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来源:金羊网 作者:梁栩豪 发表时间:2019-05-20 06:53

在媒体转型从“融媒”向“智媒”转变的形势下,三地媒体须加快融合创新步伐

金羊网记者 梁栩豪

粤港澳三地媒体如何通过融合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19日下午,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平行分论坛上,来自媒体、高校、企业的专家和代表,围绕“湾区建设和媒体融合创新”展开了讨论。

与会嘉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媒体融合带来了系列机遇,在媒体转型从“融媒”向“智媒”加速转变的形势下,粤港澳三地媒体必须加快融合创新的步伐,扎根传媒促转型,为湾区建设贡献更多的媒体智慧与力量。

湾区三地媒体:

机遇与挑战并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今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明确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大湾区的建设,为媒体提供了一个取长补短、沟通互鉴、加快自身融合转型的大舞台。大湾区内日益强大的科研实力和蓬勃发展的科研技术,促进了传播载体和渠道的建设、传播手段与方式的创新,也让媒体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聚焦大湾区。

“新技术给广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郑广宁表示,大湾区内融媒体的创新极大丰富了传播形式,拓展了传播渠道,解决了广播电视节目“落地难”的问题。

那么,媒体该如何扎根传媒融合创新,反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首先要正确把握当前传媒格局的变化。

张志安指出,当前,媒体不再是社会信息交换的中介机构,而变成社会关系连接和重组的结构性力量。对于大湾区内媒体来说,尽管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但都要面对数字化技术革命、移动互联和智能传播带来的挑战。

同样,香港巴士的报社长卢永雄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为港澳媒体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系列的挑战性与局限性,其中包括港澳媒体对内地市场环境、媒体生态环境不熟悉等。

“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转换。”澳门商报新媒体集团副总裁张美然分析,数字移动技术的发展让世界扁平化,人人都变成了自媒体。同时,全民社交化使资讯传播速度更快,发布的门槛更低。在此背景下,媒体如何从过往的“记录者”“传播者”变成当前的“连接者”,成了媒体融合创新的突破关键。

如何融合创新:

进一步打破壁垒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离不开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记录者”“传播者”“推动者”的角色。但融合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难题,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实行转型升级的瓶颈。

如何破局?“内容、平台、话语。”张志安给出了大湾区媒体融合创新的三个关键词。他认为,在内容生产方面,要进一步以互联网为枢纽,重构新闻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方式;平台互动方面,要推进主流媒体与平台媒体之间的合作共赢,提升影响力和到达率;话语创新方面,要探索对外传播、对青年群体传播的新型话语,以文化正当性和价值正当性来增强认同效果。

澳门商报新媒体集团副总裁张美然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媒体应担当“连接者”的角色,要把握媒体“连接”产业新经济的角色定位,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科技研发、金融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媒体连接器的作用。

对于大湾区内广电媒体的合作,郑广宁则提出了系列设想。他表示,要探索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合作共同体,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电联盟”;加强文艺精品的合作合拍,形成有岭南特色的影视剧等融媒产品;加快4K超高清频道在大湾区内落地入网;打造“新产业+文化”新生态。

在促进粤港澳三地媒体融合方面,卢永森认为应搭建“内容共享平台”。“这是个不能错过的机遇。”卢永森表示,三地媒体应紧紧把握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媒体机遇”,通过搭建内容平台共享优质内容,进一步打破壁垒,让优质信息要素能够流畅地在粤港澳三地间流动。

利用技术赋能:

讲好大湾区故事

利用新技术赋能,媒体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些什么?在当天下午举办的平行分论坛上,主持人通过与人工智能“主持人”的互动向在场听众抛出了一个议题。为此,与会嘉宾就“如何更好运用新技术赋能讲好大湾区故事”等议题展开了圆桌谈论。

在语音识别技术领域,科大讯飞消费者BG副总裁王玮介绍,科大讯飞所研发的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达到95%的普通话识别率,现已充分地运用到媒体工作者的实际应用场景中。“技术赋能为媒体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王玮表示,通过跨界融合,媒体工作者可以从简单的内容生产中解放出来,创作更高层次、更深内涵的内容产品。

“人类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网易传媒总编辑高文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工智能在众多领域“解放”了人类的双手,替代人类完成许多复杂工作。但在内容生产领域,媒体工作者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丰富传播形式,为受众提供更优质的内容。

同样,香港南华早报总编辑谭卫儿认为,大湾区的建设也为媒体寻求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平台,企业提供的技术也让编辑记者能更加关注深度、独家的议题。此外,技术赋能也帮助媒体更精准地了解受众潜在性和多样性的需求,更有利于提升大湾区媒体的国际传播水平。

广东综艺频道作为全国首个省级电视4K超高清频道,在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郑广宁表示,技术赋能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媒体共同创作内容产品提供了可能。未来,三地广电媒体要利用“5G+4K+AI”等新技术,探索建设4K电视后期制作中心、新媒体4K云服务平台等机构,并吸引跨界资本合理打造国家级4K节目创作及交易。

