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委员建议:在大湾区探索“双聘教授”制

来源:金羊网 作者:彭启有 发表时间:2019-01-28 07:31

统筹/记者 彭启有

图片/记者 黄巍俊

金羊网讯 27日上午,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20名省政协委员和3名列席代表登台发言。其中,多名委员都就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

常巨平委员:进一步构建起 半小时经济圈

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常巨平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仍存在一定的机制体制壁垒,应进一步破除这些阻碍,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常巨平建议,推动粤港澳三地科研人才自由流动,鼓励科研机构与高科技企业合作研发新技术,鼓励港澳地区大学生到大湾区科技企业实习和创业,并实行“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等;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基金,支持重大创新项目;探索成立中小企业银行,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明确大湾区多中心协同发展,打造“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大湾区设计与制造优势,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群。

他还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新型交通体系,进一步构建起半小时经济圈。可采用先进的磁动力承运系统,建设超高速磁浮交通物流网,使广州至香港往来车程缩短到15-20分钟,大湾区内任意两地车程30分钟即能到达。(薛江华)

汪华侨委员:调动大湾区资源 统一防控传染病

如何为大湾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主任汪华侨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传染性疾病一体化防控体系。

汪华侨指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尚无独立建制的传染病区域性研究中心,不利于统一开展区域内常见传染性疾病或者潜在传染风险疾病研究。此外,大湾区未建立传染病实时监测平台,信息互通链条长,信息内容标准不统一。

他建议,对标国际湾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区域性传染病医疗研究中心,可采用扁平化集约式的管理模式以减少行政链条,统一调动大湾区疾病防控资源,合作建立P4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最高级实验室),将其打造为大湾区传染病一体化防控体系的研究和管理平台。

同时,可建设大湾区传染病实时监测平台;加快推进刚成立的“粤港澳疫苗产业基地”建设,构建集监测、研发、生产、销售的一体化技术平台,有针对性地研发疫苗和药物。(丰西西)

陈宣群委员:允许港澳科学家 在内地同时受聘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常委、肇庆市副市长陈宣群,代表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献计策。

在生态环境方面,陈宣群建议加强粤港澳三地资源环境数据整合,对资源环境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维护,重视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推动自然资源管控与生态修复领域深化改革等。陈宣群表示,粤港澳三地需携手并进,共同推进大湾区资源生态环境的共建共治共享。

在人才建设方面,陈宣群提出,可在大湾区内探索“双聘教授”机制,允许港澳高校的一流科学家与学者在内地高校长期同时受聘;争取国家授权广东在大湾区开展港澳高校独立办学试点,争取实施港澳知名高校独立办学机构负面清单管理;多维度细化相关措施,便利三地人才往来。

在科技创新方面,可探索粤港澳三方合作开发建设飞地型创新合作园。依据城市资源禀赋的不同,相应强化“创新大脑”“创新引擎”和“创新基地”的城市角色,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周聪)

梁琦委员:粤港优势互补 深化科技合作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琦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定位,也是广东切实承担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责任主体的职责。

“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充分认识香港的科技实力。”梁琦说,香港有40多名两院院士,有四五所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能为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提供很好的环境支撑。应使香港的科技实力与广东的相对完备的产业相互补,从机制体制上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

梁琦建议,不惜代价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吸引人才向实体经济集聚。一是要留住人才,把广东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留在本土发展。二是要引进人才,加强人才储备,设计相应机制,吸引人才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流向民营企业。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人才向企业集聚、向实体经济集聚,这个国家或地区就是充满市场活力的。(蒋隽)

叶农委员:弘扬岭南文化 构建人文湾区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岭南文化又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省政协委员叶农提出“弘扬岭南文化,构建人文湾区”的建议。

他指出,应更加重视粤港澳三地之间的文化融合,强化对岭南文化在推动大湾区构建过程中作用的认识。

如何弘扬岭南文化,构建人文湾区?叶农建议,推动全社会认识到岭南文化在构建大湾区中的重要作用,透过对岭南文化的认同实现人心相通;促进全社会共同培育岭南文化,展现文化自信,在大湾区培育以中华文化为核心、以岭南文化为基点、融合多元文化的文化体系。

叶农表示,应从教育入手,弘扬岭南文化,可在学校课程中加入岭南文化的内容,增强粤港澳三地岭南文化教育;更多举办针对港澳地区中学生的“广府文化”学习体验班与大学生“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等各类培训交流活动,让港澳青年亲身体验丰富的岭南文化,培养认同岭南文化的新一代青年。

