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一百”下基层为乡村带去文明新风 将服务送到百姓心坎

来源:金羊网 作者:黄丽娜 发表时间:2019-05-17 08:58

广州从化西塘村,文艺精品下基层展演 记者 宋金峪 摄

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在五地市如火如荼开展

金羊网记者 黄丽娜

5月,春夏之交,万物生长。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也正在南粤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6日起,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将首批精品项目送入基层。

带去志愿服务 也带去文明理念

一场百姓宣讲、一次广场展演、一批惠民服务、一次“种文化”培训、一次“广东好人”慰问、一次增强“四力”座谈、一次了解民情参观学习,围绕着这“七个一”内容,200余名文化工作者、宣讲能人及行业骨干等,组成了5支志愿服务分队,分赴韶关乳源、惠州博罗、广州从化、东莞中堂、江门台山等5个全国和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地区以及15个镇(村),开展了各类活动超100场次,23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受益群众超3.6万人。

这些精品项目,为基层带去了欢声笑语,为群众带去了新知识、新理念;这种走进基层的形式,也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我们村民都希望,这类‘家门口’的活动能经常办、越办越好。”有村民说。

据了解,为确保把务实管用、群众欢迎的精品项目送到基层,为基层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的志愿服务,5支志愿服务分队的200余名志愿者,全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牵头,从省文艺志愿者协会、省文化志愿服务总队等省直志愿服务队伍中精挑细选而出。每支分队下,还设有宣讲、文化、媒体、医疗、科普5支志愿服务小队。5支分队由省委宣传部5名分管部领导分别带队,赴5个试点地区开展活动。

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七个一百”精品项目将成为一项持续性工作,把“一百”作为目标要求,上不封顶、下不划线,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不断完善、持续提升。今后,每季度都将开展一次下基层活动,每次覆盖多个县(市、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活动形式、内容,使之真正成为广东文明实践工作的响亮品牌,成为老百姓期待的文化节日。

学讲读唱传 让新思想传遍基层

去年以来,根据中央部署,广东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将精神文明的种子撒满南粤大地。

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8946个,整合阵地31063个,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6828支,招募文明实践志愿者近104万人,推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8643项,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38111场次,参与群众约520万人次。

广东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突出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通过“学”“讲”“读”“唱”“传”,让新思想深入生活、浸润人心——

紧密联系实际“学”。广泛开展百姓宣讲活动,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讲清楚新思想与群众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

运用群众语言“讲”。鼓励基层宣讲员运用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等方言和瑶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开展宣讲,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形式讲道理、学思想;

编印通俗读物“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谈精神文明建设、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9个专辑,组织编印《学习口袋书》《学习金句》《看图学习》等通俗读本,引导群众边读边学、边用边记;

融入文艺表演“唱”。对经典歌曲、戏曲唱段进行重新填词,围绕乡村生活实际组织创作一批相声、小品,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展演;

贴近日常生活“传”。依托乡村应急广播体系,开设《学习早班车》等广播节目,每天定时播出,让群众时时刻刻都能接受新思想的熏陶、感受文明实践的存在。

拉祜族女作家娜朵“种文化”讲座

韶关乳源

把文化的“种子” 种在乡村土地上

“世界过山瑶之乡”韶关乳源,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的分会场之一。

在乳源世界过山瑶风情园区的表演厅里,韶关学院“金鸪鸪”文艺帮扶志愿队的师生,用优美舞姿表演极具瑶族特色的舞蹈节目《走山的儿女》以及客家舞蹈《笠人遐想》。“没想到我们瑶族的舞蹈能够这样来展示,舞姿这么优美,回到村里我也要学起来。”台下游溪镇一名瑶族村民告诉记者。实际上,这支由韶关学院师生组成的“金鸪鸪”文艺志愿帮扶队伍,已经帮扶了乳源数个村庄,为当地培养了数十名优秀的文艺人才。

在乳源县过山瑶风情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堂,拉祜族第一位作家、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获得者娜朵,向乳城镇群众文化队伍分享了她即将发表的长篇小说《碉楼里的女人》的创作历程,也向大家介绍自己对“种文化”的理解。来自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馆的盘桂青深受感染:“‘种文化’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把文化的‘种子’种在乡村土地上,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娜朵老师传授的宝贵经验,我会认真消化吸收,用在我今后的日常工作和实践中。”

