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文化活动受到东莞市民热捧 受访者供图
罗婉芳与粤曲社成员参加文化惠民演出 受访者供图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统 筹:林兆均 王红虹
执 行:金羊网记者 李国辉 李妹妍
实习生 韩羽柔 刘婷婷
在东莞市茶山镇寒溪水村,农光曲艺社的社员们正在筹备一场意义非凡的主题晚会,晚会将以该村宗亲的革命史迹为线索,以小粤剧、粤曲、情景表演以及歌舞等形式展现先辈们的抗战历史,而晚会的主角全都是来自寒溪水村的村民们。
曲艺社正在排练的粤曲曲目,是根据本村的红色文化传统创作的红色歌曲。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市里和镇里的支持下,寒溪水村不仅挖掘出本村的粤曲文化和红色文化,还将二者进行融合再创作,在村、镇甚至是市里巡回演出。
从2017年始启动的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制和数字文化馆建设,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文化节目插上翅膀,以“市总馆—镇街分馆—村(社区)支馆”的三级文化输送模式,试图打通输送文化养分的“毛细血管”。以“文化莞家”为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数字文化馆建设,已成为全国重要试点之一,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文化活动资讯和资源。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如今东莞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文化自觉也越来越强。
记者手记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很难得见,在寒溪水村这样一个普通的东莞村落里,有着如此深的红色文化和粤曲文化传承;更难得见的是,这些文化不仅被重新发掘,也激发了全村百姓的“文化自觉”。
而在有着800年历史的南社明清古村落里,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走在其中都能让人从工厂林立和车水马龙中抽离出来,细细品味、感受富有东莞特色的村居文化。这一个传统古村落不仅保留着有岭南特色的祠堂建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休闲胜地。
一脉通,百脉通。在以寒溪水、南社、茶山镇等为代表的东莞本土文化深厚的村镇,打通文化要脉、传承了本土文化的同时,也走出了自己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如火如荼的文化活动,给当地百姓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充实,更加深了他们发自骨子里的文化自信。
“复活”的粤曲社
扬琴中阮、高胡大提,丝竹相和。农光曲艺社的成员们正在兴致盎然地排练着演奏曲目,身穿一条鲜红色长裙的罗婉芳站在最前面进行指挥。
罗婉芳今年58岁,曾是寒溪水村村支书,2012年退休以后,农光曲艺社便成了她活动的主要阵地。而农光曲艺社,与寒溪水村、与罗婉芳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
罗婉芳说,解放前,珠江纵队的抗日游击队曾扎根在寒溪水村,那时,游击队常常组织文娱活动,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1952年,寒溪水村成立了农光文娱组,鼎盛时期曾在多地演出,推出的《沙家浜》《红灯记》等革命样板戏大受欢迎,但此后,文娱组逐渐沉寂。
农光曲艺社虽已不再红火,但过去的荣光却在罗婉芳的丈夫罗全铿心里种下了粤曲的种子。罗全铿说,小时候听村里老一辈人唱粤曲,让他对粤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村里人对“农光”(农民的光荣)这个品牌也有割舍不下的情感。
2012年,罗婉芳、罗全铿夫妇决定,联合其他粤曲爱好者,重组“农光曲艺社”。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全村上下的支持,也得到了村委和当地政府的帮助。如今,农光曲艺社已有组员50余人,每年都会参加当地的“粤韵飞扬”、省级非遗项目茶园游会等文化演出。
有了农光曲艺社为载体,村里的各种传统文化也仿若打通了任督二脉,被激活了。
