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之后,广州绿道结合高科技实现“质变”

来源:金羊网 作者:何伟杰 发表时间:2019-03-27 20:06

金羊网讯 记者何伟杰报道:2008年,广州结合城市功能区划,将自行车健身径引入增城区,打造生态景观林带,建成自行车健身径80多公里,成为全国最早的绿道雏形。10年来,广州市绿道建设已达3500公里,从“无”到“有”之后,广州绿道开始往“优”的方向不断发展。绿道除了跑步和骑车之外是否还有更多“附加值”?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如今正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引入到绿道建设当中,为绿道游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广州绿道吸引珠三角地区游客慕名而至

住在天河区的陈女士一家几乎每半个月都会开车来到增城莲塘村,这里有美丽的绿道,旁边就是秀美如画的增江,一家人在这里骑骑自行车、摘摘水果,度过一个惬意的周末。

增城绿道是广东省规划建设最早的绿道,2008年增城区结合城市功能区划,结合路边、山边、水边的“三边”环境整治,进行保护原生态、原产权、原居民、原民俗的“四原保护”,实现家园、校园、工业园、果园、田园“五园”变公园,以“藤”结“瓜”、造“瓜”连“藤”,将绿道与沿线的村庄、景区、景点串联起来,成为全国最早的绿道雏形。

这条绿道吸引的远远不止广州城区的市民。东莞、惠州、深圳...每个周末,这里遍布了来自珠三角各地游客的身影。来自东莞的刘阿姨之前曾参加过增城绿地的活动,至今她仍对增城绿道记忆犹新,“以前也曾走过一些景区的绿道,但是都没有增城绿道长、宽,既可以步行,也可以骑单车,而且这里的环境也很好。”

随着增城绿道人气越来越旺,各种围绕着绿道的活动也多起来。“自从2007年在全国首先打响绿道旅游的品牌以来,增城的绿道旅游一直在进一步深入。我们现在主要是依靠线上线下结合,加强线上宣传,拓展包括媒体采风、亲子活动、宣传片拍摄等等在内的线下活动。”广州市增城区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董莉此前在接受金羊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这一系列线下活动参加的群体大多来自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区,有利于擦亮增城绿道旅游的品牌,还能拉动珠三角旅游客源,同时还能通过串联亲子旅游、乡村旅游等等旅游形式,发展更加丰富的全域旅游。来自东莞的徐先生第一次来增城便是参加亲子绿道活动,他告诉记者,因为孩子平时不爱活动,就想着带他出来走走,既锻炼身体,又能看看风景。这样的亲子活动很有意义,既能培养自己和孩子的感情,又能锻炼身体,游览美景。

从“无”到“有”之后,广州绿道结合高科技实现“质变”

10年来,广州市绿道建设已达3500公里,类似增城这样游人如织的绿道还有不少。记者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了解到,在周边城区的绿道布局上,目前广州市规划了流溪河、增江、芙蓉嶂、天麓湖、滨海、莲花山等6条主干绿道,串联广州最好的山水、田园、历史人文景观,并向城市社区和村庄延伸,形成“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交融”的格局。

在经历从“无”到“有”之后,如今广州绿道开始往“优”的方向不断发展。“除了提供跑步、骑车等基础服务之外,我们更希望绿道能为市民带来更丰富的体验。”走在生物岛的蓝色绿道上,黄埔区绿道运营公司负责人蒋平告诉记者。生物岛环岛绿道总长达10443米,包括堤岸绿道、绿轴绿道、公园绿道等。这也是全市第一条蓝色绿道。它的特别之处并不仅仅是因为颜色独到,绿道的材料运用了透水材料,雨水会被迅速吸收,不会形成积水,而且地面颜色不会褪色。

生物岛绿道的建成,也为岛上不少企业的员工带来了更多元的休闲方式,“这里绿道的质地非常好,我们下了班都喜欢过来跑步。”在生物岛一家企业上班的冯小姐告诉记者。岛上另一家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车栓龙更坦言,自从来了生物岛上班后,朋友都很羡慕,“上班只需5-10分钟,下班后还能在绿道跑步,有点像国外的感觉。”

为了给在绿道活动的市民提供更丰富的体验,黄埔区部分绿道还设置了扫码卫生间、自助借书机等配套设施。蒋平说,未来还计划引入无人零售商店。此外,绿道未来还将设置打卡系统,帮助跑步爱好者记录他们的健康轨迹,结合大数据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绿道服务,“我们希望把绿道打造成一个生态空间。”

绿道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给市民带来满满的幸福感之外,绿道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从一种全新的角度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以增城为例,绿道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骑行到乡村休闲健身、住宿消费。据统计,莲塘春色绿道所在的莲塘村去年游客量超过60万人次,进一步破解城乡壁垒难题,推动城乡生活趋于融合,缩小了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系统的发展差距,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增城特色的城乡绿色发展新道路。

“以前我们很穷的,想结婚都娶不到老婆。”莲塘村村民邱志伟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当地政府开始引导村民结合绿道资源开农家乐,“当时只要开店就奖励三万,政府扶持的力度真的很不简单了。”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莲塘村村民依托绿道探索出一条致富之道。邱志伟的农庄从当初只有4个帐篷到如今发展到50桌的饭店,“一年纯利润收入高的时候100万,现在基本上能保持70万。”邱志伟说。

