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楷模张宝兰:为超级工程“打”出超级配方

来源:金羊网 作者:彭启有 发表时间:2018-11-13 23:08

金羊网讯 记者 彭启有报道:为超级工程研制出“不开裂混凝土的超级配方”,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称赞她是当之无愧的建设功臣。11月3日,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工程沉管预制厂试验室主任张宝兰被评为第十批“南粤楷模”。

她是这批“南粤楷模”中唯一的女性。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她在伶仃洋的牛头岛上奋战了7年,挑战世界级难题,解决了大桥建设中一个个关键问题。

南粤楷模张宝兰

奋战三个月,荒岛上建起一流试验室

1987年,张宝兰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交四航局研究院从事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方面的研究工作。2011年4月29日,张宝兰被派往港珠澳大桥参与沉管混凝土试验室项目的搭建工作。

试验室建在伶仃洋桂山牛头岛上。远离陆地的牛头岛,当时一片荒芜。张宝兰成为荒岛上的拓荒牛。

按照工作要求,张宝兰必须在4个月内建成与世界最大的沉管预制厂相匹配的试验室。张宝兰面对的情况却是:试验室还处在规划中,房屋、仪器设备、人员都没有,全部事情要等她自己去搞定。

一上岛,张宝兰就开始奔波于各个项目部门,组建筹建试验室小组,完善试验室前期筹建规划。

为了保证海上运输时仪器设备的安全,她亲自押送。一次,她带领3个年轻人一起押送设备,装船、协调吊运、安装,从早上7时一直忙到晚上9时,等返回到营地码头时已是凌晨1时。

试验室的建设花了3个多月时间。2011年11月23日,试验室在牛头岛上正式挂牌,被誉为“整体形象良好、设备一流、人员一流、管理一流”。

耗时近一年,研制出“超级配方”

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 年,抗 8 级地震,抵御 16 级台风,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大桥的建设要用到大量的沉管,而决定沉管质量的是混凝土的配合比,这个配合比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张宝兰说,混凝土配合比不仅仅是计算,最终是要靠“打”(搅拌)出来的。

张宝兰沉浸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项目上,带领李超、刘行、李建业等试验人员一起进行室内试验。

在耗时近一年,反复试配了100多吨混凝土,用坏了4个混凝土搅拌机、进行了海量的试验后,基础配方终于出炉。

沉管混凝土正式浇注前,桂山岛上气氛非常压抑。从高层领导到项目经理再到施工人员,甚至包括张宝兰在内的试验研究检测人员都没有参与过制作如此巨大沉管的经历,几次说开始浇注都没有实现。

直到2012年4日晚9时多,试验室团队还在打电话寻求支持,但都没有获得明确表态,内部也存在分歧。

眼看就要开工了,张宝兰拉着团队成员李超说:“你带人去加缓凝剂,确保施工有6个小时,有什么问题我来承担。”

从混凝土“开打”到结束,第一节沉管连续用了近51个小时,圆满完成了约3300立方的混凝土浇注。

7年中,张宝兰圆满完成了33节沉管和一个最终接头的混凝土浇筑任务,创造了沉管不裂、滴水不漏的世界奇迹。

7年中,只回家过了一个春节

作为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唯一在一线的教授级女工程师,7年中张宝兰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

得知试验室建在牛头岛上的时候,张宝兰心里非常矛盾,因为家里有80岁且患高血压的老母亲,有两年后即将高考的儿子以及身体不太好的丈夫。

张宝兰犹豫了几天,打定主意:建好试验室,把所有的技术规矩流程定好,完成第一、第二个节段的浇筑就撤。

然而,施工开始后,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张宝兰不得含泪把和自己住了5年多的母亲送回老家,扎根工地,全身心投入到超级工程的建设中。7年中,她只回家过了一个春节。

今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港珠大桥正式开通,举世瞩目,举国振奋,建设团队一片欢欣。张宝兰感慨万千。

她曾向母亲承诺,等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一定开车带她上桥走一走,看一看。遗憾的是,母亲没有等到这一天,去年走了。“人生没有完美,大桥成就了我的事业,也丰富了我的人生。面对家人,我深感愧疚;面对大桥,我倍感自豪。”


