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吹动海内外 国际税收谋大局

来源:金羊网 作者:严丽梅 杨锐轩 发表时间:2018-12-03 17:51
广州税务部门延伸国际税收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空港经济保驾护航广州市税务局供图
1983年2月,中国最早的中外合作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在广州隆重开业白天鹅宾馆供图
广州税务部门编撰并发布《广州市税收服务“一带一路”系列手册》广州市税务局供图

文/金羊网记者 严丽梅 杨锐轩

大潮起珠江,风吹海内外。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春风,吹开了中国封闭多年的国门,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也让中国认识了世界。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广州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凭着“千年商都”的历史底蕴和毗邻港澳、连接海外的地理优势,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

总结广州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具有广州特色的“引进来”为广州40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作为首批进一步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广州在“引进来”上狠下大功夫,涉外税收工作处处主动作为,国际税收也开始应时而生。涉外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吸引了大批外资涌入,对广州交出一份出色的“引进来”成绩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资的进入活跃了广州经济贸易活动,为推动广州从开放前的落后走向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州企业也开始“走出去”融入经济全球化。随着大湾区经济时代的开启,广州再次迎来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

我国的国际税收体系也围绕着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目标和服务改革大局不断地进行调整,并逐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相适应,与国际地位相匹配,与国内税制和国际税制相配套的以统一、规范、高效为特点的国际税收法制体系和管理体系。广州税务部门在国际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继续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国际税收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助力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广州营商环境高地。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国际税收体系与时俱进的40年,也是我国国际税收地位逐渐彰显的40年。

“引进来”从单向引资到合作共赢港澳台企业在广州的税事记忆

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形成了以广州为核心的全球生产能力最强大的制造业地带。

港澳台的制造业资本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港澳台企业作为来穗投资外商中的重要成员,为推动广州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全程见证了广州这40年腾飞的光辉历程。

陈建荣,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在香港出生、成长,在广州工作、发展。多年来,陈建荣致力于为港澳台企业在广州投资经营提供专业意见。

他在谈及港澳台企业在广州的经营发展时感触颇深:“每一次税收制度的变革必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像港澳台这类外商投资企业,对税制变迁、税负变化的感受更为深刻。”

陈建荣介绍,从改革开放伊始直到“两税合一”前,税收政策都是分开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并行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多项优惠,如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两免三减半”、特区较低税率等企业所得税优惠。

据了解,2000年以前,港澳台企业在广州的投资主要是加工贸易,缴纳的税比较少,大部分是地方费种。当年香港爱国商人霍英东与广东省旅游局签署协议共同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的白天鹅宾馆,就是中国最早的中外合作五星级酒店。在2003年前,白天鹅宾馆属于中外合作企业,在税收方面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开拓内地与港澳地区合作新路径,2004年,《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落地,实现了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目标。此后,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行业投资发展迅速,房地产、建筑、会展等行业亦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加上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不断完善,港澳台企业从加工企业转型到自主研发的高科技企业步伐随之加快,港澳台企业在广州的投资也逐渐由开始的加工贸易行业开始转型升级。

此外,内地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与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签署税收安排,在税收政策和投资环境上提高了确定性,使港澳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更有保障。

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来广州投资的港澳台企业对所投资的产业进行升级,传统的加工贸易行业有的转向内销、有的转向先进制造业、有的转向高尖端技术行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实现了“引进来”从单向引资逐渐转为合作共赢。

特别是在2016年5月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后,相当部分企业税负减轻,让企业得以轻装前行。

陈建荣认为,正因为广州在吸引港澳台投资方面一直走在前面,广州税务机关对相关的国际税收政策、实施规范等方面都较为熟悉,因此,在纳税服务方面很多操作目前已经比较国际化,得到了港澳台企业一致的积极评价。

行使国际税收话语权崭露头角广州税务让企业“走出去”更有底气

2015年,中国实现直接投资项下的资本净输出,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活跃于国际舞台。

随着广州企业“走出去”步伐日渐加大,企业在海外遇到的经营问题也日渐增多。其中,国内外的税制差异使得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之初容易碰上“水土不服”的问题,导致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涉税风险,损害自身合法权益。为了维护国家和纳税人利益,广州税务部门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走出去”税收服务品牌,编撰并发布了《广州市税收服务“一带一路”系列手册》,五本手册全链条式覆盖跨境业务涉税事项,精准对接“引进来”与“走出去”。

