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韶关平甫村黄振平:柰李种出致富路 “我好像交上好运了”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李妹妍 发表时间:2019-06-28 16:22
分享到

  黄振平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妹妍

  帮扶对象

  清晨5点不到,49岁的黄振平就扛着锄头上山干活了。

  在韶关仁化县周田镇平甫村,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勤劳的汉子,就是有点“时运不济”:上有老下有小,妻子重病,全家就指望着他在地里“刨食”。“家里最穷时,连一袋盐都买不起”。

  而在省委统战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黄振平的果园收益一年比一年好,妻子的病也治好了,一家人还住进了新房子。“工作队来了之后,我好像就交上好运了。”黄振平笑着说。

  专家指导种柰李,果子有了新销路

  仅靠地里种的粮食难以维持温饱,脱贫的志气让黄振平很早就把心思动到了自家山地上。那是在1996年,他和父亲在山上辟出10亩地,精心挑选许久后,全部种上了柰李树。

  “那时候大家都种柰李,但是没有专业指导和科学管理,卖不出价。”黄振平告诉记者,最早外地商人到村里收购柰李,一斤的价钱才8毛;自己辛苦一点运出去卖,一斤能卖到1块5。为了多挣些钱,他不辞劳苦把果子挑到公路边卖,风吹日晒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

  村里到山上只有一条泥巴路,运柰李下山全靠肩挑背扛。有时碰到下雨天,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柰李烂在地里。“着急啊,路打滑上不去,上去了也下不来。”

  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治病还需要十多万元医药费,这是压在黄振平肩上的两座“大山”。尽管他天天起早贪黑,一家人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

  2016年,平甫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由广东省委统战部定点帮扶,黄振平一家经精准识别被确定为贫困户。不期而遇的“脱贫攻坚”成为他命运的关键转折点。

  黄振平印象极其深刻,得知他家中种了几十亩柰李但收益不多,省委统战部的驻村干部很快请来了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免费发放了肥料种子。“我种了二十多年柰李,全是自己摸索,专家一说,我才明白自己之前的很多做法都是错误的。”

  根据指导改进种植技术之后,2016年,黄振平新种下的柰李第一次挂果,产量就达六七千斤。因为果品好,销售价飙到了10块钱一斤。这一年,他光卖果就挣了6万多元。

  “现在两车道的硬底路直通山上果园,货车直接开上去,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黄振平高兴地说。为了给柰李开拓销路,驻村干部还帮他对接了电商平台。“网上就能卖果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告别数十年泥砖屋,住进二层新房子

  让黄振平想都不敢想的还有,去年全家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敞亮新房子,今年还盖起了第二层。在他此前四十多年的人生中,全家人一直挤在两间泥砖房里,仅仅能遮风避雨。

  “老房子是我8岁那年住进去的,在里面住了63年。”黄振平的父亲不善言辞,但谈起老房子的历史还是忍不住插了话。老人说,因为采光不好,老房子里从来都是黑乎乎的,大白天都要开着灯。“以前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里敢想盖新房子!”

  此前,当别人告诉黄振平,按照扶贫政策,危房改造可以拿到4万块钱补助时,他还半信半疑,“起初不敢抱希望”。

  出乎他意料的是,驻村干部没多久就找上了门,详细询问家里难处,给还在读书的孩子带来了每年3000块钱的补助,并详细介绍了危房改造相关补助政策。

  黄振平的心思活络开了:这些年妻子的病情逐渐好转,柰李的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2017年还攒下了人生第一笔积蓄,“存下了几万块,不多,但是个好开端”。

  盖新房子随即被列入了一家人的首要日程。

  “柰李挣钱了,我才敢想盖新房的事。”他说,从前不值钱的柰李,如今每年能有近万斤收成,利润相当可观。

  2017年底,黄振平带着父亲妻儿住进了新房子;今年手头进一步宽裕后,他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加盖了一层半,“这房子是我们自己参与设计,前后总共花了31万元。”

