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在省委组织部和碧桂园的合力帮扶下 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多管齐下破解脱贫“密码”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符畅 发表时间:2019-06-28 16:10
分享到

易德育(左一)探访贫困户

如今的龙华村,山更青、水更绿

  文/羊城晚报记者 符畅

  图/羊城晚报记者 曾俊荣

  龙华村委广场上,鲜红的国旗迎风飘扬;干净的水泥路旁,一棵棵绿树增添亮色;竹桥村村口,仿古建造的牌坊拔地而起;围子村池塘四周,装上了护栏和步道……这是记者6月26日走进清远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时,看到的景象。

  龙华村是省委组织部定点帮扶村,也是全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之一。在省委组织部帮扶下,近年来,通过挖掘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红色主题特色产业,碧桂园2018年10月开始加入帮扶,该村已阔步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截至2018年底,龙华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1.6万元增加至30多万元,57户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多元,全部达到预脱贫标准。

  党建引领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决村民多年“心病”

  长期以来,水浸灾害一直是困扰龙华村村民的一块“心病”。据龙华村党总支书记华岳可介绍,由于龙华村地势低洼,每逢下雨,部分村庄、农田便遭受浸泡,导致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不高,龙华村各方面基础设施也难以发展。

  2016年龙华村成为省定贫困村后,省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通过全面摸底调查,决定以解决水浸灾害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突破口。

  水浸灾害的治理,需要拓宽河道,但这又会占用村民土地,且没有补偿。面对这种局面,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着力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让出自家土地,同时帮忙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如今,水利治理工程已顺利完成,2018年几乎一整年,村庄、农田没有再遭水淹。有村民感慨:“治好了洪涝灾害,等于治好了我们的心病。”

  由于地处山区,下雨时刮落的树枝搭上高压线,经常会引发停电,这也是困扰龙华村村民的问题之一。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的指导下,党员积极开导群众,配合供电所进行树枝清理和线路检修……

  就这样,困扰村民的问题一个个解决了,不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党员“点赞”。

  同时,村党总支的组织力、凝聚力、吸引力也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群众主动向党组织靠拢。3年来全村已吸收近30名入党积极分子,择优发展10名党员。华岳可说:“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村内重大事项,党员都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产业扶贫

  完善贫困村“造血”功能,打造特色品牌

  随着用水、用电、通信信号等一系列基础民生问题的解决,成立合作社的条件日益成熟。2017年,英德市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诞生,采取“党员+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农户)+互联网”的模式,培育“红色村”特色农产品品牌——“隅乡情”,重点发展红茶、红薯等特色产业。

  龙华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子科表示,2018年3月正式运营以来,合作社总营业额已突破100万元。产品方面,除红茶、红薯外,今年还新增了木耳、黄金百香果、梨等产品。现在,合作社还聘请了两名本村大学生专职经营,并拥有了店面、种植基地和收购基地。

  “合作社的目的是帮助村民增收。”刘子科说。合作社经营利润除了预留部分发展基金外,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合作社用经营利润长期聘请8名贫困户、低保户负责合作社、街道的卫生保洁,增加了稳定就业岗位;合作社的产品包装等临时就业岗位,也会优先考虑贫困户。今年春节前,合作社还拿出一部分利润,召开了该村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贫困户分红大会。

  兴农合作社的不断壮大,让村民看到了发展潜力,积极性也提高了。而碧桂园进驻龙华村后,也积极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加大帮扶力度,完善龙华村“造血”功能。

  例如,碧桂园在龙华村开辟了20亩黄金百香果园,5户贫困户通过土地出租,除保底租金外,还能获得一定分红,为他们提供一定生活保障。碧桂园英德扶贫项目部驻龙华村扶贫队员易德育透露,目前百香果园已完成基建和果苗种植,预计半年后即有第一批收成。

  “在龙华村,我们希望以此为试点,今后探索更多产业帮扶的新路子。” 易德育说,接下来,碧桂园还将借助扶贫自有品牌“碧乡”的经验优势,挖掘更多有特色的产业产品,产销融合,助力脱贫。

  开发旅游

  发掘“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旅游线路

  据了解,龙华村作为“三隅乡”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现有龙华革命中心、华屋交通站、庙山游击队哨所等7个革命遗址。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中,龙华村规划建设“五点一中心两广场”,宣传特色历史文化主题以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成效,将其打造成爱国主义和党建示范教育基地。

  如今,凸显红色元素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和红色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碧桂园驻龙华村帮扶后,还重点在龙华村委、竹桥村、围子村、老萧屋、新萧屋5个自然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预计最少投入2000万元。

