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朗读者】儿子的音乐,让他找到了安宁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1-14 13:57

一名著名作家,一个智障儿子,他们的故事,始于忧愁,而终于温情。无论在什么时候,父母永远是这世上最爱我们的人。也许,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还会为这段话加上一句:这份爱是如此的盲目而热烈,以致可以无视世俗的眼光,终其一生不变。

酱紫FM出品   

儿子的音乐让他感到安宁

作者简介  

尚九华,媒体人,教育部“十一五”语文课题组专家。 《读者》、《意林》、《特别关注》、《生命时报》、《环球人物》等报刊的签约作家。著有《爱的磁石》、《这一秒全力以赴,下一秒才会有奇迹》等9部书。

很多人都知道,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个智障儿子大江光,父子俩共同生活在一起已有  50  多年了。照顾并引导光,已成为大江健三郎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事。

28  岁时,已名满日本的大江健三郎,生下了有智障的小儿子光,医生说,大江光存活下去的概率极小,大江健三郎也一度无比忧伤,认为儿子是活不下去的。

两个月后,他去了一次广岛,看到很多核爆幸存者将逝去亲人的名字写在灯笼上,让其漂流到黑暗的对岸去。完全没信心的他  ,  也将儿子光的名字写在了上面。

大江健三郎的母亲得知此事大为惊讶,她说:  “  这不是一个父亲应做的,你得与光共生!  ”

大江健三郎想起了儿时,有一次他患重感冒,担心地问母亲:  “  我会死去吗?  ”  母亲告诉他说:  “  不会。我不会放弃你的,即使你死去了,我也会把你再生出来。  ”  母亲坚定地说。

他又问,那他是不是另一个孩子呢?  “  还是你,  ”  母亲回应道,  “  我会把你知道的所有事情和读过的所有书都教给那个孩子。  ”

母亲的批评和儿时的那段经历,让大江健三郎从绝望中走了出来,他决心让光活下去,和他一起共生。

光几乎不会说话,也不与外人交流,大江健三郎就在儿子的房间里播放莫扎特、肖邦等人的古典音乐,光竟然渐渐地对这些音乐有了反应,并在  6  岁时开口说出了人生的第一句话。

此后,大江健三郎送光去学钢琴和谱曲,他发现儿子虽然语言表达不行,但却能通过谱曲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光在父亲的关怀下,心态变得积极起来。有一次,大江健三郎带着他回老家,离开时,光对奶奶说:  “  我要打起精神来,以便好好地去死。  ”  一周后,他又改口告诉奶奶:  “  对不起,我说错了,应该是打起精神好好地活下去。  ”

虽然家里的房子很大,而且有好几层,但大江健三郎始终跟光生活在一个房间里,他阅读和写作时,光则在一旁听音乐和谱曲。大江健三郎从未想到去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他说,这样光一抬头便能看见我。为了光,他做出了很多牺牲和奉献。

付出终有了回报,现在的大江光,已经成了日本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能记住他听过的任何乐曲,他第一张  CD  《大江光的音乐》获得极好的销售纪录,并得到日本黄金唱片奖。随后的作品也屡获大奖。

光也开始反哺父亲,除了作为大江健三郎的写作对象被写进小说外,他还挽救了父亲  ——  大江健三郎患有忧郁症,每隔两三年就会发病一次。发作时他无法入睡,只能靠喝大量的威士忌和啤酒来麻醉自己。

后来,大江健三郎通过反复听光的  CD  ,成功地克服了忧郁症。他说:  “  光的音乐,让我找到了一种安宁的感觉。  ”

大江健三郎说,自己的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阅读,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写作,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给儿子,每天必做的是,等光睡下时,用毛毯将他盖好,早上再把光叫醒,让他去卫生间  ……  这对他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仪式。

江健三郎说,自己对待光的方式,跟他对待小说是一样的——每篇小说都不厌其烦地修改多次,他说:“自己临死前,会将没修改好的手稿全烧掉,因为未修改好的稿子,不是我的作品。如果我不对光负责,那么光并不是我的儿子,在这个世上,我首先得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然后才是一个作家。”

(原文标题:大江健三郎:父子当共生。刊于羊城晚报2018年09月13日,A14版)

编辑点评

记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故事,浩如烟海,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与儿子大江光的父子情,却以一种哺育和反哺的“共生”方式,深深打动人心。(羊城晚报花地编辑 梁力)

出品人:刘海陵 林海利

总策划:孙璇 胡泉  

总统筹:陈桥生 孙朝方  

内容统筹:吴小攀、梁力、胡文辉、邓琼、李素灵、朱绍杰  

新媒体统筹:蒋铮、鲁钇山、郑华如  

新媒体制作:朱绍杰、艾渝、钟传芳、谢杨柳、易芝娜  

音频制作:崔文灿、郑紫薇、姜雪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校对:毕金华  

审核:鲁钇山  

签发:区健妍  


编辑: 智韬
数字报
【花地·朗读者】儿子的音乐,让他找到了安宁
金羊网  作者:  2019-01-14

一名著名作家,一个智障儿子,他们的故事,始于忧愁,而终于温情。无论在什么时候,父母永远是这世上最爱我们的人。也许,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还会为这段话加上一句:这份爱是如此的盲目而热烈,以致可以无视世俗的眼光,终其一生不变。