  美梦成真,黄振平对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和驻村干部充满了感恩。

  他还计划好了,今年7月,村里又将举办一年一度的柰李开园节,他要将自家的柰李拿到现场摆卖,同时努力寻找其他销路,让更多游客都能尝尝这脱贫致富的“幸福果”。

编辑:空明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土耳其航空 分享七大小众目的地

  • 玩水嗨电音,尽情享清凉 2019-06-28
  • 一边督促娃的期末复习 一边给娃物色放松目的地 2019-06-28
  • 连南瑶族尝新节 7月邀客吃长桌宴 2019-06-27
  • 百万葵园冰雪水城夏日清爽来袭 2019-06-27
  • 出国游别在“钱”上出问题,带多带少都不行! 2019-06-25
  • 避暑草原游,南北玩法各不同 2019-06-25
  • 万达文华&万达嘉华落户花都融创文旅城 2019-06-24
  • “90后”的潜水旅行先锋们 2019-06-24

新能源微型车“递哥”正式上市 售价3.59万元续航80公里

  • 名爵HS 20T车型6月27日上市 配国六发动机 2019-06-27
  • 吉利博越PRO官图发布 设计更加精致 2019-06-27
  • 奥迪SQ8官图曝光 旗舰豪华遇见超跑性能 2019-06-27
  • 试驾2019款凯美瑞双擎 探寻佛山粤之味 2019-06-23
  • 首批交付60辆 小鹏汽车&南网电动举行大客户交付仪式 2019-06-22
  • 宝马Vision M NEXT将于6月25日首发 2019-06-18
  • 2019款4系四门轿跑车上市 售35.98万起 2019-06-18
  • 福特领界EV或下半年上市 综合续航360km 2019-06-18

华为nova 5惊艳亮相:首创人像超级夜景自拍

  • 研究:2030年机器人或将取代2000万个制造业岗位 2019-06-27
  • 三星在5G领域放大招!0元起升级5G手机 2019-06-26
  • 中国首张!华为Mate 20X 5G版拿到5G终端进网许可证 2019-06-26
  • 中国移动推出“5G+计划”:2019年建设超5万个5G基站 2019-06-26
  • 全球5G SEP专利数排行榜:华为是高通的2倍多 2019-06-25
  • 4万多个南孚锂电池充电器有触电风险!你家可能也有 2019-06-25
  • 百度变了!搜索来源是媒体网站还是百家号 让你自己选 2019-06-24
  • 忍不了!扣押设备20个月 华为起诉美商务部 2019-06-24

《刀尖》后麦家不再写谍战:无关人心民意的事不想写了

  • 义务教育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将实现全覆盖 2019-06-26
  • 浙戏将携11部大戏进京 原创雅集见证诗曲碰撞 2019-06-26
  • 女儿出书忆乔布斯:曾预言自己早逝 2019-06-26
  • 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猝然离去 一身绝学无人继承 2019-06-26
  • 文学界泰斗徐中玉去世,享年105岁 2019-06-25
  • 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演奏家 2019-06-25
  • 《三体》怎么拍书迷都很难满意 2019-06-25
  • 选啥专业?“十八九岁只是学习阶段,不要太过功利” 2019-06-25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 “根菜”大量上市 大块头有大滋味 2019-02-01
  • 珠圆肉润贝当造 2019-01-28
  • 吃货们敢不敢挑战日本名菜“白子”? 2019-01-23
  • 年年有“鱼”过新年 2019-01-10
  • 暖胃泡饭 “鲜”得不一样 2019-01-03
  • 江南飘香冬之味 2019-01-02
  • 岁末大啖暖身菜 2018-12-28
金羊图库
  • 北海银滩戏水乐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塔台交付使用
  •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舞蹈季启幕
  • 广西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在南宁举行
  • 世界最丑狗大赛 “天然丑”最重要
  • 纪念采西斯战役100周年 历史爱好者重现战场
  • 古老蒸汽机车重现伦敦 民众穿古典服饰拍“穿越风”照片
  • 武汉现绚丽晚霞 长江二桥雄伟壮观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三元里街坊 地铁梓元岗站沙河站不必“飞站”了
2019-06-28 09:12:12
广州这些路边公厕“革命”后“满血复活”
2019-06-28 09:11:58
重磅!原恒福中学高中部(水荫校区)并入十六中
2019-06-28 09:05:19
广州12个点位交通拥堵缓解20%
2019-06-28 08:47:46
香港学生来粤追梦, 毕业想去广州街道实习
2019-06-28 08:41:4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韶关平甫村黄振平:柰李种出致富路 “我好像交上好运了”
羊城晚报  作者:李妹妍  2019-06-28

  黄振平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妹妍

  帮扶对象

  清晨5点不到,49岁的黄振平就扛着锄头上山干活了。

  在韶关仁化县周田镇平甫村,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勤劳的汉子,就是有点“时运不济”:上有老下有小,妻子重病,全家就指望着他在地里“刨食”。“家里最穷时,连一袋盐都买不起”。