编辑:空明
数字报
南粤楷模张宝兰:为超级工程“打”出超级配方
金羊网  作者:彭启有  2018-11-13

金羊网讯 记者 彭启有报道:为超级工程研制出“不开裂混凝土的超级配方”,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称赞她是当之无愧的建设功臣。11月3日,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工程沉管预制厂试验室主任张宝兰被评为第十批“南粤楷模”。

她是这批“南粤楷模”中唯一的女性。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她在伶仃洋的牛头岛上奋战了7年,挑战世界级难题,解决了大桥建设中一个个关键问题。

南粤楷模张宝兰

奋战三个月,荒岛上建起一流试验室

1987年,张宝兰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交四航局研究院从事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方面的研究工作。2011年4月29日,张宝兰被派往港珠澳大桥参与沉管混凝土试验室项目的搭建工作。

试验室建在伶仃洋桂山牛头岛上。远离陆地的牛头岛,当时一片荒芜。张宝兰成为荒岛上的拓荒牛。

按照工作要求,张宝兰必须在4个月内建成与世界最大的沉管预制厂相匹配的试验室。张宝兰面对的情况却是:试验室还处在规划中,房屋、仪器设备、人员都没有,全部事情要等她自己去搞定。

一上岛,张宝兰就开始奔波于各个项目部门,组建筹建试验室小组,完善试验室前期筹建规划。

为了保证海上运输时仪器设备的安全,她亲自押送。一次,她带领3个年轻人一起押送设备,装船、协调吊运、安装,从早上7时一直忙到晚上9时,等返回到营地码头时已是凌晨1时。

试验室的建设花了3个多月时间。2011年11月23日,试验室在牛头岛上正式挂牌,被誉为“整体形象良好、设备一流、人员一流、管理一流”。

耗时近一年,研制出“超级配方”

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 年,抗 8 级地震,抵御 16 级台风,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大桥的建设要用到大量的沉管,而决定沉管质量的是混凝土的配合比,这个配合比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张宝兰说,混凝土配合比不仅仅是计算,最终是要靠“打”(搅拌)出来的。

张宝兰沉浸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项目上,带领李超、刘行、李建业等试验人员一起进行室内试验。

在耗时近一年,反复试配了100多吨混凝土,用坏了4个混凝土搅拌机、进行了海量的试验后,基础配方终于出炉。

沉管混凝土正式浇注前,桂山岛上气氛非常压抑。从高层领导到项目经理再到施工人员,甚至包括张宝兰在内的试验研究检测人员都没有参与过制作如此巨大沉管的经历,几次说开始浇注都没有实现。

直到2012年4日晚9时多,试验室团队还在打电话寻求支持,但都没有获得明确表态,内部也存在分歧。

眼看就要开工了,张宝兰拉着团队成员李超说:“你带人去加缓凝剂,确保施工有6个小时,有什么问题我来承担。”

从混凝土“开打”到结束,第一节沉管连续用了近51个小时,圆满完成了约3300立方的混凝土浇注。

7年中,张宝兰圆满完成了33节沉管和一个最终接头的混凝土浇筑任务,创造了沉管不裂、滴水不漏的世界奇迹。

7年中,只回家过了一个春节

作为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唯一在一线的教授级女工程师,7年中张宝兰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

得知试验室建在牛头岛上的时候,张宝兰心里非常矛盾,因为家里有80岁且患高血压的老母亲,有两年后即将高考的儿子以及身体不太好的丈夫。

张宝兰犹豫了几天,打定主意:建好试验室,把所有的技术规矩流程定好,完成第一、第二个节段的浇筑就撤。

然而,施工开始后,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张宝兰不得含泪把和自己住了5年多的母亲送回老家,扎根工地,全身心投入到超级工程的建设中。7年中,她只回家过了一个春节。

今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港珠大桥正式开通,举世瞩目,举国振奋,建设团队一片欢欣。张宝兰感慨万千。

她曾向母亲承诺,等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一定开车带她上桥走一走,看一看。遗憾的是,母亲没有等到这一天,去年走了。“人生没有完美,大桥成就了我的事业,也丰富了我的人生。面对家人,我深感愧疚;面对大桥,我倍感自豪。”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