  目前,龙华村村委周边环境打造以及园林绿化基本完成;竹桥村道路路边加宽、篮球场建设及周边,牌坊建设等工作都基本完成;围子村池塘及人行步道、篮球场、连廊等基础工作已完成;老萧屋整村打造进展神速,道路建设、外立面改造、雨污分流工程、池塘等建设基本完成;新萧屋雨污分流建设和道路巷道改造已完成。

  “红色旅游线路要做起来其实不容易,碧桂园借助自身开发房地产、开办酒店和民宿的经验,从设计、施工、运营、推广各方面都能提供专业支持。”省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干部说,政府和企业形成合力,能够更好助推龙华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教育就业帮扶

  受助学子成为扶贫队员

  扶贫先扶志。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的支持下,碧桂园在龙华村的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如今驻龙华村开展扶贫工作的易德育,曾经也是一名贫困学子。易德育是清远市佛冈县人,2015年高考后,由于家庭原因正面临辍学困境。得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向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提供全免费职业教育,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学校帮我减轻了家庭负担,也圆了我的大学梦。”易德育说,怀抱一颗感恩的心,毕业后他留在碧桂园工作,并主动报名申请,投身到集团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中。

  而在龙华村,未来也许有越来越多人可以和易德育一样,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据了解,除开办面向贫困群体的免费学校外,碧桂园还设立了爱心助学专项资金、开展结对帮扶。去年,龙华村一名考上本科的学生就获得了5000元奖励。此外,今年7月10日至15日,碧桂园还将组织其在全国9省14县结对帮扶的部分贫困生到碧桂园总部参加“阳光少年成长计划”夏令营活动,龙华村也有学生参与。

  此外,碧桂园还以农村需要、市场需求及实现就业为导向,结合当地群众意愿,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帮助其掌握致富门路和技术。

  据易德育介绍,到现在,龙华村已分别开展了月嫂培训、电工培训和餐厅服务员培训,培训不设门槛,全部村民均可参加,完成培训考核后,还可获得相关从业资质。据统计,3场培训共吸引141人参与,其中20人成功实现就业。

数说

  截至2018年底,龙华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1.6万元增加至30多万元,57户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多元,全部达到预脱贫标准。

编辑:空明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土耳其航空 分享七大小众目的地

  • 玩水嗨电音,尽情享清凉 2019-06-28
  • 一边督促娃的期末复习 一边给娃物色放松目的地 2019-06-28
  • 连南瑶族尝新节 7月邀客吃长桌宴 2019-06-27
  • 百万葵园冰雪水城夏日清爽来袭 2019-06-27
  • 出国游别在“钱”上出问题,带多带少都不行! 2019-06-25
  • 避暑草原游,南北玩法各不同 2019-06-25
  • 万达文华&万达嘉华落户花都融创文旅城 2019-06-24
  • “90后”的潜水旅行先锋们 2019-06-24

新能源微型车“递哥”正式上市 售价3.59万元续航80公里

  • 名爵HS 20T车型6月27日上市 配国六发动机 2019-06-27
  • 吉利博越PRO官图发布 设计更加精致 2019-06-27
  • 奥迪SQ8官图曝光 旗舰豪华遇见超跑性能 2019-06-27
  • 试驾2019款凯美瑞双擎 探寻佛山粤之味 2019-06-23
  • 首批交付60辆 小鹏汽车&南网电动举行大客户交付仪式 2019-06-22
  • 宝马Vision M NEXT将于6月25日首发 2019-06-18
  • 2019款4系四门轿跑车上市 售35.98万起 2019-06-18
  • 福特领界EV或下半年上市 综合续航360km 2019-06-18

华为nova 5惊艳亮相:首创人像超级夜景自拍

  • 研究:2030年机器人或将取代2000万个制造业岗位 2019-06-27
  • 三星在5G领域放大招!0元起升级5G手机 2019-06-26
  • 中国首张!华为Mate 20X 5G版拿到5G终端进网许可证 2019-06-26
  • 中国移动推出“5G+计划”:2019年建设超5万个5G基站 2019-06-26
  • 全球5G SEP专利数排行榜:华为是高通的2倍多 2019-06-25
  • 4万多个南孚锂电池充电器有触电风险!你家可能也有 2019-06-25
  • 百度变了!搜索来源是媒体网站还是百家号 让你自己选 2019-06-24
  • 忍不了!扣押设备20个月 华为起诉美商务部 2019-06-24