在东坪镇雕子塘新村、游溪镇大寮坑村的村前广场,志愿者搭起简易遮阳棚,为村民送上惠民志愿服务。67岁的村民赵志军一早就来到村前广场,找志愿者量血压、测血糖。

不光是医疗服务,来自省应急救护志愿者培训基地的志愿者,还为村民进行心脏复苏等应急救护基本知识的培训;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为当地村民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对这样送到“心坎上”的服务,村民无不热烈欢迎。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张文 通讯员 李新华 钟华)

羊城晚报记者、广东省级百姓宣讲团成员王倩分享博罗带给世界的宝贵中医药财富

惠州博罗

服务内容项目化 帮扶群众留余香

“省里的专家来免费(给村民)看病了,快去小礼堂!”7日上午9点多,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新江村村口,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向村里的小礼堂走去。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的分会场,博罗正进行着一场百姓宣讲和一批惠民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医疗、科学普及、义诊义灸、家庭婚姻调解……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走”到基层群众身边,现场前来咨询、体检的群众络绎不绝。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博罗注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将志愿服务内容项目化,呈现出鲜明的当地特色。

近年来,在这个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志愿服务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当地群众受益良多。“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以贫困学生、残疾人、孤寡空巢老人为主要帮扶对象,目前注册志愿者已有1000多人;农民趣味运动会,通过割禾、脱谷等趣味农事比赛,让农民技术有了展示的平台,也增强了村民归属感;宗祠文化活动,向村民尤其是青少年宣讲良好家风家训;文明风尚乡村公益巡讲,讲好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等理论故事;“把我的大学讲给你听”活动,组织博罗籍在读大学生志愿者“回家”讲述“大学故事”,帮助学子拓宽知识眼界、增强学习动力……

据统计,博罗县2018年共投入100万元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的评选,目前已形成20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今年计划再投入200万元评选一批新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此外,博罗还注重资源协调整合,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建设;建设文明实践中心展馆,推动各实践所(站)阵地、项目公开,活动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经验实时交流;打通从中央到村六级队伍资源,以及教育、群团、科普等相关单位资源,实现资源横向纵向贯通。目前,该县建有理论宣讲平台10个、教育服务平台20个、文化服务平台20个、科技服务平台18个、体育服务平台25个,这些都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博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文/金羊网记者 董柳 图/金羊网记者 汤铭明)

广州市公安局拆弹专家张国清讲述惊心动魄的排爆故事

广州从化

结合需求送服务 风雨无阻暖人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5月6日在广州市从化区启动,一批省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走进从化城郊街西和村、吕田镇莲麻村、鳌头镇西塘村等美丽乡村,为当地村民送文明、送幸福。

志愿者们尤为注意以当地实际需求开展志愿服务。如来自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宣讲志愿服务队队员张丹凤,为当地民宿发展出谋划策,并以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努力实现梦想。

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省文化馆副研究员麦时炜为村民开展了一堂书画培训课。他结合村民的生活场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文化“种”到了村民心坎上。

志愿服务所到之处,村民反响热烈。

从化吕田镇莲麻村是一个以酒文化闻名的特色小镇。8日,当志愿者们到达时,大雨突袭,但莲麻大舞台前依然热闹不已,人们冒雨前来参加活动。今年55岁的村民黄雪芳正筹备自家客栈的开张,“房子都建好了,就等资格证下来了。”听着台上宣讲员的创业故事,她忍不住说起自己的创业,笑意融融、眼神有光。

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也收获颇丰。在西塘宪法馆与当地村民的学习交流中,志愿者了解到这是全国第一个在乡村建设的宪法馆,法治在乡村振兴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志愿者感叹:“这对我们也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文/金羊网记者 甘韵仪 图/金羊网记者 宋金峪)

中堂镇潢涌村科普宣传活动中,学生学习使用灭火器

东莞中堂

鼓励人人都参与 传扬文明新风尚

另一分会场东莞中堂结合本地特色,依托省志愿服务队的力量,举办了21场形式多样的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在这场文化大餐中,“践行新思想,传扬新风尚”的种子播撒在中堂大地。

中堂镇是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曲艺之乡。在槎滘村的一场演出中,《龙舟结良缘》节目就结合了中堂镇龙舟、曲艺两张特色名片。“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对龙舟非常热爱。”1996年出生的阿沛表示,这种把曲艺和龙舟相结合的节目,让自己对粤曲有了全新认识。

