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乡音乡情认知历史 让传统文化能薪火相传

来源:金羊网 作者:文聪 发表时间:2019-04-19 11:07

两本书编撰耗时三年

书中收录了木偶戏的来龙去脉

文/图 金羊网记者 文聪 通讯员 叶惠涛 黄启穆

舞麒麟、木偶戏、春明茶、方言民谣……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本土文化?东莞正在做着各种探索。17日,大朗镇在蔡边宗祠举行《薪火弦歌——大朗传统文化寻踪》《锦时素韵——大朗民谣拾絮》新书首发仪式,选择通过出书,留存经典。

这两本书编撰耗时三年,前者还原了各非遗项目的前世今生,后者则收录了当地民谣的乡音乡情。大朗镇宣传文体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羊城晚报记者直言:“传统文化不传承不记载,就会慢慢被淡化,甚至消失。而要记录这些文化元素,最难的是寻找传统文化背后的‘知情人’。”

首发仪式吸引众多市民

1 透过乡音乡情认知历史

年逾古稀的叶金镇是原大朗中学校长,也是《锦时素韵》的编者之一。他从2006年开始,就搜集、整理大朗方言、民谣,并于2016年汇编成《大朗方言拾取》,为《锦时素韵》的出版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以《大朗方言拾取》为蓝本,大朗调动了全镇的宣传文化骨干力量,包括28个村(社区)的宣传委员,他们走街串巷,进宗祠、访农户、探耆老、查典籍,进一步收集和充实大朗民谣,《锦时素韵》才得以完整、丰盈的姿态呈现出来。

记者翻阅看到,该书编排简洁,间中插配彩页,对涉及的一些方言略加注释,有的方言无字或本身比较生僻,则以大朗墟音为主。全书共辑录民谣204首,既有村民歌、节气歌、月令歌和中秋节歌,也有早起歌、读书歌、谜语歌和特产歌等。其中,出嫁女感念亲恩的《哭嫁歌》、反映劝人莫沉迷赌博的《戒赌歌》,以及调皮搞怪的《卖龙歌》,至今依然是当地口耳相传的地方民谣,深受百姓喜爱。

谈及心血之作,老校长叶金镇感慨万千,“如今很多方言逐渐消失,年轻人甚至不能理解其中的典故及渊源。编此书一方面可以让大朗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于学习工作之余,透过这些乡音乡情,更好地认知祖辈们的历史;另一方面,对无数有志于立足大朗就业创业的新莞人而言,他们若能尽早了解大朗的地方文化,早日熟悉大朗的风土人情,定能促其更快更好地与本地人交流沟通。”

2 非遗项目留下文本素材

《薪火弦歌》中收录了12项当地市级非遗项目的来龙去脉,例如,传承百年的醒狮、木偶戏,通过味蕾锁住乡情的春明茶、荔枝干,以节庆之名传承忠孝之风的娘母会、敬老节等。

“这本书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对话专访和图片展示,为非遗项目留下了宝贵的文本素材。”该书的一位编者直言,其实编和写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寻找传统文化的“知情人”,仅仅是寻找和采访那些非遗传承人,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在走访中发现,麒麟、醒狮、木偶戏这些项目传承得还比较好,但是像娘母会、哭嫁歌,正在逐渐被民众淡忘,如果现在还不去挖掘,以后再去寻踪将困难重重。”

回顾这段不易的编书经历,该工作人员说,记录石厦村的娘母会最为不易,这篇文章整整做了两年时间。“每年农历二月初三,石厦村的出嫁女都会携带丈夫儿女回娘家与亲人团聚,娘家会准备一场别出心裁的团圆家宴。家宴的主角是普通的濑粉,因此,娘母会也被称为‘濑粉会’。第一次听到这个节时,我们就过去了,但包括村委会的人在内,村里没人能讲出娘母会的渊源,这一错过就得等到第二年了。此后的一年里,我们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一位热衷于传统文化的老人,才把这个节日的历史记录下来,并由村委会再找人去核对。”

醒狮等项目传承较为广泛

记录娘母会(濑粉会)最为不易

3 让传统文化能薪火相传

过去的三年里,两本书的编者们几乎走遍了镇内的每一个角落,从海量的资料中筛选出闪光的片段,去芜存菁。大朗镇委委员蔡培光说:“大朗始建于公元331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大家撷取精彩故事,让优良的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这既是一件造福社会的好事,也是镇委镇政府深入推进‘文化强镇’建设,不断提升全镇文化软实力、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见证。”

记者留意到,编者成员中不乏80后和90后的身影。对此,大朗镇宣传文体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称,年轻人应该要做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如果不是参加此次编书,我不会知道一颗小小的荔枝干,还寄托着不少海外华侨的乡情;也不会知道明朝中后期出现的春明茶,原来是大朗最早的土法凉茶。希望通过这两本书,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传承传统,对东莞本土文化充满自信。”