同时,广州市税务部门还结合纳税人实际诉求,针对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开展“走出去”企业个性化纳税辅导,帮助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用好国际税收协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红利,消除双边重复征税、妥善解决国际税收涉税争议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样本一为基建先行者保驾护航

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就是这一“护航”行动的受益者。

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探路者,是中石化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承揽了集团“走出去”的采油、输油等建设项目。然而,该公司在境外的项目遇到了境外所得税抵免、税收协定执行、材料及固定资产跨境调拨等诸多跨境税收问题,十分头痛,于是向广州市税务部门提出了援助的请求。

了解到企业遇到的困难后,广州市税务部门迅速组织了一支由业务骨干组成的“走出去”服务团队,团队税务人员主动上门,为企业详解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地的双边税收协定,明晰协定中“常设机构”概念,帮助企业分析各种物资,特别是固定资产的出口调拨流程及税负结构和征税时点,协助企业逐个击破涉税难点。

面对税务机关的贴心税收辅导,该公司负责人张丽宏表示:“这让我们在异国他乡都能够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样本二让境外投资民企减负前行

在广州,民营企业已成为境外投资的“生力军”。然而,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额较低,境外企业规模较小,海外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在跨境税收问题上也是屡屡碰壁。

对此,广州税务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全方位的贴近式纳税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达”)就是这一“护航”行动的又一受益者。

“这次公司在英国的投资比之前的项目要更大,特别是英国脱欧后,我们感觉有些东西更加不确定了,对于审查被投资的这家公司在税收方面的风险,我们应该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在税务部门针对中海达的调研走访中,该公司财务总监黄先生提出了被困扰的问题。了解到该公司在瑞典、英国有投资,这些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在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有着迥异于国内的一套体系后,广州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宣传和辅导,积极研究收集上述国家的税收政策以及管理制度,结合前期收集归纳的企业“走出去”典型案例,帮助企业梳理境外投资的税务风险点。该公司财务总监黄先生表示,每次向税务机构咨询都有很大的收获,以后“走出去”也更有底气。

样本三多举措助力空港经济腾飞

广州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着力推动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发挥空港经济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机场产业聚集效应形成了航空关联度不同的临空产业集群。

广州税务部门延伸国际税收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空港经济保驾护航:专门新设广州空港经济区办税服务厅,提供涉税业务“一窗式通办”,提供直达白云机场的接驳服务,空港企业办税更加便捷,增强广州市“国际枢纽型城市”核心功能。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广州临空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目前有68个海外办事处。2015年以来,广州税务部门多次走访中了解到,南航所遇到的境外涉税风险纷繁复杂。为此,广州税务部门针对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税收协定等内容为南航提供了“走出去”的税收政策专题辅导,对南航遇到的涉税争端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案。

广州,国际税收“转型”在路上多重服务助推区域发展战略

藉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之机,打造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新时代高质量的国际税收管理和服务不可或缺。广州市税务局在刚刚完成全面挂牌成立的情况下,迅速行动、务实创新,推出便民利企促发展、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33条措施。

一是助力招商重点项目“引进来”。对于广州市每个引进的重点项目,广州市税务机构都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对接,加强税收专题研究、精简管理和服务措施。针对增城富士康引进项目,税务机关专项工作组全程接力,在一天内一次性为企业现场办妥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千万位)审批等9个涉税事项,获得了企业的点赞与肯定。

二是推动出口贸易“走出去”。2017年广州市税务部门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率先实现了出口退税全流程无纸化管理。据统计,2017年,广州税务部门办理出口退(免)税企业中,近九成企业退税申请可在10日内办结,各类企业退税时间比规定时间平均节省一半。全球知名音响产品制造商国光电器在2017年收入总额超过40亿元,其中出口销售收入占到90%以上。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郑先生表示:“税务部门优化了出口退税流程,有效提高了退税效率,对我们遇到的关联交易定价等国际税收问题,更是进行持续辅导和跟进,成为海外投资的重要助力。”

2018年,在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搭建出口退税在线申报系统,出口企业可“一键式”自动提取出口报关单数据,实现了从退税申报、影像资料上传、退税审核到国库退库全流程无纸化管理,出口退(免)税办理速度进一步加快。

在广州,国际税收正在从“税收政策优惠型”向“落实优惠政策与税收服务并重型”转变,而南沙自贸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就是践行这一“转型”的热土。

