录粤讴的著作。
《粤讴》一书曾广受好评
在横沙村招氏大宗祠里,目前还供奉着招子庸的牌位。当年,他搜集歌伶咏唱的民间唱词俚句,写成《粤讴》一卷,被誉为粤讴鼻祖,是将粤讴发扬光大的功臣。
《粤讴》于1828年出版,共收录100多首粤讴,其题材多为诉说男女爱情,笔调委婉动人,如《薄命多情》《心点愿》《桃花扇》《分别泪》等,其中以《吊秋喜》一阙最为凄恻情深,目前曲牌和文字都保存下来的大概有30首。
1938 年,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说:招氏《粤讴》一卷“好语如珠,即不懂粤语者读之,也为之神移”。许地山、郑振铎并非粤人,也能欣赏,足以证明粤讴很有生活气息,且雅俗共赏。
横沙村招氏老人介绍,招子庸是公认的“粤讴鼻祖”。在当时粤讴只是“流行歌”,正统文人对之是不屑的,招子庸却能大胆朝着通俗文学的路子走下去,也算特立独行,也正因如此,对《粤讴》的发扬光大起到了促进作用。
因为语言来自民间,题材取自俗事,所以《粤讴》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了《吊秋喜》,《粤讴》里还有诸多情意绵绵的词句。如“烟花地苦海茫茫,从来难揾个有情郎。迎新送旧不过还花账,有谁惜玉及怜香”(《烟花地》);“夜夜虽则成双,我实在见单”“世上惜花人亦有限”(《缘悭》);“但得早一日逢君,自愿命短一年!”(《楼头月》)等等,都表达了这些女子希望得到忠贞爱情、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粤方言地区会唱者已很少
遗憾的是,由于粤讴的一大特色是转腔,曲调听来简单,实则复杂,演唱起来对气息与情韵要求极高,因此粤讴比南音更容易失传。如今,这一唱法在横沙村几乎失传,极少人会唱粤讴。放眼整个粤方言地区,包括粤港澳,会唱粤讴的人也并不多。
在横沙村招氏后人看来,粤讴、招子庸都是横沙村的骄傲,更是岭南文化的骄傲。
金沙街横沙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招景泰介绍,来自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中心等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潜心研究招子庸和粤讴,有关学术著作很多。
日前,粤讴被列为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横沙村招氏后人内心为之振奋。招景泰认为,如今已鲜有人熟知粤讴唱法,此举对其保护的意义与价值甚大,也让其更大程度上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有利于强化其在广府说唱艺术的地位和作用。另外,当地对粤讴有研究兴趣的村民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还会唱粤讴的人也已经不多,而且都已经是七八岁的老人,还分散在各地。希望入选非遗名单后,粤讴传承能获得资金支持;也希望高校的研究者可以走访各地,尽快把这些技艺保存起来,让粤讴艺术不至于“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