《刀尖》后麦家不再写谍战:无关人心民意的事不想写了

  • 义务教育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将实现全覆盖 2019-06-26
  • 浙戏将携11部大戏进京 原创雅集见证诗曲碰撞 2019-06-26
  • 女儿出书忆乔布斯:曾预言自己早逝 2019-06-26
  • 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猝然离去 一身绝学无人继承 2019-06-26
  • 文学界泰斗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 2019-06-25
  • 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演奏家 2019-06-25
  • 《三体》怎么拍书迷都很难满意 2019-06-25
  • 选啥专业?“十八九岁只是学习阶段,不要太过功利” 2019-06-25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 “根菜”大量上市 大块头有大滋味 2019-02-01
  • 珠圆肉润贝当造 2019-01-28
  • 吃货们敢不敢挑战日本名菜“白子”? 2019-01-23
  • 年年有“鱼”过新年 2019-01-10
  • 暖胃泡饭 “鲜”得不一样 2019-01-03
  • 江南飘香冬之味 2019-01-02
  • 岁末大啖暖身菜 2018-12-28
金羊图库
  • 北海银滩戏水乐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塔台交付使用
  •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舞蹈季启幕
  • 广西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在南宁举行
  • 世界最丑狗大赛 “天然丑”最重要
  • 纪念采西斯战役100周年 历史爱好者重现战场
  • 古老蒸汽机车重现伦敦 民众穿古典服饰拍“穿越风”照片
  • 武汉现绚丽晚霞 长江二桥雄伟壮观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三元里街坊 地铁梓元岗站沙河站不必“飞站”了
2019-06-28 09:12:12
广州这些路边公厕“革命”后“满血复活”
2019-06-28 09:11:58
重磅!原恒福中学高中部(水荫校区)并入十六中
2019-06-28 09:05:19
广州12个点位交通拥堵缓解20%
2019-06-28 08:47:46
香港学生来粤追梦, 毕业想去广州街道实习
2019-06-28 08:41:4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在省委组织部和碧桂园的合力帮扶下 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多管齐下破解脱贫“密码”
羊城晚报  作者:符畅  2019-06-28

易德育(左一)探访贫困户

如今的龙华村,山更青、水更绿

  文/羊城晚报记者 符畅

  图/羊城晚报记者 曾俊荣

  龙华村委广场上,鲜红的国旗迎风飘扬;干净的水泥路旁,一棵棵绿树增添亮色;竹桥村村口,仿古建造的牌坊拔地而起;围子村池塘四周,装上了护栏和步道……这是记者6月26日走进清远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时,看到的景象。

  龙华村是省委组织部定点帮扶村,也是全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之一。在省委组织部帮扶下,近年来,通过挖掘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红色主题特色产业,碧桂园2018年10月开始加入帮扶,该村已阔步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截至2018年底,龙华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1.6万元增加至30多万元,57户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多元,全部达到预脱贫标准。

  党建引领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决村民多年“心病”

  长期以来,水浸灾害一直是困扰龙华村村民的一块“心病”。据龙华村党总支书记华岳可介绍,由于龙华村地势低洼,每逢下雨,部分村庄、农田便遭受浸泡,导致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不高,龙华村各方面基础设施也难以发展。

  2016年龙华村成为省定贫困村后,省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通过全面摸底调查,决定以解决水浸灾害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突破口。

  水浸灾害的治理,需要拓宽河道,但这又会占用村民土地,且没有补偿。面对这种局面,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着力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让出自家土地,同时帮忙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如今,水利治理工程已顺利完成,2018年几乎一整年,村庄、农田没有再遭水淹。有村民感慨:“治好了洪涝灾害,等于治好了我们的心病。”

  由于地处山区,下雨时刮落的树枝搭上高压线,经常会引发停电,这也是困扰龙华村村民的问题之一。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的指导下,党员积极开导群众,配合供电所进行树枝清理和线路检修……

  就这样,困扰村民的问题一个个解决了,不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党员“点赞”。

  同时,村党总支的组织力、凝聚力、吸引力也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群众主动向党组织靠拢。3年来全村已吸收近30名入党积极分子,择优发展10名党员。华岳可说:“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村内重大事项,党员都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产业扶贫

  完善贫困村“造血”功能,打造特色品牌

  随着用水、用电、通信信号等一系列基础民生问题的解决,成立合作社的条件日益成熟。2017年,英德市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诞生,采取“党员+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农户)+互联网”的模式,培育“红色村”特色农产品品牌——“隅乡情”,重点发展红茶、红薯等特色产业。

  龙华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子科表示,2018年3月正式运营以来,合作社总营业额已突破100万元。产品方面,除红茶、红薯外,今年还新增了木耳、黄金百香果、梨等产品。现在,合作社还聘请了两名本村大学生专职经营,并拥有了店面、种植基地和收购基地。

