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恤孤会:探索民间慈善15年 多项举措走在前列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妹妍 发表时间:2019-05-10 08:02
恤孤会创始会长王颂汤即使身负腰伤依然下乡家访 受访者供图

广东恤孤会积极实践公开透明的慈善理念,坚持把每笔善款用到实处

文/金羊网记者 李妹妍

签约36个县、资助30699个孤贫学生、救治2160名重症病童、募集1.65亿元善款……从几万块钱注册资金、两个志愿者起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恤孤会”)在它第15个年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慈善本来是好事,但好事也会做坏,我们要把好事做好。”这是恤孤会创始会长王颂汤时常叮嘱恤孤会工作人员的话。秉承这样的思想做慈善,恤孤会十五年来获得了“中华慈善奖”“南粤慈善奖”等一系列荣誉,被外界视为“广东省民间社团的一面旗帜”,更被看作剖析草根公益的优秀样本。

一路走来,恤孤会主要做了什么?王颂汤毫不犹豫地说:“探索。”

公开透明:一份引发争议的公开信

在恤孤会的官方网站上,有一封写给捐赠人的特殊公开信:“我们诚心地邀请您或您派律师、财会等专业人士,在任何时候,可以在事先不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前来查询、审核和指导,我们将提供全部资料和工作方便。”

公开信落款日期是2004年7月13日。彼时,恤孤会成立还不到两个月。

“当时这样‘自找麻烦’的做法很少见。”王颂汤表示,这封公开信曾在恤孤会内部有过不同意见,反对者认为“何必多此一举”。

“我们的这种做法是出于现实考虑。作为民间慈善组织,所有的资源都来自社会的信任。获取信任最有效的途径是公开,保证社会公众全过程的知情权,才可能行使全过程的监督权。”他说。

按照民政部2018年审议通过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规定,慈善项目至少每三个月公布一次进展情况。而恤孤会在十几年前的起步阶段就开始执行高标准的“信息公开”模式:在官网公布每月财务报表、捐赠清单、资助款使用明细表和资助款汇付一览表具体到每人次等。

甚至,在2008年,恤孤会早于国家提出的对组织团体审计,主动申请了全国最大会计师事务所对成立以来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并公布,此后,每年都请社会第三方审计并公布。

节约办会:放弃提留善款作管理费

王颂汤退休前为正厅级干部。按照当时的法规和文件,他在社会团体任职可以享受与原来级别相当的待遇。但在恤孤会工作的15年里,他从没有拿过一分钱报酬。

这源于恤孤会创会之初对社会的公开承诺:所有捐款和物资全部用于慈善公益事业;创会领导不领取工资、津贴等任何报酬。

今天回看,当时的承诺也是“开风气之先”。201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文件要求,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任职务不得领取社会团体的薪酬、奖金、津贴等报酬,“算起来,我们是提前10年就做到了国家的要求。”

恤孤会还有一项看起来“特立独行”的举措:放弃法律规定的可以提留募集善款10%作为管理费的权利。

维持一个机构运行,人、财、物等必要开支是不可避免的。2016年《慈善法》实施后,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了“管理费”的要求,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年度管理费,从原来的“不得超出10%”调整为“不高于13%”。

“合规合法并不意味着公众没有质疑。”王颂汤说,以助学捐赠为例,捐赠人向孤贫学生捐出3000元,六学期每学期500元,提留10%用作管理费后,学生实际能够领到的只有2700元,即每学期450元,“捐赠人心里容易有疙瘩,还有50元哪儿去了?”

恤孤会为此设计了一整套制度,资助性捐款全额用于资助,管理费则由专项捐赠和存量资产运作收益解决,把公众捐款和恤孤会员工、志愿者的利益隔离,并杜绝“三公”开支、职务消费,不设理事会基金。也正因为如此,恤孤会的必要支出显得有点“抠门”:办公室所有的纸张必须双面使用,废纸也不轻易丢弃,统一堆到墙角留待废品收购;下乡访贫助学,志愿者一日三餐加住宿标准仅为130元,往返途中要自带干粮。

“并不提倡民间慈善组织都学我们,但我们希望把每一笔善款用到实处,让公益事业得到社会认可。”恤孤会秘书长葛晓红表示。

规范运作:每分钱都能查到用在哪儿

自成立之初,恤孤会就以帮助孤贫儿童为己任,走上了访贫助学之路。15年来,王颂汤坚持和恤孤会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一道下乡,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点对点逐户家访,直观、真实地了解受助者的家庭情况。

“我一直都对捐赠人说,你把钱捐给我们,我们唯一能给你回报的就是把钱用来帮助真正应该帮助的人。”在他看来,慈善事业不仅需要热心,更需要专业的能力、手段和制度化的运作体系。至今,恤孤会通过15年的实践总结制定出了“十五步资助工作流程”以规范运作。

据介绍,每个项目开展前,恤孤会都会与当地政府举行项目协调会,双方签署资助协议,明确责任分工和各项工作安排等。随后,组织志愿者培训后进行家访核查、公示资助名单、组织募捐、核对并发放资助款等,“我们资助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亲眼去看过的,捐款人的每一分钱都能查到用在哪儿。”