  而在省委统战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黄振平的果园收益一年比一年好,妻子的病也治好了,一家人还住进了新房子。“工作队来了之后,我好像就交上好运了。”黄振平笑着说。

  专家指导种柰李,果子有了新销路

  仅靠地里种的粮食难以维持温饱,脱贫的志气让黄振平很早就把心思动到了自家山地上。那是在1996年,他和父亲在山上辟出10亩地,精心挑选许久后,全部种上了柰李树。

  “那时候大家都种柰李,但是没有专业指导和科学管理,卖不出价。”黄振平告诉记者,最早外地商人到村里收购柰李,一斤的价钱才8毛;自己辛苦一点运出去卖,一斤能卖到1块5。为了多挣些钱,他不辞劳苦把果子挑到公路边卖,风吹日晒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

  村里到山上只有一条泥巴路,运柰李下山全靠肩挑背扛。有时碰到下雨天,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柰李烂在地里。“着急啊,路打滑上不去,上去了也下不来。”

  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治病还需要十多万元医药费,这是压在黄振平肩上的两座“大山”。尽管他天天起早贪黑,一家人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

  2016年,平甫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由广东省委统战部定点帮扶,黄振平一家经精准识别被确定为贫困户。不期而遇的“脱贫攻坚”成为他命运的关键转折点。

  黄振平印象极其深刻,得知他家中种了几十亩柰李但收益不多,省委统战部的驻村干部很快请来了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免费发放了肥料种子。“我种了二十多年柰李,全是自己摸索,专家一说,我才明白自己之前的很多做法都是错误的。”

  根据指导改进种植技术之后,2016年,黄振平新种下的柰李第一次挂果,产量就达六七千斤。因为果品好,销售价飙到了10块钱一斤。这一年,他光卖果就挣了6万多元。

  “现在两车道的硬底路直通山上果园,货车直接开上去,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黄振平高兴地说。为了给柰李开拓销路,驻村干部还帮他对接了电商平台。“网上就能卖果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告别数十年泥砖屋,住进二层新房子

  让黄振平想都不敢想的还有,去年全家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敞亮新房子,今年还盖起了第二层。在他此前四十多年的人生中,全家人一直挤在两间泥砖房里,仅仅能遮风避雨。

  “老房子是我8岁那年住进去的,在里面住了63年。”黄振平的父亲不善言辞,但谈起老房子的历史还是忍不住插了话。老人说,因为采光不好,老房子里从来都是黑乎乎的,大白天都要开着灯。“以前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里敢想盖新房子!”

  此前,当别人告诉黄振平,按照扶贫政策,危房改造可以拿到4万块钱补助时,他还半信半疑,“起初不敢抱希望”。

  出乎他意料的是,驻村干部没多久就找上了门,详细询问家里难处,给还在读书的孩子带来了每年3000块钱的补助,并详细介绍了危房改造相关补助政策。

  黄振平的心思活络开了:这些年妻子的病情逐渐好转,柰李的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2017年还攒下了人生第一笔积蓄,“存下了几万块,不多,但是个好开端”。

  盖新房子随即被列入了一家人的首要日程。

  “柰李挣钱了,我才敢想盖新房的事。”他说,从前不值钱的柰李,如今每年能有近万斤收成,利润相当可观。

  2017年底,黄振平带着父亲妻儿住进了新房子;今年手头进一步宽裕后,他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加盖了一层半,“这房子是我们自己参与设计,前后总共花了31万元。”

  美梦成真,黄振平对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和驻村干部充满了感恩。

  他还计划好了,今年7月,村里又将举办一年一度的柰李开园节,他要将自家的柰李拿到现场摆卖,同时努力寻找其他销路,让更多游客都能尝尝这脱贫致富的“幸福果”。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在G20大阪峰会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和贸易问题的讲话
14:56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14:32
习近平主持中非领导人会晤
14:36
快节奏!感受习近平繁忙的“外交月”
08:35
习近平的三封回信
08:39
一鼓作气攻坚克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07:32
总投资约150亿!又一重磅项目签约惠州,将有这些大动作!
07:37
【探寻湾区新势能】人力资源打下江门新增长极根基
08:25
突破400亿元!羊城晚报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稳居全国晚报类第一名
08:44
苏萌:建大科学装置研究世界课题发出中国声音
11:49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