——意向自贸区设点企业近半青睐南沙自贸区,制胜“撒手锏”在于优质服务。

《2017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调研结果显示,有意在华自贸区设点的企业中,有48%选择了广州南沙自贸区。南沙自贸区并没有像前海和横琴一样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税收优惠,而是通过产业配套、良好的税收服务、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外国企业或者国内大型企业在南沙设立基地。

目前,南沙自贸区大力推进了一批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先进制造业的GN纯电动车研发制造项目和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项目先后动工,特色金融产业方面的260家融资租赁企业,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租赁集聚地。

由南沙自贸区辐射到整个广州,政府在政策配套、政府服务和支持方面都执行到位,并且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以广州税务在推进自贸区融资租赁创新集聚方面的工作为例,税务机构采取团队式专岗归口管理,紧密对接南沙自贸区融资租赁经济集群发展需求,为渤海飞机融资租赁、南航融资租赁、中远散运总部等提供从可行性研究到投资建设全流程的税收政策跟踪服务,保障项目顺利落地。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全国打破跨境涉税经营障碍。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陆续推开,粤港澳大湾区正站在时代的浪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在粤港澳三地日益密切的税务交流联络中,广东税务部门对接港澳需求创新管理服务,在全球激烈的营商环境竞争中持续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和能力。

为了满足两岸三地纳税人通过PC、手机登录系统实现随时随地办税,便捷享受政策利好,广东税务部门首创推出V-tax远程可视自助办税系统,在港纳税人可通过香港银行营业厅进驻的V-tax系统办理在粤涉税事宜,免除其跨境跑动成本,让岛外申请人以及港澳人士实现资料提交快速化、税局零跑动。

此外,广东税务部门还创新推出全国首个粤港澳智能导税创客平台——“智税宝”,打造“人人参与”导税新模式;在全国首创“纳税便利化指数”,并针对港澳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纳税服务目标……一个个跨地域涉税经营障碍得以破除,一次次纳税便利的举措让税收营商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优化。

国际税收的“转型”在推动广州区域发展战略上将呈现强大助力。

相关链接

我国国际税收变革40年一瞥

我国税制改革始终服务于改革开放大局和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致力于建立税政统一、税负公平、促进竞争、税收法治、有利开放的税收制度。

●第一阶段:1978年以前

国家大门还未对外敞开,我国国际税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

●第二阶段:1978年至1994年

1980年我国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1981年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标志着我国国际税收体制开始建立。这一时期主要是针对引进国(境)外资金、企业、技术和人才的需要,创造条件、多予优惠和加强管理的“涉外税收”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94年至2008年

1994年,我国启动了工商税制改革,以实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税收政策分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并行,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多项优惠,如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两免三减半”、特区较低税率等企业所得税优惠。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2002年十六大提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这一时期由过去以“超国民待遇”吸引外资为主的“涉外税收”,转向以既完善落实吸引外商投资的税收政策,又有“走出去”税收服务管理的“国际税收”初建阶段。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应运而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两税合一”,标志着我国涉外税收管理成为历史。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启了我国国际税收的“大国税收”发展阶段。

2012年全中国开始试行“营改增”,2016年5月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税制慢慢走向成熟和完善。

2018年以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国际税收将踏上新征程。我国充分利用G20委托经合组织对国际税收治理体系进行重塑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BEPS行动计划,不断将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和理念有机融入国际税收新规则体系,为促进公平和现代化的国际税收体系建设发出了中国声音。

相关链接

数说广州“引进来”“走出去”

改革开放40年,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为开放型经济不断注入动力,引领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统计,以2017年为例,广州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62.89亿美元,而1979年仅为165万美元。截至2017年底,累计吸收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1161个;世界500强大企业累计已有297家进入广州,共设立921个项目。

2017年广州进出口总值为1432.50亿美元,是1987年的66倍,除继续巩固与东南亚、非洲、北美洲和欧洲等传统投资目标国的经贸往来以外,积极拓展在南亚、中亚、中东和大洋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和经营。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广州企业“走出去”的意愿不断增强。据广州市税务局统计,广州企业1978-2001年累计“走出去”仅26户,2002-2013年累计“走出去”203户,2014-2017年累计“走出去”158户。

仅2017年,全市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25.97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的17个国家新增投资项目3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占全市总额的62.49%。

