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艾修煜报道: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交流日益频繁以及环境污染持续加重,嗓音疾病逐年增多。为此,美国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会于2003年把每年的4月16日定为世界嗓音日,以提醒人们注重嗓音保护。
在第17个世界嗓音日来临之际,一支由嗓音医学从业人员、播音员主持人、声音艺术从业者、高校学生及有志于声音志愿服务的普罗大众组成的海螺号声音志愿服务队,在广州青年文化宫正式成立。
发起人康毅对金羊网记者表示,成立声音志愿服务队的想法已有2年时间:“本身我就是广东卫视的主持人、配音演员,工作的性质,让我觉得嗓音的保养、保护特别的重要。另外,现在大家除了经常打电话,还喜欢用微信语音聊天,我们觉得好的嗓音是一张名片,能够为现代人的形象大大加分。”
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医师郑亿庆教授,也作为首批医学嗓音志愿者,加入到“海螺号”中。他表示,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嗓音的重要性,不懂得声带保健,到最后都是落下病根儿才来看医生:“有病来看医生是补救的方法,如果前面能做好预防,大家的声带不但能少生病,嗓音还能更悦耳。”
他表示,保护嗓音要做到三个“用好”——用好气,用好力,用好共鸣腔。
“第一不要过度用声,大喊大叫,长时间讲话这些都是过度用声。有些小孩子不懂,喜欢大声叫,容易造成喊叫性声撕。第二是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会用声的人可能用三分精力就可以讲十句话,不会用声的人可能话十分力气还讲不了两句话。另外,还要用好共鸣腔,用共鸣腔来达到洪亮、悦耳的效果,用声带来叫,不仅难洪亮,还容易伤声道。”
至于,志愿队为何起名叫做海螺号?康毅表示:“我们觉得大海是包容的,声音也是无限的,更重要我们几个小伙伴都是水瓶座,再联想到海螺可以发声的特点,我们就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据悉,今后海螺号志愿者服务队,将通过定期向市民提供嗓音健康检测及科学训练、保养课程,公益讲座,专家义诊,志愿者培训,推出嗓音健康保护公益手册等多种方式,为广大街坊提供健康嗓音、声音保健等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