酱紫FM出品   

儿子的音乐让他感到安宁

作者简介  

尚九华,媒体人,教育部“十一五”语文课题组专家。 《读者》、《意林》、《特别关注》、《生命时报》、《环球人物》等报刊的签约作家。著有《爱的磁石》、《这一秒全力以赴,下一秒才会有奇迹》等9部书。

很多人都知道,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个智障儿子大江光,父子俩共同生活在一起已有  50  多年了。照顾并引导光,已成为大江健三郎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事。

28  岁时,已名满日本的大江健三郎,生下了有智障的小儿子光,医生说,大江光存活下去的概率极小,大江健三郎也一度无比忧伤,认为儿子是活不下去的。

两个月后,他去了一次广岛,看到很多核爆幸存者将逝去亲人的名字写在灯笼上,让其漂流到黑暗的对岸去。完全没信心的他  ,  也将儿子光的名字写在了上面。

大江健三郎的母亲得知此事大为惊讶,她说:  “  这不是一个父亲应做的,你得与光共生!  ”

大江健三郎想起了儿时,有一次他患重感冒,担心地问母亲:  “  我会死去吗?  ”  母亲告诉他说:  “  不会。我不会放弃你的,即使你死去了,我也会把你再生出来。  ”  母亲坚定地说。

他又问,那他是不是另一个孩子呢?  “  还是你,  ”  母亲回应道,  “  我会把你知道的所有事情和读过的所有书都教给那个孩子。  ”

母亲的批评和儿时的那段经历,让大江健三郎从绝望中走了出来,他决心让光活下去,和他一起共生。

光几乎不会说话,也不与外人交流,大江健三郎就在儿子的房间里播放莫扎特、肖邦等人的古典音乐,光竟然渐渐地对这些音乐有了反应,并在  6  岁时开口说出了人生的第一句话。

此后,大江健三郎送光去学钢琴和谱曲,他发现儿子虽然语言表达不行,但却能通过谱曲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光在父亲的关怀下,心态变得积极起来。有一次,大江健三郎带着他回老家,离开时,光对奶奶说:  “  我要打起精神来,以便好好地去死。  ”  一周后,他又改口告诉奶奶:  “  对不起,我说错了,应该是打起精神好好地活下去。  ”

虽然家里的房子很大,而且有好几层,但大江健三郎始终跟光生活在一个房间里,他阅读和写作时,光则在一旁听音乐和谱曲。大江健三郎从未想到去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他说,这样光一抬头便能看见我。为了光,他做出了很多牺牲和奉献。

付出终有了回报,现在的大江光,已经成了日本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能记住他听过的任何乐曲,他第一张  CD  《大江光的音乐》获得极好的销售纪录,并得到日本黄金唱片奖。随后的作品也屡获大奖。

光也开始反哺父亲,除了作为大江健三郎的写作对象被写进小说外,他还挽救了父亲  ——  大江健三郎患有忧郁症,每隔两三年就会发病一次。发作时他无法入睡,只能靠喝大量的威士忌和啤酒来麻醉自己。

后来,大江健三郎通过反复听光的  CD  ,成功地克服了忧郁症。他说:  “  光的音乐,让我找到了一种安宁的感觉。  ”

大江健三郎说,自己的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阅读,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写作,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给儿子,每天必做的是,等光睡下时,用毛毯将他盖好,早上再把光叫醒,让他去卫生间  ……  这对他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仪式。

江健三郎说,自己对待光的方式,跟他对待小说是一样的——每篇小说都不厌其烦地修改多次,他说:“自己临死前,会将没修改好的手稿全烧掉,因为未修改好的稿子,不是我的作品。如果我不对光负责,那么光并不是我的儿子,在这个世上,我首先得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然后才是一个作家。”

(原文标题:大江健三郎:父子当共生。刊于羊城晚报2018年09月13日,A14版)

编辑点评

记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故事,浩如烟海,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与儿子大江光的父子情,却以一种哺育和反哺的“共生”方式,深深打动人心。(羊城晚报花地编辑 梁力)

出品人:刘海陵 林海利

总策划:孙璇 胡泉  

总统筹:陈桥生 孙朝方  

内容统筹:吴小攀、梁力、胡文辉、邓琼、李素灵、朱绍杰  

新媒体统筹:蒋铮、鲁钇山、郑华如  

新媒体制作:朱绍杰、艾渝、钟传芳、谢杨柳、易芝娜  

音频制作:崔文灿、郑紫薇、姜雪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校对:毕金华  

审核:鲁钇山  

签发:区健妍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