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他驻村三年,为湛江贫困村打造脫贫农场

来源:金羊网 作者:严蓉 发表时间:2019-02-10 08:12
  春节前,朱文滔(右)探访村里的贫困户。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2018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新春亮相】

除夕夜,在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几个村落的“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朱文滔端坐正中,一把秦琴,一首脍炙人口的《西游记》插曲《女儿情》,把台下男女老少“镇”住了。“朱队长,没想到你扶贫厉害,弹琴也有一套!”

这些天,本在巴东村驻村的扶贫干部朱文滔,忙里偷闲回到附近父母所在的东湖村,每天早晨不是跟着长辈四处拜年,就是反复练习自己业余学习的秦琴。“东湖村的乡村春晚是自导自演的小聚会,周边几个村的人都赶来凑热闹,我难得有机会上台,想让乡亲们乐一乐。”朱文滔笑道。

【脱贫故事】

主动请缨回老家湛江搞扶贫

年前,巴东村来了一队交流扶贫经验的广州扶贫干部,朱文滔坐在会议室,几个脑袋挤在一起,翻看电脑里的相关资料。“朱队以前是这样?变化真的很大。”无意中翻到几张2016年和2017年的照片,几位扶贫干部不由发出感叹。照片中的朱文滔,和现在判若两人。“那个时候又白又壮,现在是又黑又瘦,白发也越来越多。”朱文滔笑答,太忙的时候几个月不回家,年幼的孩子见到他也会皱眉头,咬着手指观察半天,才敢叫爸爸。

朱文滔是湛江人,老家就在距离巴东村5公里远的东湖村。他说,脱贫攻坚战开始后,他了解到所在单位佛山市供电局对口帮扶的正是巴东村,马上主动请缨。

巴东村的贫困,朱文滔自小耳闻——200个贫困户600名贫困人口,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的深度,远高于周边其他省定贫困村。朱文滔并没有被脱贫任务重吓倒,而是毅然肩挑重担,确定了巴东村的基本扶贫思路:“一户一策”和集体产业。

“2016年和2017年几乎是没日没夜,因为要‘一户一策’,所以村子里这200户贫困户,我们要一家一家去探访,了解实际情况,这是一个特别浩大的工程。”朱文滔说,不仅如此,他还想把扶贫款项用到实处,为村民们建一座真正属于他们的集体产业经济,让他们以后有脱贫致富的长久依托。

精研脱贫为贫困户建起农场

2016年,陈康为遇到了朱文滔。这个早年丧夫孤苦村妇,要独自抚养三个小孩,生活异常艰难。朱文滔记得,初见陈康为时,她的幼子已到入读幼儿园的年龄,却无钱报读。看着小孩子亮闪闪的眼睛,朱文滔五味杂陈。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起一轮救急捐款,很快为孩子筹到2300元学费。数目并不大的一笔助学款,着实温暖了陈康为的心,让她在最艰难的时候,内心仍萌发努力寻找出路的希望。

2018年,勤致农场建好,也有了工作岗位。朱文滔兴冲冲敲开陈康为的家门,把这份家门口的工作留给她去做。

对朱队长的帮助,陈康为十分感激。这个不善言谈的勤劳农妇,在工作中投入十二分热情,努力做好农场内每一项工作。朱文滔对陈康为的表现非常满意,也颇感欣慰。“她以前收入不稳定,现在有了一份农场工作,基本生活已经没有任何问题。”朱文滔说,之所以创建勤致农场,开展海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养殖业等,就是希望发挥湛江当地农村的种养优势,为巴东村的贫困户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让集体经济多一份来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规划到位、产品质量好、销售渠道广,从2018年9月正式开业以来,农场出品的虾干鱼干、走地鸡、海鸭蛋等各种农副产品,销量节节攀高。特别是春节前,这些干货鲜货,更是成了人们争相送礼的新宠,还不到一月底,就已经有产品卖脱销。勤致农场的销售额突破了60万元,纯利润达到20万元。“第四季度的纯利润全部分红给了巴东村的贫困户,每人分到300元,算是给大家封了一个过年的大红包。”朱文滔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步入正轨全村脱贫指日可待

勤致农场初见效益,其间波折,朱文滔自己知道。他告诉记者,单是研发一款适合晒鱼干虾干的设备,朱文滔和村两委的扶贫团队,就讨论了不下三种方案。多少个不眠之夜后,朱文滔亲自操刀设计,制作了一次最多可容纳2400斤鱼干同时晾晒的大型网箱式晾晒棚厂。“你看,这里掀起来可以进人,有网箱晾晒防蚊虫又干净卫生,拉开来就能铺开晒,特别实用。”朱文滔手指着晾晒棚,详细介绍用法。

从2016年至今,朱文滔回家的次数可以算得清。“不忙的时候,一个月能回去两次。”他说,初来巴东村时,自己的孩子还在读幼儿园,妻子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说实在的,心里还是很觉得愧疚。但大家好,小家才能好,特别感谢家人对脱贫工作的理解。”

2019年,勤致农场已步入正轨,朱文滔知道,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照着既定的目标和路子好好往下走,巴东村的60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前巴东村的脱贫率已经达到87%)指日可待。

3年的时间,眼见着巴东村扶贫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旺,朱文滔百感交集。

“巴东村的农场已上轨道,今年我可以放心过年了!”猪年新春,朱文滔守着父母妻儿,热热闹闹地过了个年。

【同题问答】

记者:2018年你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一件事?