编辑:空明
数字报
随风吹动海内外 国际税收谋大局
金羊网  作者:严丽梅 杨锐轩  2018-12-03
广州税务部门延伸国际税收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空港经济保驾护航广州市税务局供图
1983年2月,中国最早的中外合作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在广州隆重开业白天鹅宾馆供图
广州税务部门编撰并发布《广州市税收服务“一带一路”系列手册》广州市税务局供图

文/金羊网记者 严丽梅 杨锐轩

大潮起珠江,风吹海内外。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春风,吹开了中国封闭多年的国门,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也让中国认识了世界。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广州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凭着“千年商都”的历史底蕴和毗邻港澳、连接海外的地理优势,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

总结广州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具有广州特色的“引进来”为广州40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作为首批进一步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广州在“引进来”上狠下大功夫,涉外税收工作处处主动作为,国际税收也开始应时而生。涉外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吸引了大批外资涌入,对广州交出一份出色的“引进来”成绩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资的进入活跃了广州经济贸易活动,为推动广州从开放前的落后走向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州企业也开始“走出去”融入经济全球化。随着大湾区经济时代的开启,广州再次迎来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

我国的国际税收体系也围绕着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目标和服务改革大局不断地进行调整,并逐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相适应,与国际地位相匹配,与国内税制和国际税制相配套的以统一、规范、高效为特点的国际税收法制体系和管理体系。广州税务部门在国际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继续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国际税收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助力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广州营商环境高地。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国际税收体系与时俱进的40年,也是我国国际税收地位逐渐彰显的40年。

“引进来”从单向引资到合作共赢港澳台企业在广州的税事记忆

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形成了以广州为核心的全球生产能力最强大的制造业地带。

港澳台的制造业资本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港澳台企业作为来穗投资外商中的重要成员,为推动广州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全程见证了广州这40年腾飞的光辉历程。

陈建荣,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在香港出生、成长,在广州工作、发展。多年来,陈建荣致力于为港澳台企业在广州投资经营提供专业意见。

他在谈及港澳台企业在广州的经营发展时感触颇深:“每一次税收制度的变革必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像港澳台这类外商投资企业,对税制变迁、税负变化的感受更为深刻。”

陈建荣介绍,从改革开放伊始直到“两税合一”前,税收政策都是分开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并行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多项优惠,如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两免三减半”、特区较低税率等企业所得税优惠。

据了解,2000年以前,港澳台企业在广州的投资主要是加工贸易,缴纳的税比较少,大部分是地方费种。当年香港爱国商人霍英东与广东省旅游局签署协议共同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的白天鹅宾馆,就是中国最早的中外合作五星级酒店。在2003年前,白天鹅宾馆属于中外合作企业,在税收方面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开拓内地与港澳地区合作新路径,2004年,《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落地,实现了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目标。此后,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行业投资发展迅速,房地产、建筑、会展等行业亦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加上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不断完善,港澳台企业从加工企业转型到自主研发的高科技企业步伐随之加快,港澳台企业在广州的投资也逐渐由开始的加工贸易行业开始转型升级。

此外,内地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与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签署税收安排,在税收政策和投资环境上提高了确定性,使港澳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更有保障。

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来广州投资的港澳台企业对所投资的产业进行升级,传统的加工贸易行业有的转向内销、有的转向先进制造业、有的转向高尖端技术行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实现了“引进来”从单向引资逐渐转为合作共赢。

特别是在2016年5月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后,相当部分企业税负减轻,让企业得以轻装前行。

陈建荣认为,正因为广州在吸引港澳台投资方面一直走在前面,广州税务机关对相关的国际税收政策、实施规范等方面都较为熟悉,因此,在纳税服务方面很多操作目前已经比较国际化,得到了港澳台企业一致的积极评价。

行使国际税收话语权崭露头角广州税务让企业“走出去”更有底气

2015年,中国实现直接投资项下的资本净输出,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活跃于国际舞台。

随着广州企业“走出去”步伐日渐加大,企业在海外遇到的经营问题也日渐增多。其中,国内外的税制差异使得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之初容易碰上“水土不服”的问题,导致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涉税风险,损害自身合法权益。为了维护国家和纳税人利益,广州税务部门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走出去”税收服务品牌,编撰并发布了《广州市税收服务“一带一路”系列手册》,五本手册全链条式覆盖跨境业务涉税事项,精准对接“引进来”与“走出去”。