统筹:彭启有

编辑:alan
数字报
媒体融合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金羊网  作者:梁栩豪  2019-05-20

在媒体转型从“融媒”向“智媒”转变的形势下,三地媒体须加快融合创新步伐

金羊网记者 梁栩豪

粤港澳三地媒体如何通过融合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19日下午,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平行分论坛上,来自媒体、高校、企业的专家和代表,围绕“湾区建设和媒体融合创新”展开了讨论。

与会嘉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媒体融合带来了系列机遇,在媒体转型从“融媒”向“智媒”加速转变的形势下,粤港澳三地媒体必须加快融合创新的步伐,扎根传媒促转型,为湾区建设贡献更多的媒体智慧与力量。

湾区三地媒体:

机遇与挑战并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今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明确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大湾区的建设,为媒体提供了一个取长补短、沟通互鉴、加快自身融合转型的大舞台。大湾区内日益强大的科研实力和蓬勃发展的科研技术,促进了传播载体和渠道的建设、传播手段与方式的创新,也让媒体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聚焦大湾区。

“新技术给广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郑广宁表示,大湾区内融媒体的创新极大丰富了传播形式,拓展了传播渠道,解决了广播电视节目“落地难”的问题。

那么,媒体该如何扎根传媒融合创新,反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首先要正确把握当前传媒格局的变化。

张志安指出,当前,媒体不再是社会信息交换的中介机构,而变成社会关系连接和重组的结构性力量。对于大湾区内媒体来说,尽管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但都要面对数字化技术革命、移动互联和智能传播带来的挑战。

同样,香港巴士的报社长卢永雄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为港澳媒体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系列的挑战性与局限性,其中包括港澳媒体对内地市场环境、媒体生态环境不熟悉等。

“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转换。”澳门商报新媒体集团副总裁张美然分析,数字移动技术的发展让世界扁平化,人人都变成了自媒体。同时,全民社交化使资讯传播速度更快,发布的门槛更低。在此背景下,媒体如何从过往的“记录者”“传播者”变成当前的“连接者”,成了媒体融合创新的突破关键。

如何融合创新:

进一步打破壁垒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离不开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记录者”“传播者”“推动者”的角色。但融合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难题,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实行转型升级的瓶颈。

如何破局?“内容、平台、话语。”张志安给出了大湾区媒体融合创新的三个关键词。他认为,在内容生产方面,要进一步以互联网为枢纽,重构新闻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方式;平台互动方面,要推进主流媒体与平台媒体之间的合作共赢,提升影响力和到达率;话语创新方面,要探索对外传播、对青年群体传播的新型话语,以文化正当性和价值正当性来增强认同效果。

澳门商报新媒体集团副总裁张美然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媒体应担当“连接者”的角色,要把握媒体“连接”产业新经济的角色定位,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科技研发、金融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媒体连接器的作用。

对于大湾区内广电媒体的合作,郑广宁则提出了系列设想。他表示,要探索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合作共同体,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电联盟”;加强文艺精品的合作合拍,形成有岭南特色的影视剧等融媒产品;加快4K超高清频道在大湾区内落地入网;打造“新产业+文化”新生态。

在促进粤港澳三地媒体融合方面,卢永森认为应搭建“内容共享平台”。“这是个不能错过的机遇。”卢永森表示,三地媒体应紧紧把握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媒体机遇”,通过搭建内容平台共享优质内容,进一步打破壁垒,让优质信息要素能够流畅地在粤港澳三地间流动。

利用技术赋能:

讲好大湾区故事

利用新技术赋能,媒体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些什么?在当天下午举办的平行分论坛上,主持人通过与人工智能“主持人”的互动向在场听众抛出了一个议题。为此,与会嘉宾就“如何更好运用新技术赋能讲好大湾区故事”等议题展开了圆桌谈论。

在语音识别技术领域,科大讯飞消费者BG副总裁王玮介绍,科大讯飞所研发的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达到95%的普通话识别率,现已充分地运用到媒体工作者的实际应用场景中。“技术赋能为媒体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王玮表示,通过跨界融合,媒体工作者可以从简单的内容生产中解放出来,创作更高层次、更深内涵的内容产品。

“人类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网易传媒总编辑高文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工智能在众多领域“解放”了人类的双手,替代人类完成许多复杂工作。但在内容生产领域,媒体工作者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丰富传播形式,为受众提供更优质的内容。

同样,香港南华早报总编辑谭卫儿认为,大湾区的建设也为媒体寻求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平台,企业提供的技术也让编辑记者能更加关注深度、独家的议题。此外,技术赋能也帮助媒体更精准地了解受众潜在性和多样性的需求,更有利于提升大湾区媒体的国际传播水平。

广东综艺频道作为全国首个省级电视4K超高清频道,在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郑广宁表示,技术赋能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媒体共同创作内容产品提供了可能。未来,三地广电媒体要利用“5G+4K+AI”等新技术,探索建设4K电视后期制作中心、新媒体4K云服务平台等机构,并吸引跨界资本合理打造国家级4K节目创作及交易。

统筹:彭启有

编辑:alan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