“德本文化”是中堂镇潢涌村代代相承的家风家训。从2019年开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试点工作,潢涌村将开展了24年的文明户评选升级为“文明积分进万家”行动,用积分量化的方式进行评定,建立实施一个面向全村群众,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志愿服务行为积分奖励机制”,引导生活在潢涌村的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行动,真正使文明创建标准从“家庭——企业——个人”覆盖到全村各个领域。

据统计,中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目前有54支志愿服务队伍、12211名志愿者。中堂镇镇委委员黎锡浩表示,这次“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不仅为中堂镇广大人民群众送来励志的宣讲、实用技术、贴心服务和文化大餐,还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促进了本地志愿服务水平的提高。中堂镇接下来将进一步整合、深化志愿服务力量,培育“社工+志愿者”合作组织,推动志愿服务的普及和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人人践行文明理念的氛围。

(文/金羊网记者 唐波 图/金羊网记者 王俊伟)

“90 后”台山“孝女”陈凤英收到广东省“关爱好人”慰问金

江门台山

侨乡公益好传统 在新一代中传承

此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中,著名侨乡江门台山也是分会场之一。记者看到,每场活动中都有不少身着橙色志愿者服装的义工忙得不亦乐乎。老一代台山华侨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正在新一代台山志愿者身上传承。

台山培英职业技术学校有15名学生、3名老师前来参加服务。带队老师苏波晓告诉记者,早在1983年建校之初,学校就组建了义修队伍,在节假日以及一些专门的志愿服务活动期间,提供免费电器义修服务,“台山的志愿服务传统很深厚,同学们参加这些活动都很积极,不用学校动员都会自发报名参加”。

来自新大地美容美发学校的师生们,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为乡亲们提供义剪服务。带队老师梁少力说,他们已多次参与台山义工联组织的进老人院、孤儿院等基层乡村志愿服务。此外,学校还为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员提供免费培训,帮助有需要的人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去改善生活。

据台山市义工联秘书李灼文介绍,台山市义工联已有12万在册义工,相当于每10个台山人中就有一人在参与志愿服务。去年,台山市义工联开展了倡议“不留白色污染的旅程”活动、“义满文明城,建功新时代”义卖服务一条街活动等,不少老华侨带着他们的儿女、孙辈回乡参加志愿服务,乐善好施的传统在这些志愿服务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文/金羊网记者 陈卓栋 彭纪宁 李春炜 图/陈卓栋)

编辑:宝厷
数字报
“七个一百”下基层为乡村带去文明新风 将服务送到百姓心坎
金羊网  作者:黄丽娜  2019-05-17

广州从化西塘村,文艺精品下基层展演 记者 宋金峪 摄

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在五地市如火如荼开展

金羊网记者 黄丽娜

5月,春夏之交,万物生长。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也正在南粤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6日起,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将首批精品项目送入基层。

带去志愿服务 也带去文明理念

一场百姓宣讲、一次广场展演、一批惠民服务、一次“种文化”培训、一次“广东好人”慰问、一次增强“四力”座谈、一次了解民情参观学习,围绕着这“七个一”内容,200余名文化工作者、宣讲能人及行业骨干等,组成了5支志愿服务分队,分赴韶关乳源、惠州博罗、广州从化、东莞中堂、江门台山等5个全国和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地区以及15个镇(村),开展了各类活动超100场次,23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受益群众超3.6万人。

这些精品项目,为基层带去了欢声笑语,为群众带去了新知识、新理念;这种走进基层的形式,也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我们村民都希望,这类‘家门口’的活动能经常办、越办越好。”有村民说。

据了解,为确保把务实管用、群众欢迎的精品项目送到基层,为基层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的志愿服务,5支志愿服务分队的200余名志愿者,全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牵头,从省文艺志愿者协会、省文化志愿服务总队等省直志愿服务队伍中精挑细选而出。每支分队下,还设有宣讲、文化、媒体、医疗、科普5支志愿服务小队。5支分队由省委宣传部5名分管部领导分别带队,赴5个试点地区开展活动。

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七个一百”精品项目将成为一项持续性工作,把“一百”作为目标要求,上不封顶、下不划线,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不断完善、持续提升。今后,每季度都将开展一次下基层活动,每次覆盖多个县(市、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活动形式、内容,使之真正成为广东文明实践工作的响亮品牌,成为老百姓期待的文化节日。

学讲读唱传 让新思想传遍基层

去年以来,根据中央部署,广东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将精神文明的种子撒满南粤大地。

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8946个,整合阵地31063个,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6828支,招募文明实践志愿者近104万人,推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8643项,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38111场次,参与群众约520万人次。

