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改革序章之“联产到劳”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8-11-15 11:16

人民网中山11月15日电(全森)从鲤溪村到永宁社区,一个享有“广东小岗村”的美誉,一个是全国第一个“千万富翁乡”,见证着我国农村在改革开放前后的时代变迁。11月14日,“粤兴粤盛 勇立潮头创辉煌”采访团来到广东省中山市,探访改革开放伊始发生在这里的农村改革故事。

“广东小岗村”:推行“联产到劳”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事实上,在此之前两年,鲤溪村就开展了“联产到劳”的改革,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一举解决了村民温饱问题。

鲤溪大队部旧址,实施“联产到劳”的主要办公场所。全森 摄

上世纪70年代的鲤溪,水稻耕作面积有2100亩,人均有一亩八分多耕地,许多村民却吃惯了大锅饭,有些村民甚至等天黑时到田里偷稻谷、甘蔗和番薯,吃饱了再带回家。人心涣散,出勤不出力,时任鲤溪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林德成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称之为“三只脚”——站在田间两只脚,加上竖在田里的锄头。

1976年下半年,林德成召集鲤溪大队多名队委决定:与其挨饿,不如改革,推行联产到劳。“就算有坐牢的风险,我们还是要试一试、闯一闯!”林德成回忆道。

“联产到劳”的模式主要是确定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在统一播种、统一育秧、统一耕田、统一晒谷等前提下,把田地分到各家各户,插秧除草以及收割由各家各户自行安排,多于生产队规定土地的产量也可自行安排。如果承包土地减产了,要负承包责任。超产部分,全部归承包者所有,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林德成回忆道,“联产到劳”实行后,每天一大早生产队长还没打钟催工,村民就起床下田。实行“联产到劳”的第一年,最初改革的3个生产队,产量提高了50%,粮食平均亩产量达到800斤。部分社员还开始将剩余的粮食用作饲料,养鸡养鸭养猪,到市场去卖。到了1980年,之前基本上都住在茅草屋的鲤溪人,纷纷建起了砖房和水泥房。

1979年8月下旬,广东省第一次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现场会在中山召开,号召全省推广学习鲤溪村的改革经验,鲤溪村“广东小岗村”的美誉不胫而走。

现在的鲤溪村,辖区内有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业共80多家,以加工装配类型居多,主要生产鞋类、家具、灯饰为主,农业用地面积中以种植蔬菜作物和种植观赏花木居多,2017年村民年均收入3万元左右。鲤溪村党支部副书记吴金耀表示,未来将逐步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主动对接和融入市场经济,充分利用和盘活各方资源,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传承改革开放之初鲤溪人敢为人先的精神,谱写鲤溪新篇章。

首个“千万富翁乡”:集体企业铸辉煌

距离鲤溪村50多公里的小榄镇永宁社区,集体企业的种子更早地在这里种下。

改革开放前,永宁人多地少,以经营水稻、甘蔗、蚕桑和养鱼等单一农业为主,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没有电气机械,农民劳动全靠一双手。为摆脱现状,在原大队支书李汉章等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永宁确立了发展集体企业的思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永宁先后办起了鱼苗场、养猪场、金鱼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农油加工厂、木船厂、建筑队等20多间集体企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永宁更加坚定地走上贸工农综合发展之路。机制砖厂、锁厂、机电厂、农机服务站、花果繁殖场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80年代到90年代,永宁的集体企业发展达到高峰期,有384家规模较大的集体企业,其中有7家产值超亿元。

1980年,永宁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047万元,成为全国第一个“千万富翁乡”;1986年突破1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1993年突破10亿元,跨入全国十大首富村的行列。

当年的永宁村,早已完成城镇化,并更名为“永宁社区”。2017年,永宁地方生产总值超过90亿元,社区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3亿元,股民现金分红7000元/股。永宁人正努力打造一个快节奏、慢生活、高品质的“美丽永宁”。

