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湾区建设大有可为 港深强强联合前景不可估量

来源:金羊网 作者:沈婷婷 发表时间:2019-02-20 06:2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深圳科教界引起热烈反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与深圳发展息息相关。19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深圳社会各界,从高校校长到专家学者,从科技企业负责人到大学生等,都对大湾区发展满怀信心和期待,表示将积极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深圳高校

对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充满信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的发布对我们来说太及时了,因为我们这个大学就是基于大湾区这个背景建立起来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个国际化的大学,不仅传承了香港中文大学的传统,同时也结合深圳创新创业的机制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认为,人才培养是大湾区发展一个重要方面,需充分调动大湾区各个城市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每个城市各自的强项在哪里?比如说,香港就是基础性的人才比较多,深圳是应用创新型的人才比较多,把这两边的人才组织起来,可以做出更多贡献。”

徐扬生对于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充满信心,“深圳具有完备产业链,在这样的基础上,联动香港的人才、基础科学研究等,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国际创新的科学中心”。谈到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他认为,香港高校基础研究方面的能力很强,科研人才也很多,可以与广东高校进行资源协调,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结合起来。

科研院所

科技创新合作为大湾区注入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规划纲要的重点之一,这让我们这支植根于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热土的科技‘国家队’备受鼓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表示,“深圳先进院拥有全球的高端人才和新颖的体制机制模式,具备扎实的科研实力;港澳地区拥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可靠的司法制度,并且国际联系紧密,是交流新理念、新技术的理想环境。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各大高校在科研、教育、产业化等多领域的合作。”

据了解,深圳先进院由中科院、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学三方共同建立,在建院之初就有深港合作的“基因”,并利用深港优势互补,集聚了一大批国际高端科技人才。

深圳先进院党委书记杨建华表示:“依托中科院雄厚的科研实力,特别是在粤的科研力量,我们将对标最高最好最优,高规格推动、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携手港澳做好各项科技创新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培育新优势、打造新平台。”

科技企业

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机遇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源浩对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也深感振奋与鼓舞。

据了解,通过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奥比在2015年就推出我国首个3D感知芯片及模组产品,目前3D传感技术研发水平位于世界前列,且已在美国设立海外研发销售中心。

黄源浩说:“未来,奥比将以粤港澳产学研政策为指引,继续加强与粤港澳地区大学的校企合作,推动人工智能3D传感产学研的融合发展,以产业需求推动技术进步,以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助力3D传感产业升级。”

在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黄源浩表示,鼓励粤港澳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的政策将有效破除人才制度壁垒,进一步释放人工智能产业人才效能。科技企业应充分借助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政策、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

大学生

留在大湾区工作是未来的明智选择

对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大四学生丁若虚来说,规划纲要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我们大学四年毕业之后,在考虑自己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时,会对生活环境有挺多考虑。”丁若虚说,如果有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且提供足够多的优质工作机会,大学生会非常愿意投身湾区建设。

丁若虚学习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深圳为我的专业技能的施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觉得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也会向我们这种专业的同学提供非常多的就业机会。”他表示,看好深圳及整个大湾区的发展前景,“留在大湾区、留在深圳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金羊网记者 沈婷婷

学者观点

港深强强联合 前景不可估量

“在大湾区规划引领下,深圳大有可为!”19日,城市经济研究专家宋丁从创新、交通、制造业等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行解读。他表示,在大湾区发展中,深圳被寄予厚望。

“港深极点”意义深远

宋丁说,大湾区未来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在此方面,规划纲要对深圳的地位和价值做了充分肯定——“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这和多年来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令全球瞩目的成就直接相关。

规划纲要提到三个组合式极点:“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宋丁表示,大湾区共四个中心城市,香港—深圳组合极点就占了两个。而从各个组合式极点2018年的GDP看,香港和深圳是4.8万亿元,广州和佛山3.2万亿元,澳门和珠海是0.6万亿元。显然,港深极点优势突出。他认为,深圳毗邻香港的优势在走过40年改革开放道路之后仍然明显存在,不同的是,目前的香港也需回过头来,在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和深圳加强合作,这一点从香港近期在开发河套地区以及在发展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上的积极性就看得很清楚。“深港一旦实质性实现经济科技全方位整合互动,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前景,并对大湾区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引领性影响。规划纲要所布局的‘港深极点’,其地位和价值非常明确,意义也非常深远,深圳将从中深度受益。”

前海发展空间有望扩容

对于交通,宋丁表示,规划纲要在对大湾区综合交通的表述中提到:“加快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在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的表述中也谈到:“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这表明,深圳在综合交通领域的地位和功能得到充分认同和支持,未来的深圳不仅是以高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中心,也将成为华南重要的综合交通门户中心。

规划纲要同样极为重视大湾区的新型制造业发展,其中关于深圳:“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宋丁说,当前,深圳仍坚持保留30%的工业用地面积,凸显了制造业对深圳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

广东自贸区三个片区中,深圳前海又是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这次规划纲要在“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一章又首先提出“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且特别提出“研究进一步扩展前海发展空间”。“相比于广州南沙、上海自贸区,更不用说海南自贸港,前海实在是太小了。”宋丁认为,“深圳势必利用这次规划纲要给予的重大机会,认真研究前海总盘子,提出一个能够与大湾区发展匹配的合作大空间来,这样才能形成大前海的真正影响力。”

