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西藏】西藏昌都:路通城畅产业兴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 静 发表时间:2019-03-23 10:12

两条路,让村民罗布次仁有了新旧两个家。8公里陡峭的盘山土路弯了又弯,小村若崩静静地躺在达玛拉山半山腰上。“这是我的旧家。”顺着罗布次仁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幢奇怪的旧房子,下面是夯土,上面是砌石。“我们村过去只有一条小路,只能盖土坯房。后来有了这条土路,大家翻修房子才用上了石头。”罗布次仁解释说。而从这里步行去昌都市需8个小时。

从若崩下山,向城市的方向走3公里,紧邻317国道,就是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如意乡达若村。这是一座崭新的村庄,街道笔直洁净,一栋栋漂亮现代的藏式别墅整齐划一,罗布次仁的新家就在其中。2006年起,昌都开始实施安居工程,在国道沿线实施易地搬迁,政府通过建房补贴、拆迁补偿等方式,帮助群众在山下盖起新房子。罗布次仁的新家里不但有水有电,而且各式家电一应俱全。

交通便利是昌都易地搬迁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新村太方便了,骑摩托车去昌都只要半小时。孩子在昌都上学,每天都能回家。”罗布次仁当上了新村的党支部书记,经常邀请乡亲们来新家参观,“我带着大家来看了村里的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广场,若崩的27户人家陆陆续续都搬下来了。加上山上其他村落搬下来的78户,达若村成了个大村庄。”

道路畅通还给村民带来了增收新希望。69岁的扎西告诉记者,他的大儿子是石匠,手艺精湛,“现在给人家搞装修,生意很好”。达若村开起了糌粑加工厂,工人普布加雍忙着把青稞炒香:“我过去在山上给人放牦牛,一天只有50元工钱,现在每天的工资有200元。”罗布次仁介绍说,村里还盖起了产业楼,出租给昌都市的商家们当仓库,“基本都租出去了,一年租金也有50万元。”2018年,达若村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32.38万元。

毗邻国道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和2016年以来实施的938个农村公路项目,成了昌都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器”。四通八达的城市公路建设,则让昌都城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这是西藏第一条城市车行下穿隧道,500米长的隧道上面就是新建的城市广场茶马广场。”昌都市住建局局长永忠达瓦所指之处,车辆正井然有序地驶入下沉隧道,地面上的步行街里,成群的孩子在放学路上嬉戏。他告诉记者,昌都是藏语,意为“水汇合处”,扎曲河和昂曲河在此相汇为澜沧江。雪山与大江相遇,为昌都带来了壮丽景观,但也限制了昌都市区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80%的旧城区未曾改造,道路狭窄泥泞。“2012年4月,我们全面启动了旧城改造工作,建设城市车行下穿隧道,希望通过改善交通环境来完善城市功能。”永忠达瓦说。

3年间,昌都市改造、新建道路27条,总长约31公里,新建市政桥梁6座、城市车行下穿隧道1条,人行过街天桥1座……道路像是城市的血脉,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了生机。曾“雄踞”昌都第一高楼10多年、11层高的农业银行大厦,如今已隐没在林立的高楼里。道路也勾勒着城市发展的蓝图,“东延、西进、北扩、南跨”,云南坝、昌都坝、马草坝、四川坝、东部新城……桥梁与隧道连接起一个个新区,昌都市区也在一天天“长大”。

交通兴带来产业旺。50岁的洛珠是国道214线第十一工区的养路工人,见证了交通与经济发展间的“协奏”。“2004年以前,这条路是土路,货车运货,只能拉4吨,半天才有一辆车。现在大货车能拉40吨至50吨,每天要来往几十辆。”如今,昌都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79万公里,比2011年新增5499公里。

昌都还有新目标,要建设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与大西部联动联建、协调发展。“昌都到成都、重庆、西安的航班已经开通,川藏铁路昌都境内的控制性工程也将于6月份开工建设。”昌都市委书记阿布对未来充满期待,“川藏铁路将让高原特色农牧产品更方便地销往全国各地,各地的技术和产业也会更多‘流向’昌都,藏川滇三省区也将实现全面交流交往交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 静)

