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庆衍
每年七八月盛夏季节,常见集市街头有人骑着人力脚踏三轮车载着一桶豆腐花和一桶凉粉糕沿街叫卖。我便会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粤西茂名老家的婶娘,巧手制作夏天消暑解滞的美味食品凉粉糕的经历,至今难忘。
乡下老家的婶娘人称“凉粉西施”,当时她已年近五十岁,徐娘半老了。但她依旧面容姣好,还因善良、美丽、勤快、能干,能制作“凉粉糕”,在乡里大受欢迎。乡间一听到她“凉粉糕——豆腐花——”的叫卖声,小孩们便会奔走相告:“凉粉西施来了!”人们也会纷纷走出家门,去买她的凉粉糕,因为它的确清凉可口,是消暑解热的美食。
这种凉粉糕食用时需加点提前煮好的红糖浆,含一口凉粉糕,一起慢慢咽下,顿时就有一种神清气爽透心凉的感觉,什么暑气、热气、晦气、怨气全消,有胜似清补凉、龟苓膏之功效。但对于一些大汗淋漓急匆匆赶来买凉粉糕的人,婶娘会特意提醒他们,要休息片刻后才可食用凉粉糕,不然的话会因“冰火两重天”的暴热骤冷而生病的。每每遇到这种事,村民知道后对婶娘总是好一番点赞。
据村民说,婶娘为了让乡亲们在炎热的盛夏里能消暑降火,曾毫无保留地将制作这种凉粉糕的手艺传教授他们:首先到中草药店买回鲜凉粉草(一些食品店也有干凉粉草卖,用干凉粉草制出的糕呈黄色,用鲜草制出的糕呈深褐色,像龟苓膏色一样),洗净晾干、用刀切碎后,放在石盘内,用木槌捣磨,倒在竹筛上去渣,让浆汁过滤到盆中,然后在浆汁中加入适量面粉和红糖,搅匀到一定的黏稠度,放在锅内煮熟,再加些食用香料或芝麻,搅匀倒入器皿装好,等慢慢冷却后即成凉粉糕了。根据做法不同,凉粉糕还有两种:若加红糖煮就是甜糕,像生日蛋糕一样;若煮时不加红糖,便是无糖糕,像龟苓膏一样。
村中一些困难户学会制作凉粉糕后,也担着出去卖,可帮补一些家用。但他们深知周围村庄是“西施师傅”的经营范围,都会主动到较远的村庄叫卖。婶娘知道后却说:“大家不要避忌,你们有困难,就在附近叫卖吧。我也是希望让你们学点手艺生计,为扶贫解困出点力。有竞争才有进步,不要再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老话。”
众乡亲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啧啧赞道:“西施婶是个热心肠的大好人。”对她更是敬重有加。也因此,到如今我端起一碗解暑的凉粉糕,依旧会想起这位善良而温情满满的“凉粉西施”婶娘。