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考古界又一大喜讯!英德青塘遗址入选“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来源:金羊网 作者:黄宙辉 发表时间:2019-01-10 16:55

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今天上午公布

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报道:广东考古界又迎来一大喜讯。今天(1月10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项入选项目,其中,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遗址入选。

考古专家介绍,经过三年考古工作,青塘遗址建立起距今2.5万年至1万年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个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动物骨骼化石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这一考古成果是华南史前考古重大新突破。

青塘遗址发掘现场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在四处洞穴地点共发掘54平米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英德市青塘镇,地处北江支流滃江中游。该遗址发现于1959年,包括黄门岩1号至4号洞、朱屋岩、吊珠岩及仙佛岩等多处洞穴地点,是华南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典型洞穴遗址。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对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在黄门岩1号至4号洞四处洞穴地点共发掘54平米,同时还对周边其他石灰岩洞穴开展系统的调查。

该项目工作之初就设计明确的课题目标与技术路线,在常规田野考古发掘外,还引入年代学、古人类学、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土壤微形态、残留物分析、石料产地分析及三维重建等多学科理念与技术手段,全面提取、分析遗址内各类信息,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青塘遗址墓葬遗迹与人骨化石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出土距今约13500年的人骨化石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青塘遗址项目负责人刘锁强介绍,黄门岩1号洞地点发现墓葬一座,出土保存较为完整的人骨化石一具,其葬式为蹲踞葬,年代距今约13500年,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也是广东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黄门岩2号洞地点还发现距今2万余年、华南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而出土的距今1.7万年的陶片,则是广东年代最早的陶器,填补本地区的空白。三个不同层位发现早期陶器反映出早期陶器生产工艺的发展过程。

穿孔蚌器出土现场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经初步研究,青塘遗址文化遗存从早至晚可分四期,各期的文化面貌具有明显阶段性差异,清楚地显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技术、人类行为与史前文化演变的过程。”刘锁强表示,青塘遗址的环境考古结果显示,该阶段气候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过程较为吻合。青塘遗址的特殊性还在于其作为洞穴地点群,展现华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的聚落形态特征。

青塘遗址出土打制石器(部分)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青塘遗址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青塘遗址文物资料全面地反映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现代人行为复杂化发展的新阶段及社会复杂程度,系统再现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社会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华南是研究现代人起源和农业起源非常关键的区域。考古专家认为,青塘遗址的新发现对于东亚-东南亚史前人类与文化发展的认识和探讨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首先,青塘遗址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为华南-东南亚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标尺,并揭示出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过程的耦合关系;第二,青塘遗址墓葬与人化石的发现对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宗教信仰、社会复杂程度、区域现代人体质演化与人群扩散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第三,青塘遗址为研究华南新旧石器过渡阶段聚落形态、早期陶器的出现与发展、现代人行为复杂化、区域史前文化的关系等提供十分重要的新材料;最后,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也是中国史前考古的新进展,为深入探讨旧大陆东部现代人出现与扩散、东亚与东南亚史前文化交流、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等前沿课题提供新契机。

【链接】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项入选项目

一、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

出土葬式为蹲踞葬的人骨化石一具,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也是广东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还发现华南考古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1.7万年的广东年代最早的陶器。青塘洞穴遗址全面展现华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聚落形态特征。

二、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首次发现史前独木棺、发现同穴多“室”合葬墓。这些独具特色的墓葬群与城河遗址发现的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祭祀遗存等重要遗迹共同构成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体的完善的聚落形态。

三、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现四座大型夯土台基,每座台基之上坐落着规划有序的围墙院落和建筑群,相当于四座相对独立而联系密切的小型夯土台城。建筑群始建于庙底沟文化二期,可能为中国较早的宫殿或宗庙建筑早期形态之一。发现大量精美玉器。

四、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

两周时期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大墓出土的金首权杖、青铜鍑、铁矛等,部分中、小型墓所出螺旋状金耳环、金手镯等饰物,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文化特色。发现春秋早期最高级别的悬乐和最早的床榻。

五、四川渠县城坝遗址

城坝遗址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由城址区、津关区、一般聚落区、窑址区、墓葬区、水井区等部分组成,出土遗物1000余件,初步构建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

六、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太子城遗址为近年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中后期高等级皇家城址,推测为金章宗避暑的行宫(捺钵)泰和宫,是第一处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