朱文滔:勤致农场里的一个固定职工,也是被列入精准扶贫的对象,我们帮她找了一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她也投桃报李,几个孩子放寒假了,看到农场忙不过来,都把孩子们叫来义务帮忙,可以看得出来,她是真的把农场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情,这让我特别感动,也很欣慰。

记者:2018年你最想对谁说一声“谢谢”?为什么?

朱文滔:想对我的妻子说一声“谢谢”,家里孩子小,她一个人在广州要工作要照顾家照顾孩子,如果没有她对我无条件的支持,我不可能安心放开手脚在巴东村干扶贫工作。

记者:今年的年货准备和春节安排,与往年比有何异同?

朱文滔:今年准备过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钱在我们勤致农场抢购了走地鸡、鱼干等年货,我想带给亲戚家人们尝尝,让他们看看我这三年到底干了些什么。

记者:你的新春梦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实现?

朱文滔:最大的梦想就是勤致农场能继续好好发展,为巴东村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源,同时贫困户们的日子能蒸蒸日上,早日实现全面脱贫。目前,只要我们按照既定的计划和目标去推进,这个梦想并不难实现。

记者:新的一年,你想对自己、对亲人说什么?

朱文滔:想对家人说:谢谢你们,虽然父母近在咫尺,但是自己忙于工作,两头都顾不上,很少有机会能孝敬和陪伴他们,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想对自己说:加油!坚持好好干!

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你对祖国有什么祝福和期待?

朱文滔: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一年更比一年好,期待全国实现全面脱贫的那一天。

■策划统筹:记者张英姿 潘芝珍 陈琦钿 ■本版采写:记者严蓉 ■本版摄影:记者夏世焱

编辑:木东
数字报
【新春走基层】他驻村三年,为湛江贫困村打造脫贫农场
金羊网  作者:严蓉  2019-02-10
  春节前,朱文滔(右)探访村里的贫困户。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2018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新春亮相】

除夕夜,在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几个村落的“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朱文滔端坐正中,一把秦琴,一首脍炙人口的《西游记》插曲《女儿情》,把台下男女老少“镇”住了。“朱队长,没想到你扶贫厉害,弹琴也有一套!”

这些天,本在巴东村驻村的扶贫干部朱文滔,忙里偷闲回到附近父母所在的东湖村,每天早晨不是跟着长辈四处拜年,就是反复练习自己业余学习的秦琴。“东湖村的乡村春晚是自导自演的小聚会,周边几个村的人都赶来凑热闹,我难得有机会上台,想让乡亲们乐一乐。”朱文滔笑道。

【脱贫故事】

主动请缨回老家湛江搞扶贫

年前,巴东村来了一队交流扶贫经验的广州扶贫干部,朱文滔坐在会议室,几个脑袋挤在一起,翻看电脑里的相关资料。“朱队以前是这样?变化真的很大。”无意中翻到几张2016年和2017年的照片,几位扶贫干部不由发出感叹。照片中的朱文滔,和现在判若两人。“那个时候又白又壮,现在是又黑又瘦,白发也越来越多。”朱文滔笑答,太忙的时候几个月不回家,年幼的孩子见到他也会皱眉头,咬着手指观察半天,才敢叫爸爸。

朱文滔是湛江人,老家就在距离巴东村5公里远的东湖村。他说,脱贫攻坚战开始后,他了解到所在单位佛山市供电局对口帮扶的正是巴东村,马上主动请缨。

巴东村的贫困,朱文滔自小耳闻——200个贫困户600名贫困人口,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的深度,远高于周边其他省定贫困村。朱文滔并没有被脱贫任务重吓倒,而是毅然肩挑重担,确定了巴东村的基本扶贫思路:“一户一策”和集体产业。

“2016年和2017年几乎是没日没夜,因为要‘一户一策’,所以村子里这200户贫困户,我们要一家一家去探访,了解实际情况,这是一个特别浩大的工程。”朱文滔说,不仅如此,他还想把扶贫款项用到实处,为村民们建一座真正属于他们的集体产业经济,让他们以后有脱贫致富的长久依托。