近几年来,寒溪水村不仅深入挖掘本村的粤曲社文化,还重新修缮该村参与抗战的诸多革命英雄的祖居,在祖居中建设了寒溪水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打造成具有本村特色的红色文化。
在罗氏革命事迹陈列馆1号馆,罗锦华家族的英雄事迹和爱国情怀图文并茂、脉络清晰地展现了出来。鸦片战争后,罗锦华远赴越南发展,白手起家,创立“天泰号”商号,成为越南有名的侨商。虽身在海外,但罗锦华一家却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国内的民主革命。后来,罗锦华的两个孙子罗允本与罗允俭参加了“五四运动”,并赴越南宣传“五四精神”,回广东后投考黄埔军校带兵打仗。令人惋惜的是,在抗日期间,两人均壮烈牺牲……
就在最近,农光曲艺社正在筹备一场意义非凡的主题晚会,晚会主题就是以寒溪水宗亲的革命史迹为线索,把先辈们的抗战历史以小粤剧、粤曲、情景表演以及歌舞等形式展示出来。晚会的主角全都来自寒溪水村的村民们。
在寒溪水村走访时,你会发现,该村的红色文化基因不仅可以通过一座座祖居“看到”、一首首粤曲“听到”,还能通过当地传统喜庆小吃“吃到”。
在寒溪水村文化中心,前面是热闹的粤曲排练舞台,后面则是村内妇女成立的创意实践工作坊,十几个年过半百的妇女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周围捏着“红团”,旁边的大蒸笼正呼呼地冒着热气,一锅香喷喷的“红团”即将出笼。
罗婉芳说,在寒溪水,凡是婚嫁、春节等喜庆日子,村民们都会做“红团”,吃“红团”,这一习俗早已刻印在心。如今,他们将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与当地妇女的创业相结合,将其打造为具有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载体。
到文化馆过周末的新潮流
有人才、有品牌,这还不够,要激活村镇的文化,提高老百姓的参与度,还得有足够好的硬件,以及源源不断的文化节目。如今,在茶山镇的17个村(社区),每个村都建设或改造了市文化馆的支馆,一场又一场的文化活动从市里或镇上送到村里。
这得益于从2017年开始启动的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制和数字文化馆建设,以“市总馆—镇街分馆—村(社区)支馆”的文化输送模式,试图打通东莞输送文化养分的“毛细血管”,也为一个个村镇文化品牌插上飞出去的翅膀。
总分馆的建设正在硬件上实现对全市镇街、村(社区)的全覆盖,而“文化莞家”的线上平台,不仅囊括东莞33个园区、镇街的文化单位,也涵盖了市属的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全覆盖。市民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查询细到每一个村或社区将举行的文化活动,抢票、报名、场馆预订等都可以在指尖上完成。
事实上,这一种具有东莞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突围”,来得并不容易。
2016年,刚刚就任东莞市文化馆馆长的黄晓丽面临一个巨大难题——作为典型的制造业城市,东莞的文化资源分散在30多个镇街,市文化馆龙头作用如何发挥出来是摆在文化馆人面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镇街搞文化活动,灯柱旗广告可以遍布高速路、主干道,全镇人民都知道,可是在东莞市里搞个活动,就有可能会石沉大海,”黄晓丽说。
需要覆盖的地域大了,资源却分散了,没有强有力的龙头平台,文化活动就没有影响力,老百姓也就享受不到文化的果实,黄晓丽在心里暗自思忖。
经过不断的试验,东莞市文化馆决定建设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线上文化服务平台,“文化莞家”才应运而生。
2017年,东莞市民艺术大学堂之“走进艺术”公益班首次在“文化莞家”线上报名,无法想象的是,1705个学位在5分钟内被一抢而空。
火热的“文化莞家”线上平台,逐渐将东莞分散的文化资源整合在了一起,推动了文化馆的总分馆制建设,东城、长安、茶山等6个镇街成为首批试点分馆;2018年,道滘、樟木头、南城等第二批8个分馆也建设成功……预计到2020年,全市的分馆、支馆将全部完成建设、改造。
在黄晓丽看来,作为传统制造业城市,东莞市情特殊,文化建设应该更多依靠整合资源。她把东莞市文化馆比喻成“中央厨房”,根据基层需要,通过文化产品采购会,向全国各地采购素材并将之“烹饪”成为优质的文化佳肴,再通过线上、线下的平台进行精准送“菜”。与此同时,还要在全市充分发掘非遗项目和特色文化,让老百姓参与做“菜”,更方便地享受到文化福利。
如今,文化馆一改以往门庭冷落的样子,到文化馆过周末成了东莞市民新的生活方式。许多的免费培训和演出,抢票必须要“拼手速”、“拼网速”。
