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庙会“承人之美“——发现城市的根源之美

来源:金羊网 作者:刘云 林诗妍 李焕坤 发表时间:2019-02-23 13:45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刘云 林诗妍 李焕坤

传统文化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传统是否需要迎合现代?2月22日晚,广府庙会组委会携手拙见文化于广州正佳演艺剧院举办拙见“承人之美”非量产演畅会广府庙会专场。拙见文化邀请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区君虹、区宏山,“广州箫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大强为广府文化发声,从“有无之间,应有尽有,应无尽无”三种维度探讨广府传统文化,与现场观众共思“南国红豆”的沿袭与创新之道。

传统文化创新表达,需要交给历史验证

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区宏山与“南箫王”郭大强以一曲“琴箫合奏”闪亮登场。谈及现在不少人用“古琴新弹”的方式演奏流行曲,区宏山认为弹琴是一种修行,曲高和寡有一定的道理。他坦言创新必须在保持古琴的“古”的前提下做创新,不能太跳脱,不能抹掉本质的东西。“南箫王”郭大强则表示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音乐没有好坏,在于喜不喜欢,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尝试更多变化地“玩”音乐。

对谈结束后,区宏山的父亲区君虹老先生惊喜登场。区君虹老先生是岭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谈及当前传统音乐界的新生现象,他认为摆在大众及传承者面前的是关于优秀传统在创新表达方式上的边界问题,创新表达方式能否被大众接受并持久发展,需要交给历史去证明。父子同台演绎古琴武术,现场屏息观赏,最后掌声雷鸣。

粤剧也可以很时尚

登上2019年央视春晚舞台演唱《粤韵新篇》的曾小敏一上场就圈粉无数,表示谈及粤剧市场的萎缩,登上2019年央视春晚舞台演唱《粤韵新篇》的曾小敏表示,粤剧也可以很时尚,要让它走进年轻人的视野,粤剧人需要打开格局,对创新有底气,但无根之谈的创新只是昙花一现。对于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曾小敏认为除了要有好作品,还要有媒体各方面的助力宣传;建立起完善的戏曲推广机制,才能让更多人接触戏曲艺术。

传统文化如何焕发新生命力:可结合新生时尚元素

拙见现场一曲原创作品《彩云追月》将岭南传统音乐与芭蕾完美融合。童谣歌曲串烧表演环节更是将几代广州人的童年歌谣《月光光照地堂》与现代原创儿童歌曲《马兰谣》做对比演绎,引发对传统与流行之墙的思考。

在与拙见创始人田延友对谈中,致力于儿童音乐创作和平台打造的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认为在教育上,我们的下一代关注什么,在于我们给他们传递、输出什么。近年来政府持续开展针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陈小奇表示时代和审美在变化,现代化的语言描述传统文化依旧有画面感,表达方式上应该放弃隔阂,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破墙而出。

陈小奇告诉记者,小孩听的歌曲会影响一生。因此在儿童流行歌曲的创作中,他们会有意识地融入现代社会所需要传达的情感教育。陈晓奇举例说起之前创作的一首儿歌《让位小皇帝》的创作来源,“例如随着二胎政策放开,有些小孩接受不了家庭新成员的加入,这些矛盾是可以通过歌曲来化解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创作一些儿童歌曲来引导。”

市民韩晓茵小姐从小在越秀区长大,她告诉记者,她是从朋友介绍中知道这一场对谈,听完全场后,她觉得作为一名老广,却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深感惭愧。“爸爸妈妈也是老广州人,但自从老一辈公公婆婆去世后,我们很多传统习俗都弱化简化了,现在真的需要深思如何靠我们年轻人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据悉,“承人之美”是广府庙会携手拙见文化联合打造的广府庙会系列活动品牌。用全新的思想表达+演出的形式梳理和继承广府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拙见创始人田延友表示在越来越多人被同质化的今天,我们要把广府文化作为非量产文化,把广府的生活作为非量产生活,把广府的艺术作为非量产艺术,在当下城市的趋同中不断挖掘,发现城市的根源之美,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 宝厷
数字报
广府庙会“承人之美“——发现城市的根源之美
金羊网  作者:刘云 林诗妍 李焕坤  2019-02-23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刘云 林诗妍 李焕坤