(黄宙辉)

何闻达委员:探索设特定双向 跨境人民币账户

省政协委员何闻达表示,随着大湾区生活圈的不断发展,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然而目前跨境理财尚不够便利。不少人拥有内地及香港两地的理财账户,分别进行境内外投资、借贷、保险等金融操作,但两个账户之间大部分情况下不能互通,造成流动性管理以及风险规避上的风险。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港澳居民将人民币存放在珠三角,并希望持有境内高收益资产,而受限于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目前港澳居民实际投资规模有限。

对此,何闻达建议设立特定双向跨境人民币账户。他认为,应容许结合境内外人民币资金投资符合资格项目,产品资格由相关监管机构决定。其次,通过“封闭式循环”维持跨境资金流动秩序。从账户提取资金,可参考目前深港通所使用的“封闭式循环”办法。

何闻达指出,自贸区及深港通的经验证明有关设计实际可行。此安排可让大湾区居民以境内人民币资金投资香港以人民币、港币或外币计价的资产,通过香港市场进行跨境资产配置。(林曦)

热点延伸

建议试点大湾区 金融科技监管沙盒

省政协委员赖智明提案获表彰

金羊网讯 记者马化展报道:26日,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大会上,36件提案获评省政协2018年优秀提案并受表彰。省政协委员赖智明提交的《关于建议试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提案》榜上有名。赖智明表示,希望该项提案能促进大湾区跨境金融业务发展。

赖智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要实现协同发展,“三法律、三税区、三货币”带来的挑战不可回避,“跨境”和“创新”是大湾区金融合作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资金流动便利化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他建议,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先进经验,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跨境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所谓“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是指监管部门为金融机构创新技术及应用提供安全空间进行测试的监管机制,是一种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将风险控制在特定空间之内的创新监管机制。

赖智明提出三条具体建议:一是建立大湾区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监管的联席会议制度,三地监管部门定期交换监管经验和意见,共同探讨完善监管机制;二是在大湾区内跨地区共享测试企业数据,为各方提供更丰富的测试样本和数据;三是探索建立大湾区跨境联合沙盒测试机制,按照“单一金融市场通行原则”,通过简化流程等方式鼓励通过测试的区内金融创新产品跨区域推广。


编辑:alan
数字报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委员建议:在大湾区探索“双聘教授”制
金羊网  作者:彭启有  2019-01-28

统筹/记者 彭启有

图片/记者 黄巍俊

金羊网讯 27日上午,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20名省政协委员和3名列席代表登台发言。其中,多名委员都就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

常巨平委员:进一步构建起 半小时经济圈

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常巨平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仍存在一定的机制体制壁垒,应进一步破除这些阻碍,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常巨平建议,推动粤港澳三地科研人才自由流动,鼓励科研机构与高科技企业合作研发新技术,鼓励港澳地区大学生到大湾区科技企业实习和创业,并实行“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等;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基金,支持重大创新项目;探索成立中小企业银行,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明确大湾区多中心协同发展,打造“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大湾区设计与制造优势,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群。

他还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新型交通体系,进一步构建起半小时经济圈。可采用先进的磁动力承运系统,建设超高速磁浮交通物流网,使广州至香港往来车程缩短到15-20分钟,大湾区内任意两地车程30分钟即能到达。(薛江华)

汪华侨委员:调动大湾区资源 统一防控传染病

如何为大湾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主任汪华侨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传染性疾病一体化防控体系。

汪华侨指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尚无独立建制的传染病区域性研究中心,不利于统一开展区域内常见传染性疾病或者潜在传染风险疾病研究。此外,大湾区未建立传染病实时监测平台,信息互通链条长,信息内容标准不统一。

他建议,对标国际湾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区域性传染病医疗研究中心,可采用扁平化集约式的管理模式以减少行政链条,统一调动大湾区疾病防控资源,合作建立P4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最高级实验室),将其打造为大湾区传染病一体化防控体系的研究和管理平台。

同时,可建设大湾区传染病实时监测平台;加快推进刚成立的“粤港澳疫苗产业基地”建设,构建集监测、研发、生产、销售的一体化技术平台,有针对性地研发疫苗和药物。(丰西西)

陈宣群委员:允许港澳科学家 在内地同时受聘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常委、肇庆市副市长陈宣群,代表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献计策。

在生态环境方面,陈宣群建议加强粤港澳三地资源环境数据整合,对资源环境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维护,重视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推动自然资源管控与生态修复领域深化改革等。陈宣群表示,粤港澳三地需携手并进,共同推进大湾区资源生态环境的共建共治共享。

