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直流工程受端站东方换流站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供图
【寻找广东70年标志性工程】
金羊网记者 程行欢 李志文
·能源·成就
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
广东经济腾飞电力保障
西电东送,顾名思义就是将西部的电力输送到东部,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早在上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相关宏观构想。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东部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迫切需求,成为工程上马的重要推动力。1981年,国务院作出“加快开发红水河水电资源”的批示,拉开了西电东送的战略序幕。世纪之交,西电东送与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一同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四大工程。由此,西电东送步入发展快车道。
作为人类历史上跨度最大的能源转移工程,西电东送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格局,其中南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
如今,西电东送南通道已发展成8条交流通道、10条直流通道的电网结构,累计完成送电量逾2万亿度,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结构最复杂、运行最稳定、利用最高效的大电网之一。
“在西电东送所有电量中,94%的电量落地珠三角,41%的电量直接落在广州深圳。”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工程有力保障了广东的电力供应,是数十年来经济腾飞与万家灯火背后不可磨灭的“底气”力量。
追忆历史
“摸着石头过河”架起西电入粤第一门户枢纽
“改革开放一开始,广东经济超常规发展,电力需求一个劲地往上蹿,全省经常缺电,个别地区缺电高达50%。工厂‘开三停四’、临时性拉闸限电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近日,原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总经理苏棣芳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当年,他主管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生产建设,作为总指挥一直奋战在多项重点工程中,并力争建设了后来西电东送第一条直流广西天生桥水电站至广州北郊换流站工程。
1979年红水河开发开始酝酿,天生桥二级电站开工建设。1981年11月,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开发红水河水电资源的批示,天生桥二级电站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列为红水河开发的第一个电源点,并成为西电东送第一个重要节点。
据介绍,天生桥二级电站建设工地属于喀斯特地质地形区,施工环境异常复杂,工程建设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一批批建设者的努力,云贵高原上,总装机容量132万千瓦的天生桥二级电站拔地而起。1992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0年全部6台机组并网发电,有力地支持了当时严重缺电的广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1993年,坐落于佛山南海狮山镇的罗洞变电站竣工投产。它不仅是西电东送广东第一门户枢纽变电站,更是联结广东与西南三省区电网的主干道。回忆起当年的千辛万苦,时任项目经理、佛山供电局局长的莫锦城至今感慨万千。他说,从立项、征地到施工,罗洞变电站的建设也是广东在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一个缩影,其投产使广东有了第一座500千伏大型敞开式变电站。来自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的电能通过500千伏天广线,经罗洞变电站输送到了广东,酝酿多年的西电东送大格局由此打开。从此,西电穿越崇山峻岭,源源不断汇流广东。
西电东送也见证了我国电力技术的突飞猛进。在发展初期,西电东送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主要依赖外国技术专家。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0年天广直流工程全套引进外方公司产品,工程自主化率几乎为零。而如今,我们已攻克了特大电流下的绝缘特性、电磁环境、设备研制、试验技术等世界级难题。“如去年竣工投产的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容量500万千瓦,是南方电网公司建设的最长直流输电线路,总长约1950公里,跨越了4个省区3000多条次公路、铁路,线路施工没有对交通和老百姓的正常生活造成任何影响,实现工程零事故投产。”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基建部副主任董言乐表示,其中新松换流站海拔达2350米,电气设施抗震设计达9级,攻克了高海拔和高地震烈度叠加带来的多项世界级难题。
今朝发展
清洁化转型: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自主化率几乎为零的时代已然远去,如今,西电东送工程中多项技术领先全球。
据了解,2018年5月开工、目前尚在建设中的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打破两点一线的输电方式,采用运行更为灵活的多端直流系统,把云南的水电分别送到广西柳州和广东惠州。工程集目前最复杂、最前沿的电网技术于一体,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据介绍,昆柳龙直流工程有重大示范意义,不仅可促进粤桂用能结构向清洁化转型,还可带动我国大容量柔性直流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提升我国电力装备的国际领先地位。
“2000年以前为如何用上电而努力,2000年以后则是如何用好电。”《中国电力工业史》编委会专家覃桂平表示,广东电力发展已由供求平衡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今,西电东送全年输送清洁能源超1900亿千瓦时,广东每三度电就有一度电是来自西部的清洁水电,每年减少广东耗煤65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357万吨,减排效果相当于近千万亩森林的净化效果。
2021年,昆柳龙直流工程将全部建成投产,届时每年将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云南清洁水电200亿千瓦时。
能源工程 “朋友圈”
茂名石化 茂名石化供图
茂名石化
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创建于1955年,是新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家炼化企业。第一代创业者克服重重困难,1958年3月成功试产出人造石油;同年8月,露天矿破土动工,直接促成了1959年茂名撤县建市。这座城市因油而兴,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广东和西南地区能源紧缺困难奠定基础。1998年,茂名石化成为国内首座千万吨级炼油企业。
大亚湾核电站 汤铭明摄
大亚湾核电站
1987年开工建设,1994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是中国内地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改革开放之初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实现了我国核电建设跨越式发展、后发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
中科炼化一期工程 郎树臣摄
中科炼化一期工程
计划今年底建成的该“巨无霸”项目创多项纪录:设计为1000万吨/年炼油系列生产装置、80万吨/年乙烯系列生产装置,总投资400多亿元,是中国石化目前最大的在建炼化项目;装置国产化率超过90%,为国内行业最高;用工人数定员为国内同规模最精简;工业环保设计标准为国际最高;项目生产工艺技术为全球最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