同时,广州市税务部门还结合纳税人实际诉求,针对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开展“走出去”企业个性化纳税辅导,帮助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用好国际税收协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红利,消除双边重复征税、妥善解决国际税收涉税争议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样本一为基建先行者保驾护航

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就是这一“护航”行动的受益者。

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探路者,是中石化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承揽了集团“走出去”的采油、输油等建设项目。然而,该公司在境外的项目遇到了境外所得税抵免、税收协定执行、材料及固定资产跨境调拨等诸多跨境税收问题,十分头痛,于是向广州市税务部门提出了援助的请求。

了解到企业遇到的困难后,广州市税务部门迅速组织了一支由业务骨干组成的“走出去”服务团队,团队税务人员主动上门,为企业详解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地的双边税收协定,明晰协定中“常设机构”概念,帮助企业分析各种物资,特别是固定资产的出口调拨流程及税负结构和征税时点,协助企业逐个击破涉税难点。

面对税务机关的贴心税收辅导,该公司负责人张丽宏表示:“这让我们在异国他乡都能够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样本二让境外投资民企减负前行

在广州,民营企业已成为境外投资的“生力军”。然而,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额较低,境外企业规模较小,海外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在跨境税收问题上也是屡屡碰壁。

对此,广州税务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全方位的贴近式纳税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达”)就是这一“护航”行动的又一受益者。

“这次公司在英国的投资比之前的项目要更大,特别是英国脱欧后,我们感觉有些东西更加不确定了,对于审查被投资的这家公司在税收方面的风险,我们应该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在税务部门针对中海达的调研走访中,该公司财务总监黄先生提出了被困扰的问题。了解到该公司在瑞典、英国有投资,这些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在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有着迥异于国内的一套体系后,广州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宣传和辅导,积极研究收集上述国家的税收政策以及管理制度,结合前期收集归纳的企业“走出去”典型案例,帮助企业梳理境外投资的税务风险点。该公司财务总监黄先生表示,每次向税务机构咨询都有很大的收获,以后“走出去”也更有底气。

样本三多举措助力空港经济腾飞

广州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着力推动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发挥空港经济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机场产业聚集效应形成了航空关联度不同的临空产业集群。

广州税务部门延伸国际税收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空港经济保驾护航:专门新设广州空港经济区办税服务厅,提供涉税业务“一窗式通办”,提供直达白云机场的接驳服务,空港企业办税更加便捷,增强广州市“国际枢纽型城市”核心功能。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广州临空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目前有68个海外办事处。2015年以来,广州税务部门多次走访中了解到,南航所遇到的境外涉税风险纷繁复杂。为此,广州税务部门针对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税收协定等内容为南航提供了“走出去”的税收政策专题辅导,对南航遇到的涉税争端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案。

广州,国际税收“转型”在路上多重服务助推区域发展战略

藉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之机,打造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新时代高质量的国际税收管理和服务不可或缺。广州市税务局在刚刚完成全面挂牌成立的情况下,迅速行动、务实创新,推出便民利企促发展、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33条措施。

一是助力招商重点项目“引进来”。对于广州市每个引进的重点项目,广州市税务机构都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对接,加强税收专题研究、精简管理和服务措施。针对增城富士康引进项目,税务机关专项工作组全程接力,在一天内一次性为企业现场办妥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千万位)审批等9个涉税事项,获得了企业的点赞与肯定。

二是推动出口贸易“走出去”。2017年广州市税务部门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率先实现了出口退税全流程无纸化管理。据统计,2017年,广州税务部门办理出口退(免)税企业中,近九成企业退税申请可在10日内办结,各类企业退税时间比规定时间平均节省一半。全球知名音响产品制造商国光电器在2017年收入总额超过40亿元,其中出口销售收入占到90%以上。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郑先生表示:“税务部门优化了出口退税流程,有效提高了退税效率,对我们遇到的关联交易定价等国际税收问题,更是进行持续辅导和跟进,成为海外投资的重要助力。”

2018年,在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搭建出口退税在线申报系统,出口企业可“一键式”自动提取出口报关单数据,实现了从退税申报、影像资料上传、退税审核到国库退库全流程无纸化管理,出口退(免)税办理速度进一步加快。

在广州,国际税收正在从“税收政策优惠型”向“落实优惠政策与税收服务并重型”转变,而南沙自贸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就是践行这一“转型”的热土。