在人才建设方面,陈宣群提出,可在大湾区内探索“双聘教授”机制,允许港澳高校的一流科学家与学者在内地高校长期同时受聘;争取国家授权广东在大湾区开展港澳高校独立办学试点,争取实施港澳知名高校独立办学机构负面清单管理;多维度细化相关措施,便利三地人才往来。

在科技创新方面,可探索粤港澳三方合作开发建设飞地型创新合作园。依据城市资源禀赋的不同,相应强化“创新大脑”“创新引擎”和“创新基地”的城市角色,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周聪)

梁琦委员:粤港优势互补 深化科技合作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琦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定位,也是广东切实承担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责任主体的职责。

“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充分认识香港的科技实力。”梁琦说,香港有40多名两院院士,有四五所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能为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提供很好的环境支撑。应使香港的科技实力与广东的相对完备的产业相互补,从机制体制上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

梁琦建议,不惜代价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吸引人才向实体经济集聚。一是要留住人才,把广东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留在本土发展。二是要引进人才,加强人才储备,设计相应机制,吸引人才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流向民营企业。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人才向企业集聚、向实体经济集聚,这个国家或地区就是充满市场活力的。(蒋隽)

叶农委员:弘扬岭南文化 构建人文湾区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岭南文化又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省政协委员叶农提出“弘扬岭南文化,构建人文湾区”的建议。

他指出,应更加重视粤港澳三地之间的文化融合,强化对岭南文化在推动大湾区构建过程中作用的认识。

如何弘扬岭南文化,构建人文湾区?叶农建议,推动全社会认识到岭南文化在构建大湾区中的重要作用,透过对岭南文化的认同实现人心相通;促进全社会共同培育岭南文化,展现文化自信,在大湾区培育以中华文化为核心、以岭南文化为基点、融合多元文化的文化体系。

叶农表示,应从教育入手,弘扬岭南文化,可在学校课程中加入岭南文化的内容,增强粤港澳三地岭南文化教育;更多举办针对港澳地区中学生的“广府文化”学习体验班与大学生“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等各类培训交流活动,让港澳青年亲身体验丰富的岭南文化,培养认同岭南文化的新一代青年。

(黄宙辉)

何闻达委员:探索设特定双向 跨境人民币账户

省政协委员何闻达表示,随着大湾区生活圈的不断发展,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然而目前跨境理财尚不够便利。不少人拥有内地及香港两地的理财账户,分别进行境内外投资、借贷、保险等金融操作,但两个账户之间大部分情况下不能互通,造成流动性管理以及风险规避上的风险。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港澳居民将人民币存放在珠三角,并希望持有境内高收益资产,而受限于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目前港澳居民实际投资规模有限。

对此,何闻达建议设立特定双向跨境人民币账户。他认为,应容许结合境内外人民币资金投资符合资格项目,产品资格由相关监管机构决定。其次,通过“封闭式循环”维持跨境资金流动秩序。从账户提取资金,可参考目前深港通所使用的“封闭式循环”办法。

何闻达指出,自贸区及深港通的经验证明有关设计实际可行。此安排可让大湾区居民以境内人民币资金投资香港以人民币、港币或外币计价的资产,通过香港市场进行跨境资产配置。(林曦)

热点延伸

建议试点大湾区 金融科技监管沙盒

省政协委员赖智明提案获表彰

金羊网讯 记者马化展报道:26日,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大会上,36件提案获评省政协2018年优秀提案并受表彰。省政协委员赖智明提交的《关于建议试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提案》榜上有名。赖智明表示,希望该项提案能促进大湾区跨境金融业务发展。

赖智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要实现协同发展,“三法律、三税区、三货币”带来的挑战不可回避,“跨境”和“创新”是大湾区金融合作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资金流动便利化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他建议,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先进经验,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跨境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所谓“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是指监管部门为金融机构创新技术及应用提供安全空间进行测试的监管机制,是一种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将风险控制在特定空间之内的创新监管机制。

赖智明提出三条具体建议:一是建立大湾区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监管的联席会议制度,三地监管部门定期交换监管经验和意见,共同探讨完善监管机制;二是在大湾区内跨地区共享测试企业数据,为各方提供更丰富的测试样本和数据;三是探索建立大湾区跨境联合沙盒测试机制,按照“单一金融市场通行原则”,通过简化流程等方式鼓励通过测试的区内金融创新产品跨区域推广。


编辑:alan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