2018年,“文化莞家”的数字平台的流量达到了300多万,这一数字,全国的许多省级文化馆也达不到。
“东莞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文化自觉也越来越强。”黄晓丽说。
“最后一公里”的文化输送者
寒溪水村的“文化自觉”,已经成为茶山镇打造“文化强镇”的重要范本之一。
茶山镇委书记黎寿康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近年来,茶山镇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传统文化实践地为抓手,举办展示各村特色的文化活动,挖掘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在寒溪水村,参与节目排练的人当中,还有着一名专业的粤剧演员——魏志芳,站在村文化广场的大舞台上,她随着粤曲音乐节奏摆动,沉醉其中。
从小学习粤剧的魏志芳来自佛山,毕业之后曾在中山粤剧团担任粤剧演员,在团内一直担任正印花旦。
2018年底,魏志芳从朋友处了解到,茶山镇正在招聘文化管理员,优越的条件让她怦然心动,果断应考后,她顺利成为了茶山镇茶山圩社区的一名文化管理员。
从粤剧演员变成文化管理员,魏志芳的大部分工作也从台前转到了幕后,但她并不因此惋惜,反而乐在其中。
“以前在粤剧团更多是自己上台演出,而现在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粤剧,将粤剧文化传播出去。”魏志芳说。
排练的时候,魏志芳不仅要和曲艺社成员共同排练一些小戏,让他们找到唱粤曲的感觉,还会从更专业的角度,纠正粤曲社成员的乡音,让他们发音更标准,吐词咬字更加清晰,提升他们的基本功。
跟魏志芳一样,被聘请扎根各村(社区)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文化管理员共有34名。唱歌、跳舞、武术......每个文化管理员都各有所长,毕业于舞蹈专业的王夕雯曾在一所学校担任音乐老师,成为文化管理员之后则主要负责组织和参与舞蹈课程排练。
茶山镇宣教文体局长黎晖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文化管理员,应聘者至少具备大专学历,如今每个村都配备了2位文化管理员。
“全镇17个村和社区,一共招聘了34个文化管理员,都已配套到位,她们将起到打通基层公共文化的最后一公里的作用。”黎晖说。
为了疏通各村和各个社区的文化脉络,茶山镇还专门组建了一支专业队伍,深入各村,进行文化活动品牌的挖掘和提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寻找到当地老百姓认可的本土文化传承,打造成不一样的文化品牌活动,激发当地老百姓的“文化自觉”。
茶园游会是茶山镇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也是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如今,这一非遗项目,也成了全镇文化传承和文化品牌展示的重要窗口。
今年5月1日举行的“茶园游会”,搭建了非遗展示大平台。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各村的活动与节目,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项非遗和民间传统项目也在茶园游会上集体亮相,共同展现非遗文化和民俗文化。来自中国香港、澳门的舞龙、舞狮、舞麒麟,陕西的安塞腰鼓等16个城市的传统项目都轮番登场。
这样一场民俗盛会,罗婉芳和农光曲艺社自然不会缺席。5月1日早上5点刚过,曲艺社成员们早早地起床化妆,打底、上胭脂、画眼、描眉……罗全铿今年也已经是第十年参加“茶园游会”,从最初扮演张果老、何真等角色,到从2017年被选为带巡者,他和妻子罗婉芳一直乐在其中。
“数”说东莞
据东莞市文化馆的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全市共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120项,省级以上44项,国家级8项。仅在2018年,东莞就有3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个项目入选广东省第七批非遗代表性项目。
而在新华网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排行榜”中,东莞紧随北京、深圳、上海之后,排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