精研脱贫为贫困户建起农场

2016年,陈康为遇到了朱文滔。这个早年丧夫孤苦村妇,要独自抚养三个小孩,生活异常艰难。朱文滔记得,初见陈康为时,她的幼子已到入读幼儿园的年龄,却无钱报读。看着小孩子亮闪闪的眼睛,朱文滔五味杂陈。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起一轮救急捐款,很快为孩子筹到2300元学费。数目并不大的一笔助学款,着实温暖了陈康为的心,让她在最艰难的时候,内心仍萌发努力寻找出路的希望。

2018年,勤致农场建好,也有了工作岗位。朱文滔兴冲冲敲开陈康为的家门,把这份家门口的工作留给她去做。

对朱队长的帮助,陈康为十分感激。这个不善言谈的勤劳农妇,在工作中投入十二分热情,努力做好农场内每一项工作。朱文滔对陈康为的表现非常满意,也颇感欣慰。“她以前收入不稳定,现在有了一份农场工作,基本生活已经没有任何问题。”朱文滔说,之所以创建勤致农场,开展海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养殖业等,就是希望发挥湛江当地农村的种养优势,为巴东村的贫困户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让集体经济多一份来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规划到位、产品质量好、销售渠道广,从2018年9月正式开业以来,农场出品的虾干鱼干、走地鸡、海鸭蛋等各种农副产品,销量节节攀高。特别是春节前,这些干货鲜货,更是成了人们争相送礼的新宠,还不到一月底,就已经有产品卖脱销。勤致农场的销售额突破了60万元,纯利润达到20万元。“第四季度的纯利润全部分红给了巴东村的贫困户,每人分到300元,算是给大家封了一个过年的大红包。”朱文滔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步入正轨全村脱贫指日可待

勤致农场初见效益,其间波折,朱文滔自己知道。他告诉记者,单是研发一款适合晒鱼干虾干的设备,朱文滔和村两委的扶贫团队,就讨论了不下三种方案。多少个不眠之夜后,朱文滔亲自操刀设计,制作了一次最多可容纳2400斤鱼干同时晾晒的大型网箱式晾晒棚厂。“你看,这里掀起来可以进人,有网箱晾晒防蚊虫又干净卫生,拉开来就能铺开晒,特别实用。”朱文滔手指着晾晒棚,详细介绍用法。

从2016年至今,朱文滔回家的次数可以算得清。“不忙的时候,一个月能回去两次。”他说,初来巴东村时,自己的孩子还在读幼儿园,妻子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说实在的,心里还是很觉得愧疚。但大家好,小家才能好,特别感谢家人对脱贫工作的理解。”

2019年,勤致农场已步入正轨,朱文滔知道,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照着既定的目标和路子好好往下走,巴东村的60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前巴东村的脱贫率已经达到87%)指日可待。

3年的时间,眼见着巴东村扶贫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旺,朱文滔百感交集。

“巴东村的农场已上轨道,今年我可以放心过年了!”猪年新春,朱文滔守着父母妻儿,热热闹闹地过了个年。

【同题问答】

记者:2018年你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一件事?

朱文滔:勤致农场里的一个固定职工,也是被列入精准扶贫的对象,我们帮她找了一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她也投桃报李,几个孩子放寒假了,看到农场忙不过来,都把孩子们叫来义务帮忙,可以看得出来,她是真的把农场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情,这让我特别感动,也很欣慰。

记者:2018年你最想对谁说一声“谢谢”?为什么?

朱文滔:想对我的妻子说一声“谢谢”,家里孩子小,她一个人在广州要工作要照顾家照顾孩子,如果没有她对我无条件的支持,我不可能安心放开手脚在巴东村干扶贫工作。

记者:今年的年货准备和春节安排,与往年比有何异同?

朱文滔:今年准备过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钱在我们勤致农场抢购了走地鸡、鱼干等年货,我想带给亲戚家人们尝尝,让他们看看我这三年到底干了些什么。

记者:你的新春梦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实现?

朱文滔:最大的梦想就是勤致农场能继续好好发展,为巴东村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源,同时贫困户们的日子能蒸蒸日上,早日实现全面脱贫。目前,只要我们按照既定的计划和目标去推进,这个梦想并不难实现。

记者:新的一年,你想对自己、对亲人说什么?

朱文滔:想对家人说:谢谢你们,虽然父母近在咫尺,但是自己忙于工作,两头都顾不上,很少有机会能孝敬和陪伴他们,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想对自己说:加油!坚持好好干!

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你对祖国有什么祝福和期待?

朱文滔: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一年更比一年好,期待全国实现全面脱贫的那一天。

■策划统筹:记者张英姿 潘芝珍 陈琦钿 ■本版采写:记者严蓉 ■本版摄影:记者夏世焱

编辑:木东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