广东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突出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通过“学”“讲”“读”“唱”“传”,让新思想深入生活、浸润人心——

紧密联系实际“学”。广泛开展百姓宣讲活动,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讲清楚新思想与群众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

运用群众语言“讲”。鼓励基层宣讲员运用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等方言和瑶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开展宣讲,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形式讲道理、学思想;

编印通俗读物“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谈精神文明建设、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9个专辑,组织编印《学习口袋书》《学习金句》《看图学习》等通俗读本,引导群众边读边学、边用边记;

融入文艺表演“唱”。对经典歌曲、戏曲唱段进行重新填词,围绕乡村生活实际组织创作一批相声、小品,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展演;

贴近日常生活“传”。依托乡村应急广播体系,开设《学习早班车》等广播节目,每天定时播出,让群众时时刻刻都能接受新思想的熏陶、感受文明实践的存在。

拉祜族女作家娜朵“种文化”讲座

韶关乳源

把文化的“种子” 种在乡村土地上

“世界过山瑶之乡”韶关乳源,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的分会场之一。

在乳源世界过山瑶风情园区的表演厅里,韶关学院“金鸪鸪”文艺帮扶志愿队的师生,用优美舞姿表演极具瑶族特色的舞蹈节目《走山的儿女》以及客家舞蹈《笠人遐想》。“没想到我们瑶族的舞蹈能够这样来展示,舞姿这么优美,回到村里我也要学起来。”台下游溪镇一名瑶族村民告诉记者。实际上,这支由韶关学院师生组成的“金鸪鸪”文艺志愿帮扶队伍,已经帮扶了乳源数个村庄,为当地培养了数十名优秀的文艺人才。

在乳源县过山瑶风情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堂,拉祜族第一位作家、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获得者娜朵,向乳城镇群众文化队伍分享了她即将发表的长篇小说《碉楼里的女人》的创作历程,也向大家介绍自己对“种文化”的理解。来自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馆的盘桂青深受感染:“‘种文化’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把文化的‘种子’种在乡村土地上,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娜朵老师传授的宝贵经验,我会认真消化吸收,用在我今后的日常工作和实践中。”

在东坪镇雕子塘新村、游溪镇大寮坑村的村前广场,志愿者搭起简易遮阳棚,为村民送上惠民志愿服务。67岁的村民赵志军一早就来到村前广场,找志愿者量血压、测血糖。

不光是医疗服务,来自省应急救护志愿者培训基地的志愿者,还为村民进行心脏复苏等应急救护基本知识的培训;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为当地村民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对这样送到“心坎上”的服务,村民无不热烈欢迎。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张文 通讯员 李新华 钟华)

羊城晚报记者、广东省级百姓宣讲团成员王倩分享博罗带给世界的宝贵中医药财富

惠州博罗

服务内容项目化 帮扶群众留余香

“省里的专家来免费(给村民)看病了,快去小礼堂!”7日上午9点多,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新江村村口,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向村里的小礼堂走去。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的分会场,博罗正进行着一场百姓宣讲和一批惠民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医疗、科学普及、义诊义灸、家庭婚姻调解……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走”到基层群众身边,现场前来咨询、体检的群众络绎不绝。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博罗注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将志愿服务内容项目化,呈现出鲜明的当地特色。

近年来,在这个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志愿服务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当地群众受益良多。“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以贫困学生、残疾人、孤寡空巢老人为主要帮扶对象,目前注册志愿者已有1000多人;农民趣味运动会,通过割禾、脱谷等趣味农事比赛,让农民技术有了展示的平台,也增强了村民归属感;宗祠文化活动,向村民尤其是青少年宣讲良好家风家训;文明风尚乡村公益巡讲,讲好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等理论故事;“把我的大学讲给你听”活动,组织博罗籍在读大学生志愿者“回家”讲述“大学故事”,帮助学子拓宽知识眼界、增强学习动力……

据统计,博罗县2018年共投入100万元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的评选,目前已形成20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今年计划再投入200万元评选一批新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此外,博罗还注重资源协调整合,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建设;建设文明实践中心展馆,推动各实践所(站)阵地、项目公开,活动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经验实时交流;打通从中央到村六级队伍资源,以及教育、群团、科普等相关单位资源,实现资源横向纵向贯通。目前,该县建有理论宣讲平台10个、教育服务平台20个、文化服务平台20个、科技服务平台18个、体育服务平台25个,这些都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博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文/金羊网记者 董柳 图/金羊网记者 汤铭明)