编辑: 宝厷
数字报
【新时代新西藏】西藏昌都:路通城畅产业兴
经济日报  作者:陈 静  2019-03-23

两条路,让村民罗布次仁有了新旧两个家。8公里陡峭的盘山土路弯了又弯,小村若崩静静地躺在达玛拉山半山腰上。“这是我的旧家。”顺着罗布次仁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幢奇怪的旧房子,下面是夯土,上面是砌石。“我们村过去只有一条小路,只能盖土坯房。后来有了这条土路,大家翻修房子才用上了石头。”罗布次仁解释说。而从这里步行去昌都市需8个小时。

从若崩下山,向城市的方向走3公里,紧邻317国道,就是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如意乡达若村。这是一座崭新的村庄,街道笔直洁净,一栋栋漂亮现代的藏式别墅整齐划一,罗布次仁的新家就在其中。2006年起,昌都开始实施安居工程,在国道沿线实施易地搬迁,政府通过建房补贴、拆迁补偿等方式,帮助群众在山下盖起新房子。罗布次仁的新家里不但有水有电,而且各式家电一应俱全。

交通便利是昌都易地搬迁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新村太方便了,骑摩托车去昌都只要半小时。孩子在昌都上学,每天都能回家。”罗布次仁当上了新村的党支部书记,经常邀请乡亲们来新家参观,“我带着大家来看了村里的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广场,若崩的27户人家陆陆续续都搬下来了。加上山上其他村落搬下来的78户,达若村成了个大村庄。”

道路畅通还给村民带来了增收新希望。69岁的扎西告诉记者,他的大儿子是石匠,手艺精湛,“现在给人家搞装修,生意很好”。达若村开起了糌粑加工厂,工人普布加雍忙着把青稞炒香:“我过去在山上给人放牦牛,一天只有50元工钱,现在每天的工资有200元。”罗布次仁介绍说,村里还盖起了产业楼,出租给昌都市的商家们当仓库,“基本都租出去了,一年租金也有50万元。”2018年,达若村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32.38万元。

毗邻国道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和2016年以来实施的938个农村公路项目,成了昌都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器”。四通八达的城市公路建设,则让昌都城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这是西藏第一条城市车行下穿隧道,500米长的隧道上面就是新建的城市广场茶马广场。”昌都市住建局局长永忠达瓦所指之处,车辆正井然有序地驶入下沉隧道,地面上的步行街里,成群的孩子在放学路上嬉戏。他告诉记者,昌都是藏语,意为“水汇合处”,扎曲河和昂曲河在此相汇为澜沧江。雪山与大江相遇,为昌都带来了壮丽景观,但也限制了昌都市区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80%的旧城区未曾改造,道路狭窄泥泞。“2012年4月,我们全面启动了旧城改造工作,建设城市车行下穿隧道,希望通过改善交通环境来完善城市功能。”永忠达瓦说。

3年间,昌都市改造、新建道路27条,总长约31公里,新建市政桥梁6座、城市车行下穿隧道1条,人行过街天桥1座……道路像是城市的血脉,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了生机。曾“雄踞”昌都第一高楼10多年、11层高的农业银行大厦,如今已隐没在林立的高楼里。道路也勾勒着城市发展的蓝图,“东延、西进、北扩、南跨”,云南坝、昌都坝、马草坝、四川坝、东部新城……桥梁与隧道连接起一个个新区,昌都市区也在一天天“长大”。

交通兴带来产业旺。50岁的洛珠是国道214线第十一工区的养路工人,见证了交通与经济发展间的“协奏”。“2004年以前,这条路是土路,货车运货,只能拉4吨,半天才有一辆车。现在大货车能拉40吨至50吨,每天要来往几十辆。”如今,昌都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79万公里,比2011年新增5499公里。

昌都还有新目标,要建设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与大西部联动联建、协调发展。“昌都到成都、重庆、西安的航班已经开通,川藏铁路昌都境内的控制性工程也将于6月份开工建设。”昌都市委书记阿布对未来充满期待,“川藏铁路将让高原特色农牧产品更方便地销往全国各地,各地的技术和产业也会更多‘流向’昌都,藏川滇三省区也将实现全面交流交往交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 静)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