金羊网记者 李晓旭


编辑:宝厷
数字报
投身湾区建设大有可为 港深强强联合前景不可估量
金羊网  作者:沈婷婷  2019-02-20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深圳科教界引起热烈反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与深圳发展息息相关。19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深圳社会各界,从高校校长到专家学者,从科技企业负责人到大学生等,都对大湾区发展满怀信心和期待,表示将积极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深圳高校

对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充满信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的发布对我们来说太及时了,因为我们这个大学就是基于大湾区这个背景建立起来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个国际化的大学,不仅传承了香港中文大学的传统,同时也结合深圳创新创业的机制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认为,人才培养是大湾区发展一个重要方面,需充分调动大湾区各个城市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每个城市各自的强项在哪里?比如说,香港就是基础性的人才比较多,深圳是应用创新型的人才比较多,把这两边的人才组织起来,可以做出更多贡献。”

徐扬生对于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充满信心,“深圳具有完备产业链,在这样的基础上,联动香港的人才、基础科学研究等,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国际创新的科学中心”。谈到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他认为,香港高校基础研究方面的能力很强,科研人才也很多,可以与广东高校进行资源协调,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结合起来。

科研院所

科技创新合作为大湾区注入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规划纲要的重点之一,这让我们这支植根于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热土的科技‘国家队’备受鼓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表示,“深圳先进院拥有全球的高端人才和新颖的体制机制模式,具备扎实的科研实力;港澳地区拥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可靠的司法制度,并且国际联系紧密,是交流新理念、新技术的理想环境。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各大高校在科研、教育、产业化等多领域的合作。”

据了解,深圳先进院由中科院、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学三方共同建立,在建院之初就有深港合作的“基因”,并利用深港优势互补,集聚了一大批国际高端科技人才。

深圳先进院党委书记杨建华表示:“依托中科院雄厚的科研实力,特别是在粤的科研力量,我们将对标最高最好最优,高规格推动、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携手港澳做好各项科技创新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培育新优势、打造新平台。”

科技企业

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机遇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源浩对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也深感振奋与鼓舞。

据了解,通过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奥比在2015年就推出我国首个3D感知芯片及模组产品,目前3D传感技术研发水平位于世界前列,且已在美国设立海外研发销售中心。

黄源浩说:“未来,奥比将以粤港澳产学研政策为指引,继续加强与粤港澳地区大学的校企合作,推动人工智能3D传感产学研的融合发展,以产业需求推动技术进步,以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助力3D传感产业升级。”

在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黄源浩表示,鼓励粤港澳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的政策将有效破除人才制度壁垒,进一步释放人工智能产业人才效能。科技企业应充分借助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政策、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

大学生

留在大湾区工作是未来的明智选择

对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大四学生丁若虚来说,规划纲要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我们大学四年毕业之后,在考虑自己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时,会对生活环境有挺多考虑。”丁若虚说,如果有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且提供足够多的优质工作机会,大学生会非常愿意投身湾区建设。

丁若虚学习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深圳为我的专业技能的施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觉得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也会向我们这种专业的同学提供非常多的就业机会。”他表示,看好深圳及整个大湾区的发展前景,“留在大湾区、留在深圳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金羊网记者 沈婷婷

学者观点

港深强强联合 前景不可估量

“在大湾区规划引领下,深圳大有可为!”19日,城市经济研究专家宋丁从创新、交通、制造业等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行解读。他表示,在大湾区发展中,深圳被寄予厚望。

“港深极点”意义深远

宋丁说,大湾区未来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在此方面,规划纲要对深圳的地位和价值做了充分肯定——“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这和多年来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令全球瞩目的成就直接相关。

规划纲要提到三个组合式极点:“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宋丁表示,大湾区共四个中心城市,香港—深圳组合极点就占了两个。而从各个组合式极点2018年的GDP看,香港和深圳是4.8万亿元,广州和佛山3.2万亿元,澳门和珠海是0.6万亿元。显然,港深极点优势突出。他认为,深圳毗邻香港的优势在走过40年改革开放道路之后仍然明显存在,不同的是,目前的香港也需回过头来,在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和深圳加强合作,这一点从香港近期在开发河套地区以及在发展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上的积极性就看得很清楚。“深港一旦实质性实现经济科技全方位整合互动,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前景,并对大湾区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引领性影响。规划纲要所布局的‘港深极点’,其地位和价值非常明确,意义也非常深远,深圳将从中深度受益。”

前海发展空间有望扩容

对于交通,宋丁表示,规划纲要在对大湾区综合交通的表述中提到:“加快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在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的表述中也谈到:“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这表明,深圳在综合交通领域的地位和功能得到充分认同和支持,未来的深圳不仅是以高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中心,也将成为华南重要的综合交通门户中心。

规划纲要同样极为重视大湾区的新型制造业发展,其中关于深圳:“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宋丁说,当前,深圳仍坚持保留30%的工业用地面积,凸显了制造业对深圳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

广东自贸区三个片区中,深圳前海又是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这次规划纲要在“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一章又首先提出“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且特别提出“研究进一步扩展前海发展空间”。“相比于广州南沙、上海自贸区,更不用说海南自贸港,前海实在是太小了。”宋丁认为,“深圳势必利用这次规划纲要给予的重大机会,认真研究前海总盘子,提出一个能够与大湾区发展匹配的合作大空间来,这样才能形成大前海的真正影响力。”

金羊网记者 李晓旭


编辑:宝厷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