——意向自贸区设点企业近半青睐南沙自贸区,制胜“撒手锏”在于优质服务。

《2017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调研结果显示,有意在华自贸区设点的企业中,有48%选择了广州南沙自贸区。南沙自贸区并没有像前海和横琴一样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税收优惠,而是通过产业配套、良好的税收服务、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外国企业或者国内大型企业在南沙设立基地。

目前,南沙自贸区大力推进了一批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先进制造业的GN纯电动车研发制造项目和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项目先后动工,特色金融产业方面的260家融资租赁企业,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租赁集聚地。

由南沙自贸区辐射到整个广州,政府在政策配套、政府服务和支持方面都执行到位,并且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以广州税务在推进自贸区融资租赁创新集聚方面的工作为例,税务机构采取团队式专岗归口管理,紧密对接南沙自贸区融资租赁经济集群发展需求,为渤海飞机融资租赁、南航融资租赁、中远散运总部等提供从可行性研究到投资建设全流程的税收政策跟踪服务,保障项目顺利落地。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全国打破跨境涉税经营障碍。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陆续推开,粤港澳大湾区正站在时代的浪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在粤港澳三地日益密切的税务交流联络中,广东税务部门对接港澳需求创新管理服务,在全球激烈的营商环境竞争中持续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和能力。

为了满足两岸三地纳税人通过PC、手机登录系统实现随时随地办税,便捷享受政策利好,广东税务部门首创推出V-tax远程可视自助办税系统,在港纳税人可通过香港银行营业厅进驻的V-tax系统办理在粤涉税事宜,免除其跨境跑动成本,让岛外申请人以及港澳人士实现资料提交快速化、税局零跑动。

此外,广东税务部门还创新推出全国首个粤港澳智能导税创客平台——“智税宝”,打造“人人参与”导税新模式;在全国首创“纳税便利化指数”,并针对港澳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纳税服务目标……一个个跨地域涉税经营障碍得以破除,一次次纳税便利的举措让税收营商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优化。

国际税收的“转型”在推动广州区域发展战略上将呈现强大助力。

相关链接

我国国际税收变革40年一瞥

我国税制改革始终服务于改革开放大局和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致力于建立税政统一、税负公平、促进竞争、税收法治、有利开放的税收制度。

●第一阶段:1978年以前

国家大门还未对外敞开,我国国际税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

●第二阶段:1978年至1994年

1980年我国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1981年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标志着我国国际税收体制开始建立。这一时期主要是针对引进国(境)外资金、企业、技术和人才的需要,创造条件、多予优惠和加强管理的“涉外税收”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94年至2008年

1994年,我国启动了工商税制改革,以实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税收政策分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并行,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多项优惠,如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两免三减半”、特区较低税率等企业所得税优惠。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2002年十六大提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这一时期由过去以“超国民待遇”吸引外资为主的“涉外税收”,转向以既完善落实吸引外商投资的税收政策,又有“走出去”税收服务管理的“国际税收”初建阶段。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应运而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两税合一”,标志着我国涉外税收管理成为历史。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启了我国国际税收的“大国税收”发展阶段。

2012年全中国开始试行“营改增”,2016年5月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税制慢慢走向成熟和完善。

2018年以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国际税收将踏上新征程。我国充分利用G20委托经合组织对国际税收治理体系进行重塑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BEPS行动计划,不断将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和理念有机融入国际税收新规则体系,为促进公平和现代化的国际税收体系建设发出了中国声音。

相关链接

数说广州“引进来”“走出去”

改革开放40年,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为开放型经济不断注入动力,引领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统计,以2017年为例,广州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62.89亿美元,而1979年仅为165万美元。截至2017年底,累计吸收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1161个;世界500强大企业累计已有297家进入广州,共设立921个项目。

2017年广州进出口总值为1432.50亿美元,是1987年的66倍,除继续巩固与东南亚、非洲、北美洲和欧洲等传统投资目标国的经贸往来以外,积极拓展在南亚、中亚、中东和大洋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和经营。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广州企业“走出去”的意愿不断增强。据广州市税务局统计,广州企业1978-2001年累计“走出去”仅26户,2002-2013年累计“走出去”203户,2014-2017年累计“走出去”158户。

仅2017年,全市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25.97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的17个国家新增投资项目3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占全市总额的62.49%。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