编辑:白茶
数字报
广东考古界又一大喜讯!英德青塘遗址入选“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金羊网  作者:黄宙辉  2019-01-10

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今天上午公布

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报道:广东考古界又迎来一大喜讯。今天(1月10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项入选项目,其中,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遗址入选。

考古专家介绍,经过三年考古工作,青塘遗址建立起距今2.5万年至1万年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个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动物骨骼化石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这一考古成果是华南史前考古重大新突破。

青塘遗址发掘现场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在四处洞穴地点共发掘54平米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英德市青塘镇,地处北江支流滃江中游。该遗址发现于1959年,包括黄门岩1号至4号洞、朱屋岩、吊珠岩及仙佛岩等多处洞穴地点,是华南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典型洞穴遗址。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对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在黄门岩1号至4号洞四处洞穴地点共发掘54平米,同时还对周边其他石灰岩洞穴开展系统的调查。

该项目工作之初就设计明确的课题目标与技术路线,在常规田野考古发掘外,还引入年代学、古人类学、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土壤微形态、残留物分析、石料产地分析及三维重建等多学科理念与技术手段,全面提取、分析遗址内各类信息,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青塘遗址墓葬遗迹与人骨化石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出土距今约13500年的人骨化石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青塘遗址项目负责人刘锁强介绍,黄门岩1号洞地点发现墓葬一座,出土保存较为完整的人骨化石一具,其葬式为蹲踞葬,年代距今约13500年,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也是广东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黄门岩2号洞地点还发现距今2万余年、华南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而出土的距今1.7万年的陶片,则是广东年代最早的陶器,填补本地区的空白。三个不同层位发现早期陶器反映出早期陶器生产工艺的发展过程。

穿孔蚌器出土现场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经初步研究,青塘遗址文化遗存从早至晚可分四期,各期的文化面貌具有明显阶段性差异,清楚地显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技术、人类行为与史前文化演变的过程。”刘锁强表示,青塘遗址的环境考古结果显示,该阶段气候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过程较为吻合。青塘遗址的特殊性还在于其作为洞穴地点群,展现华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的聚落形态特征。

青塘遗址出土打制石器(部分)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青塘遗址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青塘遗址文物资料全面地反映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现代人行为复杂化发展的新阶段及社会复杂程度,系统再现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社会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华南是研究现代人起源和农业起源非常关键的区域。考古专家认为,青塘遗址的新发现对于东亚-东南亚史前人类与文化发展的认识和探讨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首先,青塘遗址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为华南-东南亚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标尺,并揭示出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过程的耦合关系;第二,青塘遗址墓葬与人化石的发现对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宗教信仰、社会复杂程度、区域现代人体质演化与人群扩散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第三,青塘遗址为研究华南新旧石器过渡阶段聚落形态、早期陶器的出现与发展、现代人行为复杂化、区域史前文化的关系等提供十分重要的新材料;最后,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也是中国史前考古的新进展,为深入探讨旧大陆东部现代人出现与扩散、东亚与东南亚史前文化交流、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等前沿课题提供新契机。

【链接】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项入选项目

一、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

出土葬式为蹲踞葬的人骨化石一具,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也是广东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还发现华南考古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1.7万年的广东年代最早的陶器。青塘洞穴遗址全面展现华南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的聚落形态特征。

二、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首次发现史前独木棺、发现同穴多“室”合葬墓。这些独具特色的墓葬群与城河遗址发现的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祭祀遗存等重要遗迹共同构成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体的完善的聚落形态。

三、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现四座大型夯土台基,每座台基之上坐落着规划有序的围墙院落和建筑群,相当于四座相对独立而联系密切的小型夯土台城。建筑群始建于庙底沟文化二期,可能为中国较早的宫殿或宗庙建筑早期形态之一。发现大量精美玉器。

四、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

两周时期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大墓出土的金首权杖、青铜鍑、铁矛等,部分中、小型墓所出螺旋状金耳环、金手镯等饰物,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文化特色。发现春秋早期最高级别的悬乐和最早的床榻。

五、四川渠县城坝遗址

城坝遗址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由城址区、津关区、一般聚落区、窑址区、墓葬区、水井区等部分组成,出土遗物1000余件,初步构建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

六、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太子城遗址为近年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中后期高等级皇家城址,推测为金章宗避暑的行宫(捺钵)泰和宫,是第一处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

编辑:白茶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