传统文化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传统是否需要迎合现代?2月22日晚,广府庙会组委会携手拙见文化于广州正佳演艺剧院举办拙见“承人之美”非量产演畅会广府庙会专场。拙见文化邀请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区君虹、区宏山,“广州箫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大强为广府文化发声,从“有无之间,应有尽有,应无尽无”三种维度探讨广府传统文化,与现场观众共思“南国红豆”的沿袭与创新之道。

传统文化创新表达,需要交给历史验证

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区宏山与“南箫王”郭大强以一曲“琴箫合奏”闪亮登场。谈及现在不少人用“古琴新弹”的方式演奏流行曲,区宏山认为弹琴是一种修行,曲高和寡有一定的道理。他坦言创新必须在保持古琴的“古”的前提下做创新,不能太跳脱,不能抹掉本质的东西。“南箫王”郭大强则表示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音乐没有好坏,在于喜不喜欢,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尝试更多变化地“玩”音乐。

对谈结束后,区宏山的父亲区君虹老先生惊喜登场。区君虹老先生是岭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谈及当前传统音乐界的新生现象,他认为摆在大众及传承者面前的是关于优秀传统在创新表达方式上的边界问题,创新表达方式能否被大众接受并持久发展,需要交给历史去证明。父子同台演绎古琴武术,现场屏息观赏,最后掌声雷鸣。

粤剧也可以很时尚

登上2019年央视春晚舞台演唱《粤韵新篇》的曾小敏一上场就圈粉无数,表示谈及粤剧市场的萎缩,登上2019年央视春晚舞台演唱《粤韵新篇》的曾小敏表示,粤剧也可以很时尚,要让它走进年轻人的视野,粤剧人需要打开格局,对创新有底气,但无根之谈的创新只是昙花一现。对于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曾小敏认为除了要有好作品,还要有媒体各方面的助力宣传;建立起完善的戏曲推广机制,才能让更多人接触戏曲艺术。

传统文化如何焕发新生命力:可结合新生时尚元素

拙见现场一曲原创作品《彩云追月》将岭南传统音乐与芭蕾完美融合。童谣歌曲串烧表演环节更是将几代广州人的童年歌谣《月光光照地堂》与现代原创儿童歌曲《马兰谣》做对比演绎,引发对传统与流行之墙的思考。

在与拙见创始人田延友对谈中,致力于儿童音乐创作和平台打造的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认为在教育上,我们的下一代关注什么,在于我们给他们传递、输出什么。近年来政府持续开展针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陈小奇表示时代和审美在变化,现代化的语言描述传统文化依旧有画面感,表达方式上应该放弃隔阂,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破墙而出。

陈小奇告诉记者,小孩听的歌曲会影响一生。因此在儿童流行歌曲的创作中,他们会有意识地融入现代社会所需要传达的情感教育。陈晓奇举例说起之前创作的一首儿歌《让位小皇帝》的创作来源,“例如随着二胎政策放开,有些小孩接受不了家庭新成员的加入,这些矛盾是可以通过歌曲来化解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创作一些儿童歌曲来引导。”

市民韩晓茵小姐从小在越秀区长大,她告诉记者,她是从朋友介绍中知道这一场对谈,听完全场后,她觉得作为一名老广,却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深感惭愧。“爸爸妈妈也是老广州人,但自从老一辈公公婆婆去世后,我们很多传统习俗都弱化简化了,现在真的需要深思如何靠我们年轻人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据悉,“承人之美”是广府庙会携手拙见文化联合打造的广府庙会系列活动品牌。用全新的思想表达+演出的形式梳理和继承广府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拙见创始人田延友表示在越来越多人被同质化的今天,我们要把广府文化作为非量产文化,把广府的生活作为非量产生活,把广府的艺术作为非量产艺术,在当下城市的趋同中不断挖掘,发现城市的根源之美,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