广州市公安局拆弹专家张国清讲述惊心动魄的排爆故事

广州从化

结合需求送服务 风雨无阻暖人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5月6日在广州市从化区启动,一批省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走进从化城郊街西和村、吕田镇莲麻村、鳌头镇西塘村等美丽乡村,为当地村民送文明、送幸福。

志愿者们尤为注意以当地实际需求开展志愿服务。如来自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宣讲志愿服务队队员张丹凤,为当地民宿发展出谋划策,并以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努力实现梦想。

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省文化馆副研究员麦时炜为村民开展了一堂书画培训课。他结合村民的生活场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文化“种”到了村民心坎上。

志愿服务所到之处,村民反响热烈。

从化吕田镇莲麻村是一个以酒文化闻名的特色小镇。8日,当志愿者们到达时,大雨突袭,但莲麻大舞台前依然热闹不已,人们冒雨前来参加活动。今年55岁的村民黄雪芳正筹备自家客栈的开张,“房子都建好了,就等资格证下来了。”听着台上宣讲员的创业故事,她忍不住说起自己的创业,笑意融融、眼神有光。

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也收获颇丰。在西塘宪法馆与当地村民的学习交流中,志愿者了解到这是全国第一个在乡村建设的宪法馆,法治在乡村振兴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志愿者感叹:“这对我们也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文/金羊网记者 甘韵仪 图/金羊网记者 宋金峪)

中堂镇潢涌村科普宣传活动中,学生学习使用灭火器

东莞中堂

鼓励人人都参与 传扬文明新风尚

另一分会场东莞中堂结合本地特色,依托省志愿服务队的力量,举办了21场形式多样的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在这场文化大餐中,“践行新思想,传扬新风尚”的种子播撒在中堂大地。

中堂镇是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曲艺之乡。在槎滘村的一场演出中,《龙舟结良缘》节目就结合了中堂镇龙舟、曲艺两张特色名片。“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对龙舟非常热爱。”1996年出生的阿沛表示,这种把曲艺和龙舟相结合的节目,让自己对粤曲有了全新认识。

“德本文化”是中堂镇潢涌村代代相承的家风家训。从2019年开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试点工作,潢涌村将开展了24年的文明户评选升级为“文明积分进万家”行动,用积分量化的方式进行评定,建立实施一个面向全村群众,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志愿服务行为积分奖励机制”,引导生活在潢涌村的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行动,真正使文明创建标准从“家庭——企业——个人”覆盖到全村各个领域。

据统计,中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目前有54支志愿服务队伍、12211名志愿者。中堂镇镇委委员黎锡浩表示,这次“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不仅为中堂镇广大人民群众送来励志的宣讲、实用技术、贴心服务和文化大餐,还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促进了本地志愿服务水平的提高。中堂镇接下来将进一步整合、深化志愿服务力量,培育“社工+志愿者”合作组织,推动志愿服务的普及和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人人践行文明理念的氛围。

(文/金羊网记者 唐波 图/金羊网记者 王俊伟)

“90 后”台山“孝女”陈凤英收到广东省“关爱好人”慰问金

江门台山

侨乡公益好传统 在新一代中传承

此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活动中,著名侨乡江门台山也是分会场之一。记者看到,每场活动中都有不少身着橙色志愿者服装的义工忙得不亦乐乎。老一代台山华侨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正在新一代台山志愿者身上传承。

台山培英职业技术学校有15名学生、3名老师前来参加服务。带队老师苏波晓告诉记者,早在1983年建校之初,学校就组建了义修队伍,在节假日以及一些专门的志愿服务活动期间,提供免费电器义修服务,“台山的志愿服务传统很深厚,同学们参加这些活动都很积极,不用学校动员都会自发报名参加”。

来自新大地美容美发学校的师生们,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为乡亲们提供义剪服务。带队老师梁少力说,他们已多次参与台山义工联组织的进老人院、孤儿院等基层乡村志愿服务。此外,学校还为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员提供免费培训,帮助有需要的人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去改善生活。

据台山市义工联秘书李灼文介绍,台山市义工联已有12万在册义工,相当于每10个台山人中就有一人在参与志愿服务。去年,台山市义工联开展了倡议“不留白色污染的旅程”活动、“义满文明城,建功新时代”义卖服务一条街活动等,不少老华侨带着他们的儿女、孙辈回乡参加志愿服务,乐善好施的传统在这些志愿服务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文/金羊网记者 陈卓栋 彭纪宁 李春炜 图/陈卓栋)

编辑:宝厷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