编辑: 宝厷
数字报
透过乡音乡情认知历史 让传统文化能薪火相传
金羊网  作者:文聪  2019-04-19

两本书编撰耗时三年

书中收录了木偶戏的来龙去脉

文/图 金羊网记者 文聪 通讯员 叶惠涛 黄启穆

舞麒麟、木偶戏、春明茶、方言民谣……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本土文化?东莞正在做着各种探索。17日,大朗镇在蔡边宗祠举行《薪火弦歌——大朗传统文化寻踪》《锦时素韵——大朗民谣拾絮》新书首发仪式,选择通过出书,留存经典。

这两本书编撰耗时三年,前者还原了各非遗项目的前世今生,后者则收录了当地民谣的乡音乡情。大朗镇宣传文体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羊城晚报记者直言:“传统文化不传承不记载,就会慢慢被淡化,甚至消失。而要记录这些文化元素,最难的是寻找传统文化背后的‘知情人’。”

首发仪式吸引众多市民

1 透过乡音乡情认知历史

年逾古稀的叶金镇是原大朗中学校长,也是《锦时素韵》的编者之一。他从2006年开始,就搜集、整理大朗方言、民谣,并于2016年汇编成《大朗方言拾取》,为《锦时素韵》的出版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以《大朗方言拾取》为蓝本,大朗调动了全镇的宣传文化骨干力量,包括28个村(社区)的宣传委员,他们走街串巷,进宗祠、访农户、探耆老、查典籍,进一步收集和充实大朗民谣,《锦时素韵》才得以完整、丰盈的姿态呈现出来。

记者翻阅看到,该书编排简洁,间中插配彩页,对涉及的一些方言略加注释,有的方言无字或本身比较生僻,则以大朗墟音为主。全书共辑录民谣204首,既有村民歌、节气歌、月令歌和中秋节歌,也有早起歌、读书歌、谜语歌和特产歌等。其中,出嫁女感念亲恩的《哭嫁歌》、反映劝人莫沉迷赌博的《戒赌歌》,以及调皮搞怪的《卖龙歌》,至今依然是当地口耳相传的地方民谣,深受百姓喜爱。

谈及心血之作,老校长叶金镇感慨万千,“如今很多方言逐渐消失,年轻人甚至不能理解其中的典故及渊源。编此书一方面可以让大朗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于学习工作之余,透过这些乡音乡情,更好地认知祖辈们的历史;另一方面,对无数有志于立足大朗就业创业的新莞人而言,他们若能尽早了解大朗的地方文化,早日熟悉大朗的风土人情,定能促其更快更好地与本地人交流沟通。”

2 非遗项目留下文本素材

《薪火弦歌》中收录了12项当地市级非遗项目的来龙去脉,例如,传承百年的醒狮、木偶戏,通过味蕾锁住乡情的春明茶、荔枝干,以节庆之名传承忠孝之风的娘母会、敬老节等。

“这本书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对话专访和图片展示,为非遗项目留下了宝贵的文本素材。”该书的一位编者直言,其实编和写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寻找传统文化的“知情人”,仅仅是寻找和采访那些非遗传承人,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在走访中发现,麒麟、醒狮、木偶戏这些项目传承得还比较好,但是像娘母会、哭嫁歌,正在逐渐被民众淡忘,如果现在还不去挖掘,以后再去寻踪将困难重重。”

回顾这段不易的编书经历,该工作人员说,记录石厦村的娘母会最为不易,这篇文章整整做了两年时间。“每年农历二月初三,石厦村的出嫁女都会携带丈夫儿女回娘家与亲人团聚,娘家会准备一场别出心裁的团圆家宴。家宴的主角是普通的濑粉,因此,娘母会也被称为‘濑粉会’。第一次听到这个节时,我们就过去了,但包括村委会的人在内,村里没人能讲出娘母会的渊源,这一错过就得等到第二年了。此后的一年里,我们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一位热衷于传统文化的老人,才把这个节日的历史记录下来,并由村委会再找人去核对。”

醒狮等项目传承较为广泛

记录娘母会(濑粉会)最为不易

3 让传统文化能薪火相传

过去的三年里,两本书的编者们几乎走遍了镇内的每一个角落,从海量的资料中筛选出闪光的片段,去芜存菁。大朗镇委委员蔡培光说:“大朗始建于公元331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大家撷取精彩故事,让优良的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这既是一件造福社会的好事,也是镇委镇政府深入推进‘文化强镇’建设,不断提升全镇文化软实力、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见证。”

记者留意到,编者成员中不乏80后和90后的身影。对此,大朗镇宣传文体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称,年轻人应该要做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如果不是参加此次编书,我不会知道一颗小小的荔枝干,还寄托着不少海外华侨的乡情;也不会知道明朝中后期出现的春明茶,原来是大朗最早的土法凉茶。希望通过这两本书,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传承传统,对东莞本土文化充满自信。”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