编辑:Giabun
数字报
从“无”到“有”之后,广州绿道结合高科技实现“质变”
金羊网  作者:何伟杰  2019-03-27

金羊网讯 记者何伟杰报道:2008年,广州结合城市功能区划,将自行车健身径引入增城区,打造生态景观林带,建成自行车健身径80多公里,成为全国最早的绿道雏形。10年来,广州市绿道建设已达3500公里,从“无”到“有”之后,广州绿道开始往“优”的方向不断发展。绿道除了跑步和骑车之外是否还有更多“附加值”?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如今正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引入到绿道建设当中,为绿道游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广州绿道吸引珠三角地区游客慕名而至

住在天河区的陈女士一家几乎每半个月都会开车来到增城莲塘村,这里有美丽的绿道,旁边就是秀美如画的增江,一家人在这里骑骑自行车、摘摘水果,度过一个惬意的周末。

增城绿道是广东省规划建设最早的绿道,2008年增城区结合城市功能区划,结合路边、山边、水边的“三边”环境整治,进行保护原生态、原产权、原居民、原民俗的“四原保护”,实现家园、校园、工业园、果园、田园“五园”变公园,以“藤”结“瓜”、造“瓜”连“藤”,将绿道与沿线的村庄、景区、景点串联起来,成为全国最早的绿道雏形。

这条绿道吸引的远远不止广州城区的市民。东莞、惠州、深圳...每个周末,这里遍布了来自珠三角各地游客的身影。来自东莞的刘阿姨之前曾参加过增城绿地的活动,至今她仍对增城绿道记忆犹新,“以前也曾走过一些景区的绿道,但是都没有增城绿道长、宽,既可以步行,也可以骑单车,而且这里的环境也很好。”

随着增城绿道人气越来越旺,各种围绕着绿道的活动也多起来。“自从2007年在全国首先打响绿道旅游的品牌以来,增城的绿道旅游一直在进一步深入。我们现在主要是依靠线上线下结合,加强线上宣传,拓展包括媒体采风、亲子活动、宣传片拍摄等等在内的线下活动。”广州市增城区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董莉此前在接受金羊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这一系列线下活动参加的群体大多来自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区,有利于擦亮增城绿道旅游的品牌,还能拉动珠三角旅游客源,同时还能通过串联亲子旅游、乡村旅游等等旅游形式,发展更加丰富的全域旅游。来自东莞的徐先生第一次来增城便是参加亲子绿道活动,他告诉记者,因为孩子平时不爱活动,就想着带他出来走走,既锻炼身体,又能看看风景。这样的亲子活动很有意义,既能培养自己和孩子的感情,又能锻炼身体,游览美景。

从“无”到“有”之后,广州绿道结合高科技实现“质变”

10年来,广州市绿道建设已达3500公里,类似增城这样游人如织的绿道还有不少。记者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了解到,在周边城区的绿道布局上,目前广州市规划了流溪河、增江、芙蓉嶂、天麓湖、滨海、莲花山等6条主干绿道,串联广州最好的山水、田园、历史人文景观,并向城市社区和村庄延伸,形成“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交融”的格局。

在经历从“无”到“有”之后,如今广州绿道开始往“优”的方向不断发展。“除了提供跑步、骑车等基础服务之外,我们更希望绿道能为市民带来更丰富的体验。”走在生物岛的蓝色绿道上,黄埔区绿道运营公司负责人蒋平告诉记者。生物岛环岛绿道总长达10443米,包括堤岸绿道、绿轴绿道、公园绿道等。这也是全市第一条蓝色绿道。它的特别之处并不仅仅是因为颜色独到,绿道的材料运用了透水材料,雨水会被迅速吸收,不会形成积水,而且地面颜色不会褪色。

生物岛绿道的建成,也为岛上不少企业的员工带来了更多元的休闲方式,“这里绿道的质地非常好,我们下了班都喜欢过来跑步。”在生物岛一家企业上班的冯小姐告诉记者。岛上另一家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车栓龙更坦言,自从来了生物岛上班后,朋友都很羡慕,“上班只需5-10分钟,下班后还能在绿道跑步,有点像国外的感觉。”

为了给在绿道活动的市民提供更丰富的体验,黄埔区部分绿道还设置了扫码卫生间、自助借书机等配套设施。蒋平说,未来还计划引入无人零售商店。此外,绿道未来还将设置打卡系统,帮助跑步爱好者记录他们的健康轨迹,结合大数据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绿道服务,“我们希望把绿道打造成一个生态空间。”

绿道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给市民带来满满的幸福感之外,绿道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从一种全新的角度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以增城为例,绿道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骑行到乡村休闲健身、住宿消费。据统计,莲塘春色绿道所在的莲塘村去年游客量超过60万人次,进一步破解城乡壁垒难题,推动城乡生活趋于融合,缩小了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系统的发展差距,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增城特色的城乡绿色发展新道路。

“以前我们很穷的,想结婚都娶不到老婆。”莲塘村村民邱志伟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当地政府开始引导村民结合绿道资源开农家乐,“当时只要开店就奖励三万,政府扶持的力度真的很不简单了。”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莲塘村村民依托绿道探索出一条致富之道。邱志伟的农庄从当初只有4个帐篷到如今发展到50桌的饭店,“一年纯利润收入高的时候100万,现在基本上能保持70万。”邱志伟说。

编辑:Giabun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