编辑: 宝厷
数字报
广东中山:改革序章之“联产到劳”
人民网  作者:  2018-11-15

人民网中山11月15日电(全森)从鲤溪村到永宁社区,一个享有“广东小岗村”的美誉,一个是全国第一个“千万富翁乡”,见证着我国农村在改革开放前后的时代变迁。11月14日,“粤兴粤盛 勇立潮头创辉煌”采访团来到广东省中山市,探访改革开放伊始发生在这里的农村改革故事。

“广东小岗村”:推行“联产到劳”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事实上,在此之前两年,鲤溪村就开展了“联产到劳”的改革,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一举解决了村民温饱问题。

鲤溪大队部旧址,实施“联产到劳”的主要办公场所。全森 摄

上世纪70年代的鲤溪,水稻耕作面积有2100亩,人均有一亩八分多耕地,许多村民却吃惯了大锅饭,有些村民甚至等天黑时到田里偷稻谷、甘蔗和番薯,吃饱了再带回家。人心涣散,出勤不出力,时任鲤溪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林德成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称之为“三只脚”——站在田间两只脚,加上竖在田里的锄头。

1976年下半年,林德成召集鲤溪大队多名队委决定:与其挨饿,不如改革,推行联产到劳。“就算有坐牢的风险,我们还是要试一试、闯一闯!”林德成回忆道。

“联产到劳”的模式主要是确定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在统一播种、统一育秧、统一耕田、统一晒谷等前提下,把田地分到各家各户,插秧除草以及收割由各家各户自行安排,多于生产队规定土地的产量也可自行安排。如果承包土地减产了,要负承包责任。超产部分,全部归承包者所有,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林德成回忆道,“联产到劳”实行后,每天一大早生产队长还没打钟催工,村民就起床下田。实行“联产到劳”的第一年,最初改革的3个生产队,产量提高了50%,粮食平均亩产量达到800斤。部分社员还开始将剩余的粮食用作饲料,养鸡养鸭养猪,到市场去卖。到了1980年,之前基本上都住在茅草屋的鲤溪人,纷纷建起了砖房和水泥房。

1979年8月下旬,广东省第一次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现场会在中山召开,号召全省推广学习鲤溪村的改革经验,鲤溪村“广东小岗村”的美誉不胫而走。

现在的鲤溪村,辖区内有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业共80多家,以加工装配类型居多,主要生产鞋类、家具、灯饰为主,农业用地面积中以种植蔬菜作物和种植观赏花木居多,2017年村民年均收入3万元左右。鲤溪村党支部副书记吴金耀表示,未来将逐步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主动对接和融入市场经济,充分利用和盘活各方资源,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传承改革开放之初鲤溪人敢为人先的精神,谱写鲤溪新篇章。

首个“千万富翁乡”:集体企业铸辉煌

距离鲤溪村50多公里的小榄镇永宁社区,集体企业的种子更早地在这里种下。

改革开放前,永宁人多地少,以经营水稻、甘蔗、蚕桑和养鱼等单一农业为主,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没有电气机械,农民劳动全靠一双手。为摆脱现状,在原大队支书李汉章等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永宁确立了发展集体企业的思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永宁先后办起了鱼苗场、养猪场、金鱼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农油加工厂、木船厂、建筑队等20多间集体企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永宁更加坚定地走上贸工农综合发展之路。机制砖厂、锁厂、机电厂、农机服务站、花果繁殖场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80年代到90年代,永宁的集体企业发展达到高峰期,有384家规模较大的集体企业,其中有7家产值超亿元。

1980年,永宁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047万元,成为全国第一个“千万富翁乡”;1986年突破1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1993年突破10亿元,跨入全国十大首富村的行列。

当年的永宁村,早已完成城镇化,并更名为“永宁社区”。2017年,永宁地方生产总值超过90亿元,社区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3亿元,股民现金分红7000元/股。永宁人正努力打造一个快节奏、慢生活、高品质的“美丽永宁”。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