这样的工作流程准确而细致。甚至,每个受助人的档案除了申请表、家访核查表及标准照外,每个学期还有一张反馈表,包括学生学习成绩、老师的评语等。工作人员会将反馈表复印存档,原件寄给对口资助人。这也意味着,3万多名受助学生,工作人员要核对寄出18万份的情况反馈表。

除了助学,自2012年起,救助病童成为恤孤会的第二大资助项目。恤孤会既通过义拍义卖慈善会等常规项目筹集善款,也探索新的募捐方式,与企业、媒体、医院合作搭建了更多募捐平台。

据悉,仅去年一年,恤孤会就募集了2297.63万元善款,新增资助孤贫学生2823人,救助重症病童470名,资助性支出2290.31万元。截至2018年底,恤孤会募捐收入总数超过1.65亿元,3万多名孤贫学生和2000多名重症病童因此受益。

继续探索:50多项制度 全面规范管理

“探索民间慈善团体路在何方,目前看来,我们15年的路走得还算对。”王颂汤将恤孤会定位为“现代慈善事业的探索者”。

民间慈善近年来大踏步发展,但也暴露出很多发展问题,如透明度不够、公信力不高、监督管理滞后等。作为广东首家民间慈善团体,恤孤会15年来始终秉承着“诚信是慈善团体的生命”的理念,并在此后的实践中不断思索中国民间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前行之路,制定了覆盖财务、捐赠、资助和内务的50多项制度和流程,努力做到全面规范化管理运作。

“我们现在的一些做法走在国家前列,比国外的慈善团体还要严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目前社会诚信环境倒逼的结果。”王颂汤并不讳言,尽管获得长足发展,公开透明目前仍然是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软肋,建立诚信、透明的运行机制是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今看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恤孤会不仅要做慈善,还要保卫慈善事业的纯洁性。对此,这个慈善团体不断调整适应着外界新的需求,严防可能的法律、财务和道德风险。

如今,年过八旬的王颂汤日常出行主要依靠公共交通。前些年,有企业老板提出赠送一辆小汽车作为其代步工具,他拒绝了。他表示,一是因为养车费用较高,二是容易落入旁人眼中有公车私用的嫌疑。

对于未来,王颂汤也有着清晰的思考:在民间慈善团体蓬勃生长的当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成为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早走一步,在实践中摸索、辨识路在何方”。

编辑:木东
数字报
广东恤孤会:探索民间慈善15年 多项举措走在前列
金羊网  作者:李妹妍  2019-05-10
恤孤会创始会长王颂汤即使身负腰伤依然下乡家访 受访者供图

广东恤孤会积极实践公开透明的慈善理念,坚持把每笔善款用到实处

文/金羊网记者 李妹妍

签约36个县、资助30699个孤贫学生、救治2160名重症病童、募集1.65亿元善款……从几万块钱注册资金、两个志愿者起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恤孤会”)在它第15个年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慈善本来是好事,但好事也会做坏,我们要把好事做好。”这是恤孤会创始会长王颂汤时常叮嘱恤孤会工作人员的话。秉承这样的思想做慈善,恤孤会十五年来获得了“中华慈善奖”“南粤慈善奖”等一系列荣誉,被外界视为“广东省民间社团的一面旗帜”,更被看作剖析草根公益的优秀样本。

一路走来,恤孤会主要做了什么?王颂汤毫不犹豫地说:“探索。”

公开透明:一份引发争议的公开信

在恤孤会的官方网站上,有一封写给捐赠人的特殊公开信:“我们诚心地邀请您或您派律师、财会等专业人士,在任何时候,可以在事先不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前来查询、审核和指导,我们将提供全部资料和工作方便。”

公开信落款日期是2004年7月13日。彼时,恤孤会成立还不到两个月。

“当时这样‘自找麻烦’的做法很少见。”王颂汤表示,这封公开信曾在恤孤会内部有过不同意见,反对者认为“何必多此一举”。

“我们的这种做法是出于现实考虑。作为民间慈善组织,所有的资源都来自社会的信任。获取信任最有效的途径是公开,保证社会公众全过程的知情权,才可能行使全过程的监督权。”他说。

按照民政部2018年审议通过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规定,慈善项目至少每三个月公布一次进展情况。而恤孤会在十几年前的起步阶段就开始执行高标准的“信息公开”模式:在官网公布每月财务报表、捐赠清单、资助款使用明细表和资助款汇付一览表具体到每人次等。

甚至,在2008年,恤孤会早于国家提出的对组织团体审计,主动申请了全国最大会计师事务所对成立以来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并公布,此后,每年都请社会第三方审计并公布。