  “合作社的目的是帮助村民增收。”刘子科说。合作社经营利润除了预留部分发展基金外,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合作社用经营利润长期聘请8名贫困户、低保户负责合作社、街道的卫生保洁,增加了稳定就业岗位;合作社的产品包装等临时就业岗位,也会优先考虑贫困户。今年春节前,合作社还拿出一部分利润,召开了该村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贫困户分红大会。

  兴农合作社的不断壮大,让村民看到了发展潜力,积极性也提高了。而碧桂园进驻龙华村后,也积极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加大帮扶力度,完善龙华村“造血”功能。

  例如,碧桂园在龙华村开辟了20亩黄金百香果园,5户贫困户通过土地出租,除保底租金外,还能获得一定分红,为他们提供一定生活保障。碧桂园英德扶贫项目部驻龙华村扶贫队员易德育透露,目前百香果园已完成基建和果苗种植,预计半年后即有第一批收成。

  “在龙华村,我们希望以此为试点,今后探索更多产业帮扶的新路子。” 易德育说,接下来,碧桂园还将借助扶贫自有品牌“碧乡”的经验优势,挖掘更多有特色的产业产品,产销融合,助力脱贫。

  开发旅游

  发掘“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旅游线路

  据了解,龙华村作为“三隅乡”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现有龙华革命中心、华屋交通站、庙山游击队哨所等7个革命遗址。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中,龙华村规划建设“五点一中心两广场”,宣传特色历史文化主题以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成效,将其打造成爱国主义和党建示范教育基地。

  如今,凸显红色元素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和红色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碧桂园驻龙华村帮扶后,还重点在龙华村委、竹桥村、围子村、老萧屋、新萧屋5个自然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预计最少投入2000万元。

  目前,龙华村村委周边环境打造以及园林绿化基本完成;竹桥村道路路边加宽、篮球场建设及周边,牌坊建设等工作都基本完成;围子村池塘及人行步道、篮球场、连廊等基础工作已完成;老萧屋整村打造进展神速,道路建设、外立面改造、雨污分流工程、池塘等建设基本完成;新萧屋雨污分流建设和道路巷道改造已完成。

  “红色旅游线路要做起来其实不容易,碧桂园借助自身开发房地产、开办酒店和民宿的经验,从设计、施工、运营、推广各方面都能提供专业支持。”省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干部说,政府和企业形成合力,能够更好助推龙华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教育就业帮扶

  受助学子成为扶贫队员

  扶贫先扶志。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的支持下,碧桂园在龙华村的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如今驻龙华村开展扶贫工作的易德育,曾经也是一名贫困学子。易德育是清远市佛冈县人,2015年高考后,由于家庭原因正面临辍学困境。得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向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提供全免费职业教育,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学校帮我减轻了家庭负担,也圆了我的大学梦。”易德育说,怀抱一颗感恩的心,毕业后他留在碧桂园工作,并主动报名申请,投身到集团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中。

  而在龙华村,未来也许有越来越多人可以和易德育一样,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据了解,除开办面向贫困群体的免费学校外,碧桂园还设立了爱心助学专项资金、开展结对帮扶。去年,龙华村一名考上本科的学生就获得了5000元奖励。此外,今年7月10日至15日,碧桂园还将组织其在全国9省14县结对帮扶的部分贫困生到碧桂园总部参加“阳光少年成长计划”夏令营活动,龙华村也有学生参与。

  此外,碧桂园还以农村需要、市场需求及实现就业为导向,结合当地群众意愿,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帮助其掌握致富门路和技术。

  据易德育介绍,到现在,龙华村已分别开展了月嫂培训、电工培训和餐厅服务员培训,培训不设门槛,全部村民均可参加,完成培训考核后,还可获得相关从业资质。据统计,3场培训共吸引141人参与,其中20人成功实现就业。

数说

  截至2018年底,龙华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1.6万元增加至30多万元,57户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多元,全部达到预脱贫标准。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在G20大阪峰会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和贸易问题的讲话
14:56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14:32
习近平主持中非领导人会晤
14:36
快节奏!感受习近平繁忙的“外交月”
08:35
习近平的三封回信
08:39
一鼓作气攻坚克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07:32
总投资约150亿!又一重磅项目签约惠州,将有这些大动作!
07:37
【探寻湾区新势能】人力资源打下江门新增长极根基
08:25
突破400亿元!羊城晚报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稳居全国晚报类第一名
08:44
苏萌:建大科学装置研究世界课题发出中国声音
11:49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