节约办会:放弃提留善款作管理费

王颂汤退休前为正厅级干部。按照当时的法规和文件,他在社会团体任职可以享受与原来级别相当的待遇。但在恤孤会工作的15年里,他从没有拿过一分钱报酬。

这源于恤孤会创会之初对社会的公开承诺:所有捐款和物资全部用于慈善公益事业;创会领导不领取工资、津贴等任何报酬。

今天回看,当时的承诺也是“开风气之先”。201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文件要求,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任职务不得领取社会团体的薪酬、奖金、津贴等报酬,“算起来,我们是提前10年就做到了国家的要求。”

恤孤会还有一项看起来“特立独行”的举措:放弃法律规定的可以提留募集善款10%作为管理费的权利。

维持一个机构运行,人、财、物等必要开支是不可避免的。2016年《慈善法》实施后,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了“管理费”的要求,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年度管理费,从原来的“不得超出10%”调整为“不高于13%”。

“合规合法并不意味着公众没有质疑。”王颂汤说,以助学捐赠为例,捐赠人向孤贫学生捐出3000元,六学期每学期500元,提留10%用作管理费后,学生实际能够领到的只有2700元,即每学期450元,“捐赠人心里容易有疙瘩,还有50元哪儿去了?”

恤孤会为此设计了一整套制度,资助性捐款全额用于资助,管理费则由专项捐赠和存量资产运作收益解决,把公众捐款和恤孤会员工、志愿者的利益隔离,并杜绝“三公”开支、职务消费,不设理事会基金。也正因为如此,恤孤会的必要支出显得有点“抠门”:办公室所有的纸张必须双面使用,废纸也不轻易丢弃,统一堆到墙角留待废品收购;下乡访贫助学,志愿者一日三餐加住宿标准仅为130元,往返途中要自带干粮。

“并不提倡民间慈善组织都学我们,但我们希望把每一笔善款用到实处,让公益事业得到社会认可。”恤孤会秘书长葛晓红表示。

规范运作:每分钱都能查到用在哪儿

自成立之初,恤孤会就以帮助孤贫儿童为己任,走上了访贫助学之路。15年来,王颂汤坚持和恤孤会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一道下乡,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点对点逐户家访,直观、真实地了解受助者的家庭情况。

“我一直都对捐赠人说,你把钱捐给我们,我们唯一能给你回报的就是把钱用来帮助真正应该帮助的人。”在他看来,慈善事业不仅需要热心,更需要专业的能力、手段和制度化的运作体系。至今,恤孤会通过15年的实践总结制定出了“十五步资助工作流程”以规范运作。

据介绍,每个项目开展前,恤孤会都会与当地政府举行项目协调会,双方签署资助协议,明确责任分工和各项工作安排等。随后,组织志愿者培训后进行家访核查、公示资助名单、组织募捐、核对并发放资助款等,“我们资助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亲眼去看过的,捐款人的每一分钱都能查到用在哪儿。”

这样的工作流程准确而细致。甚至,每个受助人的档案除了申请表、家访核查表及标准照外,每个学期还有一张反馈表,包括学生学习成绩、老师的评语等。工作人员会将反馈表复印存档,原件寄给对口资助人。这也意味着,3万多名受助学生,工作人员要核对寄出18万份的情况反馈表。

除了助学,自2012年起,救助病童成为恤孤会的第二大资助项目。恤孤会既通过义拍义卖慈善会等常规项目筹集善款,也探索新的募捐方式,与企业、媒体、医院合作搭建了更多募捐平台。

据悉,仅去年一年,恤孤会就募集了2297.63万元善款,新增资助孤贫学生2823人,救助重症病童470名,资助性支出2290.31万元。截至2018年底,恤孤会募捐收入总数超过1.65亿元,3万多名孤贫学生和2000多名重症病童因此受益。

继续探索:50多项制度 全面规范管理

“探索民间慈善团体路在何方,目前看来,我们15年的路走得还算对。”王颂汤将恤孤会定位为“现代慈善事业的探索者”。

民间慈善近年来大踏步发展,但也暴露出很多发展问题,如透明度不够、公信力不高、监督管理滞后等。作为广东首家民间慈善团体,恤孤会15年来始终秉承着“诚信是慈善团体的生命”的理念,并在此后的实践中不断思索中国民间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前行之路,制定了覆盖财务、捐赠、资助和内务的50多项制度和流程,努力做到全面规范化管理运作。

“我们现在的一些做法走在国家前列,比国外的慈善团体还要严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目前社会诚信环境倒逼的结果。”王颂汤并不讳言,尽管获得长足发展,公开透明目前仍然是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软肋,建立诚信、透明的运行机制是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今看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恤孤会不仅要做慈善,还要保卫慈善事业的纯洁性。对此,这个慈善团体不断调整适应着外界新的需求,严防可能的法律、财务和道德风险。

如今,年过八旬的王颂汤日常出行主要依靠公共交通。前些年,有企业老板提出赠送一辆小汽车作为其代步工具,他拒绝了。他表示,一是因为养车费用较高,二是容易落入旁人眼中有公车私用的嫌疑。

对于未来,王颂汤也有着清晰的思考:在民间慈善团体蓬勃生长的当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成为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早走一步,在实践中摸索、辨识路在何方”。

编辑:木东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